剪線頭也減心苦 巧藝志工淚說感恩

2020-04-29   | 彭鳳英
板橋巧藝坊二個月內完成近四萬個布口罩,志工分享中,最多的是,「感恩有機會來學習付出。」、「收穫最多的是自己。」(攝影者:黃秀琴,地點:板穚志業園區,日期:2020/04/14)
4月14日,板橋志業園區的巧藝坊裡沒有往日車縫的軋軋聲,志工們也顯得輕鬆多了;趕了兩個月,終於完成階段性任務了。午餐後,布口罩團隊的圓緣活動隨即展開。
 
用心即專業 交出漂亮成績
 
板橋巧藝坊在2月7日接到支援製作布口罩的訊息,短短兩天採買備料,10日即正式上線,二個月來志工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良能,合力完成了三萬九千五百五十個口罩。
 
「我是車了一『口』好裁縫,都是用嘴巴講的。」圓緣活動上,巧藝坊負責窗口呂秋霞感恩志工願意包容非專業的她:「剛開始大家不熟悉車法,遇到問題時,我還說:『我教你、我跟你說……』哈哈哈,我連裁縫車都不會踩,還說要教人,很感恩專業志工能包容我。」
 
其實車縫口罩對巧藝坊的志工而言,別說非專業,連裁縫師級的專業志工也都是第一次縫製布口罩,困難、挫敗襲來毫不留情,但沒有人半途離開。
 
資深志工游李秀卿忙完家事、接送孫子,即使得空兩三小時,她也要趕過來幫忙:「老花眼根本看不到針孔,穿針引線還不是最困難的,好不容易把摺景車得比較順了,第二天慮光卻說:『您車得都不對唷!不整齊啦!』玉葉師姊又說:『我已經幫你拆了很多。』唉!好挫折喔!」
 
「沒撇步啦!經驗真的很重要,多車自然就能車得很好。」除卻挫敗,讓游李秀卿最感動的是:「我們做到了對內凝聚,凝聚每一個人響應防疫做口罩的善心、善念;對外接引,學會做口罩可以送給會員,讓他們知道慈濟一直都在。」
 
資深志工游李秀卿(左)付出過程遇到許多挫折,也沒被擊退,反而獲得許多感動,尤其是能夠讓人明白,慈濟的愛一直在。(攝影者:黃秀琴,地點:板穚志業園區,日期:2020/04/14)

終於找到路 人生篤定向前
 
志工的心得分享中,最多的是,「感恩有機會來學習付出。」、「收穫最多的是自己。」而這兩個月的付出,對賴明霞來說,是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
 
家住土城的賴明霞和幾位志工一起到巧藝坊看看自己能做些什麼。巧藝坊團隊告訴她,不會車沒關係,可以來幫忙剪線頭線尾。之後,每天早上花一小時換兩班車來到園區。
 
「三十多年前的一次東部遊覽,聽了導遊小姐簡介花蓮慈濟醫院,還說可以發心捐病床,我掏掏口袋湊一湊剛好一萬五千元,就以兒子名義捐了一張病床。」賴明霞平靜地說著自己和慈濟的因緣。
 
當時的她對慈濟一無所知,到了靜思精舍卻毫不猶豫捐出所有。她說:「一直以來,無論什麼事,從來不會懷疑,聽了導遊小姐的話,剛好手邊有這些錢,好高興,就捐了。」
 
賴明霞當時沒問清楚,所以也不知道在臺北哪裡可以找到慈濟。她回憶起,有好長一段時間,都一直想著,什麼時候才能遇到慈濟人。終於有一天,遇到板橋區的慈濟委員余秀燕,募她加入慈濟會員,並邀她到板橋園區看看。「那時候園區還沒整修,只有一間惜福屋。」但,好不容易接續的慈濟因緣,沒多久又因家庭因素再次中斷,「好快,十幾年一下子就過去了。」
 
回想往事,賴明霞紅了眼眶。再續慈濟緣是在十二年前,先生生病往生,「很感恩秀燕師姊,邀了很多慈濟志工參加我先生的告別式,還一直關心我,她是一個很好的人……」
 
雖然慈濟緣斷斷續續,賴明霞的學佛之路並沒有中斷:「上人所說的『忍辱』法,是我最受用的,無論是家人或親友間的摩擦,只能學習改變自己。雖然還有很多需要調整的地方,但是我的心能很快就釋懷。」
 
她坦言,學佛之前,會讓人覺得不夠柔和,是本性也是受環境影響,因為許多時候必須自己做決定,所以練就了遇事果斷的個性。
 
婚前,賴明霞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後和先生一起打拚事業、照顧家庭,專心做好太太、好媳婦。先生長得帥又會賺錢,怎奈異性緣太好,而且永遠把朋友擺第一,因此賺的錢都花在別人身上。為了不讓孩子缺乏愛,對於先生所帶來的苦,只能隱忍接受。
 
「還好公婆知道是自己兒子不對,很能體會我的苦。」賴明霞感恩地說,三個孩子漸漸長大後,她到佛寺裡當義工,常聽寺裡師父開示,了解因緣果報,也就慢慢釋懷。
 
如今,孩子各自獨立了,不需要操心,賴明霞感恩有因緣回到慈濟道場,日子愈過愈自在。
 
圓緣活動尾聲,呂秋霞補充道:「階段性完成布口罩製作之後,為響應上人呼籲『大愛共伴 造福行善』,將於慈濟邁入五十五年的第一天(4/17)繼續製作布口罩來募心募愛,以資助許多國家對慈濟提出防疫物資的需求。」【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聽到愛心布口罩兩天後又要啟動,志工難得放鬆的心情,竟又迫不及待進入備戰狀態……
 
家住土城的賴明霞(右),每天早上花一小時換兩班車來到園區,幫忙剪線頭線尾。她感恩有因緣回到慈濟道場,日子愈過愈自在。(攝影者:黃秀琴,地點:板穚志業園區,日期:2020/04/14)

(文:彭鳳英 臺北板橋報導 2020/04/1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