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光輝 越裔重建美國夢

2017-09-22   | 林綺芬、王純瑾
美國慈濟志工援助哈維風災,9月13至15日陸續於法蒂瑪社區(Fatima Family Village)、清心社區(Thanh Tam Village)及聖約翰越裔社區(Saint Joseph Village)發放生活物資與現值卡,協助越裔受災鄉親度過難關。(攝影者:蔡謀佑,地點:美國德州,日期:2017/09/13)
哈維颶風狂掃美國德州,造成慘重的淹水災情,也帶走了許多越南裔社區災民的美國夢。災後美國各地慈濟志工即刻馳援,陸續展開賑災,9月13日至15日也分別前往法蒂瑪社區(Fatima Family Village)、清心社區(Thanh Tam Village)及聖約翰越裔社區(Saint Joseph Village)發放生活物資與現值卡,一起與災民重建幸福洋溢的美國夢。

幫親幫鄰 越裔翻譯

哈維風災後,全美慈濟志工或請假或自費,飛往休士頓,進駐慈濟哈維風災賑災中心所在的德州分會,協助賑災工作,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懷弱勢的越裔社區。越裔社區有九成以上的災民不懂英文,透過幾位也是越南華僑的德州慈濟志工,慈濟得以深入越裔社區深度關懷。
清心社區(Thanh Tam Village)居民多以美甲、美容為業,很多人午後上班,為了配合他們的工作時間,志工特地安排在早上八點發放。(攝影者:林綺芬,地點:美國德州,日期:2017/09/14)

此次發放,有四十八位越裔志工加入賑災行列,其中更有五人已加入慈濟志工培訓,不久之後將成為慈濟人。

2016年,慈濟在路易斯安那州水災發放時,譚涵(TAM HANH)曾代表翻譯證嚴上人慰問信,至今仍對慈濟志工印象深刻,這次更找來十位越南鄉親協助翻譯。

譚涵是越語、英語雙語志工,1975年越戰結束後,多方嘗試,坐船經過馬來西亞,輾轉來到美國。她提及當年逃難時,同船有七成民眾不幸遇難,而她是那幾個幸運活下來的人,能夠實現美國夢,她覺得特別感恩。這次哈維風災後,她主動號召鄉親煮熱食分送災民享用,一個星期後知道慈濟志工也進入災區,便加入慈濟賑災行列。

發放物資 量身訂做

9月13日,北加州分會執行長謝明晉等一行慈濟志工,晚上就來到法蒂瑪社區,展開第一場越裔社區的小型發放。

社區居民大多是越戰難民,以老人居多。志工在居民平常聚會的天主教堂外佈置發放場地,操著越語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說明現值卡的功能與使用方法,以及一條賑災用環保毛毯的製作過程。發放時恰逢晚餐時間,志工也示範沖泡香積飯,熱絡地與居民互動,有深度、有溫度。
在越裔社區教堂的禮堂內,慈濟志工帶著鄉親的孩子閱讀靜思語,在孩子心中種下善的種子。(攝影者:葉晉宏,地點:美國德州,日期:2017/09/15)

第二天,慈濟志工來到清心社區,社區有九十一戶住戶,信仰佛教或天主教。由於居民多以美甲、美容為業,很多人午後上班,為了配合他們的工作時間,志工特地安排在早上八點發放,發放地點旁有觀世音菩薩像,是佛教徒平時聚會的地方。

15日下午三點,慈濟志工在聖約翰越裔社區的天主教堂(Vietnamese Martyr Catholic Church)舉辦另一場發放,越裔志工在禮堂中表演〈人間有愛〉,聽到熟悉的鄉音,許多受災鄉親紛紛拿手機錄影或拍照,記錄這個感人的一刻。

看到鄉親展露歡顏,約瑟夫(Joseph)神父感恩地對志工說:「慈濟志工的物資贈與非常實際。天災到處都有,所以我們需要彼此互助。」

善的循環 愛的光輝

三場越裔社區發放,越裔慈濟志工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還有許多受災鄉親義不容辭地擔任翻譯,搭起溝通的橋樑。本身也是受災戶的社區居民鄧倩紅在慈濟志工勘災時,主動提出幫忙的意願,邀約鄰居一起穿上黃色志工背心,在發放時引導鄉親領取物資。
慈濟志工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邀請越裔受災鄉親投竹筒,很多人以行動表示支持。(攝影者:王純謹,地點:美國德州,日期:2017/09/15)

領完生活物資,鄧倩紅帶著志工回到家裡,房子裡還有水退去後的濕氣,她和先生康鴻成激動地指著發泡過後的牆壁,描述當天大水來時的景象,仍然餘悸猶存。她說目前所有家具都往二樓搬,大家都擔心是否還會再有洪水來襲。

透過翻譯,志工在發放現場介紹竹筒與毛毯,當災民聽到手上柔軟的環保毛毯是用七十支回收寶特瓶做成,都感到很不可思議。邀約越裔鄉親擔任翻譯,志工梁明嬋說:「去年巴頓魯治(Baton Rouge)水災,許多越南志工接觸過慈濟志工,所以打電話邀約,他們都很願意來幫忙。」

在等待區,梁明嬋與越裔志工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一時之間,災民紛紛掏出零錢投入竹筒。有的鄉親領了竹筒,表示在一個月內就可以裝滿,捐給需要的人;也有民眾表示,願意幫忙蒐集整個社區的竹筒回捐。天災帶給人們困頓,同時也彰顯人性中互助與愛的光輝。【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綺芬、王純瑾 美國報導 2017/09/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