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大哥話 破「快樂志工」迷思

2018-12-18   | 李鴻德
楊美雪(右)搭火車到花蓮醫院當醫療志工,她說:「做醫療志工回來,我都很開心…我寧願住寮房也不要睡病床。」(攝影者:丁瑟琴,地點:往花蓮列車,日期:2018/12/10)
現年八十一歲林楊美雪的「好命」,在慈濟社區組隊中山大同區裡是出了名的,耄耋之齡的她,一聽到哪裡有緊急慈濟勤務需要支援,就提著一個背包,即刻發揮代班補位的功能,因此享有「飛天菩薩」的美譽。

端家風 來自身教傳承

林楊美雪在慈濟是個行程滿檔的志工,在家裡卻是一位不必做家事的長者。因為子、女、媳婦都很孝順,長子善解體貼,每天早晨出門、晚上返家,都會躬親向媽媽請安;媳婦賢慧能幹,煮好飯菜,必先請婆婆上座開動……

林家講究倫理、重視孝義的家風,來自林楊美雪的身教傳承,她在四十五歲守寡後,堅持一手拉拔正在就讀高中的二個兒子和國中的小女兒長大,秉持是非對錯不容苟且,嚴慈兼施的方式教養子女。

而她誕生於太平洋戰爭之中,小時候每每空襲警報聲大作,她的母親總是淡定地要留在家裡做家事,只交代她在防空洞中裡要照顧好弟弟妹妹。而楊美雪身處傳統觀念下的家庭,在臺灣光復後也沒機會讀書,成了不識字的文盲。

雖然沒有機會上學,楊美雪的母親卻極為重視她的教養;母親也是心懷慈悲的傳統女性,聽聞有人生活窮困的話,便會想辦法打聽、找到這戶人家,把錢送過去救濟。因此林楊美雪總感念道:「我的媽媽心地慈悲,到處布施助人,替我們植了很多的福田。」

進慈濟 療癒喪夫之痛

「是我自己走進慈濟世界的。」林楊美雪談及亡夫就悲從中來。她的先生先是罹患大腸癌,延隔八年又罹患膽癌,終不抵病魔的摧殘,而於1984年逝世。當子女慢慢長大,這一份傷心卻沒有稍解,有時她思念至深,每天只想待在家裡,看著先夫的牌位流淚,連走出家門的勇氣與意願都沒有。

林楊美雪(中)教養子女有方,母慈子孝,闔家圓融。(林楊美雪提供)
直到有一天,兒子、女兒跪在她的跟前勸慰:「爸爸走了,再傷心也喚不回。媽媽您應該放下心情,出去走一走。」終於勸動林楊美雪走出家門。

三十三年前(1985年),林楊美雪散步到公園處,親睹一群藍天白雲的慈濟人,正在做環保資源回收,心裡想著現在回家也閒著沒事,就主動上前詢問:「有什麼可以做的?」慈濟志工林淑培頓時笑容滿面,除了教導如何做環保,並懇邀她加入志工行列,結下了慈濟緣。

有了生活重心的林楊美雪,參加了很多志工課程,也很樂於付出,但怎麼樣就是不肯答應培訓,只想做「快樂志工」。

她旅居美國的大哥楊鐘和,一家大小也都是慈濟人,有一次大哥從美國返臺問道:「妳還在做志工嗎?」林楊美雪回答:「是啊!我不識字,所以做我喜歡的志工就好。」詎料,大哥義正詞嚴道:「不行,妳一定要去培訓,上人在等妳。」這句話終於點破了林楊美雪自卑的罩門,終於鼓足勇氣報名參加委員培訓。

培訓期間,所有必須動筆填寫的資料,全都是大兒媳跟她二人分工合作完成。當完成受證的那-刻,林楊美雪臉上堆滿著燦爛的笑容,眉眼飛舞起來了。她興奮地說:「我現在認識許多字了。」
楊美雪(左二)積極參加慈善活動,與志工們留下菩薩身影。(林楊美雪提供)

法入心 走出喪子之痛

2017年,林楊美雪的次子對她說:「媽媽,我生病了,但我還要孝順您、養您,您不要擔心。」沒想到次子沒能熬過難度甚高的肝膽腫瘤手術,短短六天後就以五十四歲的英年往生了。

慈濟志工張綵綿表示:「美雪師姊最心愛的兒子走了,我們去陪伴都哭成一團。她反而堅強地安慰:『你們不用擔心,我有在薫法香,我有上人的法,我會把這件事放下,讓兒子放心,我也才能輕安自在做志工。』」

林楊美雪說,她想兒子的時候,就會走到附近的公園,對著星空說話,祝福兒子;說完話,悲傷就會少一點,就可以回家就寢,隔天三點半起床「薰法香」。

一大早,林楊美雪走出家門,夜色仍是一片漆黑靜寂,全靠微弱的街燈照明。她沿著小巷道拐彎,穿過松江路行至農安街盡頭,右轉建國北路來到慈濟中山聯絡處,聽上人靜思晨語開示,風雨無阻地數年如一日,算一算這段修行路,來回走了超過千百趟了。

「不要叫我寫字,做什麼事都可以。」楊林美雪幽自己一默,其實是組隊中不推工作、到處補位的長者,「快樂志工」在承擔使命之後,依舊歡喜遊戲人間。【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鴻德 臺北市報導 2018/11/0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