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畔唸佛老婦 撿清淨解恨

2019-01-07   | 黃淑媖
林寶珍用雙手護大地,長期在社區做回收,也回斗六環保教育站做分類,參與洗寶特瓶、挑塑膠瓶蓋的工作。(攝影者:黃淑媖,地點:雲林斗六環保教育站,日期:2018/12/09)


一邊念著佛號聲,一邊撿拾濁水溪的回收物,原本雲林志工林寶珍只為了轉移對丈夫的瞋恨,但隨著周遭的環境與心靈的淨化,她學會了感恩,同時也為愛護資源不遺餘力。

有甘願 就會歡喜受

林寶珍年輕時,從來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投身環保,當時十五歲的她對未來抱著幢景,從花蓮到臺北闖蕩,希望能有一個美好可依靠的歸宿,但是二十歲那年卻偏偏嫁給一位愛喝酒、愛賭博的丈夫,很少在家的丈夫甚至一回來,只要心情不好便打她、罵她、甚至踹她,這些的苦林寶珍只能默默承受。

具有善根的林寶珍,三十歲時在臺北皈依佛們,每天都虔誠念佛的做早晚課。但是跟著像漂泊浮萍的丈夫,總是居無定處,1997年他們移居雲林,林寶珍因為與志工陳玉嬌有同事之緣,進而成為慈濟會員,也開始投入環保志工。
從養鴨場回收的塑膠袋,有蟲又有異味,林寶珍載到大圳溝,走下坡去清洗後才回收。(攝影者:張國徽,地點:雲林莿桐鄉,日期:2018/12/31)


到雲林的莿桐鄉定居的第二年,林寶珍得到癌症,入院開刀的前一刻,她誠心發個願,表示:「希望能治好癌症,好了即做利益眾生的事。」也因八八風災後,慈濟人來莿桐鄉愛灑,林寶珍騎腳踏車前往參加,影片中看見許多慈濟人滿身沾了泥巴,無私的付出,而深受感動,下定決心參加見習,二年後培訓,終於2013年受證成為慈濟委員。

這段期間林寶珍的丈夫也因生病在家臥床,林寶珍時常一邊照顧丈夫,一邊唸佛,但由於丈夫身體的不舒服,總表示這些佛號聲干擾他休息,因此林寶珍不感勉強,便獨自騎著機車到外面念佛。

有佛法 就沒有障礙

有一次當林寶珍騎到濁水溪旁,看到遍地的寶特瓶、鋁箔包,突然覺得自己能一邊念佛一邊撿回收,而這一個決定也讓她的環保之路至今從不間斷。甚至在收功德款時,看到莿桐鄉饒平合作農場有許多的塑膠袋,她也利用員工下班後的時間過去撿拾。

就連看見附近養鴨場有成堆的塑膠袋,林寶珍也主動詢問老闆娘如何處理這些塑膠袋?沒想到老闆娘竟回答放火燒掉。這讓林寶珍擔心這些焚燒所產生的戴奧辛會污染空氣,於是便主動承擔養鴨場的塑膠分類。

只是剛開始去運載時,這些塑膠袋又臭又有蟲,林寶珍只得將這些髒的塑膠袋載到溪邊去清洗。有一次林寶珍參加精進日,聽聞「清淨在源頭」的宣導,隔天林寶珍便與鴨場老闆娘商量,請員工將這些塑膠袋以水稍加清洗,達到清淨在源頭響應,至此這些塑膠袋果然變得好處理多了。
從養鴨場回收的塑膠袋,有蟲又有異味,林寶珍載到大圳溝,走下坡去清洗後才回收。(攝影者:張國徽,地點:雲林莿桐鄉,日期:2018/12/31)


有福報 就要多付出

有人曾問林寶珍:「你撿這些塑膠袋幹什麼?又占地方又不值錢?」林寶珍總是回答,自己因看到大愛臺播出許多海洋的魚、海龜的胃部都有大量塑膠,消化道因為被堵塞而導致死亡,因此讓她很捨不得看到眾生受苦。

在加上林寶珍看見北部志工到海裡撿拾寶特瓶的新聞,更讓她更堅定減塑的心,心想只要自己多撿一些,海裡就會少一些塑膠製品。因此林寶珍每次出門總能撿超過三大包的回收物回家分類,她說:「只要有回收物,再深的地方,我也會跳下去撿。」

同時也是醫療幹事的林寶珍,有次載著醫療志工回家,志工張瑞珠一上車便詢問:「您的車子裡怎麼有這麼重的味道?」這讓林寶珍很不好意思說:「我都載回收,它們有的很髒,甚至發臭的關係。」這些回答讓張瑞珠聽了感動說:「原來林寶珍每天需與這濃濃異味相處,並不以為苦,而我們只搭一下車就覺得有味道,真的很慚愧。」

心中有法,自然做得歡喜,林寶珍也因為早起收看《靜思晨語》,原本對丈夫的瞋恨心,逐漸調適態度,學會向先生說感恩,感恩丈夫成就自己精進做回收。特別是每天收看《人間菩提》,林寶珍看到慈濟人悲智願行的身影,讓她心生感動,愈看愈想做慈濟,更期許自己「信願行」,堅定道心不退轉!【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淑媖 雲林報導 2018/12/3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