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為眾生 無私妙有

2018-12-29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樣樣都沒有,竟然去(創立慈濟),空,一切都空,但是,妙有是大家有心,點點滴滴匯聚,讓我們硬體起來了;現在師父都不用去管他們了,我做一項放一項,都不用管他們,但是菩薩們都替我去顧,會替師父去顧。」(攝影者:陳慶臨)
【證嚴上人12月28日高雄溫馨座談開示】
「難得啊,大家能靜靜坐下來,靠很近來說話,回憶過去,我們是什麼因緣進來慈濟?進來慈濟,我們的心是如何發出來?怎樣發心?發心投入慈濟,中間有什麼波折沒有?我們用什麼方法去轉?轉逆為順……」

證嚴上人第二梯次行腳第二天來到高雄,2018年12月28日上午與高雄資深慈濟志工進行溫馨座談,共同回憶參與慈濟草創時期的艱辛,以及懷抱著無所畏懼的初發心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力行四大志業,一直到現在未曾停歇。

「師父就是很感恩,你們這群人從開始、從無,師父大膽,你們好心;師父的大膽是自不量力,你們的好心是點滴不限,這樣一點一滴去撿,積少成多,讓師父的力量,你們是給我力量,我是傻傻的好膽子向前一直衝,所以我們才能慈濟這樣一路走過來。」

跌倒也要捧沙起 匯聚能量成志業

慈濟四大志業是靠著所有慈濟人,付出點滴力量匯聚而成。上人憶起三十幾年前的單純一念心,為了東部醫療缺乏而起了興建花蓮慈濟醫院之願,當時建設經費尚且不足,都是志工們上街入巷呼籲,才能促成慈濟醫院落成啟用。

「要蓋之前,是用幾年的時間來呼籲?大家用多少的時間?走過多少的路?無法去計算。用什麼心去勸募?一把沙,甚至是跌倒了,衣服上沾到沙,也捨不得當場拍掉,就要回來趕快拍一拍,這也是一堆沙,每粒沙,積沙成塔的精神,一粒一粒的沙我們都捨不得丟掉,這樣慢慢地累積。」

「積沙成塔」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所有慈濟人用雙手、雙腳,紮實力行地豐厚成果。隨著時間的累積,慈濟創立後的四十年,依序完成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志業的硬體建設。

「不管是人文,就是大愛臺,或是學校,或是醫院,或是靜思堂等等,這都是我們每一個人用心用愛,一粒沙、一支鐵釘,我們都這樣撿回來、撿回來,才有辦法在這四十年間完成這麼多,完全是無私的奉獻。」

淨化人心為使命 豐富生命先拔苦

有了堅固的各項硬體規畫,更需要有飽滿的軟體投入,豐厚志業內涵;而人文志業的本務就是弘揚真理與佛法,啟發大家的愛與善,引導人人走向正道。

「大愛任務不是只有影響慈濟人,它是影響慈濟在外面,不分宗教、不分種族,因為它有多種語言翻譯。所以不是只有聽臺語,不是只有聽中文,它有人文的空間,語言會不斷、不斷地增加。所以只要語言聽懂,我們走過的路線(就會)很明朗。我們走的路,都是很感動人的,等於我們人人所走過的條條道路,都是人人也可以學,也可以站起來,也可以走出去,可以感受得到,啟發他們的愛心。」

真正的苦難景象,不是透過電視所傳遞出來的畫面,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上人期待人人「見苦」之餘,更要走入人群,「知福」之後再更進一步要度化人間。

「師父說到這裡,『走入人群,度化人間』,大家想一想,你們有走入人群嗎?(眾答:有)有度化人間嗎?(眾答:有)是啊,要不然那粒沙、那支鐵釘要從哪裡來啊。那個四十年期間,四大志業硬體建設都已經完成了。剛才說蓋醫院,剛才涂(茂興)居士說八臺電梯,其實我們裡面沒有八臺電梯,我們頭一期才兩臺……」

付出法喜入識田 種善獲福防惡非

親身走過的點點滴商,許多都儲存在八識田中,平時或許未能記起,然而一旦有人、有事、有景牽引,過去的回憶都會再度湧現,牽動大家共同的歷史記憶。

「如果我們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記憶不是我自己做、我會記得,是我們聽到的人很感動,我們要記得某一個人和我們同心同志願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他所發心的是什麼東西?都會記得,都輸入了我們的八識田中,不只是說我認識你、我知道你而已,我已經跟你很知己,你在做的就像是我在做的,所以你做的已經觸動我的心,在深處裡面。」

上人經常提醒大家要「轉識成智」,日常所接觸到的事情,不只是要知道而已,更要記憶深刻,銘記在心,讓知識變成增長慧命的智慧資糧。

「『轉識成智』,這個智,就是深入在八識田中,當然有善的種子,有惡的種子,我們善的種子一種下去,就附著了;難免惡的種子進去影響人斷善根,這也是一個種子,所以不能斷了佛種。」

莫以私心行佛事 人間長情如清水

在大愛電視所製播的《高僧傳.智者大師》中,智顗法師謹記著慧思禪師交咐給他的兩句話:「莫以佛法做人情,莫作最後斷佛種人。」上人特別以「莫以佛法做人情」提醒所有慈濟人,佛法不是家裡有人往生,就去幫忙誦經做人情如此而已,而是要確實發揮影響力,帶動人間向上、向善的精神能量。

「要真正做到、能影響到,對這個亡者有效,真的要做到有善,影響到人間,感念到父母。我們感念到父母,因為他往生,因與緣,因是他一生,緣是他現在往生,藉這個往生緣,我開始發大心、立大願,把我的身體付出,所做的一切、一切,因為父母生我,緣在法則,他的法則已經到了,我要延續他的好事。」

藉緣修心、就事煉心、處處用心。要藉機帶動父母,接續著子孫身體的好緣,發心立願做好事,從此開始利益眾生,培植福緣。

「期待大家對這段會了解,佛法,不離開佛法,這就叫做『妙有』。其實師父要建醫院時,那裡都是空的,什麼也沒有,連我自己吃飯(的錢)都沒有,連我自己要出門坐車,都要坐到半路(下車),因為我只有一塊半,只能坐到北埔,我從北埔下車走路回精舍,三塊錢的車資,我只有一塊半,我也就是這樣過。」

別懼無財來布施 佛法妙有必不空

上人謙稱自己是乞丐發大願,雖然自己身無長物,一切皆是「真空」,但是大家有心就是「妙有」。

「樣樣都沒有,竟然去(創立慈濟),空,一切都空,但是,妙有是大家有心,點點滴滴匯聚,讓我們硬體起來了;現在師父都不用去管他們了,我做一項放一項,都不用管他們,但是菩薩們都替我去顧,會替師父去顧。」

把握時間,利益人群,做對人間有意義的事,這就是上人所說的「慧命」,也才能真正地「轉識成智」

「利用時間,要不然空說,那都是空,所以師父都是空的,你們都很紮實。我現在說完,其實我下輩子要還人,還給你們,這是人情債。我常常在精舍說到,我這一輩子人情債要還到什麼時候?這生生世世沒錯,我要生生世世還你們給師父的這個人情債。因為我是空,你們是有啊!」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