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走出家門 原來我不是沒路用

2020-01-07   | 何麗華、魏玉縣
以前總覺得自己「沒路用」、「沒效」的吳忠益,參與慈濟活動後,意外發現人生還有存在的價值,可以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攝影者:施龍文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20/01/01)
「媽~~爸爸沒氣了!」2009年的農曆年後的夜晚,吳忠益幫六十歲的爸爸收完拜天公的供品,即上樓埋首在電腦世界,當他再走到樓下時,發現爸爸已經倒臥在一樓地板……
 
「在我下樓之前,其實也聽到像是碗掉落地上的聲音;如果那時候我有下樓來看,爸爸或許還來得及救!」回想起這一段往事,現年四十歲的吳忠益依然自責,眼泛淚光。
 
懺悔 決心戒菸
 
爸爸往生造成他心理很大的衝擊,出殯前,他跪著向媽媽懺悔:「我錯了!我對不起爸爸!」吳忠益悔恨自己沉迷網路而未能及時發現,將父親送醫急救。懺悔當下,父母對自己的用心,也在淚水的洗滌下,一一浮現……
 
吳忠益從專科五年級即染上菸癮,不管媽媽王秀時如何規勸,總是被他當成耳邊風。五專畢業後,任職的每一份工作,都從未超過兩年;不工作時,吳忠益就窩在房間打電動,足不出戶,也不下樓與家人用餐,總要等到工作積蓄用完,再去找工作……爸爸苦勸無用,媽媽王秀時也很擔憂。

 
社區歲末祝福時,吳忠益承擔音控,他全神貫注,緊盯每個流程,直至活動圓滿。(攝影者:施龍文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20/01/01)
成天躲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吳忠益變得很消瘦。媽媽曾建議他去讀書進修,也曾想方設法幫忙找工作,但是吳忠益總是挑三揀四、嫌東嫌西,最後只好隨順因緣,不再強求;但總希望他能走出家門,不要成天關在家裡;戒掉抽菸惡習,讓身體健康起來。
 
有天,王秀時心生一計,拿了一個從慈濟歲末祝福帶回來的竹筒告訴他:「從現在開始,你每買一包菸,就投進十元,看看你一個月抽了多少菸。」媽媽想藉此讓兒子察覺自己抽了多少菸,而能自覺。
 
「竹筒沒多久就滿了。」吳忠益明白父母的苦心,卻遲遲沒有行動;直到爸爸離世,他下定決心戒菸。

動念 走出家門
 
然而,兒子一直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把自己關在家裡的情況,媽媽王秀時費盡苦心,還是無法改善,一度絕望的她曾跟大兒子說:「哪天,如果媽媽不在了,你一定要照顧弟弟。」
 
2017年某一天,住在隔壁的慈濟志工曾蔭,拿來一張社區志工上課的報名表邀他參加;他看也不看,隨手將這張報名表擱在桌上。媽媽好言相勸,他也無動於衷。
 
「不然,我來參加培訓好了,我自己先來改變自己,再試試看能不能改變兒子。」媽媽心念一轉,毅然在報名表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年近六十歲的她,成了該社區參加培訓的女眾中年紀最長的一位。
 
參加培訓後,王秀時回家都會和大兒子分享見聞和收穫,但即使吳忠益在旁邊卻不曾融入他們。某個週六上午,她試著邀吳忠益到環保站:「既然人閒散在家,為什麼不讓身體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跟我到新田環保站做環保?」王秀時不抱期望,卻聽到了一聲:「好。」

 
吳忠益(右)受證這一天,王秀時(左)的笑容始終掛在臉上,她說:「很高興自己找回一個兒子,兒子也找到自己未來的路。」(攝影者:施龍文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20/01/01)
環保 找回價值
 
「媽媽帶我到新田環保站那天是禮拜六,正好是大型回收日。」吳忠益記憶猶新:「環保站的師兄很和藹可親,會跟我聊天。」
 
爸爸過世後,家裡只有他和媽媽,幾乎足不出戶的他,除了跟媽媽說話,只能面對手機和電視,內心的孤單,與日俱增;環保站的志工的親切,開啟了吳忠益封閉的心靈,自此,他每週六一定到環保站做環保。
 
「在做資源分類的過程中,好像連自己的心也整理乾淨;把不要的丟掉,可用的撿起來再利用。」總覺得自己「沒路用」、「沒效」的吳忠益,到環保站後,意外發現人生還有存在的價值,可以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
 
後來,志工邀他承擔社區親子班的音控勤務,他也答應了,看到小朋友天真的笑容,心裡十分開心,也對音控產生濃厚興趣。當他得知要承擔臺中靜思堂音控勤必須受證慈濟志工,他毅然報名培訓。
 
培訓 扭轉人生
 
「元月五日,我就要擔綱講經堂早課的音控!」2020年元月1日,吳忠益受證慈濟志工,靦腆笑容中透露出滿心的歡喜與期待。
 
「跟慈濟人互動後,我比較敢將心裡的話說出來,不再悶在心裡。」吳忠益的改變,媽媽王秀時感受最深,「忠益培訓這年最大的改變是,脾氣收斂很多,以前他很拗。」
 
改變脾氣後的吳忠益,也因為晨起薰法香,改變了生活作息,除了在臺中慈院營養科穩定就業中,母子終於可以聊心事,同行菩薩道,也圓滿了媽媽王秀時此生最大的心願。【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何麗華、魏玉縣 臺中報導 2020/01/0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