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到臺前 真善美演繹經藏

2019-12-30   | 李香蘭
志工演繹入經藏,他們挑著米籮,虔誠發願,不會忘記當初的那一念心。(攝影者:楊孟仁 地點:斗南聯絡處 日期:2019/12/29)
只要有災難出現,慈濟人就會走在最前,人文真善美更要陪同在旁,把慈濟志工做過的每一件事,走過的每一腳印,真真實實的記錄下來。

真實記錄 見證經文意涵
 
嘉義真善美志工將一幕幕的真實記錄剪輯成影片,搭配2019年12月29日斗南聯絡處歲末祝福上《行願半世紀》的經藏演繹,真實呼應慈濟人五十幾年來,行入人間菩薩道的精神,而且真善美還親自擔任演繹中「緣起」部分的「法船」的演繹。
 
除了經文偈誦的演繹,他們還在臺上演出戲劇,模擬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時,慈濟人在風雨飄搖時破除萬難投入救災,而人文真善美志工,彼此互助,穿雨衣、撐傘記錄下每位志工,不捨苦難投入救災的精神……
 
人文真善美志工演繹「行願半世紀—緣起」的「法船」,並以戲劇呈現莫拉克風災時付出的景象。 (攝影者:江敏華 地點:斗南聯絡處 日期:2019/12/29)
因為參加演繹,真善美志工吳月雲更體會到自己的責任。她表示,遇到災難事件的發生,人文真善美出班時,不管是拿筆在記錄,或持相機在拍照,還是扛著錄影機在錄影,當下的人文真善美志工,除了記錄,也會把手邊的東西放下,投入救災工作,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她說,那是她所看到的人文真善美志工身影,不但深感敬佩,也是她心中的學習榜樣。
 
她還發現,人文真善美這區塊可以看到各功能組的故事與歷史,對於來不及紀錄的,甚至是已經記錄過的,志工都會深入去了解,就如上人所講的「莫忘那一年、那一念、那一人」,她覺得記錄歷史,為慈濟寫大藏經,是很重要的事,也是自己要把握當下去做的一件事情。
 
參加人文真善美功能組的「法船」演繹,吳月雲更希望能內化到自己的心裡,讓自己在慈濟菩薩道上更精進努力,也讓上人看到慈濟人文真善美,一直都在記錄著每一位菩薩的身影,不管多大的災難,慈濟人一直都在,只要有人文真善美團隊在,慈濟的記錄永遠不會被抹煞,永遠不會被忘記。
 
手做環保 如水滴護大地
 
大愛教室現場「法船」演繹落幕,另一個現場──餐廳,嘉義地區的環保志工接續,臺上由十五位資深的環保志工排成「水滴」隊形,認真演繹著「行願半世紀—緣起」手語。
 
志工們為《無量義經》經文「微渧先墮,以淹欲塵……」精神,用「水滴」隱喻環保志工們,以自身的小水滴,匯聚成大水滴,洗淨大地,淨化人心。
李貴滿(右一)平日擔任幼教老師,還要照顧中風的先生,依然找時間做環保。(攝影者:楊孟仁 地點:斗南聯絡處 日期:2019/12/29)

環保志工平日布施時間和心力做環保,把危害環境的垃圾回收分類,變成有用的資源,變賣所得護持大愛臺,讓佛法得以廣傳於全球淨化人心。

慈濟的環保志工大部分是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小人物,但小人物也可以行大善,這一滴滴小水滴就如竹筒歲月的五毛錢,不大但匯集起來,也可以行大善助人。
 
家住鹿草的李貴滿,平日擔任幼教老師,還要照顧中風的先生,依然找出時間到水上環保站、鹿草圓山宮和下潭環保站做環保,並陪伴慈濟志工江玲莉做訪視。
 
她投入環保志工已經八年了,尤其是看到先生中風倒了下來時,更心生警惕,「行善要及時,因為我們不知道無常何時會來臨,因此,平時就要把好事做起來囤。」

 一念心就是一粒種子,從最初的起心動念,慈濟志工一路走來,不改初衷,「行願半世紀」的演繹末段,志工挑著米籮,虔誠發願,不會忘記當初的那一念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香蘭 地點:雲林聯絡處 2019/12/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