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非平庸 有志不在年高

2016-12-26   | 李玉如
七十七歲的林淑靜,在慈濟路上不因為年齡大而懈怠,每逢浴佛節或重陽節志工到安養院關懷老人家,林淑靜都非常歡喜付出。(攝影者:陳宏宜,地點:安養中心,日期:2016/04/23)
踩著腳踏車在人煙稀少的街道,清晨五點天際微微露出曙光、寒氣逼人,家住雲林虎尾鎮的林淑靜迎著冷風在攝氏十度的低溫中,前往薰法香地點,只為能與花蓮靜思精舍同步連線,聽聞證嚴上人的晨語開示,自2014年3月至今沒有間斷。 

讀書聞法 勉勵獄友

「和師父這生的緣,若沒有法,來世緣盡法散,找不到師父。」慈濟志工林淑靜將上人苦口婆心勉勵弟子,晨鐘起薰法香的這句話銘記在心。因此,林淑靜一大早天未亮,就騎腳踏車出門去薰法香,不管天氣多麼惡劣,都不缺席,她從聞法長智慧、滌心垢,而身心輕安自在。

虎尾薰法香的共修點在一棟大樓的八樓,曾遇電梯整修半個月,林淑靜不因此而間斷,樓層再高也要爬樓梯,她一階階爬到八樓聞法,令志工們讚歎,並向她學習不畏辛苦毅力,大家一起爬樓梯聞法。

「薰法香改變我的人生,因為來聽法,就好像有法的香味,一整天都會覺得很歡喜,得到法寶一樣。」佛法難聞,明師難遇,善知識難得,林淑靜覺得能與上人在同一個世紀、同一國度相遇,何其有幸!她非常珍惜這分師徒之緣。

當上人呼籲要使用電子書、省紙愛地球,林淑靜便認真學習電子書的操作,甚而與團隊到高雄參加電子書讀書會,來回三小時也不覺辛苦。「有位資深的師姊曾說,過去不讀書今生輸,今生再不讀書來生一定輸,我警覺到不能再輸下去了,把讀書會當作是入寶山取寶一樣。」林淑靜因法入心,當遇到朋友提出問題時,能以法和他們分享,並幫忙解決問題。
當師父呼籲要使用電子書,省紙愛地球,林淑靜(中)認真學習電子書操作,恭讀上人的衲履足跡,精進不懈。(攝影者:李玉如,地點:雲林聯絡處,日期:2015/02/11)


尤其近一、兩年來,有機會到雲林縣第二監獄與獄友分享慈濟事與佛法,剛好將師父的開示及讀書會所聞,還有自己所做的慈濟事,一一和獄友們分享。佛法可以運用在生活上,林淑靜鼓勵他們將來出獄後,勇於面對自己的人生,從佛法中,知因緣果報,行善造福刻不容緩。

獄友從最初的不相信因果,聽到林淑靜舉證歷歷,慢慢放下我執,而改變對佛法的態度。能為因犯錯的獄友分享佛法,讓林淑靜更努力求知、求精進。無論收看大愛電視,或是參加志工早會聽聞志工的分享、慈濟收錄的CD,都是她取經的寶典。

如海綿般吸收佛法及閱讀大量書籍,林淑靜開始喜歡讀書,慧命跟著成長,人生過了七十才開始發現閱讀的美好。林淑靜回想父親在她幼時所說的話,「要多讀書,將來才能嫁個好丈夫。」自幼不喜讀書的她,初中畢業後就不再求學,更遑論閱讀。直到人生過了半百,1998年慈濟人邀約回花蓮心靈的故鄉,聽聞證嚴上人的法及志工的分享,開啟她的福慧人生。

「還好,當時有父親的堅持,慶幸能唸到初中畢業。」以當時的臺灣農業社會,經濟尚未起飛,文盲遍及,有人因經濟困頓而被迫小學畢業,無法讀書。能嫁給在臺電工作穩定的先生,生活無憂慮;所以林淑靜鼓勵更多人一起來讀書聞法,去無明,長智慧。

為人服務 慶幸有福

林淑靜求法若渴,早上薰法香,不管天氣多麼惡劣,都不缺席,如海綿般地吸收佛法,勤作筆記。(攝影者:李玉如,地點:虎尾環保站,日期:2014/12/04)
七十七歲的林淑靜,在慈濟路上不因為年齡大而懈怠,「上人說,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更有福。」她珍惜每一次付出的機會,尤其到醫院或安養院看見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老人家,臥病在床的無奈,慶幸自己還有能力服務別人,體會生命真正的價值。

令林淑靜最為欣慰的事,就是每個月的醫療志工週,到大林慈濟醫院服務。因為1990年,先生中風住院近四、五個月,她陪伴在旁,所以她能深刻體會家屬的辛苦。固定在病房區為病人加油打氣、陪伴家屬度過忐忑不安的日子,甚而和病人、家屬分享醫院許多真實的溫馨故事,為他們解憂是林淑靜最大的收獲。

除此之外,幫病人送餐、推輪椅、鋪棉被,也能減輕護理人員的壓力、長時間工作的辛勞,一舉數得。在醫院看盡人生百態,生老病死,林淑靜更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可貴。

「先生往生二十五年了,兩個兒子在外工作,平時一個人在家,如果沒有慈濟讓我忙得如此歡喜,說不定......我可能在安養院度過後半生。」每逢浴佛節或重陽節,林淑靜很欣喜與志工到安養院去關懷,餵老人家吃蛋糕、按摩。她感恩慈濟讓她有機會發揮生命的良能,過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有許多朋友問林淑靜:「年紀這麼大,還這麼勤參與活動及聞法?」她都會不厭其煩地和對方分享:「年紀大,再不做,一個呼吸不在,想做都沒有。而且聞法的好處,可消除無明;法在勤中求,一勤天下無難事,只要勤能補拙。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就能解決生活中的煩惱。」

做慈濟、說慈濟,是林淑靜在有生的歲月極力想做的事,她銘記上人要弟子做一位福慧雙修的慈濟人,必須福與慧同時並進,有法才能再與師父續來生緣,故把握當下,努力說法傳法,當上人的好弟子。【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玉如 雲林報導2016/12/2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