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健康觀點看永續——全球、區域與地方尺度

2019-09-25   | 發表者:龍世俊 整理:沈玉蓮
中央研究院龍世俊研究員。(攝影者:黃炳添,地點:新店靜思堂,日期:2019/09/20)
「今天藉這個機會,向我在九二一災區現場看見的慈濟志工們說聲感謝!」1999年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中央研究院龍世俊研究員當時在臺中市的中山醫學院任教,災後,她帶領七十個學生進入災區從事公共衛生服務長達六個月。

而在「慈濟論壇專題研討四:人類與地球環境永續(一)」之中,龍研究員提出,前面論壇有許多題目都討論地震、水災等立即死亡性很多的災害,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熱浪」所造成的熱危害。她從「適應環境」出發,論述在氣候變遷之下,人們應該關注的危害預防。

談健康調適 降氣候變遷衝擊

美國哈佛大學環境衛生博士龍世俊,現任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環境保護署環境品質諮詢委員會委員,也是國際科學理事會重要科學活動「未來地球 (Future Earth)」健康知識行動網絡諮詢小組成員,她就「環境健康觀點看永續─全球、區域與地方尺度」提出環境健康的觀念。

龍世俊研究員說明:「環境健康,是從哪些環境因子會影響健康,在做環境健康研究的時候,想辦法去控制這些環境因子,進而去降低健康風險。」

她提到,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極端天候,事實已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問題,包括死亡率的增加,以及一些疾病的產生,所以在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除了在減碳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去因應這個衝擊,所以「調適」是最重要。

龍研究員認為要找到一些比較好的方法,去做健康的調適,來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降低健康危害,所以這個氣候變遷衝擊是全球性的,它對於各大洲各地的衝擊程度是不一樣的,型態也是不一樣,真正要去做到健康調適策略的時候,更要注意地方上的差異性。而科學家可以提供科學數據,幫助政策擬訂者,擬訂比較有效的健康調適策略,降低人類的健康風險。

跨領域合作 科學助解決問題

過去幾年龍研究員曾代表中研院參加未來地球(Future Earth)國際科研活動,大家共同探討有什麼科學能夠幫助全世界因應氣候變遷,降低人類的健康風險,或協助人類社會順利的轉型到比較永續的社會。它強調的是一個提供解決問題方法,也就是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龍世俊研究員認為,要解決問題單一學的科學是不夠的,希望跨領域的合作,科學家不能只坐在自己的象牙塔裡去想問題,必須與第一線災難受害者,或者是第一線擬訂健康調適策略者,要互相討論,要共同的設計,在科學數據產生後,來幫助政策擬訂者擬訂出更好的政策,來因應地區所發生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Future Earth也針對健康,建立健康知識行動識網絡(Health Kowledge Action Network,簡稱KAN),強調有健康的地球才有健康的個人,提倡鼓勵各種研究。而根據Future Earth的報導,2019年初開始世界各地都有破高溫的熱浪產生,在北印度甚至到極度,在西班牙引發二十年僅見的大火,對全世界造成生命、財產、經濟嚴重的損失,不僅人類受不了,農產品、植物也受不了,造成了生態很大的衝擊。

龍研究員也提到,中研院在KAN成立後三天的討論會上,研究現在全世界最在意的三個研究領域:一個是針對氣候變遷衝擊農業生產及糧食生產,人類發展的營養供給遭受很大的衝擊;另一方面,是熱浪所造成全世界各地方生命財產的損失,如引發森林大火造成更嚴重的損傷;另外與氣候有關的還有傳染病的傳播,各地衛生單位如何因應,這些都是全世界非常在意的研究焦點。

推廣熱指標 苦果中適應環境

講到健康調適,龍研究員認為對熱浪,就是要做一個有效熱的預警,「熱不只是溫度,濕度、太陽幅射及風速都很重要。在公共衛生學上,有一個比較好的指標叫做WBGT (綜合溫度熱指標),它考慮到溫度、濕度、太陽幅射與風速,已經被全世界勞動安全署做為標準,來降低勞工的熱危害,已經用了六十年,所以有很多WBGT與健康有關的文獻產生。」

龍研究員與臺灣勞動部合作,測量建築工人的熱危害,讓她很訝異的是站在建築物上面的工人,有可能要站在那裡三、四個小時不能下來,被太陽直射,測出來的五十位工人,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工作時間都處在黑期(熱危害已經到危險級程度)。

龍研究員用氣象局的資料溫度分布地圖,與用WBGT來畫的地圖相比較,如果只用溫度來做熱預警指標,就會忽略掉如地圖上的熱危害已經到達警戒標準;也與臺灣健保資料庫去做分析,可以看到不論是總死亡率或是熱危害的就診、急診率,WBGT最高的時候相關的指標也都是越來越高,它的關係是比溫度或體感溫度更明顯、更一致,顯示WBGT是代表熱危害最好的指標。龍博士與團隊也與臺灣中央氣象局在討論,是否將WBGT做為將來熱指標選擇之一,可以降低人類健康風險。

龍研究員覺得,從一個環境健康角度來看地球的永續,是現在政府要擬訂一個有效的健康調適策略,今天她雖以一個熱危害為例子論述,但不僅是熱危害,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科學證據來做政策的擬訂,一個政策熱危害或健康調適的研究,要強調國際及跨領域的合作,這是從環境衛生的角度來看地球的永續。

有參與者問到:「龍博士以環境健康的觀點來看永續,提供了很多資料;但中研院的研究是否也要有所回應,並從環境的破壞找出『因』去解決,而不是在『果』上面找到比較不重要的因素。」

龍研究員答覆:「是絕對要從因開始。節能減碳非常重要,環保署也在推行一星期一天素食;但即使從現在開始,全世界都不排放任何氣體到大氣層中,未來的環境變遷再二、三十年都跑不掉。」所以今天所提出的「調適」,不只在節能減碳,而是在因應這二、三十年會遇到的熱危害或其他的災害。也因此,今天她最主要強調的是需要有一個較有效的指標,提醒大家因應降低健康的危害。

(發表者:龍世俊 整理:沈玉蓮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