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華懷綴慈濟路 杉林樂齡師生藝術聯展

2019-08-07   | 鍾易叡、張庭涵
慈濟杉林樂齡學堂開辦九年多來,歷屆書法班學員共三百多人,後來再開設國畫班與陶藝班,透過才藝課程,幫助飽受災受創傷的住民心理與生理復健,也讓長年與大自然共處的偏鄉鄉親們靜心學習,招收員額後來擴及整個杉林區。(攝影者:慈濟公傳處張庭涵)
【慈濟基金會新聞稿】慈濟基金會於高雄市杉林區開辦的樂齡學堂,10日(週一)在慈濟杉林聯絡處舉辦「千華懷綴慈濟路——師生藝術聯展暨茶會」活動。書法班老師高慶和表示,此次展出書法、國畫、陶藝等二百件具學習代表性的成果作品,每件作品都是樂齡長者們一同以藝術創作寫意農村生活之美。
 
拾筆墨 寄情藝術
 
「當一名一無所有的災民,眼神是空洞,毫無希望,甚至許多人安置在軍營期間,就精神崩潰。」高慶和說,莫拉克風災後,自己和其他受災民眾一樣半夜不敢睡覺,他靠著書法克服災後創傷。隔年,住進慈濟建造的杉林大愛園區,高慶和與妻子蘇美麗自發性擔任慈濟杉林書法班老師,透過教授書法,希望幫助園區內的鄉親們走出悲傷煩惱,從奈何橋走上大愛橋。
 
慈濟基金會於高雄市杉林區開辦的樂齡學堂,10日(週一)在慈濟杉林聯絡處舉辦「千華懷綴慈濟路–師生藝術聯展暨茶會」活動,展出書法、國畫、陶藝等200件具學習代表性的成果作品,每件作品都是樂齡長者們一同以藝術創作寫意農村生活之美。(攝影者:慈濟基金會公傳處張庭涵)
慈濟杉林樂齡學堂書法班學員除銀髮長著外,還有瘖啞人士、腦性麻痺患者、身障者與退休大學教授等,程度參差不齊,不識字的務農長者占多數,因此書法班以大篆入門,透過大篆的線條組合結構,幫助飽受災受創傷的住民心理與生理復健,也讓長年與大自然共處的偏鄉鄉親們靜心學習,招收員額後來擴及整個杉林區,九年多來,書法班學員共三百多人。 游於藝 走出傷痛 
慈濟基金會與高慶和繼書法班後,再開設國畫班與陶藝班,透過才藝課程讓杉林區樂齡長輩們找回生活重心。學習書法四年的退休教授白義五四度參展,不僅擅長書法,國畫描繪也在行,最喜歡用畫筆將美麗風景事物轉成畫像欣賞,今年展出梅花、金萱畫,姿態定格在最美的一刻,希望觀者能共同欣賞,徜徉於彩墨的繽紛世界。
 
六十五歲江貴梅老家在杉林的通仙巷,年輕時從事綁鐵、拆模板,也曾在冷凍廠工作七年,職業傷害造成她雙手筋絡萎縮。莫拉克颱風沖毀住家通往甲仙的火山橋,住家三邊都有嚴重的土石崩塌,她和丈夫困在山上半個月。躲過了大災難,但丈夫卻在搬進大愛園區前,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病逝,江貴梅後來投身環保志工,並參加書法班,儘管手指頭彎曲變形,寫起書法仍蒼勁有力。
 
慈濟基金會杉林聯絡處舉辦的「千華懷綴慈濟路–師生藝術聯展暨茶會」活動,簽名方式別出心意,以書法取代簽字筆,讓所有參與的貴賓與杉林鄉親們體驗筆墨揮灑。 慈濟基金會於高雄市杉林區開辦的樂齡學堂,10日(週一)在慈濟杉林聯絡處舉辦「千華懷綴慈濟路–師生藝術聯展暨茶會」活動,展出書法、國畫、陶藝等200件具學習代表性的成果作品,每件作品都是樂齡長者們一同以藝術創作寫意農村生活之美。 (攝影者:慈濟公傳處張庭涵)
慈濟基金會杉林聯絡處表示,書法老師高慶和與國畫老師蘇美麗夫妻倆歷經歲月的痕跡,九年多年在杉林推動偏鄉樂齡學習,人文的關懷來面對當代觀想,喜歡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蘇美麗,更以寫實的國畫創作方式,呈現、紀錄對這片土地的關愛。
 
「翰墨甘露潤學堂,一滴游藝遍三千;樂齡牽手情幾何,千華懷綴慈濟路。」杉林樂齡學堂透過茶會交流與午餐共食,內斂的長輩們漸漸點燃活力,在創作過程中聊著生命故事,和酸甜苦辣的回憶。歲月給生命帶來故事,藝術分享了生命,杉林樂齡學堂為慈濟基金會推展老人福利的一項重要措施,歡迎凡年滿五十五歲的市民皆可前往共學。
 
(莫拉克十周年系列報導十,新聞稿:鍾易叡、張庭涵 基金會公傳處 2019/06/1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