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蕙心巧手 凝聚社區美善
各地慈濟志工推動志業,常備有與大眾結緣的小巧物件,不論是靜思語書籤、壓花書卡,或是琉璃珠掛飾……這些精緻卻不奢貴的結緣品,都出自於細膩熱心的巧藝志工之手。

除了慈大社推課程,各地原本具有各種手工藝專長的志工也在社區發揮,帶動其他有興趣的志工與民眾,分享傳授技巧。隨著越來越多民眾參與這個蕙心巧手的團隊,這群志工也逐漸地被稱之「巧藝志工」。
化無用為大用 聚碎布織長情
許多人眼中沒有利用價值的細瑣物品,在巧藝志工眼中都是珍寶。環保站收到的碎布、舊衣,經過洗淨整理,再由巧藝志工拾掇後,就能化為一個個美觀實用的布包或手機袋。成品一出,常常是眾人讚歎語音未絕,立即被認購一空;或甚至得要排隊預訂,才能獲得的珍寶。這番化腐朽為神奇、被肯定的法喜,往往是巧藝志工們孜孜不倦的動力。
2003年,當sars陰影籠罩全球之際,有位中醫師送給新店巧藝志工徐明婉一個中藥香包;看著能清淨空氣的香包,明婉師姊想,用白色薄紗布包著的它,造型實在不討喜。於是她發揮巧思,拿幾塊碎布,縫縫補補成一個粽子的形狀,沒想到這麼一拿出去結緣,就造成轟動,進而促使許多「顧客」也成了志工,一起發揮良能製作香包結好緣。

(整理:廖右先)
|台灣各地聯絡點|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