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2 頁
               
文章標題作者出版年

證嚴上人的慈善思想與實踐


何日生


2017


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


釋證嚴


2017


有禮達理 ──有禮之人,才能通達真理


釋德凡


2016


證嚴上人立慈濟宗門之思想體系 The Altruistic Philosophy and Practices of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何日生


2016


Practice, Not Dogma Tzu-chi and the Buddhist Tradition 實踐,而非教條──慈濟與傳統佛教


Richard Madsen


2016


菩薩精神與慈濟宗門 Bodhisattva Spirit and the Dharma Path of Tzu Chi


樓宇烈


2016


從如來藏染淨相依相異探討大乘菩薩道之修行法門


何日生


2015


慈濟與《藥師經》的因緣


楊秀娩


2014


A Radical Buddhism for Modern Confucians: Tzu Chi in Socio-Historical Perspective


Richard Gombrich


2013


遺體的聖化,死亡的超越:慈濟大體捐贈的宗教文化現象


盧蕙馨


2011

作者:
何日生
出版/發表年:
2017
出版單位/出處: 
關鍵字: 慈濟、證嚴上人、慈善 
英文關鍵字: 

證嚴上人的慈善思想與實踐


摘要

西方的慈善精神是以為富布施為主軸,開展出企業家族的慈善事業。如馬斯洛所言,個人先實現自我完成,再進一步完成社會實現。

近代西方的慈善概念與理想,源自馬克斯.韋伯(Marx Weber) 所詮釋的企業家之神聖天職1。基督徒是否作為上帝的選民,一個基督徒是否為上帝的選民,端賴他在現實的事功,與對於基督教戒律的實踐。經濟的獲利不再是滿足個人慾望的工具,而是榮耀上帝,是一種先天律令式的倫理,一種神聖天職。獲利之後再去幫助更多的人,也意味著行基督的慈愛。

到了後資本主義時期,是由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所述,由一群有理想的知識青年發起社會企業,強調以企業精神藉慈善達到社會均富之目的。或是以非營利組織的型態,從事社會正義與社會福利共享之理想。如創立消費者協會的雷夫.奈德(Ralph Nader),以及近十年不斷興起的社會企業。

佛教的慈善來自佛陀的慈悲思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感同身受」是核心思想。大慈心人人本具,慈悲心與富裕無關,而是著重心的啟發。佛教的慈善並不具備基督教救贖的概念,而是強調眾生與我同一,他們的苦就是我的苦,所以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慈濟宗門證嚴上人的理念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感恩我們能做一個幫助人的人,而不是被幫助的人。

關鍵字:慈濟、證嚴上人、慈善 

前言

西方的慈善精神是以為富布施為主軸,開展出企業家族的慈善事業。如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所提出個人心理的實現階段,即為個人總是先完成自我實現,再進一步完成社會實現。

近代西方的慈善概念與理想,可以引源馬克斯・韋伯(Marx Weber)所詮釋的企業家之神聖天職。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一書中,將基督徒是否作為上帝的選民,端賴他在現實世界的事功,以及對於基督教戒律的遵循與實踐。一個基督徒是否為上帝的選民,不是由教會決定,而是經由自我的檢視——自己是否成就偉大的事功,以彰顯上帝賞賜的榮耀。

以此思維,經濟的獲利不再是滿足個人欲望的工具,而是要彰顯上帝。自我商業經濟的成功是一種先天律令式的倫理,一種神聖天職。 這些上帝的選民不是普遍性的,是特殊性的,亦即只有部份人能得到此等榮耀。然而這少部分上帝的選民認知其自我經濟成就是來自上帝的揀選,那麼在獲利之後再去幫助更多的人,也意味著行上帝、基督耶穌的慈愛。

西方的企業家往往在成功得到財富之後,開始走向慈善。美國的大慈善家洛克斐勒、亨利・福特、比爾・蓋茲等,都是富可敵國之後從事慈善的工作。他們的愛心以企業有組織、有計劃的模式,推展至全球,歷經數百年不衰。

西方另一種慈善模式來自教會,如天主教的明愛會,基督教的世界展望會,都是以耶穌基督的慈愛作為信念,以教會的力量,將慈善工作擴展至全球。慈愛所到之處,就是應證上帝對世人的救贖。如同耶穌所說:「那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你們要慈悲,如同父慈悲一樣。」

韋伯給予企業家神聖天職的角色,但是資本文明在十九世紀初仍然造成極大的貧富差距。到了後資本主義時期,一如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所述,是由一群有理想的知識青年發起社會企業,強調以企業精神使慈善達到社會均富之目的。3或是以非營利組織的型態,從事社會正義與社會福利共享之理想。如創立消費者協會的耐德,以及近十年不斷興起的社會企業。

佛教的慈善來自佛陀的慈悲思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感同身受」是其核心思想。大慈心人人本具,慈悲心與富裕無關,而是著重心的啟發。佛教的慈善並不具備基督教救贖的概念,而是強調眾生與我同一,他們的苦就是我的苦,所以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以慈濟宗門證嚴上人的理念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感恩我們能做一個幫助人的人,而不是被幫助的菩薩。證嚴上人說:

師父不斷稱呼你們都是「菩薩」,但願人人打從內心,發菩薩心,立菩薩願。

什麼叫做菩薩心?我們投入人間去救苦救難,不只是救人,還要修養自己、度化他人。

俗話說:「一善破千災」,其實假如只有一人一善,哪有那麼大的力量?沒有。必須「人人一善」才可能消弭天災。因為,眾生是共業,假如大家的愛心沒有好好凝聚在一起,災難一旦來臨,任何人都會受到拖累。

我們看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一來,慈濟人的住家照樣淹水;絕對不會因為你有行善,水災就自動隔開,沒辦法。那就是因為共業;選擇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我們還沒有去度化,所以共業來時還是要被波及。何況普天之下這麼大,眾生共業足跡愈來愈多,而且愈擴愈大。所以,我們若不積極地「人間菩薩招生」,喚起人人自愛的話,即使政府、聯合國如何呼籲都沒有用。

因此師父要呼籲大家,我們真的要把欲念縮小,還要度化人間。只有我們自己善的力量還不夠,還要喚醒人人的力量,共同為消弭世間的苦難而努力。

 付出無所求

慈濟證嚴上人的慈善根本思想就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付出無所求是佛教的緣起性空的基本教義,一切緣起故沒有本質,所以說性空,其性空,性即是本質之意。空是沒有本質,空也是心靈清淨之意,心清淨即為空。付出是緣起,心無所求即為清淨,即是性空。空也是包容涵納的意思。「世界虛空,含萬色萬物,世人性空亦復如是。」這是中國禪宗慧能大師的話語。

付出是緣起,依因緣而付出,我們以慈悲大愛面對一切緣起,關照一切緣起,就是緣起法的根本義。緣起,為一切事物的生成,我們以清淨心看待一切緣起,看待一切事物的生成,即為緣起性空。

我們以包容之心,看待一切事物的生成,即為緣起性空。以證嚴上人的意涵,即為付出無所求。付出之意,是以包容心、慈悲心、智慧心看待一切緣起,關照一切事物的生成。無所求即為清淨心,即為空。無所求的清淨心才能用無私的愛關照緣起,才能不斷地為眾生付出。以佛教的另一個語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慈濟慈善緣起──不忍眾生苦

證嚴上人的慈濟慈善緣起是看到一位難產的原住民因為繳不起八千元保證金,而在診所門口留下一灘血。目睹一灘血,知道這故事,他內心不捨,興起救助苦難的慈善志業。

不忍眾生苦,是菩薩大慈悲心的展現。從這樣的一個因緣,證嚴上人從花蓮到西部,從臺灣到世界,都是以這初發心,不忍眾生苦作為其核心情懷與實踐。

證嚴上人的慈善是從一小步做起,讓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存下五毛錢,每個月有十五元,集合起來就可以去救人。這是心理學所言的“start from a small step.” 從一小步做起,將慈善門檻降低。不是有錢人才能做慈善,是有愛心的人都可以做慈善。所以證嚴上人才說:「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是有心人的權利。」以此理念,慈濟號召了大量愛心人士加入慈善的行列。

身心境具足圓滿

 慈濟在慈善的工作中,強調身與心的關懷,不只給予物資,給予心靈的安慰與尊重,還要安他們的生活。

所以從早期每個月定期的大型發放過程開始,照顧戶到慈濟靜思精舍領賑濟物資,志工都會將物資打包整齊,雙手鞠躬奉上,表達對照顧戶的尊重與愛心。志工同時也幫他們剪頭髮,讓他們的儀容清淨,這是慈濟志工對於照顧戶身與心的照顧。

慈濟志工也定期到照顧戶的家中打掃,幫照顧戶清理雜亂不堪的屋子,幫他們沐浴、理頭髮、修指甲,然後每個月探視,補貼家用,並逐漸地引領他們出來做志工,為其他人苦難人付出,這是身、境、心的具足。

慈濟的慈善理念就是要眾生達到身心境的具足。這是體現佛教《無量義經》與《藥師經》的精神。《無量義經》的核心理念是性相空寂、濟度群生;以無所求的心為眾生付出。

《無量義經》對於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慈濟四大志業都有很深遠的影響。《無量義經》之經文中強調菩薩為不請之師,只要看到有苦難的人,就主動前往救助。這是慈濟慈善的根本精神。

《無量義經》的教義「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5 這種大慈悲的胸懷是各宗教、各家思想體系的共同基石。而慈濟的慈善理念與實踐就建立在這樣的基石上。

慈濟宗門的理想是使一切有情眾生,脫離苦惡,達到「身體康安,心靈潔淨,物質豐足」的境地。這三個目標,總結了〈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本懷。因此慈濟宗門正是以《藥師經》作為接引眾生領悟清淨智的法源之一,也是慈濟實踐入世行的理想與願景 。

從身邊做起 菩薩從地湧出

 慈濟的慈善強調腳走得到,手觸及得到的先做。從身邊做起,社區中需要關懷的貧戶,慈濟稱為照顧戶,開始啟動救濟工作。鄰里中有發生急難事件,不管是水災、火災,慈濟志工都即刻前往救助。

1969年臺東大南村發生大火,一百四十八戶房子都被燒毀,證嚴上人帶領著慈濟志工立刻發動緊急救援,協助災民物資與生活的安置。

1996年當賀伯風災發生,慈濟開始全面走向社區化。志工的組織以社區為中心,鄰里一旦有災難,當地志工可以立刻動員,這是慈濟動員快速的關鍵之一。在過去二十年當中,哪裡有災難,慈濟人都是首先抵達,這是在地化的成果。

包括2001年的納莉風災、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2015年的八仙塵爆、2016年的臺南大地震等,慈濟志工化都發揮了極大的愛心動員力與災後復原力。筆者把這種動員模式稱為「當地自願創發的原則(Local Initiation)」6。 一但災難發生,慈濟人不是等總部號令,不是等社區的幹部號令,而是看到的人立即投入救災。

所以921大地震四十五秒內就有第一位到達現場救援的志工,因為他們在現場,看到苦難就會立即參與救援,這種賑災模式是從心啟動,心的慈悲被啟發,他們隨時隨地就會發揮這種急難賑濟的愛心。這種愛心被啟發,當然是經過長期的慈善參與宗教情懷的陶冶。慈濟舉辦各種培訓課程,就是在培養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宗教情懷。因為具備這種宗教情懷,慈濟志工才能隨時啟動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所以慈濟才被稱為「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人。」 

《論語雍也篇》有這麼一段話:

      「子貢問孔子:『如有博施濟眾於民,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為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乎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矣。』」 

仁愛之人,對他人之布施、付出,能就近做,能近取譬,就是仁者。7

慈濟的慈善體現這份理念。在社區做,將社區營造一個儒家似的大家庭。只不過,過去的儒家大家庭以宗祀為中心,以親族為聯繫。現代社區則是表現社會階層,以經濟生活為中心。慈濟在這種社會階層與資本為主體的社區生活中,注入人性平等的愛與關懷。

佛教《法華經》裡的「從地湧出品」記載,釋迦牟尼佛陀說《法華經》,希望弟子傳大乘菩薩法,入世救眾生。他方菩薩湧現,願意在娑婆世界承擔實踐釋迦牟尼佛的願力。但此時,娑婆世界菩薩卻從地湧出,釋迦牟尼佛希望在地菩薩能承擔入世的菩薩志業。慈濟所實踐的慈善與緊急賑濟的模式與理念,是實踐了《法華經》〈從地湧出品〉的精神。

社區就是大家庭

把社區打造成一個愛的家園,是慈濟的慈善目標。因此慈濟功德會在全臺各地廣建靜思堂,靜思堂就是慈濟人修行、付出、培訓的道場,也是社區鄰里的家。以靜思堂為核心,讓志工能夠就近活動、分享經驗、接受新的課程訓練,這些課程訓練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環境與信仰。

沒有信仰作依歸,慈濟志工不可能長年累月、持續不懈地為苦難人付出。長養慈悲心是信仰課程的關鍵。如何為眾生付出,讓眾生得歡喜,是慈善等志業課程培訓的重點。

廣建靜思堂,打造社區愛的中心,讓慈濟的大愛廣被臺灣,是慈濟慈善能普及臺灣及全球的重要因素。

根據臺灣內政統計通報,2015年底臺灣登記有案之寺廟計1萬2,142座,道教寺廟9,527座,佛教寺廟2,345座,一貫道222座;教會(堂)數計有3,280座。慈濟在全臺灣的靜思堂有三十多座。比起基督教、道教或整體佛教的宗教建築數量相比,慈濟的建築比例仍低很多,但是從慈善出發,慈濟已經能夠發揮其極大的愛心動員力。

慈濟不興建傳統寺廟,而是以較現代化設計的靜思堂,結合宗教信仰與慈善工作於一身。讓宗教信仰豐厚慈善,讓慈善體現宗教信仰。

自力耕生 不受供養

證嚴上人創立的修行道場靜思精舍,其所屬的出家師父及清修士都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理念;「自力耕生,不受供養。」

慈濟功德會成立在靜思精舍,但精舍的財務與慈濟功德會的財務必須完全分開。每當精舍發放完畢,如果有人把發放過程中掉下來的米,放進精舍的米缸,會立刻被制止,因為發放的米是屬於慈濟功德會,是接受十方捐款,布施給十方。精舍是自力耕生,不受供養,十方的財物不能進靜思精舍。這是證嚴上人要求靜思弟子與慈濟人一貫堅持的原則。

靜思勤行道,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修行師父的勤行是所有慈濟人的典範。永不退休是靜思精舍的信念。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慈濟全球志工定期回到靜思精舍,與常住師父一起在菜園勞作,學習與大地共生息,在勞動中謙卑地向大地學習,向出家師父學習服務、付出的精神。

在靜思精舍,掃地、掃廁所都是出家師父承擔。這是奉獻付出的精神。這精神經由慈濟志工回來洗禮,帶回到全世界各地。付出、服務是慈濟人生命的本質與目標。

教富濟貧從家庭開始

慈濟慈善的成功從三十位家庭主婦開始,逐漸擴及專業人士及企業家。一開始的志工都是有心跟隨證嚴上人的學佛者,他們不是社會中的秀異份子,也不是富有的企業家,但是憑著對證嚴上人的信與愛,他們逐漸地將慈善在花蓮、臺東一帶生根,並逐漸擴及臺灣各縣市。

「教富濟貧」是證嚴上人恆持的理念,藉著行動啟發富有者的慈悲心。一開始是家庭主婦度化自己的丈夫進入慈濟,證嚴上人給他們的方法不是讓她們教導先生慈善的責任,而是希望她們在家裡柔和善順,做好妻子的美德,包容先生的諸多習氣,所謂「丈夫是一丈之夫」,先改變自己的個性,讓先生感動,最後先生也跟著太太進入慈濟做志工。

慈濟早期的女性志工不只度化自己的先生進入慈濟,也接引許多朋友、企業家經由認識慈濟,經由與證嚴上人會面,而受到感動,繼而進入慈濟成為志工。證嚴上人以無比的攝受力讓見到他的人都感動於他的慈悲與胸懷,因而投入成為慈濟終身志工。

證嚴上人的人格感召是「教富濟貧」成功的關鍵。富有者從感念證嚴上人的慈悲,繼而在付出中得到愛的歡喜,因此成為慈濟志工。

宗教情懷的啟發

宗教情懷的啟發在慈濟的慈善志業發展裡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從早期至今,許多加入慈濟的人都夢見過證嚴上人,甚早在他們成為慈濟人以前,就夢見菩薩,或夢見證嚴上人的身影。

黃永存是慈濟早期的男眾慈誠,他也是慈濟慈誠隊的創建者之一。他過去修過道教、修習過密法。他常在打坐中看到異象,那些異象或為空難,或為不幸的事件。這些異象事件屢屢在之後的現實中兌現。所以他每次打坐看到異象會非常緊張,會不會什麼事又要發生了?

一次,他在打坐中,看見一位瘦弱的比丘尼,步行在寬廣的草原間,他在後頭獨自跟著,結果突然間這位瘦弱的比丘尼掉落在懸崖裡,他想一把抓住他,但是來不及。驀然間,黃永存卻接著看到這位瘦弱的比丘尼乘著蓮花,從懸崖下方緩緩升起。這異象讓黃永存從靜坐中驚醒來,難以忘懷這個夢境。他的同門告訴他,這應該是你要皈依的師父,你要去找這位師父。

他四處詢問廟宇、道觀,想尋找這位比丘尼。每到一處,他總是問,「師父,我們有見過面嗎?」聽聞的法師們都彷彿在五里霧中,不知黃永存所言何物?

就這樣過了快一年,他尋尋覓覓,始終找不到夢中的師父。

有一天,臺北一位慈濟師姊打電話給他,說花蓮有一位師父很慈悲,在花蓮蓋醫院,問他要不要見個面。他嫌花蓮是後山,太遠了,不想去。沒多久,這位師姊又打電話給他,說師父來臺北了,要不要去見這位從花蓮來的師父,黃永存應允了。

他依約到臺北當時位在吉林路的分會面見證嚴上人。見了面,第一句話,黃永存就問:「師父,我們見過面沒有?」證嚴上人沒轉頭看他,只輕輕地說:「你這個傻弟子,我等你這麼久,你怎麼到現在才來!」黃永存聽到這回答,當場震動,竟淚流滿面,無法自己。

他隨後回到花蓮看到慈濟醫院建院宏大,但是到了證嚴上人住持的靜思精舍卻如此樸質儉約,心中大為敬佩。黃永存自此加入慈濟,是早期慈濟的企業家與男眾慈誠的帶領人之一。

另一位航運的成功企業家李宗吉居士,在女兒的接引下,會見證嚴上人。當時李宗吉居士的航運碰到很大的困難,一條船擱淺在外海,賠償金不斷增高,他無法可施,心中十分焦急。女兒帶他見證嚴上人,他見到證嚴上人,訴說了他的苦境,證嚴上人跟他說:「心開船就開。」他當下大悟、大喜。

過了不到一週,那艘擱淺的船竟然自動浮上來了,可以開航了。李宗吉從此踏上慈濟志工之路,終其一生他與全家都在慈濟奉獻投入。李宗吉居士事親至孝,家庭和睦,事業有成,再加上慈濟的慈善志業的無私投入,證嚴上人以佛陀時代的給孤獨長者稱謂他。

以上兩個企業家投入慈濟的個案說明,證嚴上人特出的宗教心靈,是企業家投入慈濟志業的關鍵。這種馬克斯.韋伯稱為魅力型的領導(Charismatic Leadership),一直是慈濟慈善成功發展至全球的關鍵。

志工在與證嚴上人互動中所得到的生命啟發與生活智慧,是他們能夠不斷地投入慈濟慈善的關鍵。這些生命的啟發基本上都是根基於佛教教義,更多的是來自證嚴上人對於慈善賑濟的創建與智慧。

以行動建立觀念

證嚴上人強調行,強調「對的事,做就對了」,以及「做中學,做中覺」。

慈濟的實踐體系是以行動為先,在行動中建立利他的觀念。

許多投入志工行列的慈濟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抱著利他的觀念加入慈濟。很多是因為朋友邀約,因為情誼所以進入慈濟。在慈善投入中感受慈善慈悲的力量。那種愛被啟發的感受是深刻的,令人刻骨銘心的。

南非的志工潘明水原本在德本過著優渥舒適的生活,是因為鄰居的慈濟師姊不斷地請他幫忙開車,做慈善發放。他在多次拒絕之後,由於礙於情面,所以答應了。發放過程中潘明水感受到助人的那份愛心所生的喜悅。從此,他更積極地投入慈濟慈善,並從南非德本開始建立縫紉班,幫助南非祖魯族婦女做衣服,補貼家計。他的縫紉班使得兩萬多人受惠於這個扶貧計畫。當中已經近一萬人投入慈濟做志工。

潘明水是先參與慈善行動,才建立起利他的觀念,啟發利他的心靈。

因此,慈濟是經由行動改變思想。

從情、從人際關係、從對證嚴上人的精神人格感召,因而投入慈善行動,然後逐漸建立利他的思想與心靈。不只是付出者經由善的行動建立了利他的思想與情懷,連受助者也受感動,反過來成為助人者。這是「教富濟貧」後,再「濟貧教富」。一如證嚴上人所述:

         南非的菩薩過去的人生有苦難,身心折磨,接受了佛法之後,如何心開了,可以發揮他們的智慧、力量,走入病苦的環境中去照顧貧困老弱,付出之後,自己的心是法喜充滿,這樣在人群中感受歡喜。

         又有辛巴威志工分享,他感恩慈濟從臺灣將「愛的法」傳到辛巴威。莫三比克志工也分享,她本身是接受慈濟救濟,感恩慈濟人從南非到莫三比克,她如何辛苦的過程,說到激動處,不能自已,很多人就過去圍在她的身邊,很溫柔           地膚慰。

        看到他們精進的畫面,克難的寮房裡,枕頭擺放成一線,整整齊齊,棉被也摺得很整齊,比軍隊受訓            更整齊。這種無法想像精進,只能說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會合到佛法來,就是菩薩在人間,福慧            雙運。不同的語言,如何入他            們 的心,因為有這樣的法──善巧方便的真實法,從內心的智慧          與最虔誠的造福,這是最清淨無染的大愛,匯合著巧妙的智慧,這樣匯合起來,就是福慧雙具。

        這是不同的國邑,不同的語言,非常貧困苦難的地方,他們可以這樣運作,你說這不就是「福德無疆際」,智慧無量嗎?這是「悲智雙運福無量」。實在無法想像,他們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帶得那麼整齊,而且有各種的貧困、不同            苦難的人參加培訓共修。總而言之,這種的法能夠普遍無疆 際,而且身體力行,真是福無量。這種智慧實在很不可思議,「如日懸空月輪圓」,這都是人人自性佛,清淨的真如本性,共聚會合起來,讓福慧平行。8

菲律賓 以工代賑

2013年發生在菲律賓的海燕風災,造成獨魯萬城市幾乎全毀。災難後,城市建築與道路摧毀的程度,讓政府考慮棄城。當慈濟志工抵達獨魯萬之際,當地許多居民正在機場等候離開城市。城市建築幾乎全毀,無居身之所,政府也無計可施。加上風災之後,一無所有,食物、水都短缺,治安問題也令人憂心。

慈濟志工到了現場勘災,看到殘破的景象,居民與政府都坐困愁城。他們將情況報告在臺灣的證嚴上人,證嚴上人隨即指示志工要啟動「以工代賑」( Cash for Relief),希望志工呼籲市民用雙手重建家園。

在第一線慈濟志工隨即號召居民開始用雙手清掃城市。來加入清掃者每人每天發給五百元,這五百元菲幣是賑濟金,不是工資。當時聯合國對於慈濟發放五百元的「以工代賑金」頗有微詞,因為一般的代賑金不超過他們的平均工資,當時菲律賓的平均工資只有兩百六十元,慈濟是給兩倍。

志工蔡昇航與團隊負責與聯合國官員溝通,說明這不是工資,是賑濟金。慈濟不會監督居民是否清掃家園,無論鄉民是否認真投入清掃,慈濟都會發給他們這份賑濟金。

每天早上廣場聚集成千上萬人,慈濟志工帶動他們祈禱,介紹慈濟與證嚴上人的理念,鼓勵他們用雙手重建獨魯萬。

慈濟志工每天將居民分成成千上百個小隊,一隊十個人,選一個小隊長。每天祈禱分享結束後,他們就開始清掃家園。

由於慈濟不監督居民是否有認真在清掃,當地政府告訴慈濟志工,居民說不定跑回家裡睡覺,或到處去領錢,慈濟這麼做能有效能嗎?

慈濟依然堅持不監督,一切自動自發。啟動以工代賑。

用雙手重建家園的行動,四天後,曾經有一位婦女來告訴志工,她說她來懺悔,因為過去三天她拿了錢都跑回家睡覺。她聽到慈濟這樣在全世界救濟,覺得很慚愧,所以她要把錢退回給慈濟。慈濟志工告訴她,這本來就是賑濟金,是要幫助鄉民的,「妳做不做,我們都是要給妳。」不過志工鼓勵她認真投入清掃自己的家園,她感動的回覆,希望以後做慈濟志工。

從第一線資料顯示,當地居民絕大多數都認真地投入城市的重建,十九天當中,慈濟號召了近三十萬人次,將獨魯萬市整個清理乾淨,恢復街道市容及交通,接著生活機能也開始恢復。

當時證嚴上人堅持發放以工代賑金五百元,其實一開始菲律賓當地慈濟志工也有疑慮。因為他們認為太多錢了。但是證嚴上人堅持,他相信災後物資更貴,居民有了錢可以購買物品,當地才能盡快恢復生機。

一週後,獨魯萬的市場開始恢復買賣交易。一個月的光景,獨魯萬已經重新恢復街道的順暢,居民開始中長期重建之路。慈濟接下來發給每戶一萬到一萬五千菲幣的賑濟金,這筆賑濟金讓災民能夠修補自我的住宅,安家、安生活。

慈濟還協助獨魯萬天主教教堂的重建,因為證嚴上人相信,信仰是城市的中心,儘快讓教堂重建,市民的生活才能真正回復原本的正常軌道。

跨越宗教、文化的藩籬

慈濟這種「以工代賑」的模式擴及到全世界許多國家。2017年,天主教國家厄瓜多的聖塔安娜市,發生嚴重水災,整座城市陷入一片泥濘之中,對原本生活頗為困苦的市民,可說是雪上加霜。

來自美國、加拿大、及多明尼加等八國慈濟志工共同投入,前往援助當地災後重建,慈濟發起以工代賑(Cash for Relief),在災後十多天的時間中,啟發一萬多位在地災民,共同清掃大水之後泥濘的街道及校園。在大家群策群力的努力下,校園恢復上學,城市也恢復生機。

從與當地政府協商場地,調度重型機械,到圓滿以工代賑,慈濟以四弘誓願的大愛之心,耐心協調,克服各種難關,終於恢復聖塔安娜市的生機。慈濟人也在當地啟動竹筒歲月,發放以工代賑賑濟金的同時,也發起竹筒歲月,鼓勵受助者能捐幾個銅板,回饋給更窮苦的人,這是慈濟濟貧教富的理念。

更有甚者,慈濟人在聖塔安納天主堂舉辦浴佛,當地天主教徒與慈濟這群佛教菩薩們,共同於5月3日、農曆4月8日的佛誕日進行浴佛。在天主教堂浴佛,神父一起參加,大眾虔誠向宇宙大覺者的聖像禮敬,這確是一個殊勝莊嚴的場面。這景象呈現出宗教本來「慈悲一體,大愛共榮」的本質與和合。

無分別宗教、種族、國界一直是慈濟的慈善理念。眾生無邊誓願度,佛教的本懷就是無分別地濟度眾生。慈濟人在證嚴上人的啟發下,在全世界像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聞聲救苦,哪裡有災難,就立即馳援。這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在利他的實踐中斷除自我執著的煩惱,因此「煩惱無邊誓願斷」。在救助一切眾生中,得一切智,因此「法門無量誓願學」,最終契入無上的佛道。

與政府合作的慈善

在印尼,慈濟大愛除了化解印華之間的種族仇恨之外,證嚴上人更鼓舞慈濟人能超越一切宗教的藩籬。印尼雅加達近郊的伊斯蘭習經院努魯亞‧伊曼(Al Sariah, ies Nurul Iman),是由哈比比(Habib)長老所創建。哈比比以無比的愛心將鄰近的孤兒及貧困兒童收容一起,鼓勵他們向學讀書。習經院在過去仍然像許多較為激進的伊斯蘭信徒般,對於美國的帝國主義作風有某種程度的仇視。

2003年慈濟開始幫助習經院,發放大米給他們,每月五十噸,並興建校舍。習經院在接受慈濟幫助之後,學生人數也逐漸增多,從剛開始的一、兩千位,至今已經接近萬名孩童在這裡生活就讀,年齡從小學到大學都有。證嚴上人希望印尼慈濟志工能夠輔導習經院學習慈濟靜思精舍師父們自力耕生的精神,不受外界供養。

哈比比受到啟發,開始在習經院裡推動自力耕生的精神,孩子們學習做麵包,製作有機肥料,到市集販賣,所得支助習經院的生活。慈濟的援助並沒有間斷,只是進一步輔導他們獨立自主。慈濟志工帶來稻米的種子,讓學生開始利用課餘種稻,實現耕讀的理想。哈比比也運用家鄉清澈的泉水,製作成礦泉水,取名天水,希望能逐步實現自立的生活方式。

有感於證嚴上人及慈濟無所求的奉獻精神,哈比比長老在2007年4月,請慈濟人贈送習經院一張證嚴上人的法照,他要將上人的照片掛在習經院最主要的辦公室,並與《可蘭經》共掛在一起。

2007年8月哈比比長老更進而在每一間習經院教室裡都掛上證嚴上人的法照。讓學生進入教室上課前能向上人禮敬,以感謝證嚴上人對於他們的教導。

哈比比並且鼓勵兩千名習經院學生在2007年的雅加達水患期間,穿上慈濟志工背心做起慈濟志工,學會如何為社會付出,協助苦難的人民。大愛將這一群伊斯蘭教徒與佛教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濟貧教富

南非祖魯族的黑人長期處在貧困之中,慈濟人在村落間發放物資,為他們開設縫紉班,協助他們改善經濟生活。多年後,南非的祖魯族人自己也組織起來,撥出他們縫紉所得的一部分,集合眾人之力,去幫助其他的黑人社區脫離貧困。這批祖魯族慈濟志工行列,利用週末到貧苦村落進行訪視,並且深入南非社會最黑暗的角落關懷愛滋病患。

現在南部非洲已經有八個國家包括莫三比克、辛巴威、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濟蘭、獅子山都有非洲的本土志工。他們是基督徒卻投入慈濟做志工,他們說:「我們是做上帝的工,通過慈濟,我們更接近上帝。」「耶穌與佛陀是一樣的,祂們就是大愛。」所以南非本土志工也在教堂裡講慈濟,與慈濟人一起浴佛,透過無私大愛,慈濟讓不同的宗教信徒找到共同的真理——愛。

透過尊重及無所求的愛,讓一切被幫助的人,也都能開始為他人付出,這是愛的迴向,也是慈濟人的平等愛,在非洲大陸這一批基督徒身上得到深遠的實踐。

大愛化解海峽兩岸僵局

2008年11月,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臺灣,這是繼1991年辜汪會談之後,海峽兩岸一次最高層級的互訪。陳會長訪臺唯一會見的民間人士是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 

陳雲林會長希望會見證嚴上人的最大理由是,他希望經由這個機會當面代表大陸災民與政府,感謝慈濟志工在過去十九年來,默默的在二十三個省分,對貧困人民與受災之民眾無私的付出與奉獻。

陳會長與證嚴上人會面之地點選在臺北關渡的大愛電視臺之大愛廳,使它成為一個見證大愛的難得之因緣。席間陳會長一再感恩上人帶領慈濟人對大陸同胞的真摯愛心,上人也展示慈濟志工利用環保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的賑災毛毯與毛衣,這些毛毯已經有幾萬條送往四川汶川地震賑災之用。

雙方見面的時間只有半小時,但是氣氛莊重、溫馨,融洽、愉悅,一種大愛的情懷迴盪在廣闊的大愛廳裡。這與兩岸諸多令人憂心或不安的政治對峙情勢形成對比。

隔日,11月7日的中國時報以頭版登出陳會長與證嚴上人會面的照片,照片中陳會長雙手合十虔誠向證嚴上人感謝的鏡頭,說明並捕捉了兩岸最具歷史意義的和諧與大愛之景象;這景象之型塑,應追溯到慈濟在1991年啟動馳援大陸華東水患的關鍵性決定,這決定為兩岸長期的政治對峙注入一股無形但深遠的和諧之清泉。

1991年大陸發生百年罕見之水患,整個華東與華南地區十多個省份深陷洪澇之災。證嚴上人透過電視鏡頭看到千千萬萬的災民,甚至上億的災民於寒冬之際無家可歸。大水不退,災民飢寒交迫。他於是號召慈濟人組織賑災小組前往大陸勘災。

賑災小組由慈濟基金會王端正副總執行長帶隊,前往北京與大陸官員交涉。由於大陸對於來自臺灣的慈濟基金會所知有限,加上官員希望慈濟捐錢,而不是直接發放,這與慈濟直接、重點之原則有所不同,因此初期的交涉並不順利。之後,當時民政部閻明復副部長知道臺灣慈濟有意到大陸賑災,就連絡還在北京的王端正副總,並立即邀約見面。

會面中閻前副部長表達歡迎慈濟前往災區馳援,政府願意全力配合。王端正副總表達了證嚴上人不捨災民歷經天寒地凍,無家可歸之苦,希望盡一己棉薄之力,協助災民度寒冬。

王端正副總並以「一個目的,兩個原則,三個不為,四項物資,五個配合」為題,向大陸官方說明慈濟無所求付出的慈善精神與理念。

「一個目的就是賑災」。兩個原則是「重點與直接」。災區範圍很大,慈濟希望投入「重點災區,並且直接發放」。「三個不為,是不談政治,不做宣傳,不刻意傳教。」四項物資包括食、衣、住房、醫療等援助,而五項配合是期盼政府單位提供災民名冊、車輛、發放地點等協助。

王端正副總與閻前副部長相談甚為融洽,閻明復前副部長說:「即使只有一塊錢,也是很感激。」這次會談開啟了慈濟對大陸水患的援助計畫。

在閻前副部長允諾全力安排下,慈濟賑災小組一行人第二天搭飛機前往安徽合肥,抵達時已經是傍晚時分,相關幹部在辦公室接待慈濟人,災情簡報當中提到,安徽省有七、八十個縣遭淹沒,王副總表示以災情最嚴重,且目前最沒有人前往關懷的縣為優先救援目標,於是坐夜車連夜到全椒,四、五個小時的顛簸路程,終於趕到全椒縣的招待所,雖然如此,縣裡對臺灣來的賑災團,特別是打著「佛教」名號的團體,都難免有一些思慮,縣長和其他幹部於是以紅十字會會長的身份來和慈濟人談。

慈濟初期的賑災過程中,第一線的志工仍然遇到不少與當地官員溝通上的挑戰。由於海峽兩岸相隔數十載,在一開始接觸總有許多文化與思想的異同。有些志工在遇到挫折之際,打電話給在臺灣的證嚴上人請求指導,上人告誡他們,賑災的工作是我們自己要去的,沒有人要求我們去,任何的困難都必須耐心、虛心地去溝通解決,這才是菩薩道。我們幫助人的人,如果遇到一點苦就退轉,那災民怎麼辦?

志工在上人的鼓勵下,持續地進行各種物資與醫療之援助,並且興建住房與建學,讓災民能夠安身、安心與安生。而在臺灣,證嚴上人深體災民之苦,那一年寒冬,他不穿厚衣,立意要體會災民之艱辛,也鼓勵第一線的志工必須無怨無悔地為災民付出全部的心力。

但是就在慈濟志工竭力援助大陸災民之際,來自臺灣的反對聲音卻越來越激烈。部份人士與媒體為文批判慈濟為何幫助大陸。他們說慈濟的舉動無異是在幫助「敵對者」?然而在證嚴上人的眼中,天下只有受苦需要幫助的眾生,何來敵我之分?慈濟在臺灣做慈善工作將近半個世紀,在國際間不管是哪一個種族、國籍、膚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都是一致的。對於不同種族的人慈濟都在幫助,何況臺灣與大陸同文同種。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政治的壓力仍然存在,有些會員甚至說,如果慈濟繼續幫助大陸,他們就不再捐款。很多會員的確停止捐獻慈濟。在眾多壓力底下,特別是在1996年的兩岸飛彈危機,與千島湖事件之際,慈濟基金會持續長期援助大陸的貧困災民,引起許多激烈人士的持續反對與抨擊。在此之際,慈濟資深的幹部與志工就勸上人,是否暫緩救助大陸的工作?

但是證嚴上人卻十分堅決地表達,即使慈濟的會員因此不再捐給慈濟,只要他一息尚存,他仍會以自己的力量幫助所有深受災難與貧病所苦的人們。不管他們是處在何種區域、國籍、宗教或種族,他濟世救人的心念決不會動搖與改變!

證嚴上人在一次開示時說:「有些人會說大陸和我們是敵對狀態,為什麼我們要去救呢?普天之下,只要有生命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去關懷,有人受難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去救,這是慈濟的宗旨。人命總是需要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希望大家能用菩薩心,用佛心、用仁義的毅力,共同來推動為大陸救災的工作,希望慈濟的宗教精神,能喚起大陸宗教的慈悲大愛。」

在上人堅決地大愛意志的感動下,慈濟志工即使再遇到任何重大的阻力,他們仍持續進行對於大陸貧困感恩戶的各項必要之援助工作。

從1991年到2016年之間,慈濟志工的足跡踏遍大陸三十二個省(直轄)市。大陸政府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到現在,地方的幹部在慈濟發放過程中會主動投入做志工,慈濟人無私付出的情懷的確建立了臺灣人愛心的典範,也塑造了非政府組織對於社會困苦之援助,所能啟動的巨大能量與作用。

慈濟在大陸興建四千多個住房,四十多所學校,助學對象超過七萬名學生。住房部份,上人經常告訴志工,興建房子給災民的標準規模,必須是我們自己都想住的房子,才可以蓋給災民住。

除了大型災難之救濟與重建,慈濟的長期援助項目還包括貴州的遷村與甘肅的水窖工程。在貴州,由於山區土地貧瘠,多為石頭裸露之喀斯特地形為主,村民在石頭山上種植困難,慈濟於2000年開始了貴州的扶困計畫。從物資援助,農作種子的提供,到最終將散落在山區無法耕種的農戶遷村。十年來,慈濟已經在貴州等地興建四百多戶住宅,每一戶多為雙層、三房兩廳的舒適樓房。農民在此可以擁有好的耕地,也可以在農暇之餘出外打工。

農民從過去一年收入不到四百人民幣,至今遷村後的農民一年已經可以到達數千人民幣。

在甘肅,全中國大陸最乾涸的地區之一,慈濟志工於1998年也開始援建水窖。在甘肅一個流傳的生活方式是,農村裡的農民一生只洗過兩次澡,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是死亡。這或許過度誇大,但是甘肅偏遠地區農民數年才洗一次澡的情況很普遍。

一個家庭必須有一個成員每日花上五、六小時,翻山越嶺到一個黃澄澄的小水窪裡汲水,那種水叫做苦鹹水。兩桶苦鹹水必須洗菜、洗米、洗臉、洗碗、擦桌椅、澆菜、餵生畜等十多種用途。苦鹹水的衛生條件很差 ,許多居民因此得病。但因為無力就醫,造成貧與病的惡性循環。慈濟為甘肅偏遠農村興建水窖達一萬九千口。一口水窖不只讓農民有乾淨衛生的水,而且可以為家庭省下一個挑水的勞動力,現在他們可以去打工賺錢,以貼補家用。

然而從2007年開始,許多甘肅地區如若笠縣等年雨量不足一百六十毫米,因此證嚴上人希望慈濟志工也能幫助甘肅村民遷村。

2008年,慈濟在劉川地區由政府提供土地,開始了四百戶的甘肅遷村計畫。希望他們能住在靠近黃河的地區,解決農業與家庭用水的長期困境。劉川的大愛村已經成為當地的模範村。

因為慈濟從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蘇、安徽,到北方的河北、內蒙,西部的青海、新疆等地,十九年來長期援助的大愛情懷從無間斷,大陸民政部於2007年舉辦第一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陸地區的愛心楷模,慈濟成了境外唯一的受獎者。

大陸政府並於2008年2月,批准慈濟成為大陸第一家境外合法成立的非營利事業組織。這是大陸政府對證嚴上人與慈濟志工長期在大陸奉獻愛心所做的具體肯定與鼓勵。期望經由慈濟的愛心力量,號召更多的大陸愛心人士,為大陸當前貧富與城鄉差距付出一己之愛心。

2010年慈濟在大陸的基金會正式掛牌,與會的陳雲林會長在大會中說:「慈濟在兩岸關係最緊張的時刻,搭起了大愛的橋樑。」這句話貫穿了慈濟在大陸二十多年的慈善目的,就是要搭起兩岸大愛的橋樑。

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慈濟志工在地震後兩小時就開始啟動物資與動員志工。十四日第一批志工從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昆明、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前往災區救助。從安身、安心到安生,慈濟志工運用在臺灣九二一地震,與各地賑災經驗,全力投入救災與援建工作。上人鑑於眾多災民絕望的心情,除了物資義診之外,他要求慈濟志工開始進行熱食提供的工作。

慈濟志工邀請失去親人的村民一起加入熱食提供的工作行列。村民們在志工的引領下,一起撿菜、洗菜、炒菜,他們恢復了往日的家庭溫暖與日常活動,在這種親身參與幫助災民的行動中,他們超越了自身的哀傷。這是證嚴上人要慈濟志工體認的,只有引領受難者去幫助他人,他們才能超越自我的哀傷。

一位傷感的母親在震後失去了她可愛的女兒。她每日拿著女兒的照片,以淚洗臉,不吃不睡。她的女兒真的很可愛,但是當小女孩從瓦礫被挖出來後,頭不見了。這母親的傷心可想而知,她藉由寫日記抒發對女兒的思念。

慈濟志工看著她的日記其中有一段說,女兒最想做的事就是幫助人。志工就鼓勵這個媽媽說,妳看,女兒的願望就是要幫助人,妳愛她,想她,就應該完成她的遺願。這位母親受到志工的鼓勵,翌日就加入熱食供應的行列,她逐漸地在這種服務村民的大家庭溫暖的浸潤中,展現了難得的笑容。

在四川災區的另一頭,許多孩子在慈濟志工媽媽的帶領下挨家挨戶去關心老奶奶與老爺爺,許多爺爺奶奶傷心難過地沮喪著臉,小志工關心與問候,甚至幫他們洗腳,爺爺奶奶逐漸展現了多日不見的快樂笑容。這就是慈濟安心的工作。長期援助方面,慈濟計畫在災區援建九所學校。希望未來的學校是教育人文的新典範。

綜觀慈濟過去在大陸各地默默地付出與愛心,已經為兩岸的和諧與愛的互動搭起一座堅固的橋樑。雖然這橋樑是由耐心與毅力所搭建起來。

正如一位大陸地方官員向筆者說的一段話,他說:「當慈濟人來大陸賑災的時候,看到老年人一定攙扶,每一隻手都握,每一個人都擁抱,他那時候覺得很假,哪有人那麼有愛心。但是長年來慈濟人始終如一,所到之處總是愛心滿滿,總是帶給當地人希望與愛。在此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之際,貧富差距加大,大陸最需要的就是慈濟這種無私的利他與奉獻的精神。」

這位地方官員的這段話,一如二十多年前慈濟進行大陸賑災之際,證嚴上人向慈濟人所開示的那句話:「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

證嚴上人的悲願,正是企盼透過大愛的情懷與具體的援助,彌補兩岸因為歷史因素所產生的隔閡,因為歲月緣故所造成的差距。證嚴上人的悲願穿越歷史,在今日的大陸土地上逐漸生根發芽,期盼在眾多紛擾的政經因素底下,兩岸仍有一股涓涓不斷的大愛清流,流貫在所有企盼和諧與安樂的人們心中,為時代所曾經造成的誤解或傷痕,獲致根本的癒合,為達成一個和諧、淨化、無災的社會帶來無窮的祝願與希望。

從行善到善行

證嚴上人以利他度己的理念,引導慈濟志工在行善中將自我生命從自我中心,轉化到以利他為中心。從行善到體現一切善。從布施修身,從淑世到自我淨化,慈善是改善世間的法門,也是成就自我慧命的路徑。

慈濟人體現佛法的六度萬行,從布施開始,在苦中體會生命的無常之苦,消除無常之苦就是節制自我的慾望,所以布之後持戒,逐漸邁向自我的清淨心。這是利他度己的理念。利他也會碰到困難障礙,所以要忍辱,連批評侮辱自己的人都要善解、度化,這是精進。能做到與人人都歡喜,於每個境界都自在清淨,就是禪定。禪定生解脫。

慈濟慈善的理念是從四無量心出發,實踐六度萬行,最終邁向自我的覺悟之境。證嚴上人說:

       修行第一功德是四無量心、六波羅蜜。我們好好去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大家知道,慈濟宗門人間道,就是發揮慈悲喜捨,甚至要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無求的心去付出。

       這種四無量心,還要六波羅蜜,就是六度。以四無量心為我們的基礎,大慈大悲,六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法做我們的工具,走入人群去。所以這是我們要第一項修行的功德。10 

       菩薩修行,不離「六度萬行」。慈濟的修行法門,也是不離六度(六波羅密)。佛心師志,就是要拔予樂,也就是六波羅密的「布施」。因為,你想要拔苦予樂,就要願意付出,而且不只是財施,還要法施、無畏施。

       菩薩們,你們都已發心立願,要接引人間菩薩。你要去法施,就必須先聽法,了解慈濟宗門的道理,才有能力引導眾生。當眾生有苦難,在徬徨的時候,我們要呵護他,這叫做「無畏施」。所以,「佛 心 師志,拔苦予樂」,就是           「布施度」。

     「恪守十戒,內修外行」就是「持戒度」。戒律是防非止惡,可以保護我們的身心,也是守護我們的慧        命。我們除了佛教的五戒十善,還要能夠恪守慈濟十戒,誠正信實修於內,才能真正將慈悲喜捨行於外。11 

慈濟慈善的利他精神以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個願意布施的人沒有敵人。一個願意持戒的人會縮小欲望,不會追逐自我利益而傷害他人。一個忍辱的人不會因為意見理念不同,受到辱駡就起瞋心。忍辱心不只能生忍,還要度化侮辱我們的人,這種精進不會產生對立的面向。一個禪定的人,處處皆能自在,無入而不自得,以大智慧布施法,以大慈悲廣施博愛,這是人間祥和的理想。

慈濟就是經由行善修行自身,從無相布施,到精進入人群中,以眾生的苦為自我修行的養料,最終讓眾生與自己都得到身、境、心的圓滿俱足。實踐證嚴上人的三大願景: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的人間淨土之理想。

註釋:

1.馬克思・韋伯 于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9月p.58

2.基督耶穌 《聖經--路加福音書》 6:18

3.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桂冠出版社,1995年

4.釋證嚴《慈濟年鑑2009》慈濟人間路 菩薩大招生,佛教慈濟基金會,2010年,頁48

5.三藏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 說法品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9冊 No.0276 

6.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下)情境美學》,立緒出版社,2008年,頁178

7.《論語 雍也篇》

8.釋證嚴《靜思妙蓮華》第537集,講述《法華經.譬喻品第三》,大愛電視臺,2015年4月6日

9.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上)生命美學 》,立緒出版社,2008年

10.釋證嚴《靜思晨語》第1448集,講述《第六功德(一)》,大愛電視臺,2010年10月5日

11.釋證嚴《慈濟年鑑2010》四心六度入慈濟法門,2011年,佛教慈濟基金會,頁32 

參考文獻:

1.釋證嚴《慈濟年鑑2009》,佛教慈濟基金會,2010年

2.釋證嚴《慈濟年鑑2010》,佛教慈濟基金會,2011年

3.釋證嚴《靜思妙蓮華》,大愛電視臺

4.釋證嚴《靜思晨語》,大愛電視臺

5.孔子 《論語》

6.三藏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 說法品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9冊 

7.基督耶穌 《聖經》

8.馬克思・韋伯(Max Weber)于曉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

9.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上)生命美學》,立緒出版社,2008年

10.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下)情境美學》,立緒出版社,2008年

11.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桂冠出版社,1995年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釋證嚴
出版/發表年:
2017
出版單位/出處:經典雜誌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


釋證嚴
佛教慈濟功德會創辦人

佛心師志啟宗門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這一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人們開示,期待人人都能開啟清淨覺悟的智慧。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傳承佛法,以《無量義經》作為我們修行的精髓。《無量義經》經文:「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這段文字所要傳達的意涵,就是佛陀對人間最重要的教育;人人本具佛性,本擁有清淨、遼闊的心靈境界,來人間的目的,即是為人群付出。

 

當年我皈依時,印公導師給我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我給靜思弟子八個字:「佛心己心,師志己志」,這就是「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

 

佛心己心就是靜思勤行道。佛心清淨無染;我們要貼合佛心,使心回歸如佛「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境界,寧靜而無染,才能真正「為佛教,為眾生」。

 

師志己志就是慈濟人間路,師志是行菩薩道;人人都是一部經,都含藏微妙法,深入其中,則「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因此行入人群,為苦難眾生付出的同時,不僅是利他造福,也成就個己智慧。

 

期待每位靜思弟子都能以佛心為己心,若人人心中有佛,看人人是佛,則能對天地萬物常存感恩、尊重、愛;以師志為己志,投入人間,為苦難眾生付出。

 

靜思法脈菩薩道

 

靜思法脈「為佛教」是智慧;慈濟宗門「為眾生」,是大愛。

「靜思法脈」,是於勤行中修習靜定法,不斷地在為人群付出中去淨化自心。靜思法脈就是要勤,從「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回歸心靈靜寂清澄的境界。不只要自修自利、獨善其身,還要利及他人、兼善天下。由此,體現眾生平等,萬物和合相連,以契入真如本性與萬法合一的大智慧。

 

「慈濟宗門」,是走入人群,去知苦、惜福、造福。以六度萬行,入人群不被眾生煩惱所染,不只不染,還以淤泥為養料清淨自心;不只清淨自心,還要轉眾生的煩惱為清淨,如蓮花清淨汙泥,也淨化自身。我們要引導天下人入人群中,自度度人,利他度己,這就是慈濟人間路。

 

「宗」即宗旨,慈濟宗旨,就是人間菩薩道。大家依其出家入慈濟宗門,入此門來就要守住慈濟的宗旨,這就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

 

「門」,就是修行的法門,修行的道路。我常說,「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不是要讓大家只是念經,而是要讓大家身體力行。經就是道,道就是道理;道理,我們當路走,人人要身體力行。作為佛陀的弟子,要能體會佛陀在人間出生、在人間覺悟、傳法於人間,就是要開啟運用在人間、度化世人的人間佛法。

 

「慈濟宗門人間路」的宗旨,就是為度眾生而行入人群。慈濟宗門入群眾,無量法門在人間,自性智慧大圓鏡;芸芸眾生,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藏經,入人群得見無量法門,虛心納受就能得智慧,進而通達諸法。若道心堅定,心鏡明朗,能夠歷歷照映天地眾生相,才能運用眾生之法而回向、教導眾生。

慈濟宗門無量義

 

慈濟宗門源於靜思法脈,《 無量義經 》則是靜思法脈之依據,且是《法華經》之精髓。

 

《無量義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境界,就是靜思的境界;為人間付出亦不能有我執的私心染著,唯有心靈清淨、開闊,才能「志玄虛漠」,立大志、發宏願,朝志願勤精進,此為「靜思法脈勤行道」之精神。

 

《 無量義經 》指出菩薩「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慈濟人都是眾生的大良福田,只要用心播種,菩薩種子即能從一而生無量──只要一位菩薩出現在人間,就可以利益無數人,這是慈濟宗門人間路之目標。

 

慈濟人就是從經典中躍出的菩薩!慈濟人要發願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就地招募人間菩薩,有五百人同心協力,就能成就一尊觀世音菩薩;每一位慈濟菩薩都能成為眾生的「不請之師」,只要有災難發生,慈濟人已經到達,開始勘災、準備發放,不只是自動自發前來救助的「不請之師」,且是及時給予所需物資、膚慰心靈的菩薩。

 

慈濟人在遼闊的世間,不僅為眾生安隱樂處,且聞聲救苦,做到苦難眾生的「救處、護處、大依止處」,及時救助、及時庇護,讓眾生惶恐茫然的身心有所依止。

 

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說法,在二千多年後的現在,慈濟人做到了。而且不只是在臺灣做到,我們見證了五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慈濟人,以影音分享他們在各個國度所做,多麼踏實;不只是「如是我聞」,且是「如是我做」、「如是我行」、「如是我見」、「如是我感受」,所做的一切與經典是如此吻合!


大家珍惜法脈宗門,用心傳承。師父是「為佛教,為眾生」而做慈濟,自慈濟創立之始,即開始傳承法脈。為佛教,不能停滯在二千多年前的社會,要適應現代;所以我們要讓眾生所接收到的,是現代的人能接受的佛法。


慈濟精神理念從靜思起始,人人須先自我淨心,並非只在口頭唸「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而是要把西方極樂世界化現在我們的心裡──心淨即國土淨。要淨化到什麼程度?達到「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心靈無煩惱、無得失、無是非,當下即是淨土。

 

自淨其意而行入人群淨化人心,在實際付出的過程中,因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遂能「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與眾生結福緣,不斷地啟發智慧。若問付出心力、流汗辛勞的慈濟人是否辛苦?人人皆言「幸福!」面容態度展現的是油然而生的法喜,彼此之間親近融洽如家人,故云「慈濟宗門一家人,志同道合是法親,法髓相傳長慧命,如同身受感恩心。」期許法親之間彼此勉勵、彼此感恩,日日慧命增長。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已立,大家回到靜思精舍,即是為了傳法脈、開宗門,就地撒播菩提種子,使之落地生根,所以人人齊心專注研習;研究慈濟起源,也實習方法,將行儀規矩落實於生活,展現團體合齊之美。期許海外慈濟人將連日所學、所感受的心得帶回居住地,用心傳承,將粒粒種子均勻撒播在人人的心地;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維持慈濟團體的真善美。


「真善美」不是形容詞,而必須落實在生活中;看到大家誠心接受教法、守規如矩而有滿滿的感動,希望大家恆心守志願,恆持此分感動,且將感動化為行動,志業精神恆久不息,從而產生無量菩提種子。每個慈濟人都是一顆顆菩提種子,力行在各自的國度,粒粒種子遍撒功德林,身口意行在靜思,於慈濟宗門以善解、包容入人群。


「靜思」能讓心靈維持寂靜、清淨。有寂靜、清淨的心思,自然所說、所想、所行皆是法;從慈濟宗門行入人群,必須運用善解、包容。

 

靜思是「內修」的心法,慈濟是「外行」的行動;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如《 無量義經 》云:「扶疏增長大乘事業,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種子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成就、增長濟世救心的大乘事業,啟發無上正等正覺,具有無上的覺悟智慧。

 

利他度己行圓滿

 

眾生與佛本來佛性平等,差別只是在一個「迷」字,迷者就是凡夫,覺者就是諸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為什麼叫做眾生?就是你迷了、顛倒了。「諸佛悟之而得自在」,諸佛為什麼那麼自在?因為他覺悟了,他悟之而得自在。「迷悟雖殊」,迷和悟雖然差得很遠,但是「體性恆一」。覺和迷,迷的起點其實也是覺,所以修行就是覺一念無明而已,它們同樣是一體。眾生和佛的心還是一體,體性恆一。

 

學佛的目標,是自覺覺他、自度度人,這就是我們的目標。《無量義經》也是這麼教導,我們修行必定要有這分「覺性」,這個覺性要啟自無量大悲。無量大悲的良能,就是救濟苦難眾生,就是要當所有眾生的善知識,也是眾生的大良福田,是眾生的不請之師,為眾生所做的一切,使令眾生安穩樂處。我們所到的地方,就可以讓眾生得到歡喜、得到安穩、得到快樂。眾生有困難,就是要為他們設立了救濟、保護,所以「救處、護處、大依止處」,這是我們修行應該要有的。

 

菩薩是苦難眾生生命中的貴人,人人要發這個心、立這個願,提升我們生命的價值。貧窮的人,身心無所依止,所以一直在說,人間菩薩招生。每一個地方若能夠都是菩薩,就是「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也就是眾生的依止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菩薩是我們的目標,佛陀教育我們,要成佛一定要經過菩薩道,菩薩道就是要自利利他。我們了解了法,要入人群度眾生。眾生根機不整齊,佛陀就設權教,用方便法,但是佛陀不失於實法而施教眾生。真實法,就是要引導我們,從凡夫地行菩薩道,直到終點才是成佛。學佛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生生世世的道理。我們若能好好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慈濟宗門是行菩薩道,菩薩先救他人,再救自己;利他同時也是度己。

 

慈濟人沒有專事念佛,也沒有參禪打坐,就是入人群行菩薩道,為天下苦難付出,有別於各宗派,且確實依循佛陀教育,走過五十年,普獲肯定,如今立宗,大家要堅定前行。

 

自立勤行定慧生

 

靜思法脈勤行道,傳承法髓弘誓願,慈濟宗門人間路,悲智雙運無量心。

我們靜思法,就是弘傳靜思法脈;靜思法脈就是勤行道,這勤行道是佛陀教法的菁華,就是將「經」與「法」鋪成了一條道路,身體力行傳下去,還要精進向前,不能懈怠,這是精神理念。

 

靜思勤行道是無量義,不只要在道場裡精進,更要透澈文字道理,精進勤行。「靜寂清澄」是守戒,「志玄虛漠」是立志,「守之不動,億百千劫」是定力;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則是智慧。

 

戒、定、慧,就是靜思弟子的心靈方向,既已選擇修行的方向、軌道,一定要守規戒,止惡防非,立大志、發宏願,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要兼利他人;在紛紛擾擾的人間發宏願,一定要有定力,才能生出智慧,這條菩薩大道才能千秋百世接續不斷。

 

慈濟宗門是行菩薩道,以身修慧命,在人間傳法。做人間事,做得人和、事和、理和,以智慧鋪平人人心路,自然就契入菩提大道。我們藉事練心,藉假修真,藉方便事相來會理啟真,如能知曉方便妙法,則能無難不解,通達諸法,智慧如海,和睦群眾,一切無礙了。這都是法脈精髓,傳承法髓我們要發弘誓願。

 

靜思的道場,就是要「勤」;靜思精舍也是天下慈濟人的大家庭,不只是自力更生,也要為此一大家庭而營生,精舍裡的修行者各就其位,有耕作種植者,也有投入生產等各項工作,為四大志業而營生,這就是靜思道場的生態,目標乃在行入慈濟人間路,引領人群反迷為覺,化私愛為大愛。

 

慈濟宗門人間路,要運用慈悲與智慧,慈悲智慧雙行,就是無量心。我們要發願,有願沒有行也沒有用,有行沒有願也不長久,所以「願」和「力」要平行。

 

靜思法脈是「克己」,也就是要嚴守戒律、身心不逾矩。人人守戒,才能照顧好身心和家庭的健康,維護團體的清淨。我們要克己、克勤、克儉、克難,這就是靜思法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惜福,好好地傳承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是「復禮」,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彼此尊重。走入慈濟,須在生活中建立正確的人生宗旨,指引我們行正道。人人守戒,才能照顧好身心與家庭和諧,維護團體的清淨,進而敦親睦鄰,主動關懷身心靈需要陪伴、經濟需要扶助的人,將社區融合成一個大家庭。因此從見習、培訓,就要用心學習禮節、規矩,去除心靈奢侈、改變習氣、啟發慈悲心、力行孝順、注重生活禮節等等,這都是做人與建立人格的方式。所以,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形象,個人美,團體才會美。

 

師父不要大家去做法會、誦經,是希望你們走在人群中這條路,真正行六度萬行、菩薩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不是用念的,是要大家走入人群中做出來,這就是我們的法脈。我們要發心立願,要傳承下去,這就是法髓。

 

兼利天下結善緣

 

「靜思法脈勤行道」,是將「佛法生活化」;佛法不只是燒香拜佛而已,要身體力行,將佛法用在生活中,淨化自心,也撫慰他人的心。

 

「慈濟宗門人間路」,是要「菩薩人間化」;外行大慈無悔愛無量;我們要有無量的大愛,看人人歡喜幸福即慈心。我們到老人院、殘疾人士及弱勢族群的家,那些人與我們無親無故,我們都能耐心投入去愛他、輔導他。對周圍的家人、鄰居更要多一分關懷與愛;人間有愛,處處即是淨土。

 

人人本具佛性,只是佛陀在「覺」,一般凡夫眾生在「迷」;「覺」的本體是

清淨,「迷」是因為業障,受無明汙染。業障是否能消?只要我們有覺醒之心,每一分鐘都在消業。

 

在生活中面對的所有人,有緣者見之歡喜──起歡喜心卻不要動念;看到無緣的人,我們能清楚知道這個人與自己沒有很好的緣,要提高警覺──不再與他結交惡緣,如此則能消業。

 

若是面對無緣者又起心動念、惡言相對,是業上增業。假如曾經有過這樣的情形,現在開始要對他更好一點,不再傷他的心,不再讓他起惡念,隨著時間過去,對方心平氣消,惡緣隨之消散,或許有朝一日或是來世再相遇,反而是對方成就我們的道業。

 

行入「靜思法脈勤行道」,要耐得了身心的苦勞;開啟菩薩人間路,要貼近佛心,自利利人。自利,就要自修德、自治心,達到「靜寂清澄,志玄虛漠」,不再造作人我是非,造業攀緣,才能成就德行。

 

踏上「慈濟宗門人間路」,要運用佛法在人群中,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既知因緣果報之理,就要種善因、結善緣,「甘願做,歡喜受」,坦然面對困境,積極付出,才能得滿心法喜。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最終要回歸清淨無染的真如自性。清淨無染的心即是無所求的心;我們應提起正信不生疑惑,以智慧判斷,踏實行於人間路。唯有真正走入菩薩道路,走入無數人的生命中,才能達到佛陀教育的真空妙有境界。

 

修行者不能獨善其身,而應兼利天下。人人都有無限的潛能,這一股潛在的力

量是能夠拯救眾生的力量;心量能夠無限開闊,才能達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而擴大心量的方法,就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能夠包容天下眾生,自然不捨眾生受苦難。若不捨眾生只是想在心裡、唸在口中,對於苦難眾生毫無幫助,必須起身力行,伸手救拔。眾生不只在人間,六道眾生都是菩薩度化的對象。慈濟人包容、愛護一切生命及物命,因為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慈濟宗門人間路」就是一條走入娑婆世界救助苦難的寬廣大路;所以慈濟人行為處事要有個性,也要有韌力。所謂有個性是能分清是非,心堅志定,雖有困難險阻亦無法障礙前行;然而不能過於剛硬易斷,要有足夠的韌力才能承擔重任。

 

三千世界眾和合

 

靜思法脈的法源就是靜思精舍,靜思精舍除了出家僧團外,之所以建立清修士,即為佛教而將出世的精神與人間結合,修行者不能隔世而修行,必須行人間路;在滾滾紅塵中,只要堅定立志,就能以其生命完全奉獻,發揮慧命。

 

出家或清修,即使沒有俗情的牽絆,心靈也要有皈依處,靜思精舍就是我們心靈的家,辭親割愛後,就要專心投入這個大家庭,與眾融合,彼此合心、互愛。

 

清修士等於出家眾,要有出家的心。出家只是現了出家形象,以形象表達心靈的方向、修行的決心;清修士也是下定決心的修行者,要立定懇切的真心傳法脈。

 

既然要傳法脈,就要精進勤修,慈濟宗門不離人群,還要走入芸芸眾生中,實行菩薩道。於人間行菩薩道,需要天下所有的慈濟人、靜思弟子起而力行。精舍對於出家眾與清修士,是身心有形的皈依處、共同生活的家;對於在家居士慈濟人,則是無形的心靈皈依處。

 

在精舍生活,每天要用感恩心,相互依靠、相互包容。感恩家人成就我們,又有福、有緣與志願相同的人會聚於此,朝同一目標邁進,要先修除自己的習氣。其實是「我」不能與人合,而非人不能與「我」合;是自己不入群,不是人群不入己。

 

若希望「群能入己」,必須心量開闊,才能包容群眾;人不入己心、看人不順眼,是因為心不開闊。假如別人看我們不順眼,就要自我檢討,是否過於膨脹?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法就是如此簡單,只要縮小自己,就能讓人人心中都有我、重視我,也會很愛我,與眾合群,受人人接納,很自然地融入群體。

 

靜思是慈濟的家,大家不要忘記,要常常回到精舍,精舍就是我們的家。因為靜思家庭中,不只有出家眾、清修士,也有在家居士慈濟人,慈濟人都是靜思弟子。靜思精舍,就是大家和合共住的大家庭,相傳靜思法脈人人有責。法脈即是法的根源,一棵樹要穩立不倒,根要開展得廣、扎得深;法脈又如血脈,血脈通達健全,身體才能健康運作,法才能永續相傳。 

 

靜思法脈的勤行「道」,與慈濟宗門的人間「路」,皆來自於佛陀所說的經典;我們要依教奉行。

 

皈依佛,佛陀是宇宙大覺者,人天大導師;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教導眾生以佛陀的大慈悲心為己心,故而皈依佛,就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皈依法,要深入經藏,並非讀經、念經,而是要「行經」才能實際體會。慈濟人已經行在菩提大道上,周遭的每一個人都是學習的對象──「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全球各地的慈濟人能彼此分享用法救人的經驗,每一個人都展現了不同的法門,都是可以學習的對象。能吸收每一個法門,加以運用,則智慧如海。

 

皈依僧,僧眾捨離小家、小愛,走入如來家庭,荷擔如來家業,負起傳法的責任與使命,讓佛法住世,應用在當代,故對僧眾要起恭敬心。

 

人人皆有「自性三寶」,除皈依有形三寶,更重要的是向內發掘自性三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慈悲與智慧;法也存於自心,心靈自有一片法海;人人都是修行者,即使是在家居士,只要自愛,守戒律,行六度,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也能以身教、言教傳法,為人導正方向。

 

自愛就是報恩,付出就是感恩。你們自愛、守規律,師父就安心了;人人守護這條清淨大道,師父就不擔心了,這就是最好的報恩。大家身心健康,有餘力能付出,要感恩受幫助的對象,讓自己有能夠有助人的機會。

 

佛教的法門是開闊的,千江萬水同歸大海;有不少慈濟人信仰不同的宗教,無論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或穆斯林,都能放寬心,融入慈濟大家庭,皈依於慈濟宗門。宗教間要彼此尊重、互愛,但願每一個宗教都能合和互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才能拯救世間的苦難。大家在慈濟宗門都能法喜充滿、福慧雙修,讓人間菩薩從自己的這一顆種子不斷地衍生。

 

持法入群皆道場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靜思法脈著重於精神的淨化,即淨化人心。而今欲淨化人心與古代大不相同,過去是佛法存於叢林道場,一般大眾須行千里、萬里入深山寺院求法、求師,其心性純樸虔誠;現代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然而人心距離卻愈益遙遠,所以人不來求法,而我們要主動使法入人間,故普遍於各社區設立慈濟道場。

 

慈濟不蓋寺院,而是建醫院、建學校,取於社會、用於社會──醫院搶救生命,全臺六所慈院救人無數;九二一希望工程援建中部學校,又有花蓮與臺南的教育志業體,是為社會未來的希望培養慧命。

 

現在的社會教育令人憂心,倫常顛倒,若不予矯正,道德理法不斷衰亡,很快就會面臨佛陀所言的「末法」亂局。五濁惡世,眾生垢重;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都是由人心境界所延伸,因此人間需要淨化人心的道場。

 

我們當眾生的「不請之師」,不等眾生求救拔,真菩薩不求自來,於苦難地方、於眾生需要之處,設有許多人間道場,即為「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慈濟人皆為靜思弟子,而「靜思」以佛教精神為本,旨在淨化人心,以「自力更生」的生活,作為全球慈濟人心靈的故鄉,讓大家回到精舍就如回到自己的家。而各地慈濟道場不派駐常住師父,靜思堂屬於慈濟基金會,匯合大眾的愛心而建設,故盼「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做慈善救濟之餘,也做精神教育,舉辦共修、讀書會,彼此分享心得,傳承舊法新知。

 

希望大家有共同的一念心為未來傳續慈濟精神。我們都是第一代的靜思弟子、慈濟人,行於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要重視宗教精神;靜思法脈保存宗教精神,《無量義經》是靜思法脈的精髓,要勤於實行,入人群中踐履慈濟宗門人間路。

 

《無量義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境界,就是靜思的境界;為人間付出亦不能有我執的私心染著,唯有心靈清淨、開闊,才能「志玄虛漠」,立大志、發宏願,朝志願勤精進,此為「靜思法脈勤行道」之精神。

 

靜思法脈,要四弘誓願,要修誠正信實,才能將法脈傳承於後代,慈濟宗門才能在人間鋪路,走得穩!

 

四心弘願淨世間

 

誠心誓願度眾生,正心誓願斷煩惱,信心誓願學法門,實心誓願成佛道。

 

靜思弟子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靜思法脈,人人既發心就要有四弘誓願,這是行大道;要用「誠心誓願度眾生」,要有誠心,才能度化眾生,你沒有誠心,你的話人家不會聽,你要有誠懇的心意,要有正念的心,才能度眾。

 

「正心誓願斷煩惱」,我們一定要煩惱斷,才能脫離煩惱無明之苦。有時候,有錢了,煩惱也很多,用錢切不開煩惱,還是以佛法才能撥開煩惱。法,讓我們歡喜、法喜,所以我們要以「正心誓願斷煩惱」。

 

還要有「信心誓願學法門」,我們若沒有信心,法門無法,就不知道方向在哪裡。「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有信心才能堅定守志,不動搖,精勤學法門。信,是自己對內心的要求;「信」,非常重要,做人要有自信,也要能讓人相信。

 

要「實心誓願成佛道」,我希望人人都可以成佛道,你們也很期待自己能真正地成佛道,希望所有我的弟子都一起成佛道。

 

人人本具佛性,這分妙有的真性,就如一顆種子,倘若離開土壤就無法萌芽;同理,我們也需要有好的心地,含藏善種的真純本性才能發芽茁壯,所以需有「誠正信實為大地」。

 

還需要「慈悲喜捨為和風」,也就是「慈悲喜捨」如和風般,將種子撒播在人人的心地,提供清新的空氣。若僅有種子與土壤,則無法成長,還需要水的灌溉,所以「智慧妙法為淨水」;加上不息的熱情,以「殷勤精進為陽光」。人間菩薩需要這些助緣,才能讓一顆顆的種子,從樹苗長成小樹,進而成為綠蔭的大樹。

我們走入慈濟宗門,要先發四弘誓願,開始要身體力行,要「慈悲喜捨」,「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慈悲喜捨誠正行

 

大慈無悔愛無量,大悲無怨願無量,大喜無憂樂無量,大捨無求恩無量。

 

「大慈無悔愛無量」──入慈濟宗門,一定要有無緣大慈,為了眾生的幸福,我們願意付出無後悔,所以叫「大慈無悔」。對無親無故的苦難人,能以無量大愛付出,看到人人歡喜幸福,即同感歡喜;大慈就有大量,心胸開闊,即使受到惡言惡語對待仍不以為忤;對於共同付出的法親,更要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心念誠摯互動。

 

「大悲無怨願無量」──眾生苦難,我們一定要投入,拔除苦難,任勞任怨,絕對無怨無尤;真辛苦,我甘願我不怨,這種無怨無尤。即使做好事,也難免遭遇人事障礙和困難;既是出於志願,面對他人的批評責難,只要問心無愧,不要埋怨,做好自己本分事,還要用寬心善解對方且用耐心接引,真正達到無悔無怨。

 

「大喜無憂樂無量」──付出後輕安自在,無憂了;因眾生在苦難中,已經付出將其救拔出來,安穩了;啟發他的心,身心安穩,我們無憂愁了。我們願意自動自發,願意捨。心寬念純,就能時時歡喜自在,做得快樂。

 

「大捨無求恩無量」──我們願意付出無所求,還要由衷生起無量感恩,這是我們要行的菩薩道。

 

「靜思勤行道,慈濟人間路」是依循《無量義經》的方向而行,勤修佛陀的教育──「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同時開啟智慧,用心走入人群實踐四無量行──慈,行大慈無悔;悲,行大悲無怨;喜,行大喜無憂;捨,行大捨無求。

 

以慈悲為首,以眾生為念,如是發心,佛種不斷,菩薩慈悲,無量無邊;眾生根機,無量無邊;慈悲心法,無盡無量。

 

我們知道,天下的苦難偏多,「教富濟貧、濟貧教富」,就是一條菩提道路。我們初發心時的那念心,就是真誠的心,我們要以這念真誠的心來為善。這念善不是一個人能達成的,要有人協力,動員群眾,走在同一條道路,守於真誠的心。

 

所以我常說,人人從自己的內心要誠正信實——守真、守誠、守信、守實;人人內心若能誠正信實,自然我們行於外是慈悲喜捨。人人都是這樣的心,人人共同一個目標:慈、悲、喜、捨,在這條道路上,這就是善。

 

心淨如琉璃,方能「誠正信實」——一切付出發自真誠,沒有虛偽,是「誠」;步伐正確,方向沒有偏差,是「正」;付出無所求,做得讓人信任、肯定,是「信」;腳踏實地,穩步前進,是「實」。

 

內修「誠、正、信、實」,才有力量外行「慈、悲、喜、捨」。

 

自謙禮讓修福慧

 

「內修就是四弘誓願,外行是四無量心」;「內修靜思法脈,外行慈濟宗門」,這是很完整的福慧雙修。

 

「慈濟宗門是修福,靜思法脈是修慧」,所以福慧兩足;我們要在時間中好好把握,時日苦短,不要空過,我們要恆持剎那,時時要精進,不要再貪戀人間欲樂,不要偏離正道,好好修身養性行大道。

 

法髓入行福慧修,付出無求平等愛,內能自謙即是功,外能禮讓是為德。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法脈,是慈濟人精神所在。慈濟四大志業要有精神理念,才能源遠流長。法髓入心,慧命增長;慧命增長,心門自然打開;心門打開,智慧則開,就會以天下大事為己任。

佛陀來人間說法,在四十多年間,他從眾生不同的根機,不同的位置方向,循循善誘引導來到中間,就是要行在中道,那就是菩薩道。我們應該以感恩心來接受,一燈能滅千年暗,一智能除萬世愚。

 

佛陀他是無量劫來,不斷現相人間,示範他修行的方法、典範。因為時代不同,修行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但精神是一。由於生活的時代空間不同,因此諸佛菩薩不斷來人間現相,展示他的典範來教育我們。我們要視人人是佛,佛陀就是要我們尊重人人。因此,修行的過程,一定要積功累德,不斷不斷累積我們修行之德。

 

修行的果就是德,德之前一定要用功,「內能謙虛」即是「功」;「外能禮讓」即是「德」。我們要好好修行我們的內在,以我們的靜思法脈,人人信實誠正,就是內修,這就是用功。我們若能信實誠正,我們的心就沒有過患了;不會有過失犯錯,心就會常常很清淨,清淨的本性就是佛性。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至誠無染心,慈濟人及時湧現在苦難者身旁,作為「不請之師」或「大良福田」,給予膚慰、擁抱、照顧,真誠地付出;淨化他人之前,必須先自我淨化。在慈濟大家庭中,也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立願做人品典範,自愛愛人;要呵護且帶動後進,如琉璃般剔透清淨,傳承法脈、弘揚宗門。

 

慈濟從慈善起步,雖然缺乏人力與物力,但是見到人間疾苦,以及那分苦不堪言,即使明白「善門難開」,仍須勇敢地投入救助的工作;因為我相信佛陀所言:人人本具清淨如來本性,除了信己無私,也相信人人有愛;無論再艱辛,都要啟發大眾的愛心、匯聚力量,將佛陀的理念在人間實踐。

 

慈濟從教富濟貧做起,進而在濟貧中再教富,以期待人人平等。我常說「智慧」: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觀。分別智,能夠明辨是非;平等慧,就是人人平等。我們本具佛性,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是能用行動表達出來。倘若人人都能付出一分愛,就是實踐平等愛,就是通達智慧。

 

慈濟人行經知路,親自做過的歷史與記錄下的每個足跡,都是人生的大藏經;每個人力行之後,所得的智慧與感動,彼此吸收、學習,這就是「無量法門,悉現在前」,也是我們的「慈濟宗門」。那分無所求的真誠付出,不僅自己能感受到法喜,也可以感動他人,乃至一同加入人間菩薩的行列。

 

我告訴全球慈濟人:大家安心做,做了才能讓人看得到、感受得到。因此必須先淨化自己的心地,再淨化他人,才能真正地啟發愛心,接引當地人。我們為何要開啟慈濟法門?為何要在國際間從事急難救助?並非只是要大家聞聲救苦、馳援救人,更希望大家能淨化自心,做自己心地的農夫,須播善種、勤耕耘,如此才能回歸自性清淨與佛心。

 

如今慈濟能推展至全球,這都是全球慈濟人合心拯救了多少苦難蒼生,很令人感動與感恩;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做「慈濟人」,看到大家和氣、互愛,如同對待家人般,付出無所求,這分清淨的愛,滿懷歡喜、感恩,就是慈濟宗門清淨無染的法髓。

 

力行六度弘覺道

 

六度之「智慧」,即六法,這六法亦合於經典,在《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的「第一功德」,即言「四心六度」:「無慈仁者,起於慈心;好殺戮者,起大悲心;生嫉妒者,起隨喜心;有愛著者,起能捨心;諸慳貪者,起布施心;多憍慢者,起持戒心;瞋恚盛者,起忍辱心;生懈怠者,起精進心;諸散亂者,起禪定心;於愚癡者,起智慧心。」


所以慈濟的法門,包括四門四法,以及六法六度,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皆含納於《法華經》的精髓《無量義經》之中;以經典來見證慈濟法門,絕對是正法。


各位菩薩們走入慈濟之門,絕無後悔;既無後悔,人人要勇猛精進,發大心、立大願,把握當下的發心,恆持剎那,這一念心不受外境影響。


可知人生無常,生命脆弱,我的心天天都起起落落;儘管人人都說「敬請師父莫憂慮」,但是弟子何其多,世界何其大,要我如何不擔心、不憂慮呢?我們平常要把身心照顧好,堅定行菩薩道。


全球人口近七十億,僅有百萬慈濟人,善惡拔河實力懸殊,所以人人都要發大心、立大願,更何況自做自得,行善得福;「福從人群中修,慧從人群中得」,修福與慧,都不能離開人群,但是在人群中,一定要把心調好,與人人結好緣,帶人人走上正確的方向。


慈濟宗門就是要走入人間,不離人群。在人群中得見善法,要時時吸收,也要向人分享;若是看到人間的惡法,要時時警惕,自我提醒。就如大家返臺精進,吸收了許許多多的善法,要將善法永遠留在心坎裡,且時時提高警覺,不要讓惡法走入我們的生活,防止惡法入心,守好自己的心門。

 

正法勤行護慈心

 

眾生有八萬四千種根機,思想、理念不同,所以佛陀要用智慧,開啟許多法門,才能夠適合眾生的需要。生活中不離佛法,佛法最能契合眾生的根機,尤其要能與我們的心契合,與我們的生命同行,所以佛法要生活化。

 

很多人日日精進佛道,卻還說學佛是很深遠的法門,路那麼深,又那麼長,究竟要從哪一個門、哪一條路進入呢?其實我常說佛法是為眾生施設,最平易近人,最親近人生。只是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貼近我們的心?什麼樣的佛法和眾生最契機?可以不離生活呢?是「三十七道品」,也稱作「三十七助道品」。

 

為什麼稱作「三十七助道品」?因為總共有三十七種方法,要我們用心思考,身體力行、自我覺悟,所以還有一個名稱是「三十七覺分」,即引導我們覺悟人生。

 

內修四無量心,外行六波羅蜜,以三十七助道品,堅固四心、堅定六度,為菩薩成就佛道之法。

 

我們要「發慈悲心」,我們要度自己,同時我們要度別人,所以這是度的工具,「六度」,就是用六種方法度我們過去,六度大家都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開始就是布施,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我們要去付出、付出,付出布施千差萬別很多很多,因為眾生苦難多、需要多,所以我們要應眾生的苦難去付出,所以這叫做慈悲,慈悲布施。

 

除了發慈悲心,我們還要「加修一切菩提分法」,那即是「三十七助道品」,八正道、七菩提分等等合起來三十七種方法,其實三十七菩提分,完全是在保護我們的心境,我們的心境遇到什麼困難,就在三十七菩提分裡加強我們的道心,讓我們知道,要如何面對外面的境界,障礙如何消除;消除了外面的障礙,我們才能再身體力行,這要靠三十七菩提分,來保護我們的心。

 

三十七菩提分就是要為我們分析,外面有什麼事,不要計較,一切分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計較什麼呢?但是偏偏人世間就是「有」,所以我們一定要設很多方便。「方便涉有」,一定要處群入眾,「方便涉有」意思就是,明明世間這麼多苦難人,我們不能光是潔身自愛,在旁邊做一個旁觀者,看別人苦難不能無動於心。

 

我們必定要保持住道心,但是要進入芸芸眾生群中,我們處群入眾,在苦難眾生中,眾生多為煩惱所苦,唯有以法水洗心,方能滌除重重垢穢,回歸清淨本性。

我們不捨度生,投入人群中,不捨眾生受苦難。我們若有這種不捨,不捨眾生受苦難,這念心,能再身體力行,這樣我們就能與菩薩同等;「同於菩薩,證法無別真如」,與佛的真如等同。

 

常常說,「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簡單的幾個字,就已經從起步到終點,藍圖都已經很準確,但是發心容易恆心難,佛心本來離我們不遠,人人與佛心同等。佛心己心,「唯得其正」。我們要真能達到佛的心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佛的心,只有一個字──正;要心正,心若正,道就正;心行、道正、行正,因此只是在這個「正」字。

 

「正心住」很重要,住就是定在那裡,叫做住。我們的心若能定於正確不偏差,這樣我們的心念同佛,和佛相同,

 

所以《三十七助道品》,是修行的重要法門,其中就有八正道,分七菩提分,八正道裡面八個正,這個正字很重要,是一條道路,康莊的道路。

 

心合佛心住佛行

 

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去除種種的煩惱,提升我們的平等觀,讓心靈不受到汙染,回歸清淨的真如本性。

 

真如實相本來自在,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真如實性在,只是我們的一念無明起,緣著外面的境界,不斷複製煩惱,已經複製到現在,微細的煩惱,八萬塵勞的煩惱。想一想這多麼辛苦,本來我們人人都有如來本性,本來就是自在,只是漏和結,漏就是煩惱,結就是執著,這種煩惱、執著,將我們綁住、覆蓋。大家若能了解,那就是漏結已盡了。

 

其實我們本來就是這麼清淨,只是我們接受外面的境界汙染我們的心。否則,本來自在之相,全體顯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真理絕對沒有離開我們的心,真理也沒有離開我們生活的周圍,只是我們被煩惱、漏結,將我們遮蓋住,將我們綁住,讓我們不得自在,不得自由。

 

心和境在一處,大家是否都能靜謐輕安,不論是單獨一個人時,或是在群眾中,我們的心都是清淨一如。學佛,就是要常常問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不是時時真如一致。

 

真,就是不假,修行要修真的,不假,我們是不是從源頭那念心開始,源頭那念心就是佛心。人人要學佛,要先學得佛心。

 

只要我們發心,把真如本性提起,就能透徹。真如本性,原來就是一個「善」字。常常和大家說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這就是佛陀的本性,是我們人人本具清淨的本性。所以稱為實性,就是真如實性。只要我們的心是清淨的,不受汙染,行為上事事皆善,沒有惡事雜揉,若能如此,這就是人人的本性。

 

真如的實性,我們依原本有的清淨心,再開始修起,所修之行無非真實。只要你那分真如的本性再重新提起,我們就依教奉行,依照這條道路再走,走回來,回歸我們清淨的本性,這就是佛陀教我們的,我們依教奉行,如此所修的行都是真實的。所以真實行,無非就是回歸我們的本性,以真如實性來向前前進。

 

我們人間,佛也是從人間修,我們人要成佛,離人間無佛可成。印順導師也是這麼說,佛在人間成;人間因為有種種的苦難,苦難偏多,就是因為苦難的眾生,才能練出智慧與愛的菩薩,清淨的智慧、無私的大愛,這是菩薩的心。

 

諸佛的世界散開是恆沙諸世界,合一則是一如。若能將心收攝在一處,源自佛心 行住佛行,就能清楚這個世界的型態了。

 

法界有多大,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有多大,我們一再要學習的,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量開闊,等於法界。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無不都是佛法,無不都是普遍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如本性靜寂清澄,這是最妙的環境。我們的心境,周圍的環境,這麼寧靜,就是讓我們體會到性海圓融的境界。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擴大我們的心胸,我們的心胸要包太虛。這就是一種形容,心量要大,尤其是我們的心要伸展到,只要有土有沙的地方,就有我們的愛到達,這叫做量周沙界。

 

到底我們的愛心,普遍到什麼程度呢?到沙界的程度,所以「周遍」。我們若能回歸到真如本性,清淨的心境開闊到什麼程度呢?心等法界,含攝周遍。心,我們的心要等於法界,尤其是含攝周遍。量就是要到達所有的遍法界,所以,量等虛空,名等法界無量。我們的真如要到達法界,等法界無量,等就是和它一樣大,法界有多大,我們的性,真如本性,就和它同等的大。心量開闊等於法界。所以我們能含攝遍周,就是遍虛空,遍法界,那就是包太虛、周沙界。

 

萬法合一契真如

 

什麼叫做如來身?真如實相,真,就是真誠,一如貫徹。我們既然發心學道,這條路就是要真如,真誠一如貫徹我們的道路。

 

什麼是智慧圓明?智慧圓明,就是世間事沒有什麼可障礙我們的。讓我們沒有掛礙,無論是物質或是親愛的人,真正的愛就是能愛出他和我們走同一條路,讓他能改變過去的無明習氣,這就是真愛。這一生既然有緣在一起,但願來生他能改掉許多無明習氣。明明覺覺再來人生,這就是真愛。

 

我們愛,要愛在真道,道是一條大直道,這就是真的道理。不必用很多複雜的心,說我要如何去求道,其實道在我們面前,道在我們腳底,道在我們身邊,道在我們口中,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待人處事,只要我們的心能會道,無處不是真道。發揮如來清淨如實真如的道理,我們要用明朗的智慧看世間,萬事萬物。

 

真如之理,圓滿成就,內外要合一,內謙外讓,這樣開闊心胸,無處不包,無所不容,這種包容的心,就是真如之理。

 

眾生為什麼有根本和枝末無明的交結,就在內心。因為大家還未體會到,因為眾生不達一法界之理。我們的心還沒體會到一法界。什麼叫做一法界?就是真如。真如不離法,所以叫做一。

 

佛陀為我們說法,萬法歸一就是真如。真如無染,就是佛陀所說的法。

 

諸佛名為如來,真如來去,乘如是願而來娑婆世界,乘如是行而應眾生世界。所以世界即一切如來之世界,世界、如來,涉入無礙。不論是什麼境界,諸佛,不論是娑婆世界、西方世界、東方世界,總共十方的諸佛世界融會一起,其實散開是恆沙諸世界,合一就是一如世界。所以我們若能將心收攝在一處,我們來自佛心,我們在芸芸眾生中行住佛行。

 

立體琉璃同心圓

 

立體琉璃同心圓,菩提林立同根生,隊組合心耕福田,慧根深植菩薩道。

 

無論身在世界上的哪一個地區,慈濟人皆是一家親,這一分親近感不同於世俗血緣之親,世俗之親只在一生一世,而慈濟「法親」,所結的緣是生生世世。我們在過去結了一個共同的好因,以慈濟為緣,以法結親,即使此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都能有共同的理念,同師、同門、同道。

 

慈濟人合和互協,要立體琉璃,我們的心要時時很乾淨,乾淨得像琉璃一樣,沒有一點汙染雜質,這是我們要修行的功夫「立體琉璃同心圓」。

 

我們還要「菩提林立同根生」,每個人所接受到的是靜思法脈,傳同樣的法,也是共同的一道門,就是慈濟宗門;我們是菩提林立同根生,志同道合是法親。

 

「隊組合心耕福田」,慈誠隊、委員等,大家要合和互協,如此我們就可以耕人間的大良福田。

 

大家所修行的就是慧根,智慧的根要扎得深、被得廣,菩提樹才會茂盛;慧根深植菩薩道,是慈濟人必須要努力的。

 

四法四門四合一

 

慈濟宗門的組織力行:「四法四門四合一、立體琉璃同心圓」的理念。

 

「四法四門四合一」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合和互協」為深入慈濟的四個步驟而非四個層次。不論分在哪個隊組,都要「四合一」;無分資深、資淺,親自投入,匯聚力量,使社區即道場,實踐「立體琉璃同心圓,菩提林立同根生,隊組合心耕福田,慧根深植菩薩道」的精神。

 

感恩委員慈誠的發心與用心,用心守持戒律,真正發大心、立大願,力行四法四門四合一,達到「立體琉璃同心圓」。

 

慈濟人應知「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靜思法脈以佛法為中心思想,且將佛法自叢林道場推入世間與人群,自度度人。大家要確實做到「四合一」,無論是否承擔幹部、身為哪一個組隊幹事,都要合為一心,把靜思法脈的勤行道,與慈濟宗門的人間路,走得更寬廣、更長遠。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由社會各界人士齊力付出而成。每位慈濟人歡喜甘願、一心投入,將念念好念匯聚為清流,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慢慢從花東推展到全臺,進而普遍全球,成就真正的立體琉璃同心圓。

 

長養慧命法永住

 

慈濟人在立體琉璃同心圓之中,行四修法──「長時修、無間修、無餘修、尊重修」;好的法,我們不要放棄,感恩、尊重、無餘修:不好的現前來,給我們警惕、教誡,我們也要無間修,自己常常好好反省自己。不論無餘修、無間修,總是長時在日常生活中,分秒不空過,用尊重、恭敬的心來修我們日常生活的行。

 

所以我們要誠正信實,這念心面對人間,四修法、四弘誓願、四無量心。我們由這個方向去精進,這樣正法就能永住人間。

 

希望立體琉璃同心圓如水漣一般,一滴水,圈圈擴散,漸至全球,達到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慈濟菩薩隊伍浩蕩長;既投入慈濟宗門,我期待人人心中有法,以佛心為己心。

佛法不一定是在寺廟裡得,也不是只有法師說的法才是佛法;只顧著到寺廟裡念經、誦懺、做法會,求佛陀加持、求菩薩保佑,這不是佛法。其實佛陀不要人拜,只要人尊重;能接受佛陀教法,就是尊重佛陀所說法。學習佛陀的精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陀如是說,我如是聽、如是行,就是真佛法。

 

「合抱之樹,發於毫芒」,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去除無明、煩惱,讓心田乾乾淨淨,才好播種、耕耘;而一句善法深植心底,如同種下一粒善種子,能「一生無量」,結成纍纍的果實,滋養慧命。

 

期待人人回歸「靜寂清澄如琉璃」的明朗清澈本性,把握當下、恆持剎那,以天下大事為己任;點亮自己心中的智慧燈,進而用這盞燈照亮世界,為人引出光明道路!

 

感恩慈濟人秉持「為佛教,為眾生」的精神,不論有形的距離多麼遙遠,你心貼我心、貼合佛心,心心相印;長久守護天下苦難人,哪裡有災難,總是合心協力付出。

 

四大八法行佛道

 

慈濟邁入第五十一年,第一個十年扎根慈善,第二個十年擴及醫療,第三個十年奠立教育,第四個十年深耕人文;整整四十年時間,一直是「為眾生」先行,內含「為佛教」的精神——以「誠、正、信、實」的清淨心,在人與人之間力行「慈、悲、喜、捨」。五十年後,正式開立慈濟宗門,在「為眾生」的同時,加強「為佛教」。

 

四大八法菩薩行,無私大愛人間路,宗門萬行弘師志,法脈勤修契佛心。

 

慈濟在發祥地臺灣,逐步開展出「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撒播一顆顆的種子,讓愛遍布全球,慈濟人都是用無私大愛踏實在全球各地。面對全球氣候丕變,天災、人禍頻仍,在災區都能見到身穿「藍天白雲」的慈濟人聞聲救苦,膚慰受災者;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

 

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鋪成人間菩薩網。我們行於菩薩道,應該感恩普天之下的苦難人,讓我們有機會為他們付出。人世間不僅天災人禍、貧窮是苦,病痛也是苦不堪言。無論貧富老幼,都可能遭受病痛折磨。佛陀說「八福田中,看病功德為第一。」醫療志業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發揮搶救生命的良能。現今社會,人們雖然生活無虞、身體健康,但是人倫道德的觀念卻愈來愈淡薄,實是令人憂心。人從小時候,若能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將來才能為社會付出,成為安定社會的力量。然而,這都需要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帶動。

 

我們透過大愛臺,就能將我在臺灣說的話,傳送到全球不同的國家,都能看得到、聽得到;我輕輕地說,全球慈濟人都重重地聽,同時化作行動,立即投入去做。大愛人文也日日報導許多人品典範,遍布在全球;即使在遙遠的國度,一如家人般地親切,這都是時空的妙有,讓慈濟能遍虛空法界,人人能接收得到,都有機會成為人間菩薩,這正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儘管如此,慈濟人也經常受質疑:「你們是佛教徒,不念佛、打坐參禪嗎?」

 

其實我們是以佛心行菩薩道,心境就如「靜寂清澄」;願天下遠離災難,這分「志玄虛漠」要「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以六度萬行入世間法,數十年來目標沒有轉移,精神沒有偏差。「做慈濟」絕對沒有疑惑,只要心中有佛、身行有法,自利利他投入人群中行菩薩道,這就是我們靜思法脈的精神。

 

聖教奉行傳法脈

 

佛陀是宇宙大覺者,覺悟人性平等,然而凡夫總是執於世間貧富貴賤等事相的不平;若要打破這分執著,進而體會佛陀教化的真理,就必須投入人群中去付出,啟發自性的慈悲心,行菩薩道法。從四聖諦開始,了解苦、集、滅、道的真理,找到滅苦之道;進而發四弘誓願,以誠正信實,修四無量心,行六度波羅蜜;以三十七助道品,堅固四心、堅定六度,為菩薩成就佛道之法。

 

慈濟宗門傳承佛陀教法,以《無量義經》的法髓,《法華經》的精神,應機教育,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苦難的眾生我們都無所求地去幫助,這是我們的法髓。

 

《藥師經》如來十二大願是大乘法最重要的法髓。「藥師佛十二大願」看盡人間疾苦,十二大願欲令眾生離苦得樂,菩薩立願引導眾生五官無缺、身體建康、環境安適、心靈富足。

 

落實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建立起慈濟宗門,全球的慈濟道場,應共修《三十七助道品》,契入佛理,以法入心,以法入行,調整好自己的心靈,於慈濟宗門人間路,悲智雙運無量心。

 

我用多年的時間開講《法華經》,講到〈寶塔品〉,〈寶塔品〉裡的多寶佛,只是發一個願,在那個地方講述《法華經》,寶塔就會現前。在講《法華經》的道場,浮現在靈山會,忽然看到有大塔從地湧出。〈寶塔品〉裡,分身佛匯集在一起,就像每一個國家的慈濟人回來精進,都是很歡喜。真正的〈寶塔品〉是心中有法,法脈相傳,人人的精神理念一致。

 

從五十年前的起步,克難慈濟功德會,到現在國際慈善基金會,這都是從小而大,慈濟走過了五十一年,所救助的國家已經有九十多個,這都是慈濟人的足跡走過來的,都是因為有慈濟人跨出的腳步,很感恩慈濟人用心用愛撒播愛的種子,點滴累積成為一股大力量。

 

我們走過半世紀,救濟過半個地球的國家數,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遠,要做的付出,需要我們的國家還很多,所以期待人人要「法脈勤行道、宗門人間路」。

 

五十一載立宗門

 

慈濟第五十一年,正式傳法,還有正式立宗。慈濟宗門已經正式成立,因為在今年(二0一六年)十月間舉辦國際論壇為慈濟立宗門做論述。邀來的都是宗教界的人士以及在國際間很有名的教授。從遙遠的英國、美國、中國大陸、印尼、泰國,還有尼泊爾等等,有佛教、天主教神父、伊斯蘭教都來了。聽他們在論述,我真的很感恩。他們對慈濟都有很好的評論,對慈濟宗門都很肯定。

 

有一位哈佛大學的李奧納教授,他是商學家、經濟學家,為了這樣一個鐘頭的發表,他來回搭飛機四十個小時。他說這一趟來,要說的就是感恩慈濟,因為慈濟這樣的世界觀,為人間世界付出,慈濟以愛管理,以價值領導,以對苦難眾生的信願、承諾,開展救世的工作,讓他在教育生涯裡,增添獨特豐富的課程與教材,所以他是專程為感恩而來。

 

大陸也有許多佛教教授泰斗在論壇結束後特地到精舍來,他們是專門在研究佛學的學者,都鼓勵我把慈濟宗門建立起來,雖然已幾百年佛教沒有人立宗,當年禪宗立了宗但也備受批評。看到慈濟人總是共同一心,為人間付出,都是那樣地整齊,他們鼓勵我不要畏懼別人的批評。

 

北京大學研究佛法的大老樓宇烈教授,連續說三次:「上人,您一定要堅持,您在的時候要把宗門立起來,明文建立起來,當有一天您不在的時候,慈濟宗門會永遠存在,假如您不在,『慈濟』這兩個字會消失掉,沒有人知道慈濟是用什麼立宗?慈濟這樣的法若沒有很詳細建立,宗門的規例將會消失,所以趁師父您在的時候,趕快正式立宗,法脈永傳、宗門明確,宗門、規矩、方向都是千秋百世,都會按照這樣的法流傳下去。」

 

所以現在要跟大家說,今年(二0一六年)是我們正式的立宗。法脈正傳,宗門正立;我們不是淨土宗,也不是禪宗,如果有人問我們是什麼宗?我們說是「慈濟宗」;我們是「慈濟宗」,所修的是人間菩薩道。

 

慈濟宗門,要走入人間路,靜思法脈就是勤行道,不能懈怠還要向前進,這是精神理念。慈濟宗門是身體力行的,大家要很精進。我們是以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這樣的大愛長情是五十年前一直鋪過來,長情是覺有情,五十年前不間斷,還是永遠地鋪下去。

 

五十年前,克難功德會;五十年後,全球一共有一百九十七個國家,我們慈濟的足跡已經踏過了九十多個國家,等於全世界的國家我們也走過一半,我們還要繼續延續下去。

 

靜思法脈勤行道,我們要傳法,傳承法脈弘誓願。慈濟第五十一年正式傳靜思法脈,同時也要正式地立慈濟宗門,慈濟宗門人間路,真正的人間道路落實生活化,佛法為人間來鋪路,我們要悲智雙運無量心,這都是我們必定要鋪出來的道路。

 

我們的道就是靜思,精舍是所有慈濟人的大家庭,人人都是入世去緣苦眾生的菩薩;靜思的弟子,任何一位都是走入世間去緣苦眾生的菩薩,這就是道。而且宗門是人間路,我們開宗,四大八法鋪在人間,用情一棒接著一棒過來,未來無數的五十年,還有很多國家需要我們普遍去撒播愛的種子。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釋德凡
出版/發表年:
2016
出版單位/出處:
第四屆慈濟論壇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有禮達理 ──有禮之人,才能通達真理


諸位長老、法師、居士大德:平安吉祥!

 

非常感恩能夠來到「第四屆慈濟論壇」現場,雖然家師證嚴上人在花蓮早有既定的行程而無法前來,為此上人深感歉意;但上人心中對於諸位法師與大德們長年來為發揚正信佛法所做的一切貢獻與努力,總是滿懷著崇高的敬意!

 

在今天,德凡儘管才疏學淺,但內心很感恩也很歡喜,能利用些許時間,來分享上人的思想,尚祈諸位法師與大德們不吝賜教。

 

禮,是上人非常重要的思想。上人認為「有禮達理」,有禮之人才能通達真理、明白事理,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什麼有禮能達理?

 

一、心靜才有領悟力

 

一池湖水能照山是山、照水是水,是因為湖水清淨平靜;一個人能得大智慧、通達真理,是因為他的心很寧靜安詳。

 

上人每天都在早課時約五點半為我們開示佛教的經典,現在正在講述的是《法華經》。上人曾提到︰「有時天未亮步出書房,尚未進大殿講經時,站在廊道望向天際,無盡無涯的夜空中,滿天的星光和月光,給人寧靜祥和的感受。」

 

就在寧靜祥和之中,上人體悟到萬物無時不在說法,天氣晴朗時,能聽到大地微細的呼吸聲,一聲接一聲;能聞到林木釋放的芳香,一陣又一陣;天下雨水時,則能聽見雨水的韻律聲,點點滴滴.......

 

當我們內心寧靜,就能自然敏銳感受到天地萬物的變化!

 

《法華經‧序品》中曾提到佛陀在靈山會上說法的情境。那時,佛陀入定,眉間放白毫相光,大眾端坐沐浴在佛陀柔和的光芒中,清涼的和風徐徐吹來,芬芳的花雨靜靜飄落。佛陀因為就要宣講大法,所以佛陀的心很開闊、自在,大眾的心很歡喜、恭敬,佛陀與眾生心心相印........

 

靈山法會上的大眾們內心安詳寧靜,自然地就湧現出求法求道的誠意!

 

又如佛陀開悟時的境界,那時佛陀在菩提樹下端坐靜思,在寂靜的夜裡,心光、眼光與天上的星光相觸交接,就在剎那之間,心境豁然開朗,與宇宙會通合一,於是開悟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佛性。」

 

佛陀內心寧靜,所以自然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二、有德就能靜,心靜就能悟

    ──「野狗回報獅子恩」阿難有德故有聞法不忘的智慧

 

當我們內心寧靜,對於萬法就有感受力,就有求法的誠意,以及對法的領悟力!那麼,心如何能靜呢?能夠遵守倫理道德,做一個有品德的人,自然妄想雜念止息,內心寧靜,因此能覺悟真理。

 

上人曾述說佛典中一則「野狗回報獅子恩」的故事:在一座森林裡,有一隻獅子和五百隻野狗。獅子是百獸之王,體格雄壯威武,野獸見到獅子,都紛紛走避;野狗身形瘦小、力氣有限,經常受到別的野獸的欺負。野狗常跟在獅子身後行動,覺得可以得到庇護;獅子很有愛心,常在獵食後故意留下部份食物給野狗們。

 

有一天,獅子不慎陷入一個大洞裡無法爬出,四百九十九隻野狗看到獅子遇難就四散離開,只有一隻野狗感恩獅子平日的恩情,想盡辦法要救獅子。這一隻野狗很有智慧,牠用盡自己的力量,將土一堆一堆撥入洞裡,漸漸形成一個土丘,獅子跳上土丘就逃出洞口了!

 

這隻獅子就是佛陀的前生,小野狗就是阿難尊者的過去世,阿難尊者生生世世緊緊跟隨佛陀修行,常懷恭敬心,而且知恩報恩,故得隨侍佛陀身邊、具有聞法不忘的福德與智慧。至於那四百九十九隻野狗,就是後來跟隨提婆達多脫離佛陀僧團的比丘,時常陷害佛陀、破壞僧團,果報如影隨形,受盡輪迴之苦。

 

三、有德就能開智慧,這是自然法則

 

阿難就是因為有品有德,所以心很寧靜;心靜下來就能開啟智慧,這是自然法則。

 

天有天理、人有人理。天理是,星體運行各有軌道,在規律中安穩運轉;地球也有四季循環,在秩序中風調雨順。人理就是倫理道德,人人依倫理而行,就能天下平安。

 

天理和人理是相通的,天理是自然法則,人理也是自然法則。所說的自然法則,就是自然定律,自然法則的特性是──這道理本來就是這樣!這道理一直就是這樣!

 

所以,只要做人做事合乎倫理道德,就是合乎自然法則,就能常常感到心裡安定平靜,對於真理有著超越的領悟力。

 

四、中華文化的禮,正就是培育品德的方法,具有教化的作用

 

中華民族向稱「禮儀之邦」,古來就有重禮、守禮的傳統。在中華文化中,禮的本來意義是︰「擊鼓奏樂,奉獻美玉,敬拜祖先神靈以祈福。」引伸為儀式中的衣服和物品,如禮服、禮樂、禮器;或是指維持社會秩序與人際和諧的規範與準則,如規矩、戒律、家教、校規、法律、組織制度等等,這些都是禮的內涵和範疇;或是指一切道德修養,如感恩心、恭敬心、虔誠心、愛心等等,這些也都是禮。

 

古時有關禮的重要著作有三本書︰《周禮》,又稱《周官》,內容是講政治制度;《儀禮》,是講禮節的種種形式;《禮記》,是在解釋那些禮節的意義。在《禮記》中就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的說法,禮儀的規矩有三百條、三千條之多,若能力行這些行住坐臥的外在規矩,就能修養內心的美善,促進人際的和諧。所以,禮具有教化的作用。

 

例如,華夏文明注重一個人的談吐聲色是否文雅有禮,用意就是透過待人接物文雅有禮,來訓練、克制、約束自己的心不可隨意傷人,不能以牙還牙,要對人寬容、尊重及愛護,這就是「克己復禮」的道理──克制自己的情緒,展現有禮的行為,就能培養美好的品德。

 

在中華文化中,也認為能夠整理好服裝儀容與居家環境的人,才是一個會照顧自己的人,而不是依賴別人的人;並且也是一個能夠自律的人,而不是生活散漫的人,這樣的人如規如矩、如禮如儀,才能自我培養出更大的力量去幫助人。

 

在《禮記》中也記載,中國自古以來都有敬老活動,從備辦、開始到結束,都充滿教化作用。活動準備期間,就要用心點清用具數量、洗淨器物、布置環境以及規畫動線、流程與內容;舉行當天,要在門外招呼客人,攙扶老者入座;會中,以長幼有序來規定座位席次,老者坐上座、年輕人敬陪末座;並且給以老者最豐盛的食物,時時留意老者用餐的情形,使老者貼充分感受到被貼心地關照;活動結束了,依然細心、恭敬地攙扶老者離去。

 

中華民族千多年來,世世代代就是透過這些敬老的禮儀活動,讓鄉里百姓薰陶敬老尊賢的美德,達到民風純樸美善的目標。

 

五、上人對於組織制度的看法

 

所有能夠促進秩序和諧之美的,都是禮的內涵,包括組織制度與生活規矩。能遵守組織制度、團體規矩的人,就是一個能為團體、為大局著想的人,也就是一個知禮、守禮的人。

 

上人肯定制度的重要性。在一個團體中,大家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和成長環境,各有各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就必須訂定大家都要共同遵守的方向和規範,人事才能井然有序,否則就會雜亂無章。

 

但有的人可以守好團體制定的規矩,可以自我管理,做一個守禮的人,在大環境中自然長養文質彬彬的形象與人品;但有的人則習氣深重,個性剛強,我行我素,所以就必須用明確的條文與懲處辦法來約束他,讓他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才能幫助他走上正確的軌道,而不會擾亂別人和自障道業。

 

上人認為組織制度要有成效,必定要做到職權責分明、作業流程清楚。領導的人有其職,必有其權責,事情才能做得好;團體中人人依作業流程做事,事情才能做得順。事情能做好、做順,團體就會因為人人有規矩而形成秩序,因為秩序而形成安定的氛圍,人人才能在安定的環境中,因為心定、心靜而開啟智慧。

 

雖然制度很重要,但上人也強調,更重要的是培養每一個人的品德。成員若缺乏自覺,不能遵守規範,再嚴謹、完善的制度也無濟於事。

 

如何培養團體中人人的德?在上人的看法中,以身作則非常重要!上人說,身為帶領人的人,外在舉止看起來好像有威儀的樣子,但其實內心雜念妄想不斷,這是「有威無德」,因為他的習氣煩惱會常常顯現出來,所以就難以服眾。

 

如果從內而外都守戒律,修於內、形於外,內心的品德自然顯現於外在的舉止,這才堪稱為「威儀無缺」,整個人看來很有德相,相處久了也總是感到他很穩重、親和、不輕浮,這樣的人才能調伏眾生;即使他不說法,其實一舉一動都有法,在舉手投足之間都能教育眾生。

 

為適應時代需要,組織制度必須與日俱新,才能承先啟後。慈濟已經走過五十年歲月,當前正進行組織優化與永續,目標就是要在舊有的厚實基礎之上,將上人的法,也就是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精神理念,更加深刻地貫徹到精舍師父、全球慈濟人與同仁們的心裡和行為中。

 

組織優化,就是強化對自我的淨化以及對大眾的教化。上人期待慈濟人,人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合心協力發揮無私濟眾的宗教情操,來接引天下眾生從充滿貪瞋癡慢疑的凡夫人間路,去除習氣走上自覺覺他的菩薩道,進而覺行圓滿,回歸清淨的本性,創造祥和的世界。

 

六、上人對於生活教育的看法

 

日常生活中,包括服裝儀容的整理、居家環境的打掃、待人接物的禮節、做家事的學習等等,都是上人非常重視的禮的行為。

 

上人曾經教導弟子們如何掃地。上人說,掃地要有「掃地規律」,掃地也是要講究方法的,必須用心學習!上人感嘆,現在的孩子們,連掃帚都拿不好,他們並不是拿著掃帚在掃地,而是一手拿掃把、一手拿畚箕,這兒、那兒地走一下、掃一下;面對這種現象,上人總是嘆氣︰「這怎麼像是在掃地呢?又怎麼能把地掃乾淨呢?」

 

上人說,以前他們掃地前都是要先灑灑水,沙土才不會揚起,然後再拿著掃帚從角落開始掃,一邊掃地,一邊人漸漸地往後退,最後將沙土掃成一堆,再掃入畚箕裡。上人說,每天早晨起來掃地時,心中就有「美化人生」的感覺!感覺到每一天將地掃乾淨,自己的心也清淨了!

 

上人認為,掃地的動作雖然簡單,但也是學習做人的開始,長輩們教導晚輩掃地,用意就是在教育做任何事,即使是不起眼的小事,也不能馬虎草率,必須注重清潔。

 

上人說,在以往的時代,孩子們並非到學校才受教育,而是從小就在家庭中接受教育,起床後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形象,女孩子要梳好頭髮、綁好辮子,不能披頭散髮;男孩子也要剪短頭髮,充滿帥氣與朝氣;並且也要學習做家事,每樣都必須學到一定的水準。

 

長輩們也會教導孩子們如何待人接物,例如吃飯要坐姿端正;拿東西要物歸原位,不可隨意亂放;要懂得讓坐、敬老尊賢;家裡來了客人,要主動打招呼,表達親切、尊重與禮貌;到學校上課,見到老師要停下腳步、立定站好、彎身鞠躬。

 

學校是進行道德教育之處,上人很期待教育能夠復古,回復過去那種尊師重道之風,所以總是慇慇叮囑慈濟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必須體認自己職責的重要,切實負起教育的使命!而教育就是要從生活教育開始做起,透過生活教育來培養高尚的品行,奠定好人格的基礎。 

 

七、有德就能靜,心靜就能悟

    ───「雲童子論壇得獎」佛陀有德故有辯才無礙的智慧 

   

做一個人,就要像一個人,要人模人樣;外在美、內在美,內外俱美,如禮如儀,威儀莊嚴,這是佛法的教育、中華文化的教育,也是上人重視的教育。

 

今天是第四屆的慈濟論壇,佛陀在過去生也曾參加過論壇。那時候,在雪山下的一個大道場,有五百位童子跟著一位老師修行;佛陀是其中一個童子,名字叫做雲童。雲童子的心很清淨、單純、善良,更難得的是不像別的童子那麼貪玩,他非常用功精進,並且待人和氣、恭敬師長。

 

雲童子十六歲了,跟著師長學到許多教法,為了多加學習,於是經過師長同意,辭別師長出外參學,同時順路回家探望父母。雲童子來到一個大城裡,有位婆羅門長者正舉行一個大法會,用一年時間供養五百位修行者,在最後一天舉行論壇,請五百位修行者論法,看看誰的心得最有智慧。

 

雲童子走到論壇來,很多人看他年紀輕輕,但是長相莊嚴、非常純真,好像是天人來到,讓人看了就起歡喜心、恭敬心!

 

雲童子上臺之後,很謙虛地說︰「我只是人間的平常人,不是天人。」在大家熱烈的掌聲歡迎中,他開始闡述老師教導的道理,經過他細細分析之後,讓一些老修行者對於一些道理豁然開朗!

 

大家異口同聲說,今天的論壇最成功的人就是這位雲童子!長者很高興地獻給雲童子許多珍貴的寶物。雲童子心想︰「我有今天的成就,完全都是老師無私的愛的教導。」所以向大家致謝後,決定回去找老師,要將所得到的豐厚的獎賞全部都供養老師。

 

雲童子的人品與智慧是如此超越,相比之下,有位也來參加法會的老修行者,他本來一心以為自己絕對可以拿到獎品,可以得名得利,成為在論壇中最風雲的人物!卻沒想到來了一位雲童子!自己的光芒完全被一個小孩子覆蓋,所以他心生怨氣、瞋恨與嫉妒,發出惡毒的誓言︰生生世世都要報復雲童子!

 

雲童子就是佛陀,老師就是彌勒菩薩,有報復心的就是提婆達多。

 

上人說,如是因緣果報,種好因得好果,種惡因則果報無窮。雲童子就是因為尊師重道、敦品力學、對人對事常常抱著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是一個知書達禮的人,所以能修得清淨莊嚴、智慧超越!

 

八、有禮達理

 

有禮達理,禮是做人的道理。上人認為,做人能常懷感恩心和恭敬心,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多行善事,做一個知禮守禮的人,就能長養倫理道德的情操,有倫理道德的情操,心就能靜下來、定下來,使得感受力、領悟力提升,自然能夠通達一切人事物理,得究竟解脫!

 

以上,是德凡對上人有關「禮」的思想的粗淺體會和心得;事實上,身為弟子的我,實在是無法詮釋得盡師長清淨的超越智慧!所以,靜思精舍的師父們,至誠地歡迎諸位法師與大德們前來靜思精舍,讓我們為您們奉上溫暖的茶,然後開心地聽聽上人話說慈濟世界美善的真人實事。

 

再次感恩大家蒞臨論壇盛會,祝福大會圓滿如意,人人法喜綿綿!

 

感恩大家也祝福大家!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何日生
出版/發表年:
2016
出版單位/出處:
第四屆慈濟論壇
關鍵字:
利他 ;
付出無所求 ;
佛性 ;
慈濟宗門 ;
萬有合一 ;
究竟覺悟
英文關鍵字:
Altruism ;
Ultimate Enlightenment ;
Tzu Chi ;
Cheng Yen ;
Nirvana

證嚴上人立慈濟宗門之思想體系 The Altruistic Philosophy and Practices of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摘要

佛陀的根本教義緣起法是通向利他之實踐。一切萬物皆因緣起,珍惜一切因緣, 即通向利他,即是大愛。佛陀深體「萬法緣起」,所以「萬物為一」,因此利他即為利己,利己更要利他。依此理,諸佛悉欲眾生皆得度化,只要還有眾生未成佛,諸佛的覺性願力仍未完成,佛的覺性之願行就仍未圓滿。

以證嚴上人的觀點,則是「菩薩先救他人,再救自己。」眾生不脫度,自己不成佛。菩薩是在不斷的付出中,最終修得絕對清淨的法身。菩薩入人群,不畏眾生剛強與污濁。眾生的剛強適足以鍛煉菩薩的智慧;眾生的污濁適足以成為菩薩成就修行的養料。如蓮花出於淤泥,淤泥是蓮花清淨的養分。這體現涅槃與世間、佛與眾生、清淨與煩惱不二的中道觀。

本文以證嚴上人的利他思想與實踐作為討論核心,主要基於證嚴上人的慈濟宗門以建構一套佛教利他思想及其在現世間的實踐模式,特別是在當代科學主義與資本文明昌盛的時代,傳統佛教的利他思想如何重新闡發,如何適應與實踐,是一大課題。本文亦經由慈濟證嚴上人利他精神的思想與實踐,探討原始佛教的利他思想在當代社會的保存及其創新體現。

本文深入闡明慈濟體現的佛教利他思想之內涵及其於當代社會的表現形式與價值。證嚴上人將「利他精神」與「度化自己」合而為一,將淑世的理想化為自身的修行。慈濟人必須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以「付出無所求」的心奉獻社會,濟度一切眾生,最終達到上人的三大心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

證嚴上人以《無量義經》、《法華經》為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的核心經典。《無量義經》強調利益群生,無相布施。「不只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藉此體會緣起性空之理及三輪體空之妙。《無量義經》有入世、淑世的理想與願景, 亦有內在修習人格的方法與路徑。

證嚴上人強調的修行是將每一個眾生都視為經典。即所謂「無常師」、 「無師智」、「自然智」的法門。即便自己習性尚未完全去除,亦可救助他人,如船夫身有病,依此堅固船身亦能度人。「船上的人上彼岸,自己也上彼岸」,這就是度他也自度,從利他邁向最終的覺悟。

利他是人與人、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國族與國族和諧安樂的一劑良方。利他精神可歸結為,與一切人、事、物都建立愛的關係,人人從無所求的利益他人中,契入無我之境,達到究竟覺悟之境地。自我覺悟,人人覺悟,天下本來一體,萬物本來和合為一。利他的極致就是邁向萬物和合,一切有情安樂自在。

 

關鍵詞:利他、付出無所求、佛性、慈濟宗門、萬有合一、究竟覺悟

 

Abstract

The essential truth of Buddha is derived from the law of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 All the things are created by the law of interdependent arising so that we have to cherish all the beings, and this, has been the path of altruism and the true meaning of great love. The Buddha is deeply aware the law of interdependent arising and that concludes all things merged into one. Accordingly, to be benefit of others has been the benefits of oneself. Therefore, as long as one sentient being has not yet reached the supreme enlightenment, the Buddha's ultimate wish has not been completed.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says that the Bodhisattva saves others first before he saves himself. Until all beings accomplish the Buddha Nature, he then accomplishes his supreme enlightenment. Bodhisattva acquires the ultimate spiritual body through timeless devotion to all sentient beings. The impurity and toughness of sentient beings provide positive elements for the Bodhisattva to accomplish the buddha spirit. The lotus grows up in dirty mud, and through the mud, lotus acquires its nourishments, so as the sentient beings to be nourishing the ultimate wisdom of Bodhisattva.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s of altruism that advocated by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Her goal aims to establish a systemic ideal and way of practices of Buddhist altruism and apply to the secular world. It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task when Buddhism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 from the pervasiveness of capitalism and prospering belief of scientism. This essay will employ Dharma Master Cheng Yen's ideal on altruism to delve the preserv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Buddhist altruism in nowadays. Following the teaching of Infinite Meaning Sutra,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establishes Tzu Chi Society and advocates that through helping others, one shall purify his or her spirit.

Tzu Chi Society also believes that through perpetuating altruistic practices one may reach the sate of ultimate enlightenment.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asks her disciple to learn from every sentient being and devote one's compassion and love into the imperfect and filthy secular world. By endlessly devoted to the earthly purification, one will acquire infiinite wisdom and reach the ultimate calmness. Although we are all imperfect mortal beings, and yet by following the divine dharmas we may transport all sentient beings to reach the awakening ashore, and concurrently we reach the state of Nirvana altogether.The whole universal is the One, we have to continually fulfilling the spirit of Bodhisattva to help and inspire all others, and until all sentient beings reach the state of Buddhahood, the holistic ultimate enlightenment may well be completed.

 

Key Words: Altruism, Ultimate Enlightenment, Tzu Chi, Cheng Yen, Nirvana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Richard Madsen
出版/發表年:
2016
出版單位/出處:
第四屆慈濟論壇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Practice, Not Dogma Tzu-chi and the Buddhist Tradition 實踐,而非教條──慈濟與傳統佛教


Abstract

The Buddha dharma is often talked about in terms of a system of doctrines, but more fundamental are Buddhist practices.  Master Cheng Yen and Tzu-chi have brought practice to the forefront:  “Just do it!” Buddhist practices are activities involving body, heart, and mind that are not simply means to some end but are good in themselves.  The key practice emphasized by Tzu-chi is compassion.  This is active effort to alleviate suffering of all sentient being, especially human beings.  This is direct caring engagement with concrete living persons, not just indirect concern with abstract, impersonal categories of people.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compassion is its open-endedness:  the impulse to extend its boundaries to include ever wider circles of persons, not just those with whom one feels comfortable or shares a particular identity.  The practice of compassion is a path that goes in ways that could not be predic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th but continues on with no fixed limit.  The practice of compassion does not only (or mainly) help the recipient but it helps the practitioner by developing virtues that make the practitioner a better person who can overcome greed, delusion, anger, and hatred and wisely comprehen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all things.


To cultivate such virtues one requires for the most part what Robert Bellah called a “relaxed field”, that is a social situation in which people are not consumed with need for survival.  In much of the past two millennia, this meant that ordinary people, pressed with the unrelenting demands of back breaking farm labor, could not find the social space for cultivating the virtues of compassion except by “leaving the family” and joining a monastery.  Ordinary people carried out Buddhist practices with a utilitarian attitude, as a means to get merit that might get them reincarnated into a pureland.   Monastics were supposed to develop themselves more fully along the path to perfection.  But in modern middle class societies like Taiwan, people are not faced so much with pressing necessities for survival and they have the freedom to more fully develop the compassionate virtues themselves.  Tzu-chi was a response to this new situation.  


Although the practice of compassion has no intrinsic limits, there are human factors that could impose limits on it.  These limitations are much the same that were encountered by the monastic sanga at various times over the centuries. One set of limitations can come from harsh rulers and a chaotic society that at certain times in history disrupted the spiritual path of Buddhists.  Another set has at times come from too favorable rulers who have coopted the sanga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purposes.  There are also international factors.  Monastic communities could become too comfortable with their common life and give up the ceaselessly outreaching pursuit of boundless compassion that Buddhism requires. Especially serious is the hardening of ideas about the meaning of Buddhist practices into rigid dogma. If this has occurred at various tim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monastic sanga, it could could happen as well to the sanga of lay practitioners like Tzu-chi.  Buddhists should take cautionary tales from the past to heart and resolve to constantly more forward despite all obstacles and all temptations on the path of compassion.

 

 摘要

佛法經常被討論為教義制度,但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實踐。證嚴法師和慈濟帶來了實踐的先例:「做就對了!」佛教的修行,涉及身、口、意,不僅僅是如此而更要精進地修行。慈濟的關鍵實踐就是慈悲。這是積極的努力,以減輕所有眾生的痛苦,尤其是人類。這是直接與真實的人類互動、付出愛心,而並非間接簡要式及非個人式的關心。慈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無限制性:其擴大界限的動力,包含廣闊的人群,不只是那些與你相處舒服或共享特定身份的人群。慈悲的實踐是一開始時未能預測的法,但是這法可以無限制的繼續下去。慈悲的實踐不僅(或主要)幫助受援助者,同時也幫助實踐者(修行者)開發其美德,成為更好的人並克服貪婪、妄想、憤怒、仇恨和明智地理解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為了培養這樣的美德,這大多數需具備羅伯特・貝拉所謂的「安逸地」的狀況,這是當人們無需為了生計而消耗的社會狀況。在過去的兩千年中,這意味著普通百姓,在農作勞動的無情壓制需求下,無法找到培養慈悲美德的社會空間,除非「出家」,並加入一個寺院。普通人帶著功利態度實踐佛教,是為了得到功德,讓他們轉世於淨土。出家人理應更充分地發揮自己修行至完美階段。但在現代中產階級社會,例如臺灣,人們沒有面對這麼多的生存壓力,他們可以自由地更充分的發展慈悲美德。慈濟體現了這種新形勢。

 

雖然慈悲的實踐並沒有固定的限制,但卻有可能被人為因素限制。這些限制和很多世紀以來不同時期的寺院僧團中遇到的相同。某組限制可能來自當時苛刻的統治者和混亂的社會,在歷史中某些時期打亂了佛教徒的心靈修行之路。另一組限制來自統治者選擇了對自己政治目有利的僧團。還有國際因素。寺院團體可能因為共同生活而覺得很安逸,續而放棄向外發展履行佛教無限慈悲的需求。尤其嚴重的是想鞏固佛教實踐的意義變成僵化教條的想法。如果這在歷史上不同的時間曾發生在僧團裡,它可能也會發生在像慈濟這樣的修行團體。佛教徒應該從過去的事件引以為戒,更應不斷地盡快去解決在慈悲修行道上的任何障礙與誘惑。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樓宇烈
出版/發表年:
2016
出版單位/出處: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菩薩精神與慈濟宗門 Bodhisattva Spirit and the Dharma Path of Tzu Chi


摘要

慈濟宗門以慈悲濟世為宗旨,乃大乘佛教菩薩精神之踐行者。

佛教從以自我覺悟解脫為主的阿羅漢、辟支佛修證,發展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的菩薩行,乃至提升至以專門利他為主的菩薩精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佛教文化不斷深化為社會眾生服務的過程,也是一個佛教信仰者精神境界一步步提升的過程。

菩薩精神,以菩提心為因。菩薩皆發大心願,觀音發「度盡眾生」願,文殊發「廣度有情無有休歇」願,普賢發「普皆回向眾生」願,地藏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願等等。菩薩發大心、種大因,方能成大事,結大果。

菩薩精神,以慈悲為根本。佛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悲者「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捨己利他」,為度他人,自陷地獄而不辭。此乃菩薩精神之最高境界。

菩薩精神,以方便達究竟。彌勒以慈門度眾生,觀音以悲門度眾生,文殊以智門度眾生,普賢以行門度眾生,地藏以願門度眾生。法門方便有多種,萬法歸一度眾生。

證嚴上人開啟慈濟宗門,高揚菩薩精神,以大愛心關愛眾生,特別是人類。證嚴上人認為,菩薩是在不斷的付出中,最終修得自身清淨法身的。因此,「菩薩先救他人,再救自己」, 眾生不脫度,自己不成佛。依此精神,慈濟宗門逐步建立起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動員所有慈濟人全身心地投入利他事業中去;人人學菩薩、做菩薩。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Buddhist tra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paths to Buddhahood indicates that Buddhist practitioners have gradually advanced in their spiritual cultivation. From the self-enlightened Pratyekabuddha, to the self-liberated Arhat and the enlightened Bodhisattva committed to work only for the welfare of others, this evolution reveals Buddhist traditions and customs to have continually evolved to be service-oriented, focusing on engaging with society and working for the welfare of others.

The Bodhisattva Spirit comes from Bodhicitta, the enlightenment-mind. Enlightened Great Bodhisattvas have all made great vows;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vowed to free all sentient beings from saṃsāra; Manjusri Bodhisattva vowed to involve himself in saṃsāra countless times to help all living beings until the end of time; 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 vowed to transfer all merits and virtues universally;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took a great vow to deliver all living beings from hell realms and has denied the achievement of Buddhahood until all hells are emptied. These Great Bodhisattvas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ey aspire to help all beings through their great vows. Their selflessness lies in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liberate all beings.

Compassion is the very foundation of the Bodhisattva Spirit. Buddha’s teachings emphasize that “Compassion is the source of Buddhism”, and a person with compassion always “strives not for his or her own happiness but for the welfare of others”. By altruistically putting the needs of others above their own even if this places them in the direst situation, people attain the highest level of Bodhisattva Spirit.

In term of practicing the Bodhisattva Spirit, Bodhisattvas accomplish their goals of liberating all beings from suffering through their unique skillful means. Maitreya, the Compassionate One, guides peopl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compassion;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inspires compassion within people and Manjusri Bodhisattva guides people to obtain wisdom. Meanwhile, 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 inspires people to take action to practice Buddhism and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initiates people through his Great Vow. With all these skillful means, Bodhisattvas all have just one goal in mind, which is to liberate all beings.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founded Tzu Chi in order to expound the Bodhisattva Spirit; she calls on people to care for all living beings with Great Love, emphasizing the alleviation of the sufferings of human beings. She thinks that through continual altruistic giving, people can emulate the spirit of the Bodhisattvas to attain their pure and innate Buddha nature. This is the reason that bodhisattvas prioritize other people’s needs before their own; they would decline Buddhahood until all living beings are liberated from suffering. With the spirit of the Bodhisattva, Tzu Chi has been following this principle and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major missions of charit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culture to inspire the wholehearted involvement of all of its volunteers, who are living bodhisattvas.

2016/10/01專題演講全文

尊敬的證嚴上人,尊敬的各位法師,尊敬的各位慈濟菩薩,很榮幸能夠來參加第四屆的慈濟論壇,而且,竟然巧合,而且恰恰又是慈濟功德會建立五十周年的慶典,真是機會難得。

慈濟論壇今年進行到第四屆,我從第一屆開始,參加了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因為有其他的原因,沒有辦法分身,沒參加,參加了今天的第四屆,每一次都有很鮮明的主題,我記得第一屆是討論環保的問題、生態文明的問題,第二屆討論的是慈善的主題,這一次的主題是關於佛教的普世性和慈濟宗門開展的問題。

我想,五十年是一個階段,今後怎麼樣繼續地發展和促進慈濟宗門慈悲濟世的視野,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題目。今天我想講的題目就是關於菩薩精神和慈濟宗門這樣的題目。

因為慈濟功德會一直在倡導菩薩精神,在踐行菩薩精神,我們就需要來探討一下什麼是菩薩精神。從佛教的發展歷史上來看,發展到菩薩精神是經歷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佛教是一種以人為本──人本的宗教,它是一個以人的自我覺悟、用自己的智慧來覺悟人生的宗教。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了四個聖諦──苦集滅道,看到了我們生命輪迴的過程,充滿了生、老、病、死這樣一種痛苦,於是去探究,什麼原因造成這樣一個生命苦難的過程,佛陀終於看到了這樣痛苦的生命過程,就是因為人的「身、口、意」三業所造成的,正因為人的「身、口、意」三業無限地擴張,造了種種的業,種下了種種的因,然後才有這樣痛苦的生命過程。

於是再進一步探討,我們如何來看清這個生命,讓我們來認識這個萬物宇宙,它是怎麼樣生成的,於是有了佛陀的「緣起」,讓我們看到萬物都是因緣聚會的產物,這種因緣聚會的現象世界,它是無常的,是永恆的,是沒有獨立的主體的,是無我的,而我們人由於看不透這個無常、無我的現象世界,所以產生了分別之見、分別執著,然後就會帶來種種的煩惱和痛苦。

用緣起的理論,讓我們來認識這個宇宙萬物現象的空性,就是無常,所以佛教可以說,就是讓我們通過「因果業報」和「緣起性空」這兩個道理,來認識世界,認識生命,然後認識自己,超越輪迴,了脫生死。

這個方法,我們早期就是用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的方法來覺悟人生,超越輪迴,了斷生死。所以早期的佛教更注重的是修阿羅漢,修辟支佛,也就是我們講的聲聞和緣覺,在佛教發展過程中間,從這樣為自身的、個人的解脫,逐步地再來學習佛陀的精神;佛陀為了眾生,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在佛教的經典中,很多這樣的傳說,譬如捨身飼虎等等的傳說。佛陀的精神,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解脫,還進一步為了解脫眾生的生死煩惱奉獻自己。

從這個地方,我們再進一步發展,佛教進一步要先解脫眾生,再來求自身的解脫;捨己利他,先讓眾生解脫,然後才有自身的解脫,所以這個發展過程,就形成了後來我們講的「菩薩道」、「菩薩行」。

一個覺悟的有情,也就是菩薩,他的根本信念,就是要讓眾生都能夠了脫生死,超越輪迴,所以「菩薩精神」,我想,這個形成的過程,是非常地漫長的,逐步、逐步深入的,逐步、逐步提升的。

菩薩精神,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體會一下,首先,我覺得菩薩都是發菩提心的,菩提心是成菩薩的因。所謂菩提心、覺悟的心,覺悟什麼?就是為眾生,所以菩提心是落實到大願,菩薩初發心都是大願心,都是要救眾生出離苦海。

我們看佛教的經典上面,各個菩薩都有他自己的願,總體來講就是慈悲心,也就是去苦予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菩薩的根本精神,菩薩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樣的一種精神。

所以,發菩提心,也就是發大願心,就像有地藏菩薩那樣的一種願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先人後己,先來度眾生,再來度自己。所以,要成菩薩,首先要發大願,發菩提心;所以,我講菩薩是以菩提心為因。

這種菩提心、大願心,落實到什麼地方去呢?落實到慈悲,所以,慈悲是菩薩的根本精神,是一切佛法的根本精神。菩薩以這樣的慈悲心來救度眾生,但是他的法門可以多樣的;我覺得菩薩的精神,還有第三個方面,就是「以方便為究竟」、「方便即究竟」。

所謂方便,就是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很多種種的法門,為什麼要提出種種的法門?因為世間的眾生的根器是不一樣的,所處的時間不一樣,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所以要度眾生,不能用一個法門,而要根據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時機與地域,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要契機,契機就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這就是方便。

但是,從根本上來講,我們要契合佛教的根本理念,還要講契理,所以,佛法要永遠的契機、契理,或者反過來講,契理、契機,用方便的法門來傳播佛法的根本精神。所以,我想菩薩,一個菩薩的精神,就是體現在他的發菩提心,體現在他的慈悲心,體現在他可以用各種方便的法門來度化所有的眾生。

我覺得證嚴上人開創的慈濟功德會,這五十年來所做的工作,就是用菩薩的精神,來度化世間的眾生。他的方便法門,我覺得是中國佛教精神的一種體現,佛教在傳入中國以後,跟中國的本土文化相適應,相結合,他把佛陀最初的、創立的佛教精神,可以說是重新發揚起來。

因為佛教是在印度文化環境中間發生的,應該說,從它發生的那個時候,是在印度文化整體環境中,它帶有某種跟主體文化相對抗的精神,因為在古印度本土的主體文化,是一種神創世界的文化,萬物都是神創造的,人的命運也是由神來決定的。

正在這樣的環境中間,佛陀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原始的理論來說明宇宙萬物不是神創造的,而是因緣所生的,而且是相互關聯的,是一個整體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整個世界都是萬物關聯在一起的,各種因緣才構成豐富多彩的現象世界,而這個現象世界,從根本上來講,因為是緣起的,所以是無常、無我的,也就是性空的。這可以說從根本上來否定印度主體文化中間,眾神創造世界萬物的理念。

另一方面,人的命運也不是由神來決定的,而是決定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也就是你的身口意三業,你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所以說,人的命運是自作自受的,所以用因果業報來否定了人的命運是由神來決定的,尤其「緣起性空」否定了萬物由神創造的。

所以在印度文化的環境中間,佛教的思想,佛教的這些理論,應該說跟主體文化是不一樣的,也可以說,在當時印度,這是一種異狀的文化。而在這發展的過程中間,特別到了公元以後,佛教的發展過程中間,不斷地受到印度本土文化的影響。

至於早期佛教自作自受的理念,自我解脫的理念,受到印度整體文化的影響,開始有一些變化,這個變化發生在什麼方面?發生在開始批判佛或者菩薩只求救度自己,成就自己,而不入世間度化眾生的一種傾向。這個變化,我想在佛教的發展歷史上面,特別在印度佛教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

傳到中國來以後,這種後繼佛教的影響也有,但是自從中國的佛教跟本土文化結合,後來又產生了禪宗,這個情況我覺得有發生變化;禪宗開始強調,我們學佛是為了成佛,為了做佛,所以說自性佛。禪宗強調佛不是外在的,佛就是你的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覺悟了,就是佛;迷惑了,就是眾生。一念之間,都在你自己心中。

從這一點上來講,禪宗就回到了佛陀最初悟到了次第的道理,然後去強調自我的覺醒,自我的覺悟。所以在中國禪宗慧能的《壇經》裡面,有非常明確地講,「不是我慧能在度眾生,是眾生自己在度眾生。」所以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回歸自性,回歸本來清淨的自性,而這種覺悟的智慧,並不是外來的,每個人都具有本具無漏之心,都具有般若的智慧。

因此,佛與眾生,畢竟無異,可以說,在這一點上面,就回歸了佛陀最初的本意,而且把這一些落實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間,佛教最初傳到中國,跟中國本土文化產生很多的衝突,最初被認為佛教是追求自我的解脫,這跟中國文化中間,強調那種擔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是有違背、有衝突的。

所以,經過了很長時間,佛教開始就把從佛經裡面吸取的那種不二的思想,特別是世間和出世間的不二的思想,強調佛教不是離世間,而是我們認清這個世間的根本,就像《維摩詰經》裡面所講的,「世間性空,即出世間」,所以禪宗發揚了這樣的精神,就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離開這個世間,不可能達到覺悟的,就是在世間的生活裡面,面對這個世間的生活,我們才能夠達到覺悟,才能夠獲得解脫。

中國近代的一位佛教大師太虛大師就講,中國佛教的特質就在於禪。所以,禪宗是印度佛教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又帶有非常鮮明的中國本土文化的特色,所以它有一種擔當精神。

剛才我聽德凡法師講到慈濟上人的一些理念,很有感觸;證嚴上人就是把佛教的慈悲精神跟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禮的概念,禮的這種文化,很好地結合起來。我記得我第一次來參加慈濟論壇的時候,也參訪慈濟的許多事業,其中我當然最感興趣的,就是教育,因為我本身就是在做教育工作。

所以像剛才德凡法師講到的,教育首先教人怎麼做人,慈濟的教育理念,這一條是非常突出的。剛才德凡法師講到守禮,記得當時我參觀慈濟,看到教育方面,有兩句話印象很深,我回去以後,一直在傳播這兩句話,我就加了兩句話,變成了四句話,所以現在大陸很多人認為我提出了這個教育理念,其實我是從慈濟的教育理念得到啟發的。

哪兩句話呢?就是「教之以愛,育之以禮」,這兩句話,教育嘛!教要「教之以愛」,育要「育之以禮」,這兩句話對我很觸動,教育教什麼?愛和禮,所以回去我到處都講,我說教育,首先要開發他的「情商」,不是首先去開發他的「智商」,有了「情商」以後,他才有一種大愛的精神,才會去愛眾生,才會去為了眾生,只要是眾生需要的事情,我就會去做,不管怎麼樣艱難,甚至要付出自己的生命,由於對於眾生大愛的精神,那我也會去做。

一個沒有愛的精神的人,具有再多的知識,他只能為自己,只是為自己,所以我說教育的「教」,第一就是要教愛,要情商的開發,然後「育」,育要育之以禮,這個我想不講了,剛才德凡法師已經講得非常豐富,講得非常精彩,我完全贊同,這是教育之根本。

而我回去後面加了兩句,是哪兩句?一句是叫做「啟之以智」,開啟人們的各種智慧,也就是各種的愛好,剛才休息的時候,大家就說,你看看,我們慈濟人生活都那麼豐富多彩,大家都是多才多藝,我們吃的點心,都是慈濟人做的,那邊還在彈古箏,那邊還在泡茶。

是啊!我們要有多方面的興趣,多方面的愛好,而且可以說,這些種種也都是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包括我們看到慈濟許許多多的資源回收站裡面,很多的老人,很多智能障礙的人都在那兒做,我們不要看僅僅是一個經濟上的問題,這是對參加這項工作的老人的一種心靈滋潤,這無法用經濟來計算,所以要開啟人們的智慧。

最後,我加了一句,「導之以行」,讓他們落實到行動中間。至於我把慈濟的這兩句話,「教之以愛,育之以禮」,加上了「啟之以智,導之以行」,作為我對於教育的理念,我也在大陸的很多地方來講述這個教育的理念,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甚至於到大學,我認為都要有這樣的一種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是培養人的,使人懂得如何做人的,而不是僅僅給他一些知識。

我覺得慈濟的證嚴上人這些理念,是把佛教的精神、菩薩的精神,跟中國儒家的精神緊密結合的,體現出了中國佛教的一種傳統,從禪宗,一直到近代的一些大師,首先培養人,成為一個完善的人,完美的人。

所以,像太虛大師講的,「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這是真的,現實的,我們所景仰的是佛陀,但是怎麼樣完成你這樣的景仰呢?就要落實到你的人格的養成,人格的圓滿;人格圓滿了,也就成佛了。

所以我這一段時間一直在大陸的各種宗教的場合,佛教的場合,我就講,我們中國的佛教,跟印度後期佛教有某一種差異,這差異體現在什麼地方?就是我們不要像在印度後期佛教那樣,只是去拜佛,拜菩薩,求佛,求菩薩,而要去學佛,做佛,學菩薩,做菩薩,我想,在這一方面,慈濟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有那麼多的慈濟菩薩,都是在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為全世界的人類服務。

我覺得今天在紀念慈濟成立五十周年,將來怎麼樣發展,應該是很明確的──繼續發揚我們慈濟這種行菩薩道的精神,做一個真正的慈濟人!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何日生
出版/發表年:
2015
出版單位/出處:
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關鍵字:
如來藏 ;
阿賴耶識 ;
染淨相依 ;
利他度己 ;
真常唯行 ;
願力緣起
英文關鍵字:
Tathāgatagarbha ;
ālaya-vijñāna ;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olluted and pure originations ;
benefiting others and oneself ;
true-eternalism and action-only ;
vows as the origin

從如來藏染淨相依相異探討大乘菩薩道之修行法門


摘要

如來藏是染淨同體,相依相異,眾生皆有如來藏,轉染為淨及佛性。阿賴耶識亦是強調染淨同體,轉識成智,即成就大圓鏡智之無量功德。如來藏的意含為染淨、俗聖、佛與眾生不二的理念。佛不離眾生,修行不離眾生,佛性在世間覺,在利益眾生中淨化自心;煩惱地就是成佛地;在淑世理想中得究竟覺悟,達到俗諦與真諦不二的大乘佛教修行境界。如來藏的真常清淨心非與染汙分離,而是「於染汙證清淨」,「於無常證恆常」;「於當下契無始」;「於行中覺真如」;「於世間證涅槃」。

 

Abstract

The Tathāgatagarbha Doctrine conveys untainted and contamination and intertwined by purity and impurity. All the sentient beings convey the Tathāgatagarbha Doctrine. If we turned the impurity into purity, then we reach the state of Tathāgatagarbha or so called the state of Buddha Pure Nature. The alaya-vijnana or so called "store consciousness" carries the seeds of impurity and purity. Only we transformed the impure consciousness into ultimate wisdom, we reach the innumerable merits of Buddhahood. The Doctrine of Tathāgatagarbha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purity and impurity; no distinguishing from saint and layman, no differentiating on Buddha and sentient beings. The compassion and wisdom of Buddha shall never neglect the sentient beings and his ultimate awakening can only be reached in the secular world. Through the dedication of purification to all sentient beings, we purify our spirits and eventually reach the state of Buddhahood. The place of bothersome is indeed the place of Buddhahood. By accomplishing the purification of secular world, we reach the ultimate awakening of Buddha. The way of Mahayana-The Greater Vehicle Buddhism proclaims that the states of secular and divine have not been distinguished. The spirit of pure, true and eternal state has not been separated from the secular impurity. On the contrary, it is through the impurity, we enlighten our purity; through the impermanent, we prove the eternality; through the present moment, we size the state of non-beginning; through the actions, we awaken our genuine intrinsic Buddha nature; through the earthly world, we reach the state of Nirvana-ultimate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楊秀娩
出版/發表年:
2014
出版單位/出處:
慈濟大學
關鍵字:
藥師經、
藥師法會、
人間淨琉璃世界、
慈濟研究
英文關鍵字:
Sutra of the Medicine Buddha、
Dharma Assembly of the Medicine Buddha、
the Pure Land in Human World、
Tzu Chi Research

慈濟與《藥師經》的因緣


摘要:

 本論文以佛教經典《藥師經》探討慈濟如何依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建立慈濟四大志業的基礎。依據靜思人文發行的《東方琉璃藥師佛大願》指出,慈濟與《藥師經》共有三次的因緣。

 

  第一次是在一九六六年,證嚴法師為了創辦慈濟功德會,以啟建藥師法會的方式,藉此召募人力與救濟金,開闢了慈善工作。第二次是在一九八五年,證嚴法師為了在台灣東部建立醫院,因此決定到台北籌募資金與網羅人才,並以《藥師經》「尊重生命」的觀點講述宣揚建院理念,也因此凝聚許多的「法緣」。此時慈濟不僅完成醫療工作,教育與人文的區塊,也逐漸發展成型。第三次是在二○○一年七月,證嚴法師有感於天下災難頻傳是源於「眾生共業」,因此再次講述《藥師經》。

 

  藥師佛因其十二大願成就莊嚴的東方淨琉璃世界。筆者透過民族誌與文獻回顧的方式,發現慈濟四大志業的發展與《藥師經》中的「琉璃」觀念相似。此外,慈濟也以「慈濟三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以及天下無災難,作為打造「人間淨琉璃世界」的基礎。

 

Abstract: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Tzu Chi builds its foundation with the Twelve Great Vows from Sutra of the Medicine Buddha. According to the book Eastern Pure Land and Medicine Buddha published by Jing Si, Tzu Chi has three times with this sutra.

 

First,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founded Tzu Chi and holded Dharma Assembly of the Medicine Buddha, recruiting charity’s members and donation, in 1966. Second, for building Tzu Chi Hospital in Hualien with the spirit of respecting life, she went to Taipei and sermons this sutra, recruiting new members and contribution. She was attracted by many followers, loyal and faithful. Successfully, Tzu Chi Hospital was completed in 1985, and the area of education and humanism was also finished soon afterwards. Third, being aware of the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originated by the collective karma, Master Chen Yen preached Sutra of the Medicine Buddha.

 

Medicine Buddha forges the Eastern Pure Land by the Twelve Great Vows. By the approach of ethnography and literature review, I found the idea of Pure Land in Tzu Chi comes from Sutra of the Medicine Buddha. Moreover, it is the “Tzu Chi Three Vows” –Pure Mind, Peaceful Society, and Peaceful World, themselves which build the Four Main Missions for the Pure Land in Human World.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Richard Gombrich
出版/發表年:
2013
出版單位/出處:
Equinox Publishing Ltd.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Tzu Chi,
Humanistic Buddhism,
karma,
orthopraxy,
lay Buddhism,
gender, authority,
Confucianism, pragmatism

A Radical Buddhism for Modern Confucians: Tzu Chi in Socio-Historical Perspective


Abstract:

The new Taiwanese religious movement Tzu Chi raises interesting issues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s. First, as a Chinese form of Buddhism, it embodies an attempt to reconcile or even merge the cultures and mindsets of two utterly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the Indian and the Chinese. Secondly, it casts doubt on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a sect, as against a church, demands of its members exclusive allegiance. Thirdly, it shows that an emphasis on orthopraxy rath-er than orthodoxy may be modern as well as archaic. Fourthly, it also sug- gests that the view that secularization is tantamount to a narrowing of the domain of religion can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In the case of Tzu Chi there is  probably some overlap between the last three issues, in that they show that  generalizations about sects formulated by western sociologists have taken Christian sects as their model and may not b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取自Academia.edu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盧蕙馨
出版/發表年:
2011
出版單位/出處: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關鍵字:
遺體捐贈 ;
菩薩道 ;
實踐摹仿 ;
聖化 ;
生死學
英文關鍵字:
body donation ;
the Bodhisattva's way ;
mimesis of practices ;
sanctification ;
life-and-death studies

遺體的聖化,死亡的超越:慈濟大體捐贈的宗教文化現象


摘要:

本文考察慈濟佛教團體推動的大體捐贈何以能打破「保存全屍」的華人文化傳統,獲得社會響應。研究針對證嚴法師和慈濟志工的倡導、個案故事,以及大體啟用和火化追思儀式進行探討,發現捐贈除省錢或行事方便的考慮外,捐贈者及其家屬願意接受遺體遭受破壞,關鍵在於慈濟場域「聖化」大體的語言和儀式中,遺體轉化為三種象徵,即「生態之身」、「道德之身」、「菩薩之身」,對應到「資源回收」、「道德人格的實踐」、「菩薩行」三種意涵,標示從物質性存在到精神性存在的提升,從有限到無限的生死穿越,是這些超越性意涵打動人心。其牽涉的不只是「如何辦後事」,且包括「如何面對死亡」的問題,雖在慈濟的宗教社會場域中生成,但也和文化慣習密切相關,如相當程度地滿足華人完成「道德人格」的成就感需求,以及來世投生善道的期望。宗教信仰未必是捐贈主因,社群或人際互動的助人氛圍常促成捐贈的「實踐摹仿」。群體和個體對捐贈意義的認同共鳴,使得死亡不再是避諱畏懼之事,捐贈衍生面對乃至超越死亡的安頓力量,形成現代華人異於傳統的「送終」觀念和作為。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Buddhist Tzuchi organization's promotion of body donation for medical use is able to challenge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keeping the cadaver intact.” Researching on Master Chengyen and Tzuchi volunteers' appeals, case stories, and memorial rituals for body donors, the study finds that apart from economical and convenient reasons, donors and their relatives accept the damage to the corpses as a result of the ”sanctification” of the donors by Tzuchi's rituals and narratives. The corpse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ree symbols, namely, the body of ecology, the body of morality, and the body of bodhisattva, each connoting to ”recycling of resources”, ”fulfillment of moral personality”, and ”practice of the Bodhisattva's way”. These meanings represent the elevation of physical existence to spiritual existence and the crossing of life and death from limitation to infinity. They become persuasive in preparing not only for the funeral, but also for the death. Their appearance in Tzuchi's socio-religious field is very much motivated by cultural habitus, for example, the value of ”moral personality” and the hope for good incarnation in next life for the Chinese. Religious belief is not necessary a factor for body donation. The helping aura in Tzuchi community and personal networks often brings about ”mimesis of practices”. The echoing of individuals and the group to the meanings of donation makes death not formidable. The body donation establishes a norm of ”biding farewell to lif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 for modern Chinese.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相關文章連結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