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2 頁
               
文章標題作者出版年

佛教非營利組織訪視志工傳承之研究─以佛教慈濟基金會為例


陳志明


2018


證嚴上人的慈善思想與實踐


何日生


2017


慈濟法脈宗門與慈善的開展 Tzu Chi's Philosophy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arity Mission


呂芳川


2016


緊急人力運籌體系之個案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黃建榮 ;
余德成 ;
陳美良


2014


救災系統自我組織過程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韓釗


2013


台灣高齡者參與團體志工服務對正向老化的意義-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


劉翠姿


2013


慈濟的跨宗教合作經驗-「百川歸海」的譬喻和詮釋


盧蕙馨


2010


The Tzu Chi Foundation's China Relief Mission

赫曼‧李奧納(Herman B. “Dutch” Leonard)

2010


宗教慈善與災害重建:以九二一賑災爲例


安德瑞(André Laliberté)


2009


慈濟基金會教育援助之實踐經驗研究:以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為例


謝瑞君


2007

作者:
陳志明
出版/發表年:
2018
出版單位/出處:
輔仁大學
關鍵字:
非營利組織、
師徒關係、
慈濟、
訪視志工
英文關鍵字: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entoring relationship、
Tzu Chi、
Visiting volunteers

佛教非營利組織訪視志工傳承之研究─以佛教慈濟基金會為例


摘要:

本研究以慈濟為研究個案,目的為深入探討訪視志工參與慈善訪視工作的動機、訪視幹事傳承慈善訪視工作的過程及能力,進一步認識佛教非營利組織培育志工參與助人工作的理念及方法,並透過慈濟培育訪視志工的過程與經驗,作為佛教非營利組織培育訪視志工時的借鏡,為達研究目的,採用個案研究法與深度訪談法,以滾雪球抽樣的方式,於2017年10月至11月訪談七位北部地區現任訪視幹事。

本研究發現慈濟訪視志工參與慈善訪視工作的動機受三項因素所影響,包括:具宗教信仰內涵並可具體實踐的慈善理念、專業社工與資深志工相輔相成的督導制度、訪視志工與個案間的個別因素及交互作用;慈濟訪視幹事傳承慈善訪視工作的過程則有三項特點,包括:鼓勵訪視志工全程參與助人工作,並賦予決策的權力、培養訪視志工的團隊意識與團隊共識,展現團體綜效、訪視幹事可發揮更多情感性的心理社會與角色楷模功能;而慈濟訪視幹事傳承慈善訪視工作的能力,最需要培養的是人際性與政治性技能。

本研究對佛教非營利組織培育訪視志工提出三項建議,包括:提升訪視志工參與動機、建立資深志工培力制度、規劃蘊涵宗教信仰與融合現代助人專業方法的知識管理系統,供學術界與實務界參考。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Tzu Chi as a research case.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i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otivation of visiting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charitable visits, the process and ability of visiting leaders to teach charitable visits, an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Buddhis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cultivate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helping people. Simultaneously, through the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zu Chi to cultivate visiting volunteers, as a imitate target for Buddhis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cultivate visiting volunte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this study using the case-study research metho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and snowball sampling,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2017, interviewed seven current visiting leader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motivation of Tzu Chi visiting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charitable visits is affected by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charitable concept with religious beliefs and concrete practice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and senior volunteers complement each other's supervision system, individual factor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visiting volunteers and clients; the process of Tzu Chi visiting leaders to teach charitable visits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encouraging visiting volunteers to full participate in helping people, giving decision-making power, and training visiting volunteers having team awareness and team consensus, showing group synergy, and visiting leaders can exert more emotional psychosocial functions and role modeling functions; the abilities to most need to training of Tzu Chi visiting leaders to teach charitable visits is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political skill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Buddhis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cultivate visiting volunteer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motivation of visiting volunteers,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senior volunteers, and plann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hat integrates religious beliefs and modern professional methods. For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何日生
出版/發表年:
2017
出版單位/出處: 
關鍵字: 慈濟、證嚴上人、慈善 
英文關鍵字: 

證嚴上人的慈善思想與實踐


摘要

西方的慈善精神是以為富布施為主軸,開展出企業家族的慈善事業。如馬斯洛所言,個人先實現自我完成,再進一步完成社會實現。

近代西方的慈善概念與理想,源自馬克斯.韋伯(Marx Weber) 所詮釋的企業家之神聖天職1。基督徒是否作為上帝的選民,一個基督徒是否為上帝的選民,端賴他在現實的事功,與對於基督教戒律的實踐。經濟的獲利不再是滿足個人慾望的工具,而是榮耀上帝,是一種先天律令式的倫理,一種神聖天職。獲利之後再去幫助更多的人,也意味著行基督的慈愛。

到了後資本主義時期,是由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所述,由一群有理想的知識青年發起社會企業,強調以企業精神藉慈善達到社會均富之目的。或是以非營利組織的型態,從事社會正義與社會福利共享之理想。如創立消費者協會的雷夫.奈德(Ralph Nader),以及近十年不斷興起的社會企業。

佛教的慈善來自佛陀的慈悲思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感同身受」是核心思想。大慈心人人本具,慈悲心與富裕無關,而是著重心的啟發。佛教的慈善並不具備基督教救贖的概念,而是強調眾生與我同一,他們的苦就是我的苦,所以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慈濟宗門證嚴上人的理念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感恩我們能做一個幫助人的人,而不是被幫助的人。

關鍵字:慈濟、證嚴上人、慈善 

前言

西方的慈善精神是以為富布施為主軸,開展出企業家族的慈善事業。如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所提出個人心理的實現階段,即為個人總是先完成自我實現,再進一步完成社會實現。

近代西方的慈善概念與理想,可以引源馬克斯・韋伯(Marx Weber)所詮釋的企業家之神聖天職。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一書中,將基督徒是否作為上帝的選民,端賴他在現實世界的事功,以及對於基督教戒律的遵循與實踐。一個基督徒是否為上帝的選民,不是由教會決定,而是經由自我的檢視——自己是否成就偉大的事功,以彰顯上帝賞賜的榮耀。

以此思維,經濟的獲利不再是滿足個人欲望的工具,而是要彰顯上帝。自我商業經濟的成功是一種先天律令式的倫理,一種神聖天職。 這些上帝的選民不是普遍性的,是特殊性的,亦即只有部份人能得到此等榮耀。然而這少部分上帝的選民認知其自我經濟成就是來自上帝的揀選,那麼在獲利之後再去幫助更多的人,也意味著行上帝、基督耶穌的慈愛。

西方的企業家往往在成功得到財富之後,開始走向慈善。美國的大慈善家洛克斐勒、亨利・福特、比爾・蓋茲等,都是富可敵國之後從事慈善的工作。他們的愛心以企業有組織、有計劃的模式,推展至全球,歷經數百年不衰。

西方另一種慈善模式來自教會,如天主教的明愛會,基督教的世界展望會,都是以耶穌基督的慈愛作為信念,以教會的力量,將慈善工作擴展至全球。慈愛所到之處,就是應證上帝對世人的救贖。如同耶穌所說:「那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你們要慈悲,如同父慈悲一樣。」

韋伯給予企業家神聖天職的角色,但是資本文明在十九世紀初仍然造成極大的貧富差距。到了後資本主義時期,一如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所述,是由一群有理想的知識青年發起社會企業,強調以企業精神使慈善達到社會均富之目的。3或是以非營利組織的型態,從事社會正義與社會福利共享之理想。如創立消費者協會的耐德,以及近十年不斷興起的社會企業。

佛教的慈善來自佛陀的慈悲思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感同身受」是其核心思想。大慈心人人本具,慈悲心與富裕無關,而是著重心的啟發。佛教的慈善並不具備基督教救贖的概念,而是強調眾生與我同一,他們的苦就是我的苦,所以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以慈濟宗門證嚴上人的理念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感恩我們能做一個幫助人的人,而不是被幫助的菩薩。證嚴上人說:

師父不斷稱呼你們都是「菩薩」,但願人人打從內心,發菩薩心,立菩薩願。

什麼叫做菩薩心?我們投入人間去救苦救難,不只是救人,還要修養自己、度化他人。

俗話說:「一善破千災」,其實假如只有一人一善,哪有那麼大的力量?沒有。必須「人人一善」才可能消弭天災。因為,眾生是共業,假如大家的愛心沒有好好凝聚在一起,災難一旦來臨,任何人都會受到拖累。

我們看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一來,慈濟人的住家照樣淹水;絕對不會因為你有行善,水災就自動隔開,沒辦法。那就是因為共業;選擇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我們還沒有去度化,所以共業來時還是要被波及。何況普天之下這麼大,眾生共業足跡愈來愈多,而且愈擴愈大。所以,我們若不積極地「人間菩薩招生」,喚起人人自愛的話,即使政府、聯合國如何呼籲都沒有用。

因此師父要呼籲大家,我們真的要把欲念縮小,還要度化人間。只有我們自己善的力量還不夠,還要喚醒人人的力量,共同為消弭世間的苦難而努力。

 付出無所求

慈濟證嚴上人的慈善根本思想就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付出無所求是佛教的緣起性空的基本教義,一切緣起故沒有本質,所以說性空,其性空,性即是本質之意。空是沒有本質,空也是心靈清淨之意,心清淨即為空。付出是緣起,心無所求即為清淨,即是性空。空也是包容涵納的意思。「世界虛空,含萬色萬物,世人性空亦復如是。」這是中國禪宗慧能大師的話語。

付出是緣起,依因緣而付出,我們以慈悲大愛面對一切緣起,關照一切緣起,就是緣起法的根本義。緣起,為一切事物的生成,我們以清淨心看待一切緣起,看待一切事物的生成,即為緣起性空。

我們以包容之心,看待一切事物的生成,即為緣起性空。以證嚴上人的意涵,即為付出無所求。付出之意,是以包容心、慈悲心、智慧心看待一切緣起,關照一切事物的生成。無所求即為清淨心,即為空。無所求的清淨心才能用無私的愛關照緣起,才能不斷地為眾生付出。以佛教的另一個語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慈濟慈善緣起──不忍眾生苦

證嚴上人的慈濟慈善緣起是看到一位難產的原住民因為繳不起八千元保證金,而在診所門口留下一灘血。目睹一灘血,知道這故事,他內心不捨,興起救助苦難的慈善志業。

不忍眾生苦,是菩薩大慈悲心的展現。從這樣的一個因緣,證嚴上人從花蓮到西部,從臺灣到世界,都是以這初發心,不忍眾生苦作為其核心情懷與實踐。

證嚴上人的慈善是從一小步做起,讓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存下五毛錢,每個月有十五元,集合起來就可以去救人。這是心理學所言的“start from a small step.” 從一小步做起,將慈善門檻降低。不是有錢人才能做慈善,是有愛心的人都可以做慈善。所以證嚴上人才說:「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是有心人的權利。」以此理念,慈濟號召了大量愛心人士加入慈善的行列。

身心境具足圓滿

 慈濟在慈善的工作中,強調身與心的關懷,不只給予物資,給予心靈的安慰與尊重,還要安他們的生活。

所以從早期每個月定期的大型發放過程開始,照顧戶到慈濟靜思精舍領賑濟物資,志工都會將物資打包整齊,雙手鞠躬奉上,表達對照顧戶的尊重與愛心。志工同時也幫他們剪頭髮,讓他們的儀容清淨,這是慈濟志工對於照顧戶身與心的照顧。

慈濟志工也定期到照顧戶的家中打掃,幫照顧戶清理雜亂不堪的屋子,幫他們沐浴、理頭髮、修指甲,然後每個月探視,補貼家用,並逐漸地引領他們出來做志工,為其他人苦難人付出,這是身、境、心的具足。

慈濟的慈善理念就是要眾生達到身心境的具足。這是體現佛教《無量義經》與《藥師經》的精神。《無量義經》的核心理念是性相空寂、濟度群生;以無所求的心為眾生付出。

《無量義經》對於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慈濟四大志業都有很深遠的影響。《無量義經》之經文中強調菩薩為不請之師,只要看到有苦難的人,就主動前往救助。這是慈濟慈善的根本精神。

《無量義經》的教義「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5 這種大慈悲的胸懷是各宗教、各家思想體系的共同基石。而慈濟的慈善理念與實踐就建立在這樣的基石上。

慈濟宗門的理想是使一切有情眾生,脫離苦惡,達到「身體康安,心靈潔淨,物質豐足」的境地。這三個目標,總結了〈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本懷。因此慈濟宗門正是以《藥師經》作為接引眾生領悟清淨智的法源之一,也是慈濟實踐入世行的理想與願景 。

從身邊做起 菩薩從地湧出

 慈濟的慈善強調腳走得到,手觸及得到的先做。從身邊做起,社區中需要關懷的貧戶,慈濟稱為照顧戶,開始啟動救濟工作。鄰里中有發生急難事件,不管是水災、火災,慈濟志工都即刻前往救助。

1969年臺東大南村發生大火,一百四十八戶房子都被燒毀,證嚴上人帶領著慈濟志工立刻發動緊急救援,協助災民物資與生活的安置。

1996年當賀伯風災發生,慈濟開始全面走向社區化。志工的組織以社區為中心,鄰里一旦有災難,當地志工可以立刻動員,這是慈濟動員快速的關鍵之一。在過去二十年當中,哪裡有災難,慈濟人都是首先抵達,這是在地化的成果。

包括2001年的納莉風災、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2015年的八仙塵爆、2016年的臺南大地震等,慈濟志工化都發揮了極大的愛心動員力與災後復原力。筆者把這種動員模式稱為「當地自願創發的原則(Local Initiation)」6。 一但災難發生,慈濟人不是等總部號令,不是等社區的幹部號令,而是看到的人立即投入救災。

所以921大地震四十五秒內就有第一位到達現場救援的志工,因為他們在現場,看到苦難就會立即參與救援,這種賑災模式是從心啟動,心的慈悲被啟發,他們隨時隨地就會發揮這種急難賑濟的愛心。這種愛心被啟發,當然是經過長期的慈善參與宗教情懷的陶冶。慈濟舉辦各種培訓課程,就是在培養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宗教情懷。因為具備這種宗教情懷,慈濟志工才能隨時啟動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所以慈濟才被稱為「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人。」 

《論語雍也篇》有這麼一段話:

      「子貢問孔子:『如有博施濟眾於民,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為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乎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矣。』」 

仁愛之人,對他人之布施、付出,能就近做,能近取譬,就是仁者。7

慈濟的慈善體現這份理念。在社區做,將社區營造一個儒家似的大家庭。只不過,過去的儒家大家庭以宗祀為中心,以親族為聯繫。現代社區則是表現社會階層,以經濟生活為中心。慈濟在這種社會階層與資本為主體的社區生活中,注入人性平等的愛與關懷。

佛教《法華經》裡的「從地湧出品」記載,釋迦牟尼佛陀說《法華經》,希望弟子傳大乘菩薩法,入世救眾生。他方菩薩湧現,願意在娑婆世界承擔實踐釋迦牟尼佛的願力。但此時,娑婆世界菩薩卻從地湧出,釋迦牟尼佛希望在地菩薩能承擔入世的菩薩志業。慈濟所實踐的慈善與緊急賑濟的模式與理念,是實踐了《法華經》〈從地湧出品〉的精神。

社區就是大家庭

把社區打造成一個愛的家園,是慈濟的慈善目標。因此慈濟功德會在全臺各地廣建靜思堂,靜思堂就是慈濟人修行、付出、培訓的道場,也是社區鄰里的家。以靜思堂為核心,讓志工能夠就近活動、分享經驗、接受新的課程訓練,這些課程訓練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環境與信仰。

沒有信仰作依歸,慈濟志工不可能長年累月、持續不懈地為苦難人付出。長養慈悲心是信仰課程的關鍵。如何為眾生付出,讓眾生得歡喜,是慈善等志業課程培訓的重點。

廣建靜思堂,打造社區愛的中心,讓慈濟的大愛廣被臺灣,是慈濟慈善能普及臺灣及全球的重要因素。

根據臺灣內政統計通報,2015年底臺灣登記有案之寺廟計1萬2,142座,道教寺廟9,527座,佛教寺廟2,345座,一貫道222座;教會(堂)數計有3,280座。慈濟在全臺灣的靜思堂有三十多座。比起基督教、道教或整體佛教的宗教建築數量相比,慈濟的建築比例仍低很多,但是從慈善出發,慈濟已經能夠發揮其極大的愛心動員力。

慈濟不興建傳統寺廟,而是以較現代化設計的靜思堂,結合宗教信仰與慈善工作於一身。讓宗教信仰豐厚慈善,讓慈善體現宗教信仰。

自力耕生 不受供養

證嚴上人創立的修行道場靜思精舍,其所屬的出家師父及清修士都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理念;「自力耕生,不受供養。」

慈濟功德會成立在靜思精舍,但精舍的財務與慈濟功德會的財務必須完全分開。每當精舍發放完畢,如果有人把發放過程中掉下來的米,放進精舍的米缸,會立刻被制止,因為發放的米是屬於慈濟功德會,是接受十方捐款,布施給十方。精舍是自力耕生,不受供養,十方的財物不能進靜思精舍。這是證嚴上人要求靜思弟子與慈濟人一貫堅持的原則。

靜思勤行道,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修行師父的勤行是所有慈濟人的典範。永不退休是靜思精舍的信念。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慈濟全球志工定期回到靜思精舍,與常住師父一起在菜園勞作,學習與大地共生息,在勞動中謙卑地向大地學習,向出家師父學習服務、付出的精神。

在靜思精舍,掃地、掃廁所都是出家師父承擔。這是奉獻付出的精神。這精神經由慈濟志工回來洗禮,帶回到全世界各地。付出、服務是慈濟人生命的本質與目標。

教富濟貧從家庭開始

慈濟慈善的成功從三十位家庭主婦開始,逐漸擴及專業人士及企業家。一開始的志工都是有心跟隨證嚴上人的學佛者,他們不是社會中的秀異份子,也不是富有的企業家,但是憑著對證嚴上人的信與愛,他們逐漸地將慈善在花蓮、臺東一帶生根,並逐漸擴及臺灣各縣市。

「教富濟貧」是證嚴上人恆持的理念,藉著行動啟發富有者的慈悲心。一開始是家庭主婦度化自己的丈夫進入慈濟,證嚴上人給他們的方法不是讓她們教導先生慈善的責任,而是希望她們在家裡柔和善順,做好妻子的美德,包容先生的諸多習氣,所謂「丈夫是一丈之夫」,先改變自己的個性,讓先生感動,最後先生也跟著太太進入慈濟做志工。

慈濟早期的女性志工不只度化自己的先生進入慈濟,也接引許多朋友、企業家經由認識慈濟,經由與證嚴上人會面,而受到感動,繼而進入慈濟成為志工。證嚴上人以無比的攝受力讓見到他的人都感動於他的慈悲與胸懷,因而投入成為慈濟終身志工。

證嚴上人的人格感召是「教富濟貧」成功的關鍵。富有者從感念證嚴上人的慈悲,繼而在付出中得到愛的歡喜,因此成為慈濟志工。

宗教情懷的啟發

宗教情懷的啟發在慈濟的慈善志業發展裡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從早期至今,許多加入慈濟的人都夢見過證嚴上人,甚早在他們成為慈濟人以前,就夢見菩薩,或夢見證嚴上人的身影。

黃永存是慈濟早期的男眾慈誠,他也是慈濟慈誠隊的創建者之一。他過去修過道教、修習過密法。他常在打坐中看到異象,那些異象或為空難,或為不幸的事件。這些異象事件屢屢在之後的現實中兌現。所以他每次打坐看到異象會非常緊張,會不會什麼事又要發生了?

一次,他在打坐中,看見一位瘦弱的比丘尼,步行在寬廣的草原間,他在後頭獨自跟著,結果突然間這位瘦弱的比丘尼掉落在懸崖裡,他想一把抓住他,但是來不及。驀然間,黃永存卻接著看到這位瘦弱的比丘尼乘著蓮花,從懸崖下方緩緩升起。這異象讓黃永存從靜坐中驚醒來,難以忘懷這個夢境。他的同門告訴他,這應該是你要皈依的師父,你要去找這位師父。

他四處詢問廟宇、道觀,想尋找這位比丘尼。每到一處,他總是問,「師父,我們有見過面嗎?」聽聞的法師們都彷彿在五里霧中,不知黃永存所言何物?

就這樣過了快一年,他尋尋覓覓,始終找不到夢中的師父。

有一天,臺北一位慈濟師姊打電話給他,說花蓮有一位師父很慈悲,在花蓮蓋醫院,問他要不要見個面。他嫌花蓮是後山,太遠了,不想去。沒多久,這位師姊又打電話給他,說師父來臺北了,要不要去見這位從花蓮來的師父,黃永存應允了。

他依約到臺北當時位在吉林路的分會面見證嚴上人。見了面,第一句話,黃永存就問:「師父,我們見過面沒有?」證嚴上人沒轉頭看他,只輕輕地說:「你這個傻弟子,我等你這麼久,你怎麼到現在才來!」黃永存聽到這回答,當場震動,竟淚流滿面,無法自己。

他隨後回到花蓮看到慈濟醫院建院宏大,但是到了證嚴上人住持的靜思精舍卻如此樸質儉約,心中大為敬佩。黃永存自此加入慈濟,是早期慈濟的企業家與男眾慈誠的帶領人之一。

另一位航運的成功企業家李宗吉居士,在女兒的接引下,會見證嚴上人。當時李宗吉居士的航運碰到很大的困難,一條船擱淺在外海,賠償金不斷增高,他無法可施,心中十分焦急。女兒帶他見證嚴上人,他見到證嚴上人,訴說了他的苦境,證嚴上人跟他說:「心開船就開。」他當下大悟、大喜。

過了不到一週,那艘擱淺的船竟然自動浮上來了,可以開航了。李宗吉從此踏上慈濟志工之路,終其一生他與全家都在慈濟奉獻投入。李宗吉居士事親至孝,家庭和睦,事業有成,再加上慈濟的慈善志業的無私投入,證嚴上人以佛陀時代的給孤獨長者稱謂他。

以上兩個企業家投入慈濟的個案說明,證嚴上人特出的宗教心靈,是企業家投入慈濟志業的關鍵。這種馬克斯.韋伯稱為魅力型的領導(Charismatic Leadership),一直是慈濟慈善成功發展至全球的關鍵。

志工在與證嚴上人互動中所得到的生命啟發與生活智慧,是他們能夠不斷地投入慈濟慈善的關鍵。這些生命的啟發基本上都是根基於佛教教義,更多的是來自證嚴上人對於慈善賑濟的創建與智慧。

以行動建立觀念

證嚴上人強調行,強調「對的事,做就對了」,以及「做中學,做中覺」。

慈濟的實踐體系是以行動為先,在行動中建立利他的觀念。

許多投入志工行列的慈濟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抱著利他的觀念加入慈濟。很多是因為朋友邀約,因為情誼所以進入慈濟。在慈善投入中感受慈善慈悲的力量。那種愛被啟發的感受是深刻的,令人刻骨銘心的。

南非的志工潘明水原本在德本過著優渥舒適的生活,是因為鄰居的慈濟師姊不斷地請他幫忙開車,做慈善發放。他在多次拒絕之後,由於礙於情面,所以答應了。發放過程中潘明水感受到助人的那份愛心所生的喜悅。從此,他更積極地投入慈濟慈善,並從南非德本開始建立縫紉班,幫助南非祖魯族婦女做衣服,補貼家計。他的縫紉班使得兩萬多人受惠於這個扶貧計畫。當中已經近一萬人投入慈濟做志工。

潘明水是先參與慈善行動,才建立起利他的觀念,啟發利他的心靈。

因此,慈濟是經由行動改變思想。

從情、從人際關係、從對證嚴上人的精神人格感召,因而投入慈善行動,然後逐漸建立利他的思想與心靈。不只是付出者經由善的行動建立了利他的思想與情懷,連受助者也受感動,反過來成為助人者。這是「教富濟貧」後,再「濟貧教富」。一如證嚴上人所述:

         南非的菩薩過去的人生有苦難,身心折磨,接受了佛法之後,如何心開了,可以發揮他們的智慧、力量,走入病苦的環境中去照顧貧困老弱,付出之後,自己的心是法喜充滿,這樣在人群中感受歡喜。

         又有辛巴威志工分享,他感恩慈濟從臺灣將「愛的法」傳到辛巴威。莫三比克志工也分享,她本身是接受慈濟救濟,感恩慈濟人從南非到莫三比克,她如何辛苦的過程,說到激動處,不能自已,很多人就過去圍在她的身邊,很溫柔           地膚慰。

        看到他們精進的畫面,克難的寮房裡,枕頭擺放成一線,整整齊齊,棉被也摺得很整齊,比軍隊受訓            更整齊。這種無法想像精進,只能說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會合到佛法來,就是菩薩在人間,福慧            雙運。不同的語言,如何入他            們 的心,因為有這樣的法──善巧方便的真實法,從內心的智慧          與最虔誠的造福,這是最清淨無染的大愛,匯合著巧妙的智慧,這樣匯合起來,就是福慧雙具。

        這是不同的國邑,不同的語言,非常貧困苦難的地方,他們可以這樣運作,你說這不就是「福德無疆際」,智慧無量嗎?這是「悲智雙運福無量」。實在無法想像,他們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帶得那麼整齊,而且有各種的貧困、不同            苦難的人參加培訓共修。總而言之,這種的法能夠普遍無疆 際,而且身體力行,真是福無量。這種智慧實在很不可思議,「如日懸空月輪圓」,這都是人人自性佛,清淨的真如本性,共聚會合起來,讓福慧平行。8

菲律賓 以工代賑

2013年發生在菲律賓的海燕風災,造成獨魯萬城市幾乎全毀。災難後,城市建築與道路摧毀的程度,讓政府考慮棄城。當慈濟志工抵達獨魯萬之際,當地許多居民正在機場等候離開城市。城市建築幾乎全毀,無居身之所,政府也無計可施。加上風災之後,一無所有,食物、水都短缺,治安問題也令人憂心。

慈濟志工到了現場勘災,看到殘破的景象,居民與政府都坐困愁城。他們將情況報告在臺灣的證嚴上人,證嚴上人隨即指示志工要啟動「以工代賑」( Cash for Relief),希望志工呼籲市民用雙手重建家園。

在第一線慈濟志工隨即號召居民開始用雙手清掃城市。來加入清掃者每人每天發給五百元,這五百元菲幣是賑濟金,不是工資。當時聯合國對於慈濟發放五百元的「以工代賑金」頗有微詞,因為一般的代賑金不超過他們的平均工資,當時菲律賓的平均工資只有兩百六十元,慈濟是給兩倍。

志工蔡昇航與團隊負責與聯合國官員溝通,說明這不是工資,是賑濟金。慈濟不會監督居民是否清掃家園,無論鄉民是否認真投入清掃,慈濟都會發給他們這份賑濟金。

每天早上廣場聚集成千上萬人,慈濟志工帶動他們祈禱,介紹慈濟與證嚴上人的理念,鼓勵他們用雙手重建獨魯萬。

慈濟志工每天將居民分成成千上百個小隊,一隊十個人,選一個小隊長。每天祈禱分享結束後,他們就開始清掃家園。

由於慈濟不監督居民是否有認真在清掃,當地政府告訴慈濟志工,居民說不定跑回家裡睡覺,或到處去領錢,慈濟這麼做能有效能嗎?

慈濟依然堅持不監督,一切自動自發。啟動以工代賑。

用雙手重建家園的行動,四天後,曾經有一位婦女來告訴志工,她說她來懺悔,因為過去三天她拿了錢都跑回家睡覺。她聽到慈濟這樣在全世界救濟,覺得很慚愧,所以她要把錢退回給慈濟。慈濟志工告訴她,這本來就是賑濟金,是要幫助鄉民的,「妳做不做,我們都是要給妳。」不過志工鼓勵她認真投入清掃自己的家園,她感動的回覆,希望以後做慈濟志工。

從第一線資料顯示,當地居民絕大多數都認真地投入城市的重建,十九天當中,慈濟號召了近三十萬人次,將獨魯萬市整個清理乾淨,恢復街道市容及交通,接著生活機能也開始恢復。

當時證嚴上人堅持發放以工代賑金五百元,其實一開始菲律賓當地慈濟志工也有疑慮。因為他們認為太多錢了。但是證嚴上人堅持,他相信災後物資更貴,居民有了錢可以購買物品,當地才能盡快恢復生機。

一週後,獨魯萬的市場開始恢復買賣交易。一個月的光景,獨魯萬已經重新恢復街道的順暢,居民開始中長期重建之路。慈濟接下來發給每戶一萬到一萬五千菲幣的賑濟金,這筆賑濟金讓災民能夠修補自我的住宅,安家、安生活。

慈濟還協助獨魯萬天主教教堂的重建,因為證嚴上人相信,信仰是城市的中心,儘快讓教堂重建,市民的生活才能真正回復原本的正常軌道。

跨越宗教、文化的藩籬

慈濟這種「以工代賑」的模式擴及到全世界許多國家。2017年,天主教國家厄瓜多的聖塔安娜市,發生嚴重水災,整座城市陷入一片泥濘之中,對原本生活頗為困苦的市民,可說是雪上加霜。

來自美國、加拿大、及多明尼加等八國慈濟志工共同投入,前往援助當地災後重建,慈濟發起以工代賑(Cash for Relief),在災後十多天的時間中,啟發一萬多位在地災民,共同清掃大水之後泥濘的街道及校園。在大家群策群力的努力下,校園恢復上學,城市也恢復生機。

從與當地政府協商場地,調度重型機械,到圓滿以工代賑,慈濟以四弘誓願的大愛之心,耐心協調,克服各種難關,終於恢復聖塔安娜市的生機。慈濟人也在當地啟動竹筒歲月,發放以工代賑賑濟金的同時,也發起竹筒歲月,鼓勵受助者能捐幾個銅板,回饋給更窮苦的人,這是慈濟濟貧教富的理念。

更有甚者,慈濟人在聖塔安納天主堂舉辦浴佛,當地天主教徒與慈濟這群佛教菩薩們,共同於5月3日、農曆4月8日的佛誕日進行浴佛。在天主教堂浴佛,神父一起參加,大眾虔誠向宇宙大覺者的聖像禮敬,這確是一個殊勝莊嚴的場面。這景象呈現出宗教本來「慈悲一體,大愛共榮」的本質與和合。

無分別宗教、種族、國界一直是慈濟的慈善理念。眾生無邊誓願度,佛教的本懷就是無分別地濟度眾生。慈濟人在證嚴上人的啟發下,在全世界像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聞聲救苦,哪裡有災難,就立即馳援。這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在利他的實踐中斷除自我執著的煩惱,因此「煩惱無邊誓願斷」。在救助一切眾生中,得一切智,因此「法門無量誓願學」,最終契入無上的佛道。

與政府合作的慈善

在印尼,慈濟大愛除了化解印華之間的種族仇恨之外,證嚴上人更鼓舞慈濟人能超越一切宗教的藩籬。印尼雅加達近郊的伊斯蘭習經院努魯亞‧伊曼(Al Sariah, ies Nurul Iman),是由哈比比(Habib)長老所創建。哈比比以無比的愛心將鄰近的孤兒及貧困兒童收容一起,鼓勵他們向學讀書。習經院在過去仍然像許多較為激進的伊斯蘭信徒般,對於美國的帝國主義作風有某種程度的仇視。

2003年慈濟開始幫助習經院,發放大米給他們,每月五十噸,並興建校舍。習經院在接受慈濟幫助之後,學生人數也逐漸增多,從剛開始的一、兩千位,至今已經接近萬名孩童在這裡生活就讀,年齡從小學到大學都有。證嚴上人希望印尼慈濟志工能夠輔導習經院學習慈濟靜思精舍師父們自力耕生的精神,不受外界供養。

哈比比受到啟發,開始在習經院裡推動自力耕生的精神,孩子們學習做麵包,製作有機肥料,到市集販賣,所得支助習經院的生活。慈濟的援助並沒有間斷,只是進一步輔導他們獨立自主。慈濟志工帶來稻米的種子,讓學生開始利用課餘種稻,實現耕讀的理想。哈比比也運用家鄉清澈的泉水,製作成礦泉水,取名天水,希望能逐步實現自立的生活方式。

有感於證嚴上人及慈濟無所求的奉獻精神,哈比比長老在2007年4月,請慈濟人贈送習經院一張證嚴上人的法照,他要將上人的照片掛在習經院最主要的辦公室,並與《可蘭經》共掛在一起。

2007年8月哈比比長老更進而在每一間習經院教室裡都掛上證嚴上人的法照。讓學生進入教室上課前能向上人禮敬,以感謝證嚴上人對於他們的教導。

哈比比並且鼓勵兩千名習經院學生在2007年的雅加達水患期間,穿上慈濟志工背心做起慈濟志工,學會如何為社會付出,協助苦難的人民。大愛將這一群伊斯蘭教徒與佛教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濟貧教富

南非祖魯族的黑人長期處在貧困之中,慈濟人在村落間發放物資,為他們開設縫紉班,協助他們改善經濟生活。多年後,南非的祖魯族人自己也組織起來,撥出他們縫紉所得的一部分,集合眾人之力,去幫助其他的黑人社區脫離貧困。這批祖魯族慈濟志工行列,利用週末到貧苦村落進行訪視,並且深入南非社會最黑暗的角落關懷愛滋病患。

現在南部非洲已經有八個國家包括莫三比克、辛巴威、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濟蘭、獅子山都有非洲的本土志工。他們是基督徒卻投入慈濟做志工,他們說:「我們是做上帝的工,通過慈濟,我們更接近上帝。」「耶穌與佛陀是一樣的,祂們就是大愛。」所以南非本土志工也在教堂裡講慈濟,與慈濟人一起浴佛,透過無私大愛,慈濟讓不同的宗教信徒找到共同的真理——愛。

透過尊重及無所求的愛,讓一切被幫助的人,也都能開始為他人付出,這是愛的迴向,也是慈濟人的平等愛,在非洲大陸這一批基督徒身上得到深遠的實踐。

大愛化解海峽兩岸僵局

2008年11月,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臺灣,這是繼1991年辜汪會談之後,海峽兩岸一次最高層級的互訪。陳會長訪臺唯一會見的民間人士是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 

陳雲林會長希望會見證嚴上人的最大理由是,他希望經由這個機會當面代表大陸災民與政府,感謝慈濟志工在過去十九年來,默默的在二十三個省分,對貧困人民與受災之民眾無私的付出與奉獻。

陳會長與證嚴上人會面之地點選在臺北關渡的大愛電視臺之大愛廳,使它成為一個見證大愛的難得之因緣。席間陳會長一再感恩上人帶領慈濟人對大陸同胞的真摯愛心,上人也展示慈濟志工利用環保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的賑災毛毯與毛衣,這些毛毯已經有幾萬條送往四川汶川地震賑災之用。

雙方見面的時間只有半小時,但是氣氛莊重、溫馨,融洽、愉悅,一種大愛的情懷迴盪在廣闊的大愛廳裡。這與兩岸諸多令人憂心或不安的政治對峙情勢形成對比。

隔日,11月7日的中國時報以頭版登出陳會長與證嚴上人會面的照片,照片中陳會長雙手合十虔誠向證嚴上人感謝的鏡頭,說明並捕捉了兩岸最具歷史意義的和諧與大愛之景象;這景象之型塑,應追溯到慈濟在1991年啟動馳援大陸華東水患的關鍵性決定,這決定為兩岸長期的政治對峙注入一股無形但深遠的和諧之清泉。

1991年大陸發生百年罕見之水患,整個華東與華南地區十多個省份深陷洪澇之災。證嚴上人透過電視鏡頭看到千千萬萬的災民,甚至上億的災民於寒冬之際無家可歸。大水不退,災民飢寒交迫。他於是號召慈濟人組織賑災小組前往大陸勘災。

賑災小組由慈濟基金會王端正副總執行長帶隊,前往北京與大陸官員交涉。由於大陸對於來自臺灣的慈濟基金會所知有限,加上官員希望慈濟捐錢,而不是直接發放,這與慈濟直接、重點之原則有所不同,因此初期的交涉並不順利。之後,當時民政部閻明復副部長知道臺灣慈濟有意到大陸賑災,就連絡還在北京的王端正副總,並立即邀約見面。

會面中閻前副部長表達歡迎慈濟前往災區馳援,政府願意全力配合。王端正副總表達了證嚴上人不捨災民歷經天寒地凍,無家可歸之苦,希望盡一己棉薄之力,協助災民度寒冬。

王端正副總並以「一個目的,兩個原則,三個不為,四項物資,五個配合」為題,向大陸官方說明慈濟無所求付出的慈善精神與理念。

「一個目的就是賑災」。兩個原則是「重點與直接」。災區範圍很大,慈濟希望投入「重點災區,並且直接發放」。「三個不為,是不談政治,不做宣傳,不刻意傳教。」四項物資包括食、衣、住房、醫療等援助,而五項配合是期盼政府單位提供災民名冊、車輛、發放地點等協助。

王端正副總與閻前副部長相談甚為融洽,閻明復前副部長說:「即使只有一塊錢,也是很感激。」這次會談開啟了慈濟對大陸水患的援助計畫。

在閻前副部長允諾全力安排下,慈濟賑災小組一行人第二天搭飛機前往安徽合肥,抵達時已經是傍晚時分,相關幹部在辦公室接待慈濟人,災情簡報當中提到,安徽省有七、八十個縣遭淹沒,王副總表示以災情最嚴重,且目前最沒有人前往關懷的縣為優先救援目標,於是坐夜車連夜到全椒,四、五個小時的顛簸路程,終於趕到全椒縣的招待所,雖然如此,縣裡對臺灣來的賑災團,特別是打著「佛教」名號的團體,都難免有一些思慮,縣長和其他幹部於是以紅十字會會長的身份來和慈濟人談。

慈濟初期的賑災過程中,第一線的志工仍然遇到不少與當地官員溝通上的挑戰。由於海峽兩岸相隔數十載,在一開始接觸總有許多文化與思想的異同。有些志工在遇到挫折之際,打電話給在臺灣的證嚴上人請求指導,上人告誡他們,賑災的工作是我們自己要去的,沒有人要求我們去,任何的困難都必須耐心、虛心地去溝通解決,這才是菩薩道。我們幫助人的人,如果遇到一點苦就退轉,那災民怎麼辦?

志工在上人的鼓勵下,持續地進行各種物資與醫療之援助,並且興建住房與建學,讓災民能夠安身、安心與安生。而在臺灣,證嚴上人深體災民之苦,那一年寒冬,他不穿厚衣,立意要體會災民之艱辛,也鼓勵第一線的志工必須無怨無悔地為災民付出全部的心力。

但是就在慈濟志工竭力援助大陸災民之際,來自臺灣的反對聲音卻越來越激烈。部份人士與媒體為文批判慈濟為何幫助大陸。他們說慈濟的舉動無異是在幫助「敵對者」?然而在證嚴上人的眼中,天下只有受苦需要幫助的眾生,何來敵我之分?慈濟在臺灣做慈善工作將近半個世紀,在國際間不管是哪一個種族、國籍、膚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都是一致的。對於不同種族的人慈濟都在幫助,何況臺灣與大陸同文同種。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政治的壓力仍然存在,有些會員甚至說,如果慈濟繼續幫助大陸,他們就不再捐款。很多會員的確停止捐獻慈濟。在眾多壓力底下,特別是在1996年的兩岸飛彈危機,與千島湖事件之際,慈濟基金會持續長期援助大陸的貧困災民,引起許多激烈人士的持續反對與抨擊。在此之際,慈濟資深的幹部與志工就勸上人,是否暫緩救助大陸的工作?

但是證嚴上人卻十分堅決地表達,即使慈濟的會員因此不再捐給慈濟,只要他一息尚存,他仍會以自己的力量幫助所有深受災難與貧病所苦的人們。不管他們是處在何種區域、國籍、宗教或種族,他濟世救人的心念決不會動搖與改變!

證嚴上人在一次開示時說:「有些人會說大陸和我們是敵對狀態,為什麼我們要去救呢?普天之下,只要有生命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去關懷,有人受難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去救,這是慈濟的宗旨。人命總是需要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希望大家能用菩薩心,用佛心、用仁義的毅力,共同來推動為大陸救災的工作,希望慈濟的宗教精神,能喚起大陸宗教的慈悲大愛。」

在上人堅決地大愛意志的感動下,慈濟志工即使再遇到任何重大的阻力,他們仍持續進行對於大陸貧困感恩戶的各項必要之援助工作。

從1991年到2016年之間,慈濟志工的足跡踏遍大陸三十二個省(直轄)市。大陸政府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到現在,地方的幹部在慈濟發放過程中會主動投入做志工,慈濟人無私付出的情懷的確建立了臺灣人愛心的典範,也塑造了非政府組織對於社會困苦之援助,所能啟動的巨大能量與作用。

慈濟在大陸興建四千多個住房,四十多所學校,助學對象超過七萬名學生。住房部份,上人經常告訴志工,興建房子給災民的標準規模,必須是我們自己都想住的房子,才可以蓋給災民住。

除了大型災難之救濟與重建,慈濟的長期援助項目還包括貴州的遷村與甘肅的水窖工程。在貴州,由於山區土地貧瘠,多為石頭裸露之喀斯特地形為主,村民在石頭山上種植困難,慈濟於2000年開始了貴州的扶困計畫。從物資援助,農作種子的提供,到最終將散落在山區無法耕種的農戶遷村。十年來,慈濟已經在貴州等地興建四百多戶住宅,每一戶多為雙層、三房兩廳的舒適樓房。農民在此可以擁有好的耕地,也可以在農暇之餘出外打工。

農民從過去一年收入不到四百人民幣,至今遷村後的農民一年已經可以到達數千人民幣。

在甘肅,全中國大陸最乾涸的地區之一,慈濟志工於1998年也開始援建水窖。在甘肅一個流傳的生活方式是,農村裡的農民一生只洗過兩次澡,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是死亡。這或許過度誇大,但是甘肅偏遠地區農民數年才洗一次澡的情況很普遍。

一個家庭必須有一個成員每日花上五、六小時,翻山越嶺到一個黃澄澄的小水窪裡汲水,那種水叫做苦鹹水。兩桶苦鹹水必須洗菜、洗米、洗臉、洗碗、擦桌椅、澆菜、餵生畜等十多種用途。苦鹹水的衛生條件很差 ,許多居民因此得病。但因為無力就醫,造成貧與病的惡性循環。慈濟為甘肅偏遠農村興建水窖達一萬九千口。一口水窖不只讓農民有乾淨衛生的水,而且可以為家庭省下一個挑水的勞動力,現在他們可以去打工賺錢,以貼補家用。

然而從2007年開始,許多甘肅地區如若笠縣等年雨量不足一百六十毫米,因此證嚴上人希望慈濟志工也能幫助甘肅村民遷村。

2008年,慈濟在劉川地區由政府提供土地,開始了四百戶的甘肅遷村計畫。希望他們能住在靠近黃河的地區,解決農業與家庭用水的長期困境。劉川的大愛村已經成為當地的模範村。

因為慈濟從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蘇、安徽,到北方的河北、內蒙,西部的青海、新疆等地,十九年來長期援助的大愛情懷從無間斷,大陸民政部於2007年舉辦第一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陸地區的愛心楷模,慈濟成了境外唯一的受獎者。

大陸政府並於2008年2月,批准慈濟成為大陸第一家境外合法成立的非營利事業組織。這是大陸政府對證嚴上人與慈濟志工長期在大陸奉獻愛心所做的具體肯定與鼓勵。期望經由慈濟的愛心力量,號召更多的大陸愛心人士,為大陸當前貧富與城鄉差距付出一己之愛心。

2010年慈濟在大陸的基金會正式掛牌,與會的陳雲林會長在大會中說:「慈濟在兩岸關係最緊張的時刻,搭起了大愛的橋樑。」這句話貫穿了慈濟在大陸二十多年的慈善目的,就是要搭起兩岸大愛的橋樑。

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慈濟志工在地震後兩小時就開始啟動物資與動員志工。十四日第一批志工從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昆明、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前往災區救助。從安身、安心到安生,慈濟志工運用在臺灣九二一地震,與各地賑災經驗,全力投入救災與援建工作。上人鑑於眾多災民絕望的心情,除了物資義診之外,他要求慈濟志工開始進行熱食提供的工作。

慈濟志工邀請失去親人的村民一起加入熱食提供的工作行列。村民們在志工的引領下,一起撿菜、洗菜、炒菜,他們恢復了往日的家庭溫暖與日常活動,在這種親身參與幫助災民的行動中,他們超越了自身的哀傷。這是證嚴上人要慈濟志工體認的,只有引領受難者去幫助他人,他們才能超越自我的哀傷。

一位傷感的母親在震後失去了她可愛的女兒。她每日拿著女兒的照片,以淚洗臉,不吃不睡。她的女兒真的很可愛,但是當小女孩從瓦礫被挖出來後,頭不見了。這母親的傷心可想而知,她藉由寫日記抒發對女兒的思念。

慈濟志工看著她的日記其中有一段說,女兒最想做的事就是幫助人。志工就鼓勵這個媽媽說,妳看,女兒的願望就是要幫助人,妳愛她,想她,就應該完成她的遺願。這位母親受到志工的鼓勵,翌日就加入熱食供應的行列,她逐漸地在這種服務村民的大家庭溫暖的浸潤中,展現了難得的笑容。

在四川災區的另一頭,許多孩子在慈濟志工媽媽的帶領下挨家挨戶去關心老奶奶與老爺爺,許多爺爺奶奶傷心難過地沮喪著臉,小志工關心與問候,甚至幫他們洗腳,爺爺奶奶逐漸展現了多日不見的快樂笑容。這就是慈濟安心的工作。長期援助方面,慈濟計畫在災區援建九所學校。希望未來的學校是教育人文的新典範。

綜觀慈濟過去在大陸各地默默地付出與愛心,已經為兩岸的和諧與愛的互動搭起一座堅固的橋樑。雖然這橋樑是由耐心與毅力所搭建起來。

正如一位大陸地方官員向筆者說的一段話,他說:「當慈濟人來大陸賑災的時候,看到老年人一定攙扶,每一隻手都握,每一個人都擁抱,他那時候覺得很假,哪有人那麼有愛心。但是長年來慈濟人始終如一,所到之處總是愛心滿滿,總是帶給當地人希望與愛。在此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之際,貧富差距加大,大陸最需要的就是慈濟這種無私的利他與奉獻的精神。」

這位地方官員的這段話,一如二十多年前慈濟進行大陸賑災之際,證嚴上人向慈濟人所開示的那句話:「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

證嚴上人的悲願,正是企盼透過大愛的情懷與具體的援助,彌補兩岸因為歷史因素所產生的隔閡,因為歲月緣故所造成的差距。證嚴上人的悲願穿越歷史,在今日的大陸土地上逐漸生根發芽,期盼在眾多紛擾的政經因素底下,兩岸仍有一股涓涓不斷的大愛清流,流貫在所有企盼和諧與安樂的人們心中,為時代所曾經造成的誤解或傷痕,獲致根本的癒合,為達成一個和諧、淨化、無災的社會帶來無窮的祝願與希望。

從行善到善行

證嚴上人以利他度己的理念,引導慈濟志工在行善中將自我生命從自我中心,轉化到以利他為中心。從行善到體現一切善。從布施修身,從淑世到自我淨化,慈善是改善世間的法門,也是成就自我慧命的路徑。

慈濟人體現佛法的六度萬行,從布施開始,在苦中體會生命的無常之苦,消除無常之苦就是節制自我的慾望,所以布之後持戒,逐漸邁向自我的清淨心。這是利他度己的理念。利他也會碰到困難障礙,所以要忍辱,連批評侮辱自己的人都要善解、度化,這是精進。能做到與人人都歡喜,於每個境界都自在清淨,就是禪定。禪定生解脫。

慈濟慈善的理念是從四無量心出發,實踐六度萬行,最終邁向自我的覺悟之境。證嚴上人說:

       修行第一功德是四無量心、六波羅蜜。我們好好去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大家知道,慈濟宗門人間道,就是發揮慈悲喜捨,甚至要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無求的心去付出。

       這種四無量心,還要六波羅蜜,就是六度。以四無量心為我們的基礎,大慈大悲,六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法做我們的工具,走入人群去。所以這是我們要第一項修行的功德。10 

       菩薩修行,不離「六度萬行」。慈濟的修行法門,也是不離六度(六波羅密)。佛心師志,就是要拔予樂,也就是六波羅密的「布施」。因為,你想要拔苦予樂,就要願意付出,而且不只是財施,還要法施、無畏施。

       菩薩們,你們都已發心立願,要接引人間菩薩。你要去法施,就必須先聽法,了解慈濟宗門的道理,才有能力引導眾生。當眾生有苦難,在徬徨的時候,我們要呵護他,這叫做「無畏施」。所以,「佛 心 師志,拔苦予樂」,就是           「布施度」。

     「恪守十戒,內修外行」就是「持戒度」。戒律是防非止惡,可以保護我們的身心,也是守護我們的慧        命。我們除了佛教的五戒十善,還要能夠恪守慈濟十戒,誠正信實修於內,才能真正將慈悲喜捨行於外。11 

慈濟慈善的利他精神以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個願意布施的人沒有敵人。一個願意持戒的人會縮小欲望,不會追逐自我利益而傷害他人。一個忍辱的人不會因為意見理念不同,受到辱駡就起瞋心。忍辱心不只能生忍,還要度化侮辱我們的人,這種精進不會產生對立的面向。一個禪定的人,處處皆能自在,無入而不自得,以大智慧布施法,以大慈悲廣施博愛,這是人間祥和的理想。

慈濟就是經由行善修行自身,從無相布施,到精進入人群中,以眾生的苦為自我修行的養料,最終讓眾生與自己都得到身、境、心的圓滿俱足。實踐證嚴上人的三大願景: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的人間淨土之理想。

註釋:

1.馬克思・韋伯 于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9月p.58

2.基督耶穌 《聖經--路加福音書》 6:18

3.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桂冠出版社,1995年

4.釋證嚴《慈濟年鑑2009》慈濟人間路 菩薩大招生,佛教慈濟基金會,2010年,頁48

5.三藏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 說法品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9冊 No.0276 

6.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下)情境美學》,立緒出版社,2008年,頁178

7.《論語 雍也篇》

8.釋證嚴《靜思妙蓮華》第537集,講述《法華經.譬喻品第三》,大愛電視臺,2015年4月6日

9.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上)生命美學 》,立緒出版社,2008年

10.釋證嚴《靜思晨語》第1448集,講述《第六功德(一)》,大愛電視臺,2010年10月5日

11.釋證嚴《慈濟年鑑2010》四心六度入慈濟法門,2011年,佛教慈濟基金會,頁32 

參考文獻:

1.釋證嚴《慈濟年鑑2009》,佛教慈濟基金會,2010年

2.釋證嚴《慈濟年鑑2010》,佛教慈濟基金會,2011年

3.釋證嚴《靜思妙蓮華》,大愛電視臺

4.釋證嚴《靜思晨語》,大愛電視臺

5.孔子 《論語》

6.三藏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 說法品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9冊 

7.基督耶穌 《聖經》

8.馬克思・韋伯(Max Weber)于曉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

9.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上)生命美學》,立緒出版社,2008年

10.何日生 《慈濟實踐美學(下)情境美學》,立緒出版社,2008年

11.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e)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桂冠出版社,1995年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呂芳川
出版/發表年:
2016
出版單位/出處:
第四屆慈濟論壇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慈濟法脈宗門與慈善的開展 Tzu Chi's Philosophy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arity Mission


摘要

2009 年慈濟四十三周年慶,慈濟正式成立「慈濟宗」。證嚴法師在成立「慈濟宗」時強調,靜思法脈為佛教,是智慧;慈濟宗門為眾生,是大愛。慈濟宗門的修行方式就是在人群中,以智慧應眾生的需要,又不因外境的紛擾起無明,心靈能常保清淨無染。所以慈濟宗強調內修清淨心,去除個人無明煩惱與習氣,是做人處世的根基;外行菩薩道,則是走入人群,拔苦予樂,是人間淨土的良方。

慈濟五十年來從啟發社會的善心,集合眾人的善念,共同走入長街陋巷做貧窮個案的關懷,一起投入天災急難的救助;臺灣社會成為一個以愛以善為寶的淨土。慈濟人醫會的人醫菩薩闡釋慈濟宗如何凝聚了許多醫事人員的愛心,爬山越嶺, 乘風破浪去幫助一些缺乏醫療照顧的人;花東地區偏鄉原鄉的專案關懷,來闡釋人間菩薩如何深入社會暗角,去找出族群貧窮的根源,完整地規劃扶貧脫困的方案,耐心細心地陪伴與推動。

 

當發生重大災害時,慈濟人間菩薩,如何不顧自己家中也遭災,卻捲起袖子, 從第一時刻投入救災,走入泥堆中,深入廢墟裡,陪伴災民走到最後,沒有人說苦,沒有人說累,只為了災民能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這一切正說明慈濟法脈的智慧,讓他們走入災區,日以繼夜拔苦予樂而不覺辛苦;也說明著宗門的大愛讓他們走入苦難人群,以吃苦為吃補,補的是慈悲心的長養,成為一股源源不竭的動力。

 

Abstract

The 43 anniversary of Tzu Chi Foundation in 2009, Tzu Chi Philosophy, a doctrine of Buddhism,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Master Cheng Yen emphasized then that the dharma of Jing Si is devotion to Buddhism, which is wisdom. The Tzu Chi Philosophy is devotion to the human being, which is great love. The method of practice of this philosophy is to go among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and offer them the wisdom of keeping a purified mind, without the ignorance caused by the surrounding chaos. Therefore, this philosophy emphasizes cultivation of the inner pure mind and giving up ignorance as the foundation of conducting oneself.

 

Do as a bodhisattva and go among those who are suffering people to ease their pain and give them joy; this is the medicine to purify the world. Tzu Chi inspires the benevolence of society and the goodness of people to help the poor in the slums and give aid to the needy after a disaster occurs. Taiwan enjoys the fame of an island of great love and benevolence. The medical members of the 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TIMA) explain how goodness inspires them to go deep into the mountains and to remote islands to help people who lack medicine care. These projects provide care to the Aboriginal people and others who live in remote areas of Hualien and Taitung. They demonstrate the depth of the care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Tzu Chi people carefully study and research what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community diseases and the poverty of the Aboriginals.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黃建榮 ;
余德成 ;
陳美良
出版/發表年:
2014
出版單位/出處:
致理技術學院
關鍵字:
緊急運籌 ;
人力運籌 ;
資源基礎論 ;
人力資本論 ;
交易成本論
英文關鍵字: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 ;
Manpower logistics ;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
Human capital theory ;
Resource-based theory

緊急人力運籌體系之個案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摘要:

本研究整合緊急運籌管理、交易成本、人力資本以及資源基礎等理論,發展緊急人力運籌模式,探索人力構形與人力活用之搭配,以建立緊急事件發生時所需的人力運籌模式。本研究為探索式研究,由於慈濟功德會在1999年9月21日台灣集集大地震時,因搶先進入災區救援且極具效率,而聲名大噪,因此本研究藉由親身體驗及訪談曾參與緊急運籌人員方式收集資料,再以訪談內容作分析,以探討其緊急人力運籌體系。根據所提出之緊急人力運籌的定義、類型及觀念架構,本研究提出組織在緊急事件發生時的人力運籌運作模式,以助於運籌及人力資源管理在學術研究與實務上的發展。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egrate the viewpoints of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resource-based theory to be a basis for the manpower logistics system in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 Owing to the Tzu Chi Foundation's streamlined rescue in the earthquake of September 21th, 1999, the researcher will join it to be a volunteer and from the face to face interview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architecture of manpower logistic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and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ractices.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韓釗
出版/發表年:
2013
出版單位/出處:
中國地方自治編輯委員會
關鍵字:
救災系統 ;
自我組織 ;
層級式網絡 ;
複雜理論
英文關鍵字:
Disaster relief system ;
Self-organization ;
Hierarchical network ;
Complexity theory

救災系統自我組織過程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摘要:

近年來,世界各地各種災難造成重大損失的事件頻傳,顯示出各層級政府所領導的救災系統亟須再造。為回應學者藉合併層級體系與協力網絡以重組救災系統的呼籲,本研究乃試圖從複雜理論觀點探討慈濟功德會所採行的層級式網絡之本質。複雜理論主張,在高度不確定而複雜的環境中,複雜調適系統會透過自我組織持續進化。在自我組織的過程中,導致更強調適能力與更佳績效的新秩序則會逐漸形成。本研究經由分析不同自我組織模式對慈濟救災系統所產生的影響,提出以下兩項值得參考研究發現:首先,慈濟救災系統的組織結構成功整合了層級與網絡兩種形式的組織結構,使垂直與水平兩種方向的協力運作得以有效強化。其次,慈濟的救災系統同時包括耗散型與守恒型兩種自我組織模式,因而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災難依據運作需求進行調適。慈濟的救災系統模型不僅可提供如何有效運作層級式網絡的經驗架構,並有助於闡明應用自我組織概念於災難管理領域中的價值。

 

Abstract:

The various disasters that have brought catastrophic damage in recent yesrs indicate that the disaster relief system directed by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may need to be reinvented. Responding to the call to restructure the disaster relief system by merging hierarchy and collaborative networks, 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employed by Tzu ChiFoundation from a complexity theoryperspective.Complexity theory argues that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ontinuously evolve in a highly uncertain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self-organization. The process of self-organization tends to result in the creation of new order leading to stronger adaptive capability and better performance.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self-organiz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disaster relief system of Tzu Chi, the following two research findings may worth to be highlighted:First,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aster reliefsystem of Tzu Chi h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hierarchy and networks that is capable of improving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llaboration. Second, Tzu Chi has included both conservative and dissipative self-organization in its disaster relief system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sasters. The disaster relief system model of Tsu Chi may not only provide an empirical framework for effectively operating 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but also shed light on the value of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self-organization in the field of disaster management.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劉翠姿
出版/發表年:
2013
出版單位/出處:
玄奘大學
關鍵字:
高齡者、
團體志工服務、
正向老化
英文關鍵字:
the elders、
voluntary group service、
positive aging

台灣高齡者參與團體志工服務對正向老化的意義-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高齡者參與團體志工服務對個人的意義與正向老化的關聯,採質性訪談的方法,訪談六位年齡介於61至74歲的慈濟高齡志工,主要研究結果有三:

一、高齡者看待老人志工參與的觀點,包括:利人利己,活躍老人志工;老而不「休」,不服老、把握即時行

善為樂的機會;專長奉獻社會,貢獻所學回饋社會;感恩之心,愛的力量大。

二、參與志工服務對於高齡志工服務者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包含:人生的方向,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做好

事、賺快樂,帶來幸福快樂的心;放下我執,家庭更融洽;正向思考,以感恩心對待;宗教信仰是心靈的

寄託。

三、從高齡者參與團體志工服務與正向老化的關聯中發現:社會參與的再社會化,有助減緩老化;心理健康以

平常心面對;信仰方面,以戒為制度。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高齡志工與未來研究提出幾點建議。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at discuss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anings for those elders participating in voluntary group service and positive ageing. This research uses qualitative interview, interviewing six Tzu Chi old volunteers whose ages are among 61-74 years old.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The viewpoints of the elders towards old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voluntary group are inclusive of benefiting not only people but themselves and being an active elder volunteer. Old but never quit, never surrender to getting old, and seize the chance to do good deeds. Besides devoting what they’ve learned to the society, the gratitude they show demonstrates the strong power of love.

 

II.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participating in voluntary group service to the elder volunteers include the discovery of one’s direction of life, the upgrade of one’s own life value, the performance of good deeds, the acquisition of rejoice and happiness in mind, the removal of self-stubbornness, the making of harmonious family and the positive thinking of being grateful to everything. Also, religion is spiritual sustenance.

 

III.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lders participate in voluntary group service and positive ageing indicates that re-socialization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helps to relieve ageing. Face everything in a common attitude. As for the aspect of religion, abstinence is the discipline.

 

At last, based on these result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the elder volunteers and future study.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盧蕙馨
出版/發表年:
2010
出版單位/出處:
慈濟大學
關鍵字:
大愛 ;
百川歸海 ;
全球倫理 ;
宗教合作 ;
苦難
英文關鍵字:
great love ;
all streams go to the sea ;
global ethics ;
inter-religious

慈濟的跨宗教合作經驗-「百川歸海」的譬喻和詮釋


摘要:

本文探討宗教交談中學者所提的「百川歸海」譬喻,以及證嚴法師所歸結的類似說法「宗教如大海」,在慈濟國際救援宗教合作經驗中展現何種涵義,其呼應當今宗教共同促進人類福祉的倫理需求上有何特色。研究資料為證嚴法師的言論,慈濟刊物的海外援助報導,以及筆者在印尼和南非的實際田野觀察訪談。研究發現,慈濟不傳教的人道救援,證嚴法師教化強調尊重在地宗教與文化,志工不為私己的服務行動,對災民長期關懷,且宣揚人人皆可為善助人,是其在許多不同宗教信仰地區被接納,甚至吸引其他宗教信徒加入志工行列的原因,慈濟也提供他們信念實踐的機會。本文顯示,苦難形成宗教合作的契機,喚起各宗教崇尚的愛與慈悲精神,一種深刻的宗教交談來自面對天災時的共同行動。慈濟的跨宗教合作經驗對「百川歸海」的譬喻提供三種詮釋,包括人心歸向和實踐「大愛」的潛能和作為、宗教包容他者的胸襟,以及宗教對全球苦難的首要關懷,其形成開放性的行善場域,帶動受助者成為助人者,集結不同宗教信徒,發展出行動取向的宗教合作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eanings of the metaphor ”all streams go to the sea,” drawn by scholars for the prospect of inter-religious cooperation, and of the metaphor ”religion is like the sea” similarly raised by Master Cheng Yen, in Tzu Chi's international relief that engages people of different religious backgrounds in volunteer work. The study aims to generalize the features of Tzu Chi's experiences in echoing the ethnical obligations of modern religions to enhance human welfare. Research data is based on Master Cheng Yen's talks, reports on international relief in Tzu Chi publications, and field studies in Indonesia and South Africa by the author.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zu Chi's humanitarian aid without proselytizing, Master Cheng Yen's instruction on respecting local religions and cultures, Tzu Chi volunteers' altruistic help for the needy, and Tzu Chi's values viewing everyone as potential helpers,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Tzu Chi has been accepted in different religious/cultural areas, and furthermore recruits many local residents to join its services. Tzu Chi also provides them with chances and resources to implement their belief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at sufferings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religious cooperation, since they inspire the high spirit of love and compassion pursued by religions. Joint actions to cope with calamities result in a deep dialogue between religions. Tzu Chi's experiences of inter-religious cooperation offer three explanations for the metaphor ”all streams go to the sea;” that is, human potentials to carry out ”great love,” accommodating other religions, and all religions' imperative concern for global sufferings. Tzu Chi has set up an action-oriented model for religious cooperation by offering an open space for ”doing good” that incorporates believers of different religions.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赫曼‧李奧納(Herman B. “Dutch” Leonard)
出版/發表年:2010
出版單位/出處:Harvard Business School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Leadership; Crisis Management; Service Delivery; Mission and Purpose; Religion; Natural Disaster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elfare or Wellbeing; China; Taiwan

The Tzu Chi Foundation's China Relief Mission


Abstract:

Tzu Chi is one of the largest charities in Taiwan, and one of the swiftest and most effective relief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ly. Rooted in the value of compassion, the organization has many unusual operating features -- including having no long term plan. This case explores the basic operating approach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nvites students to explain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and succes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surprising success (as a faith-based, Taiwanese, direct-relief organization -- all of which are more or less anathema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securing an operating license in China.

 

取自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安德瑞(André Laliberté)
出版/發表年:
2009
出版單位/出處:
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關鍵字:
宗教慈善社團 ;
佛教慈善機構 ;
救災援助 ;
福利制度 ;
佛教慈濟功德會
英文關鍵字:
religious charity ;
Buddhist philanthropy ;
disaster relief ;
welfare regime ;
Tzu Chi

宗教慈善與災害重建:以九二一賑災爲例


摘要:

決策者、傳媒和外界社會通常會以佛教慈濟功德會(以下簡稱:慈濟)在臺灣對救濟院的管理以及對教育的貢獻?例,來關注宗教團體在提供社會服務過程中對社會做出的有利貢獻。有些決策者認為,政府在提供醫療保健和社會福利事業上的投入太大,而一些像慈濟這樣的組織卻證明了在醫療保健和災難救助等關鍵的社會服務方面,民間社會組織可以比政府做得更好。本文認?,儘管慈濟在醫療保健,教育和救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以此聲稱宗教團體可以替代政府作?一個有效的機構,未免有些太過於樂觀了。?了探討這個問題,本文首先將介紹臺灣「九二一」大地震後主要參與到震後重建工作的組織與機構。其次,本文展示強調依靠民間社會和宗教組織?社會服務的專家論點。第三,文章還將強調來自特有不同宗教觀的政治家、參與社會政策和宗教事務管理的公務員,以及媒體、學者和一些臺灣當代的宗教人士對這種模式的反對。然後,本文將提供慈濟和其他佛教組織對緊急救災的提供和維持重建住宅房屋和學校的詳細資料。最後,文章將討論政府行政措施在對宗教團體災難救助方面依賴的局限。

 

Abstract:

Policy-makers, media, and outsiders often look at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Buddhist Compassion Merit Society for Relief (Fojiao Ciji Gongdehui佛教慈濟功德會, hereafter Ciji) in the management of its hospital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education in Taiwan as an example of the benefits to society made possible by the involvement of religious institutions in the delivery of social services. Some of the policy-makers who believe that the state is spending too much for the provision of health care and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see in the activities of organizations such as Ciji proof that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can do better than the state for the provision of key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health care and disaster relief. This paper argues that despite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Ciji in health care, education and disaster relief, these claims that religious institutions can represent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the state may be too optimistic. It discusses this issue by first presenting the major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effort following the 921 earthquake. Then, it will present the arguments of the experts who emphasize reliance on civil society and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for social services. In a third section, it will underline the opposition this model receives from politicians with different views on religion, civil servants involved with social policy and religious affairs, media, academics, and some of the religious actors themselves details about Ciji and other Buddhist organizations' efforts to provide emergency disaster relief and susta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housing and school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limits of the government's strategy of reliance on religious institu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disaster relief.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謝瑞君
出版/發表年:
2007
出版單位/出處:
慈濟大學
關鍵字:
教育援助、
慈濟基金會、
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
英文關鍵字:
Educational aid、
Buddhist Compassion Relief Tzu Chi Foundation、
The Jakarta Tzu Chi School in Indonesia

慈濟基金會教育援助之實踐經驗研究:以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為例


摘要:

教育攸關國家社會的未來,更是個人慧命成長的希望工程,非營利組織已逐漸發現,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投資國力的軟體工程,幫助受助者真正自立。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規劃在紅溪河整治援助方案中,由慈濟印尼分會經營管理,亦屬於慈濟基金會援建學校中的特例。本研究以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學童為主要研究對象,瞭解其接受教育援助後的改變,研究目的為:

一、瞭解慈濟印尼分會執行教育援助的理念與策略。

二、慈濟印尼分會援助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的歷程與現況。

三、接受教育援助對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學童產生的影響。

透過直接參與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的運作,以及訪談六位慈濟志工、十五位學校教職員、三十一位學生及其家長,研究者分析印尼慈濟志工執行教育援助的方式並從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學生在大愛村與學校生活的學習經驗,將其接受教育援助後的真實感受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發心立願成就渴望學習的每一顆心,印尼慈濟志工從菩薩心與媽媽心出發,透過全方 位的教育援助,提供不同的援助需求,用愛投資教育。

二、善用組織經驗與資源為教育援助盡力,印尼慈濟志工長期在當地耕耘,累積豐厚的社會資源與相關援助經驗,順利執行教育援助工作。

三、接受教育援助帶來改變的力量與生命的希望,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讓每個孩子擁有公 平的受教機會、培養多元能力並勇於創造自己的人生,更期待孩子將來能善用所學、回饋社會、利益他人。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者建議:

一、印尼雅加達慈濟學校應落實各項制度執行、開發家長力量,提升學校經營效能;成立教學教材資料庫、申請網際網路,確保學校教師擁有充足的教學資源;建立學校檔案,留下辦學歷史作為學校成長記錄。

二、慈濟印尼分會應規劃教師培訓方案,使教師認同慈濟理念、提升教學品質;另成立慈濟人文室讓慈濟人文深耕校園,並整合現有慈濟志工資源。

三、非政府組織執行教育援助時,需努力跨越宗教、種族、國界等無形鴻溝,協助建構當地社區力量,促使其有朝一日能自立立人。

 

Abstract:

Education involves much of the future of a country. It is also a hope project for individual’s intelligence. Some NGOs have already discovered that investing in education is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and the power of a nation. Education will help the receivers to be truly self-independent.

The Jakarta Tzu Chi School in Indonesia, included in the Angke River Restoration Project, is operated by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Indonesia Branch and is a special case among all the schools reconstructed by Tzu Chi Foundation.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is students of the Jakarta Tzu Chi School in Indonesia.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includes:

1. To understand the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of the educational aid carried out by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Indonesia Branch.

2. To understand the assisting progress of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Indonesia Branch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donesia Tzu Chi School.

3.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educational aid project on the Jakarta Tzu Chi School students.

The author interviewed 6 Indonesia Tzu Chi volunteers, 15 teachers, 31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nd worked in the field to get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e result is analyzed and the main finding is summed up as follows:

1. Indonesia Tzu Chi volunteers are like Bodhisattva and mothers of every student. They invest love in the school by supplying different kinds of educational aids to meet every student’s need so that they can attend the school.

2. Indonesia Tzu Chi volunteers have taken care of local poor people for a long

time, so that they can accumulate a lot of poverty relief experiences and

community service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aid project.

3. The educational aid project has brought change and hope to the students. The school offers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makes students cultivated. They are anticipated to have the chance to create their own life and then do

good for the society and benefit other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 the author had three dimensions of suggestions. The first is about the Jakarta Tzu Chi School; the second is for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Indonesia Branch; the third is for NGO to do educational aid:

1. The Jakarta Tzu Chi School in Indonesia should put every rule into practice, and make good use of patient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school management. It should also set up archiv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stablish internet access to ensure teachers sufficient teaching resources.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chool should be kept, too.

2.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Indonesia Branch should work out vocational training projects to enable teachers to identify with the Tzu Chi philosophy an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Besides, the Office of Tzu Chi Humanities should be formed to manage present volunteer resources.

3. When practicing educational aid projects, NGO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acial differencesand help local community to become self-independent.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章連結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