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頁,共 3 頁
               
文章標題作者出版年

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援外活動---以慈濟為個案研究


李幼嵐


2002


慈濟社區志工的發展及其意涵--以嘉義慈濟組織為例


邱定彬


2000


慈濟精神對慈濟教師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以台北市國小慈濟教師為例


李鍇偉


2000


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形象-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盧蕙馨


2000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 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

丁仁傑

1999

作者:
李幼嵐
出版/發表年:
2002
出版單位/出處:
臺灣大學
關鍵字:
非政府組織、
援外、
慈濟
英文關鍵字: 

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援外活動---以慈濟為個案研究


摘要:

將非政府組織視為一獨立、具有行動力的行為者是近二十年來國際關係理論才有的突破,隨著冷戰的結束,國家以外的行為者包括國際組織、跨國企業、非政府組織也都在其擅長的領域扮演積極的角色,甚至影響主權國家政策的制定。

台灣在長期專制的體制下,在援外議題上非政府組織並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用,而僅成為政府以大筆經費餵養的政策執行者。一直要道九○年代民主化以後,政治、社會邁向多元發展以及經濟力的提昇,再加上台灣社會對長期以來被估決於國際社會的不滿,開始有民間自發成立、匯集社會資源與力量從事援外工作的團體,而不至於在國際非政府組織援外的場域中缺席。

本文嘗試從新自由主義的分析架構出發,將非政府組織設定為一「國際行為者」,重新來檢視台灣舊有的援外非政府組織如何轉型,以及新成立的組織的目標價值及成效何在,並以台灣最大的純民間組織-慈濟的援外活動,作為個案研究。

從新自由主義的角度來看,台灣非政府組織在援外領域上的發展,還只是個剛學會走路的嬰兒,在目標及方法上都還在一連串的嘗試錯誤中學習與成長,然而,政府適時的扶持與絕對的尊重,以及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參與國際事務重要性的認知等客觀條件也同樣重要,面對台灣在國際上的困境,非政府組織的援外活動即使不如我們所急切盼望的迅速成長茁壯,但它們所代表的正是台灣社會旺盛生命力的一環與渴望參與國際社會的努力。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邱定彬
出版/發表年:
2000
出版單位/出處:
國立中正大學
關鍵字:
慈濟、
社區志工
英文關鍵字: 

慈濟社區志工的發展及其意涵--以嘉義慈濟組織為例


摘要:

 

佛教慈濟功德會自從民國85年年底以來,在證嚴法師的倡導之下,開始了一連串組織的重整與變革。變革的過程,主要是將各地的委員組織,重新依照社區編組。再以各個社區的委員組,負責每個社區的慈濟會務工作。而整個組織變革的過程,慈濟稱為「社區志工」的推廣。

本研究的主軸,就是在探討「社區志工」對慈濟帶來的衝擊、影響與長遠效應。研究主要採取參與觀察的質性研究取向,以嘉義地區慈濟組織作為長期參與觀察的對象。

本研究發現,慈濟的組織運作因為三十年來的歷史發展,呈現龐大而複雜的體系。從最早宗教社群特質的「委員-會員體系」、再到因為跨足醫療、教育等現代社會服務事業所形成的「現代事業組織」、為了統整全國的會務而設立的「志業中心」、為了運作各地會務的「功能組織」以及吸納各種族群的「次文化族群志工團體」。每一個部門團體在慈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以及形成其特有的組織運作模式。

慈濟地方組織主要是由慈濟委員所組成,包括維繫會員的「委員組」以及運作各種會務的「功能組」。而各地慈濟會務的運作,受到各地委員的特質、地方區位條件等因素影響,形成不同的組織生態。然而,慈濟發展的擴散學習效應,使各地慈濟組織的組成與功能有非常高的一致性。

本研究發現,慈濟「社區志工」的推展,是要求慈濟各地的委員組依照地緣社區重組,並且在社區委員組當中形成功能分工,負責社區內的慈濟會務,以及進一步的推展社區內的志工服務。

「社區志工」的推展對慈濟是一種重大的變革。慈濟委員必須適應新的組織成員人際關係,過往大多主要只在募款的慈濟委員,現今必須開始投入各種服務與活動的舉辦。另外,組織資源的分佈存在城鄉差距,「社區志工」的推動使得各地人力調度上困難。這些現象導致部分慈濟成員對於「社區志工」的意義存疑,甚至一度出現傳統會員流失的情形。

本研究也發現,慈濟的組織文化本身,具有某些轉化問題的機制。慈濟本身豐富的社會成本,也幫助面對「社區志工」帶來的衝擊。

在一定程度的克服衝擊與困境以後,隨著「社區志工」的推展,各地形成了具有地緣社區認同的慈濟組織。慈濟的發展也因此更多元豐富,更多非傳統慈濟會員的社區民眾加入慈濟。而組織的各種運作,也因此更加的靈活。參與慈濟不必再以長期捐款為基礎,可以在居住的社區裡,自由的依照個人的興趣與認同程度,參與慈濟的「社區志工」。

本研究發現,「社區志工」的發展,內涵著許多重要的意義。慈濟的發展因為「社區志工」,走向更多元、更深入台灣社會的方向。慈濟本身各地組織的運作,也因此更能靈活的由各地慈濟組織代理人形成決策。而各地的慈濟組織,因為地緣關係的認同,可已有比以往更有效率的動員,更緊密的內聚網絡。另外,「社區志工」的推展,同時也使慈濟成員參與慈濟的行為,面臨更直接、更生活實踐的情境。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李鍇偉
出版/發表年:
2000
出版單位/出處:
國立臺北大學
關鍵字:
非營利組織、
慈濟功德會、
慈濟教師、
教師生涯發展、
志願服務
英文關鍵字: 

慈濟精神對慈濟教師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以台北市國小慈濟教師為例


摘要:

在台灣的非營利組織中,宗教團體在台灣近年的社會發展,扮演了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其中尤以慈濟功德會的表現最為引人注目。三十四年來慈濟從當初的三十位家庭主婦,發展至今有五百萬以上的會眾,會員人數遍及世界五大洲。在非營利機構注重組織發展的同時,若同時兼顧組織成員的發展,試圖藉著員工個人的生涯規劃與組織的目標相結合,則可使組織的人力資源做更有效的開發。因此,本研究以「慈濟教師」為對象,探討慈濟精神對教師生涯發展及未來生涯規劃之影響為何。

本研究以台北市國小具有慈濟教師聯誼會身份之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過程採用文獻探討、內容分析、親身參與、深度訪談等方法,最後將資料分析整理獲得具體結論。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慈濟教師聯誼會的組織運作方面:

(一)證嚴法師為慈濟教師聯誼會之主要決策者。

(二)教師聯誼會以學校教師、行政人員的專業次級團體,但慈濟委員仍扮演重要角色。

(三)慈濟精神在慈濟教師聯誼會的具體實踐為靜思語教學。

二、慈濟教師的生涯發展方面

(一)教學理念:1.教育是職業,更是志業;2.用愛心和耐心包容孩子的錯;3.重視教育的過程而非結果;4.靜思語成為重要的教學活動;5.重視人本主義的教學內涵。

(二)與學生互動關係:1.感性和軟性的肢體動作;2.多用愛心、關懷、鼓勵、和讚美;3.重視學生人際關係的互動;4.注重教師身教對孩子的影響;5.和家長保持主動、積極的聯絡;6.教師的關心延伸至孩子的家庭;7.家長對靜思語教學的肯定;8.關心行為偏差及弱勢的學生。

(三)與同事互動關係:1.學校校長、主任大都肯定靜思語教學;2.慈濟教師在學校具有受歡迎的人際關係;3.會主動邀請同事參與慈濟活動;4.在學校的角色更為主動、積極;5.更注意自己的慈濟形象;6.慈濟教師易被賦予較多的工作;7.交往的朋友對象改變-以慈濟人為主。

(四)與家人關係:1.用愛與關懷陪孩子成長;2.家人彼此包容、感恩與尊重;3.家人對慈濟多表贊同與支持;4.家人在生活中也受到慈濟精神影響而改變;5.希望全家都成為慈濟人。

(五)未來生涯規劃:1.生活態度變得簡單;2.慈濟工作佔去和家人相處的時間;3.在慈濟大學中,繼續進修學習;4.退休生活規劃明確;5.慈濟道上多期許。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
盧蕙馨
出版/發表年:
2000
出版單位/出處: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關鍵字:
佛教女性 ;
身體 ;
陳述 ;
神聖連結 ;
去性別化
英文關鍵字:
Buddhist women ;
body ;
narratives ;
sacred solidarity ;
degenderization

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形象-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摘要:

本文以一佛教組織慈濟功德會的女性信眾為例,探討佛教的教義和團體實踐如何影響身體的概念和運用,身體又如何體現信仰,如何透過行動重建生命觀和人際關係。作者一方面呈現慈濟領導人證嚴法師及其信眾的身體陳述,另一方面視身體行動為一種語言,是個人和集體意識的表達,具超越文字所能述說的無聲的力量,可能深刻地改變女性生命史及其性別意識。研究發現,慈濟女性委員是以熟悉的家庭角色經驗,以養兒育女或勞動苦行的「社會身體」,進入宗教活動領域,但傳統家庭中「男尊女卑」的權力關係,在慈濟志工團體內並未複製。此除受佛教傳統教義「色身脆弱無常」此一「解構」觀點所影響外,做醫院志工的親身體驗亦加強「眾生平等」的「去性別化」趨勢,而與社會的性別角色差異有所抗衡。當身體成為修行的依據,身體行動成為倫理教化的同時,女性的身體轉化為「行菩薩道」的神聖道場,是可以被自我意志經營,非世俗的社會角色所能界定,「宗教身體」透過儀式洗禮和信仰實踐,和其他成員有了「神聖連結」,得到非性別屬性的超越意涵。此「宗教身體」和「社會身體」並存的現象,展現細緻的身體政治,也重建性別觀念和形象。

 

Abstract:

 

This case study of female believers of the Buddhist Tzuchi Merit Association examines how Buddhist teachings and group practices influence concepts about and usage of the body, how the body works to embody beliefs, and how actions serve to reconstruct life view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n the one hand, this paper presents narratives of the body by the leader of Tzuchi, Master Cheng Yen, and her follower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deciphers bodily actions as a language that express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in such a powerful way as to be beyond words, potentially change a woman's life history, and her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finds that Tzuchi female commissioners enter the religious domain by expanding upon already familiar domestic role experiences. In traditional families, their ”social body” is used to raise children where labor is prominent and power relations are ”males are superior, females inferior.” Nevertheless, Tzuchi volunteer groups do not duplicate the engendered power relations in domestic life. This is partly because Buddhist doctrine adheres to a ”deconstructive” view of the body as flimsy and unstable, and partly because hospital volunteer praxis adhere to the Buddhist ideal of ”all beings are equal.” Thus, Tzuchi volunteer groups tend to degenderize human relations and to contest gender differences. When the body is engaged for moral cultivation and bodily actions serve to highlight ethical learning, the female body is converted into a sacred site for ”leading a Bodhisatta's way.” This body can be managed by self-will and need not be defined by secular social roles. By virtue of ritual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at build up ”sacred solidarity” between members of volunteer groups, this body elicits meanings beyond gender. The coexistence of ”the religious body” and ”the social body” demonstrates a subtle body politics that reconstructs gender ideas and images.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相關文章連結
作者:丁仁傑
出版/發表年:1999
出版單位/出處:聯經出版社
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 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


 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由證嚴法師於1985年成立,是一個近年來成長極快速的志願慈善組織,其成員不但涵蓋全台各階層,隨著其志業的擴展,如今更已成為一個在全球五大洲都有分會的國際組織。  

   本書是對於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一個「個案研究」,主要焦點放在台灣社會文化脈絡以及慈濟集體情境中人們的慈善助人的行為。在「微觀」和「中級」的分析層次上(micro- and meso-levels of analysis),透過本「個案研究」,我們想要探討的是:在一套特定的「文化規範」和「社會系統」中,集體性助人是如何發生、發展和持續的?並藉著多重的資料來源,來對真實情境裡的這個慈善組織,做深入的描繪和分析。透過此一「個案研究」,我們一方面想要顯示:人們的助人行為是如何深受其背後的社會與文化背景所影響;另一方面則想要顯示:日常生活中助人行為的發展和持續是有一定的模式存在著的。同時,經由這樣的一種努力,我們當然也可以對於台灣的慈濟功德會產生更透徹的理解

 

 


相關文章連結
第 3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