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力加身 豪宅似牢獄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老人醫學科史先壽醫師與太太林佳靜,5月13日在大林運動公園圓形浴佛臺前,各自隨著樂音,兩字一步緩慢的走向浴佛臺,供花香,供果、禮敬諸佛,洗淨心內雜念,懺悔過往貪瞋痴無明。
浴佛將以前琅琅總總一一浮現在心頭:「我們以前是共修,只不過是修理的『修』;現在則是同修,共同修行菩薩道的『修』」林佳靜師姊回顧以往,不禁嘆息……
1980年即定居美國,在洛杉磯執業二十餘年的史先壽醫師,坐擁一百坪豪華建築,屋外游泳池、網球場,佔地一千坪的花園,綠草如茵、百花爭豔,鳥兒追逐於枝掗間,儼然人間仙境。但林佳靜的心,卻如籠上一層灰濛濛的塵埃。
異國他鄉創業,語言隔閡加上不暗電腦的林佳靜,要幫史醫師管理內部,包含行政、護理人員等,本就充滿了無力感,她形容:「到後來,是我被護士管。」

直至遇到了心理輔導員奚思道師兄,在他的推薦下認識了慈濟人,大家不斷的關懷與陪伴,帶著她走訪照顧戶。其中一位罹癌的婦女,最令她動容,因為這位女士找到工作後,不但自動停止資助,還反過來捐錢幫助別人,那種澹然自安的生命形式,讓她悟出證嚴上人教示「要做個手心向下的人。」自此林佳靜開始積極參與慈濟活動,也漸漸開啟了緊閉的心扉。
看見苦相 擁有不是必然
「在我家師姊身上,我看到了歡喜『行』。」受到這份喜悅感染的史先壽,也開始加入當地的人醫會,為病患做義診服務。
二年前,史先壽的父親生病,他毅然結束洛杉磯收入頗豐的診所回到臺灣;又幾經思量,他放棄較高報酬的醫院,選擇到大林慈濟醫院服務,「在這裡感受到了感恩、尊重、愛,是用錢買不到的。」
或許從小一路平順,史先壽難免自負地認為,有本事賺大錢的人,本該享擁大房、開大車,直至海地義診行,他簡直見證到地獄——每個成年人一天只配一碗飯,小孩瘦弱不成形。他當下頓悟非人人本該擁有,要珍惜身邊一切。
以前看病速度很快,現在慢慢地去同理病患的內心世界,知道畢竟身病能醫心病難。大多患者因為執著於「情」字,跨不過心窗,史醫師像是病患的知心密友,總會用佛法點亮他們的悠悠暗室,用最淺顯的方式讓他們體悟「要放下才能活在當下。
相較於目前三十坪的慈院宿舍,她與同修史醫師異口同聲地說:「屋寬不如心寬。」因為他們回家了,回到了一個可以讓人將心安住的慈濟大家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麗竹 嘉義報導 2012/05/13)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05月26日02:17 - 大砲沒火力 要做到最後一口氣
- 2012年05月25日01:53 - 下輩子一定要當慈濟委員
- 2012年05月22日02:00 - 賣素雖辛苦 起碼無愧見師
- 2012年05月22日00:48 - 生得孩子命 生不出孩子運
- 2012年05月19日01:33 - 「無線」善緣 相揪做好事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5月16日01:37 - 如果媽媽還在 也會這樣做
- 2012年05月09日01:34 - 阿母 我可以抱你一下嗎?
- 2012年05月03日03:02 - 磨刀匠的保單 受益人慈濟
- 2012年04月30日03:23 - 說走就走 妻子忍淚扛家擔
- 2012年04月25日02:53 - 想到媽媽 就有力量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