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最後旅程 尊重生命權

2017-11-05   | 劉嬡蓮、楊秀麗
把握演講的前夕,臺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主任黃軒醫師,回到故鄉馬來西亞,不避諱的與眾談生說死,並為慈濟志工及其家屬進行健康諮詢。(攝影者:楊秀麗,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分會,日期:2017/10/28)
善終,對馬來西亞人來說,仍然是一個既陌生又不得不去面對的嚴肅課題。黃軒醫師多年來往返故土,傳達正確資訊,期待讓國人了解:「愛他,讓他好好走」,才是尊重自己身邊最親愛家人生命的正確做法。

在東方保守國度的馬來西亞,要推動安寧醫療實在非常不容易,儘管數年來,黃軒醫師早在馬來西亞各處的慈濟會所或靜思書軒作分享,但此番2017年10月28日到馬六甲靜思書軒舉辦心靈講座,卻是第一次。

臨終溝通協議 尊重其選擇

黃軒醫師亦是臺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主任,兼具醫生、主任、講師、詩人、作家等身份於一身,為推動正確善終觀念,不惜多次把握機會,回到故鄉馬來西亞,不避諱的與眾談生說死,並導正迷思。
透過真實個案,黃軒醫師提醒大家,與家人經過事前詳細的溝通,做出正確的決策,建立共識,讓最親愛的家人免於受苦、受痛、受悲。(攝影者:陳聯喜,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分會,日期:2017/10/28)


黃軒醫師表示,正確的決策,才能將遺憾減到最低。「如果對醫療有了解,懂得尊重專業,那麼『殘忍』、『殘痛』、『摧殘』和『殘疾』就會減少。」黃軒醫師透過螢幕上一個斗大的「殘」字,語重心長地提醒大家。

曾經有位個案家屬,有天慌亂地前來責備黃軒醫師,「我們不是談好不要急救我爸爸嗎?為什麼要急救,讓老人家七孔流血而逝!」原來當天晚上阿公病情惡化時,陪在他身邊的,卻是一位大學生孫女。孫女在阿公病情危急時,送他去急診,醫師問她要急救嗎?孫女說要!大家都以為這是家屬之間都說好了,但沒想到其實卻沒有真的全體達成共識,以致造成莫大遺憾。

透過「沒有事前溝通」的真實個案,黃軒醫師提醒大家,與家人經過事前詳細的溝通,做出正確的決策,建立共識,才能免於讓最親愛的家人,受苦、受痛、受悲。

別等生命逝去 才說我愛你

在醫院,黃軒醫師最常聽到的病人家屬說:「醫生,您可以讓他起來,讓我跟他說最後一句話嗎?」黃軒醫師語重心長的表示:「愛,難道平時不能說嗎?」黃軒醫師殷殷叮嚀與會者牢記請好好愛自己的家人,愛要時常說,不要等到沒有心跳、遲了才來道愛……
觀眾陳雅婷(右一)帶著年老的母親前來聆聽講座,隨然明白生命是如此短暫和珍貴,但是礙於對長輩的敬畏,小時候掛在嘴邊的愛,長大後卻遲遲難以啟口。(攝影者:陳聯喜,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分會,日期:2017/10/28)


今年芳齡三十二歲的陳雅婷,帶著年老的母親前來聆聽講座。黃軒醫師的分享,讓她心有戚戚焉。陳雅婷表示,「還沒來聽講座之前,我個人認為生命應該是隨著年齡變老,最後才邁向死亡。聽完主講人黃軒醫師的一番話語後,我才發現我落入見解的迷思——生命的無常是隨時會降臨的,哪怕是有多榮華富貴,貧賤,年輕,漂亮或年老,都得萬緣放下而離開人間。」

生命是如此短暫和珍貴,雖是如此,陳雅婷卻礙於對長輩的敬畏,掛在嘴邊的愛遲遲難以啟口。坐在一旁的媽媽接著說:「孩子小時候常脫口向父母說我愛你,長大後卻不說了。」陳雅婷解釋道:「現代年輕父母愛的教育,常與孩子互道『我愛你』。雖然我明白愛要及時說出來,可我還是不習慣跟父母說。」其實,長大後的陳雅婷是改以轉送簡訊的方式去表達,她說:「我會嘗試去呵護這分愛,並加以改善。」

聽完黃軒醫師的分享,符麗群難掩悲痛,大大的眼睛,眶著滿滿的淚水,邊說邊淚如雨下:「我的父親剛於去年往生。那時的他已八十多歲,被醫生診斷患上肺癌。我們顧及其年歲已大,承受不了化療的摧殘,便與母親商討達致共識,大家一致認為既然愛他,就要讓他好好地離開,這是最好的方式。」

「那天早上,先父血壓偏低,顯示不祥徵兆,我們已有心理準備,便圍攏在其身邊和不停地唱誦佛號,先父最終在聲聲佛號中安詳離世。」講到這裡,符麗群心中雖有萬般不捨,還是感到安慰,因沒有像其他人在長輩的輿論中,套以「不孝」的罪名而倍感壓力。
黃軒醫師表示大家在同一艘船上,一起共同學習、修行生死,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愛要及時,不要成為來不及的遺憾。(攝影者:楊秀麗,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分會,日期:2017/10/28)


斯人已逝,對他的思念依舊。符麗群感歎生命的無奈,卻也深深體悟唯以身體力行去行善,才能報答父母恩。

學習生命課程 不要有遺憾

白髮蒼蒼的陳觀娣坦誠的說道,「我雖然已七十八歲了,當說到人生最後一刻時,偶爾還是會感到恐懼。我還沒跟家人溝通,但心裡已有盤算。一旦生命來到盡頭,我期望家人放手讓我好好走。搶救不但於事無補,又會讓我更痛苦和沒有尊嚴的死去。」

「我何其有幸能跟病人同乘一艘船共進退,一起學習生死,修行生死。其實,我的病人不只是病人,更是我的人生導師。」黃軒醫師如此表示著,其實生命總在無常變化,當無常來臨時,不要問先為什麼是自己?而是得勇敢面對它、處理它、再放下它。

對講座中有緣與黃軒醫師接觸的人來說,黃軒醫師是一位良師,讓大家在同一艘船上,一起共同學習、修行生死;因為有他的引導,也讓大家明白不要讓愛,成為來不及的遺憾。【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嬡蓮、楊秀麗 馬來西亞報導 2017/10/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