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國東區環保開枝散葉 首點功成身退

2020-02-17   | 吳南凱
走過十二年歲月,承載許多人回憶的勿洛北大牌185環保點於2020年1月19日落下帷幕。(攝影者:張謀勝,地點:勿洛北大牌185環保點,日期:2020/01/19)
一切如常的星期天,2020年1月19日新加坡慈濟近四十個社區環保點進行資源回收活動,卻是「勿洛北大牌185環保點」運作的最後一天。
 
東區環保發祥點 帶動環保落實社區
 
新加坡慈濟「勿洛北大牌185環保點」是東區第一個環保點,自2007年設立,它猶如一粒種子,孕育出一個又一個新的環保點,如今已有十一個環保點遍布東區各個角落。
 
但也因為隨著環保點陸陸續續地成立,很多慈濟志工都從這裡延伸出去,志工人數和回收物資也相對地減少,從一年前便開始有了熄燈的想法。
 
「今天來做環保,總算『有始有終』。」想到成立初期,每次環保日都有近百名志工參與,大家挨家挨戶宣導和進行資源回收榮景,如今已不復再見,從2007年「185環保點」設立即投入的志工柯水源百感交集,「經營了十二年,到底有沒有改變民眾呢?」
 
「185環保點」第一屆點長的馮舜玉肯定地說:「以前很多人不認識環保,到現在人人重視環保,怎能說沒有改變呢,細水長流嘛!」
 
這一點,承擔環保幹事多年的陳潤福看在眼裡,「185不只是環保點,更是培訓志工的好道場,多年來為環保志業培育不少道心堅固的環保志工。」
 
柯水源(右二)從185環保點剛成立即投入,回憶成立初期,每次環保日都有近百名志工參與,大家挨家挨戶宣導和進行資源回收榮景,如今不復再見。(攝影者:張謀勝,地點:勿洛北大牌185環保點,日期:2020/01/19)

因應時代 見人說環保
 
現任環保點點長余俊慷對於「185環保點」停止運作更是感觸良多。自接任點長後,他覺察到環保點必須轉型以因應時代的需求,先是因應志工人力調度,不再挨家逐戶回收資源,讓居民主動將回收資源送進環保站。
 
再來培訓「環保親善大使」,讓志工將「環保親善大使」識別證掛在胸前,提醒自己見人就說環保,帶動民眾不只做資源回收,也要落實環保生活。
 
「十二年來,感恩資深志工默默耕耘與陪伴,帶領我們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改往修來,做一個守護大地的園丁。」回首來時路,余俊槺堅定地說。
 
環保點熄燈 志工初心不變
 
「185環保點」熄燈後,志工將移師到距離一百米外的「大牌79組屋環保點」,繼續守護地球。熱愛環保的中學老師劉慧琳,雖然心中有滿滿的不捨,一樣百分百支持。「搬到大牌79也無所謂,我還是一樣會把物品送去。」
 
她總是以身作則,表示仍然會繼續在學校教育年輕學子做資源回收,把用過的瓶瓶罐罐和塑膠容器等清洗乾淨,依不同類別分成大小不一的包裹,帶去新的環保點讓志工回收處理。
 
在歷史長河裡,「185環保點」從摸著石子探路,在東區遍撒環保種子,逐步建立社區環保點,鋪出康莊的環保大直道;雖然停止運作,不過,志工不改初心,將在新的點繼續守護環保志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現任環保點點長余俊慷覺察到環保點必須轉型以因應時代的需求,先是不再挨家逐戶回收資源,讓居民主動將回收資源送進環保站。再來成立「環保親善大使」,見人說環保。(攝影者:張謀勝,地點:勿洛北大牌185環保點,日期:2020/01/19)


(文:吳南凱 新加坡報導 2020/02/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