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 一個人的慈濟路

2011-12-22   | 王慧敏
志工王慧敏自製德文靜思語書卡,推廣慈濟人文、淨化人心。(攝影者:包家佳 地點:德國帕紹王慧敏自家 日期:2011/11/15)
「上人說,頭頂別人的天,腳踩別人的地,要懂得回饋。雖然我只是個家庭主婦,這裏沒有甚麼華人,也沒有慈濟,但是我希望在這裏也能擴展自己的良能。」德國慈濟志工王慧敏,就如同諸多把慈濟拓展到海外的先驅,要在異鄉的土地上撒播來自心靈故鄉的美善種子。且看王慧敏這段一步一腳印的歷程,如何發揮愛心與收穫感動。

行善不能等 跨越語言障礙關懷長者


2005年為了收看大愛台,家中裝了衛星接收器。上人的開示、慈濟志工不分國界無私的付出,都讓我法喜充滿與感動。

2006年夏天,本地的婦女協會,徵求醫院志工以及安養院關懷志工。上人說:「行善不能等。」所以我報名志工培訓,上了六堂課。結訓之後,擔心在語言上有溝通的問題,因此在AWO安養院的安排與建議下,我先在每周一早上的美勞時間,擔任協助志工和許多長者們互動;一年之後,院方徵求朗恩女士的同意之後,我便開始每星期一次關懷長者朗恩女士。

當時84歲朗恩阿嬤,已經中風右邊癱瘓兩年之久。雖然她的兒子住在帕紹(Passau)同一鎮上,可是卻從來不去看她,也不曾電話關心她,有如不相干的陌生人。她有些封閉自己,沉默寡言,不會主動與別人交談,看起來也不快樂。

志工王慧敏與關懷多年的朗恩阿嬤,如母女般情深。(攝影者:包家佳 地點:德國帕紹AWO安養院內 日期:2011/11/19)
每次去看她,總會事先想想要和她作些甚麼互動,有時候唸故事給她聽(也藉機練習德語),有時候和她玩記憶卡或是機智問答,幫她按摩……等。

受挫不退轉 守得雲開見月明


記得剛開始去看她的第一、二年,有幾次她會情緒低落地說「不想活了」。一個行動甚為不便的人,沒有家人的關愛,我能理解她的心情,卻不知該如何安慰她,只能持續地關愛探望她,讓她覺得有人關心。所幸,幾年下來,已經有兩年多時間,沒再聽到她那樣悲觀的話語了。有時候,去看她時,她還會很驕傲的跟其他人說「我有訪客」呢!

去年有一段時間,好幾次去看她時,她都在打盹兒,彷彿沒有我的存在。當時,有一點起了退轉心,想打退堂鼓。可是,自己又想想,如果我不去看她了,豈不是對她造成另一種傷害。轉個心念,既然要學習慈濟志工的付出無所求,「對的事,做就對了!」

最近這幾個月來,雖然她仍然沉默寡言,但是看到我時,就會像阿嬤疼惜子女般的摸摸我的臉頰,精神好時,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記得有一次跟朗恩阿嬤作機智問答時,坐在對面的阿嬤冷眼看著我,不屑地說:「你不會德語!」我笑笑地說,「對啊!所以我在練習德語啊!」結果沒幾分鐘,她竟然跟著我們作答,真讓我啼笑皆非!

在安養院裡,我看到人生的老與病的無奈與孤寂,雖然我只是一根小小的蠟燭,只有小小的光,然而,我知道,這個小小的光與溫度,已經溫暖了朗恩阿嬤的心。也感恩朗恩阿嬤讓我擴展我的良能,在未來的人生路途,仍然有她有我。

有人就有法 推展好話一條街

2008年間台灣曾美玉師姊來訪,當時她與我分享在台灣推行「好話一條街」的靜思語推廣的方式,讓我覺得在環保與社會福利都很先進的德國,靜思語人文應該是可以耕耘的區塊。

於是,從德文靜思語找了一些比較短的句子出來,另外還請朋友、先生跟女兒幫我翻譯一些靜思小語(從英文翻成德文)。接著製作成卡片,開始了在這裏推廣德文靜思小語的行動!

經過公司老闆郎女士的同意,德文靜思語書卡得以張貼在店內與顧客分享。(攝影者:包家佳 地點:德國帕紹 日期:2011/11/15)
一開始,問了許多店家是否願意讓我們張貼,但吃了許多閉門羹;不過很感恩,也有二家銀行願意讓我放置靜思語卡,與有緣人結善緣。三年下來,不定期的放置,已結緣了一千多張。

上個月,與同事分享靜思語,獲得很好的回應,因此我把將近100則的德文靜思小語列印出來跟女老闆跟同事們結緣,他們都很喜歡。同事愛莉絲特別喜歡「屋寬不如心寬」;同事可思婷則喜歡「心中充滿愛心的人最幸福」,她還把我送她的靜思語卡貼在她家的玄關處!

二個禮拜前,徵得女老闆的同意,將靜思語貼在店內與顧客分享,我預定每三個星期更換一張,已經陸續有顧客反應良好。

在這個不到五萬人口的德國小鎮帕紹(Passau),可以看得到靜思人文,在這裏我將繼續耕耘。

(文:王慧敏 德國報導 2011/11/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