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懺不解兒心 不再暴力教

2015-12-22   | 沈能情
小傑向爸爸奉茶後,父子深情擁抱。(攝影者:劉振江,地點:基隆共修處,日期:2015/10/18)
「以前爸爸都會用皮帶、棍子打人,身上都會有疤。」高中以前,小傑(化名)對爸爸的打罵都是逆來順受,他升上高中開始跟爸爸頂嘴,甚至用肢體來反抗。因爸爸不接受多重障礙的兒子「不一樣」的表現,曾在教養過程有過暴力,也讓自己的婚姻出現危機。

暴力教養 妻子失望

早產的小傑,從滿月發燒後就大小病不斷,小學一年級經診斷為過動兒及妥瑞氏症;到了二年級時,經鑑定是輕度智能障礙。因為發展遲緩,在求學過程中常被同學排擠,加上爸爸常常因為孩子無法達到他的要求,動輒以暴力教養孩子。

「以前我對小孩態度都是嚴厲,好像我的父親對小孩管教方式,非常的暴力。」爸爸不能理解,為小傑連簡單的擦桌子、掃地都做不好。再加上他承襲父母給與的教育方式,因此暴力一直存在其親子之間,長久以來「以暴制暴」讓家庭關係為之緊繃。

對孩子的教養問題產生歧見,夫妻因此產生二次的婚姻危機。媽媽回憶說:「第一次是當小傑拿到輕度智能障礙手冊,先生沒辦法認同,他的教養方式都是打罵;第二次是孩子升上高中,正處叛逆期,有一次小傑差點要動手。他的教養方式讓我非常失望!」

受法感化 對兒道歉

為了化解親子關係的緊張,不想在孩子的童年期,「父母」成為他的空白或可怕的記憶,爸爸於二年前(2013年)在慈濟志工高秀鳳的建議下,參加親子成長班,同時也參加社區志工的培訓課程。
小傑(左三)與父母與大醫王一同往診關懷偏鄉長者的健康。(攝影者:劉振江,地點:新北市瑞芳區,日期:2015/10/25)


參加親子成長班後,接觸到慈濟的人文課及親子經驗分享,家庭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爸爸開始接受孩子的不一樣,學習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的不完美有更多的包容力,他拋下嚴肅面孔的冷酷,以真心來代替責罵,以耐心陪伴小傑做每一件曾經他認為簡單的事。

有一次爸爸參加精進日,聽完證嚴上人開示,當下好像一記棒喝,讓他心裡激動不已。「上人好像就在說我以前對待孩子的態度,我可以感受孩子當時的難過,當下我就向他道歉。」

聽到爸爸的懺悔,當下小傑雖然僅回答「好!」但心裡卻是又驚又喜,驚訝爸爸為何有那麼大的轉變?雖然不明白,但小傑仍開心地說:「我喜歡現在的爸爸,他都會用說的告訴我哪裡不對。」

用心聞法 隨時筆記

小傑的學習能力雖然比較遲緩,但他聞法精進的精神,讓大家非常讚歎。他每天準時收看大愛電視臺的《人間菩提》、其他諸如《地球的孩子》、《長情劇展》、《小主播看天下》,他都能數家珍地逐一說出其喜歡的節目。

只要能早起,小傑都會在家薰法香,並隨手做筆記,遇到不懂的就會拿去請教志工。從薰法香他感受最深的法:「上人有講到愛,愛是不能拿來比的,要相親相愛互相體諒對方,事事都要用心聽法。」

「小傑每天早上看上人晨語的開示,因為他來不及寫,或者會有一些筆誤,或不了解的部分,就會問師姑是什麼意思。哇!我就想到孩子是無限的可能。」志工林英美看到小傑的學習態度,覺得是很安慰。

心念純真 彌補缺陷

對於小傑在慈濟的好人緣,媽媽驚訝地說:「第一次和爸爸參加活動,很多人都認識他叫小傑,他在慈濟比我們紅,他們說小傑是個很善良、很乖、聽話的小朋友。師姑、師伯都會聽他的內心話,而且他們的話小傑都聽得進去。在慈濟,小傑會參加很多活動,掃地也會主動做,以前他都不做。」

「我是一個有缺陷的人。」小傑坦白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殘缺。但小傑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上人的靜思語「行善行孝不能等」他時刻銘記在心。「媽媽很辛苦,我會幫媽媽掃地擦地,每天倒垃圾,雖然做得不好,但我盡力了。」小傑精進聞法,發揮生命良能,在家他也自許成為孝順的孩子,不讓父母擔心,並盡其所能協助分擔家務。
爸爸參加北區慈藍聯誼會活動現身說法,參加慈濟後生命轉變的心路歷程。(攝影者:葉晉宏,地點:雙和聯絡處,日期:2015/10/11)


在慈濟家庭,慈濟志工用滿滿的愛包圍,彌補小傑生命的不完美。從7月至9月,小傑克服身體的障礙,每個星期到共修處虔誠拜誦《地藏經》及《水懺》。他說:「希望往生的阿姨能收到我所誦念的經。」他心念純真,保有清淨的赤子之心。

慈濟道場 心靈的家

參與慈濟活動後,爸爸慢慢褪去原來的執著,將感動化為行動,加入人文真善美團隊,他自費購買攝影機,除了完整記錄孩子在慈濟的成長過程,也希望能透過鏡頭,記錄人間真善美的故事,成為真正的傳法者。

小兒子小宇(化名)也開始報名參加親子成長班及慈少班,每週六全家參加慈籃,媽媽也在林英美的鼓勵下參加讀書會,沐浴於佛法的恩澤及法親的關懷,她慢慢走出二年前妹妹往生的手足之痛。現在爸爸的兩個孩子都在慈濟籃球隊,媽媽也一起進慈濟,是一個慈濟家庭。

媽媽對於小傑未來的人生路,不再憂鬱徬徨,她感恩地說:「小傑如果沒有進慈濟,以後可能會上社會新聞。我比較擔心,我們老了之後誰來照顧他。進入慈濟後,發現就算我們老了,他也可以照顧自己,他的善良在慈濟可以學到很多好的東西,他很多想法都是正面的。」

在慈籃,小傑展現自信,騁馳在球場上,爸爸則成為一位永不缺席的父親,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全家人共同提攜,「慈濟路上有您陪伴,我不再孤單。」【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能情 新北市報導2015/12/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