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甘霖 灌溉心房等綻放

2017-05-03   | 劉桂芬
資深訪視志工吳菊珠(中)以自己陪伴十四年的個案,向大家說明如何以毅力及耐心,等待照顧戶打開心房,接納志工的家訪關懷。(攝影者:劉宏洋,地點:臺北市中山聯絡處,日期:2017/04/23)
雨生百穀,4月底的節氣正是雨量充足,灌溉穀類作物茁壯成長的穀雨時節。長期以來慈濟志工的訪視關懷總如春雨一般,細細綿綿滋潤著照顧戶的心靈。

4月23日這天儘管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一早起床的涼意仍檔不住慈濟志工熾熱的心。午後的臺北市中山聯絡處有著一場「紮根慈善深耕社區」的課程,許多中山大同區正在培訓的慈誠委員學員紛紛把握機會,前來向資深訪視志工學習。

耐心與毅力 打開個案心門

「紮根慈善深耕社區」的課程講師吳菊珠是位資深的訪視志工,深根社區多年的她,陪伴過不少的照顧戶,而今天吳菊珠則準備向學員們分享一個以毅力陪伴的故事。

這是一位從2003年關懷至今的個案,這位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每回這孩子發病時,身體總是疼痛不已,而且高燒不退,甚至原本腫大變形的左腳還會噴出血來,最嚴重時還會導致身體某部份細胞壞死的危險,或是隨時面臨缺氧的可能。
臺北市中山聯絡處,特地為為培訓中的慈誠委員學員安排「紮根慈善深耕社區」的課程,邀請社區內的資深訪視志工來為大家做分享。(攝影者:劉宏洋,地點:臺北市中山聯絡處,日期:2017/04/23)


然而這孩子因為罹患罕見疾病,導致影響自己的身、心、靈逐漸不健康,讓他不願意面對慈濟志工,也不接受志工們的關懷。但吳菊珠卻不因此而打退堂鼓,總是持續不間斷的家訪關懷,試著從傾聽孩子母親訴說照顧孩子的滿腹委屈與辛酸,儘管這位媽媽每次總是花很多時間在傾訴,但吳菊珠總是耐心的回應著:「喔,是啊……」

慢慢地過了一年,孩子終於願意打開心裡的一扇門,接受志工們的關懷。而吳菊珠因為不捨孩子飽受病苦的折磨,總是以主動關懷,以實質的陪伴消弭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隔閡,用愛幫助他們建立互動橋樑,最後贏得母子倆的信任與接納,讓他們願意去除成見,同時也接受志工踏進他們的生命裡來做關懷。

吳碧珠表示,這樣的關懷已經持續了十四年,儘管一開始孩子並不願意看到志工的到訪,但是換個方法,改從關懷孩子身旁的家人去做關心,傾聽家人的心聲,耐心地等待孩子接納自己,終究能以毅力打動他們的心。

訪視初體驗 感受見苦知福

聽著這段分享,學員徐子晴覺得吳菊珠的耐心與慈悲心非常值得讓人學習,尤其這份真誠的傾聽與尊重,並將孩子視為己出的照顧與關懷,一心付出無所求的只希望孩子越過越好及快樂,這一份無私的關懷與付出,正是慈濟志工的精神表徵與訪視的最佳典範。
知心相契時間,學員間分享參與訪視活動的心得。(攝影者:劉宏洋,地點:臺北市中山聯絡處,日期:2017/04/23)

徐子晴也分享自己在訪視中的個案,這是一個家庭的故事,一位吸毒的爸爸生下患有唐氏症的寶寶,家中還有一位母親。在家訪關懷中,個案中的老奶奶透過訪視志工的關懷,才得知對於唐氏症寶寶的照護資訊,尤其應該讓孩子接受早期療育,才能改善孩子將來的自理能力。

徐子晴節由這個個案反思,她覺得在這社會上仍有許多的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罹患了什麼疾病,而自己又能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但是慈濟的訪視志工主動關懷這群照顧戶,同時協助他們尋求社會資源,讓這些照顧戶能有充足的資源得以改善所面對的問題。

這樣的訪視對徐子晴來說,是一個修行的道場,透過見苦知福,在與照顧戶互動中的一句話,不但能幫助對方解決問題,其實有事更是化解自己心中的萬千疑慮。

不同的心念 走出各自精采

「我們要跟每個人結緣,而不是跟大家絕緣。」另一位感受到見苦知福的學員是陳星彤,從自己陪伴的個案中,看見兩種不一樣的心靈感受。一位是辭去工作在家專職照顧罹患漸凍症的太太,雖然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著,一步也不敢離開,連志工邀約他到社區參與活動,這位先生總是拒絕著,因為他悲觀的內心覺得,太太躺在家裡不能動,怎麼自己就能這樣出去享樂呢?
學員陳星彤(右)分享自己在訪視中看到的兩個案,以及從中看見不同的新的風光。(攝影者:劉宏洋,地點:臺北市中山聯絡處,日期:2017/04/23)

但是反觀另一個家庭,這位爸爸雖然曾經中風過,家中也還有一位智能不足的孩子,但是一家人卻是非常樂觀的過日子,爸爸告訴志工只要自己找到工作,就能請慈濟停止補助,把錢拿去幫助比他們更需要受助的人。後來不久,這位爸爸真的在找到一份社區資源回收的工作,並請志工協助停止補助。

而從這兩個個案中,讓陳星彤感受到能擁有健康的身體真的很重要。尤其每位志工若能力所及,更應該需要多點時間走入照顧戶家中給予關懷,因為不管事在自己的當地社區,或是放眼國外及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這些照顧戶正是因為遇到困難,而無法自己走出來,但是有能力的我們更要主動走進他們的生命中,去幫助他們!

陪伴社區訪視的志工張綵綿表示這次邀請資深志工吳菊珠來做分享,以「說我所做,做我所說」的訪視甘苦談,希望學員們能明白這堂課程的精神理念,期望人人走入苦難眾生的心中,以愛去膚慰他們,讓他們的心靈能得到舒壓與解困。雖然有時也會遇到許多磨難與考驗,但是莫忘初發的一念悲心,同時還可以透過訪視討論,志工之間相互研討,才能有力量繼續走入訪視,不會被困境而退轉。【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桂芬 臺北報導 2017/04/2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