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說故事 長者感覺幸福

2017-08-16   | 游雪芬
礁溪慈濟志工於大忠社區成立長者關懷據點,7月28日邀請地方耆老講古,分享舊地名、地方活動的由來。(攝影者:游雪芬,地點:宜蘭,日期:2017/07/28)
說起宜蘭縣礁溪鄉「番仔路」和「番割田」地名的由來,原來是與過去原住民在這片土地留下的生活足跡有關。礁溪慈濟志工於大忠社區成立長者關懷據點後,7月28日邀請地方耆老開講,一起聆聽長者林阿公講古。


長者關懷 彼此照顧

慈濟志工於各地推動社區長者關懷據點,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透過健康促進、長者共餐與樂齡學堂等活動互相關懷,維持身心健康。在社區中,由長者就近照顧長者,共享一段人生中美好的黃昏。

礁溪鄉大忠社區長者關懷據點成立以來,今天(7/28)是第三次活動。礁溪志工與社區居民合作規劃活動內容,鄉親們也在報到後主動地加入挑菜、洗菜。有人手幫忙,香積志工也不疾不徐地完成一道道熱騰騰的可口菜餚,等活動後大家一起大口大口地享用美食。

礁溪志工於大忠社區舉辦第三次長者關懷活動,社區居民主動幫忙香積志工挑菜、洗菜。(攝影者:游雪芬,地點:宜蘭,日期:2017/07/28)
「雙手放掌,放在腰前,深呼吸,慢慢抬起來……」慈濟志工邀請長者站起身來,挺直腰桿跟著做些簡單、輕鬆的暖身動作。音樂一下,長者大動作地舒展筋骨,開始了今天的暖場運動。

樂齡學堂 長者講古

志工除了安排帶動健康操,也有靜態的「樂齡學堂」。在宜蘭縣政府社會局黃錦鋒先生協助下,邀約長者踴躍分享地方特色、民間信仰及生命故事。

礁溪鄉每年中秋節都會舉辦盪鞦韆活動,即是二百多年前,大忠村耆老在中秋節月圓人圓,全家團聚享受天倫之樂時,一時所想出來的餘興節目。一直演變至今,已經成為礁溪鄉公所大力推動的地方活動之一,每年都有大批外地民眾湧入,前來參與這個很有地方特色的活動。

每個人生、每件事物或每個地方,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道道熱騰騰的美食放在桌上,志工與長者共餐,分享聽故事的心得。(攝影者:游雪芬,地點:宜蘭,日期:2017/07/28)
長者林阿公分享礁溪地名「番仔路」(中山路)和「番割田」(三民村)的由來,原來是過去原住民從山上下來經過之路,來到三民村的稻田裡割稻,所以就有「番仔路」和「番割田」的名稱,而「番割田」地名沿用至今。

愛與關懷 融入地方

大忠村村長介紹活動場地「國聖廟」的建廟經過,1921年至1996年間,在地方仕紳、熱心人士奔波下,募款集資建廟,幾經波折,終於在1996年新建完成,供奉鄭成功。

每週一次的活動,場地雖然不大,卻很通風、光線充足,互動之中充滿了溫馨的人情味,只見每位長者臉上笑容洋溢,一位玉惠阿嬤很高興地唱起採茶歌,回憶年輕時採茶的茶園場景,她說:「我這輩子沒有讀書,都在做粗工,現在最好命,可以清閑地坐在這裡聽故事,一起學習新鮮事。」

故事進入尾聲,礁溪慈濟志工帶領社區長者、居民雙手合十,合唱〈愛與關懷〉,人人虔誠一念為地方祈福,並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游雪芬 宜蘭報導 2017/07/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