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父子兵 人醫身教貼鄉親

2018-09-04   | 林淑白
823大水災過後,有些災區亟需復原,有些災民則需要持續關懷。雲嘉南人醫會特別將醫療車開進麻豆區港尾里及海埔里,為鄉親們提供定點義診。(攝影者:莊煌明,地點:臺南市麻豆區,日期:2018/09/02)

823大水災過後,有些災區亟需復原,有些災民則需要持續關懷。雲嘉南人醫會評估災民的醫療需求後,於2018年9月2日特別將醫療車開進麻豆區港尾里及海埔里。由內科及中醫科二位醫師,一位護理師及藥劑師,加上五位志工,在上午半天時間為三十人次提供醫療服務。

珍惜醫療的機會長者 細心看診再見歡顏

慈濟要來義診的好消息,里長早已透過廣播,傳開整個麻豆港尾里。只見人醫會的布條都還沒掛好,就有一位嚴重重聽的九十三歲莊老阿公前來掛號,高以信醫師以尊敬長者的耐心,緊貼他的耳朵,重複問了好幾次「那裡不舒服?」在一旁的里民見狀也以高分貝協助,但阿公還是聽不到。

不放棄看診的莊老阿公回家把助聽器掛上之後,笑咪咪的高以信醫師繼續努力的貼近他的耳邊,連續問了三次,莊老阿公終於有回應了,老人家緩緩地說:「我的右手,還有右肩膀很痛!」

這樣的回答讓大夥兒鬆了一口氣,高以信醫師立即開處方箋,到藥局領了防止酸痛的藥布,輕輕的把阿公的上衣掀開,囑咐一旁也是醫生的兒子高學鑫,要精準小心為老人家貼上藥布,並在阿公的耳邊重複叮嚀他,睡覺時記得要把藥布撕開!看莊老阿公點點頭,大家這才放心了。
透過高以信醫師還有郭阡妏護理師的連手包紮後,這才讓緬靦的張先生安下了心,也明顯開心了許多。(攝影者:莊煌明,地點:臺南市麻豆區,日期:2018/09/02)


許多來到護理站的阿公、阿嬤,只要一拉起褲管,映入眼簾的都是一道道紅腫、破皮的傷口。郭阡妏護理師除了極其熟稔有耐心的清理、消毒與包紮傷口,又為讓長者們的傷口趕快痊癒,並輕聲細語輔以衛教,看著阿公、阿嬤一副認真聽講的表情,讓人贊歎又心疼。

李阿嬤的兒孫都住在中部,為了清掃庭院的淤泥,不慎滑倒,造成左大腿腫痛多日,而自小就不良於行的右腿,雖然有輔助器,但走起路來還是很吃力,因此傷的這些日子讓李阿嬤很苦惱。

幸好來到人醫會義診,在傷口包紮後,又領到高以信醫師開的降血壓藥,省去李阿嬤叫車子到醫院就診的折騰,這才讓原本眉頭深鎖的她,露出了笑容,讓人也感受到阿嬤減輕壓力與放鬆的心情。

人醫施醫施藥又施糧 見證仁醫無私之愛

結束定點義診,醫療車來到海埔里一位獨居長者家中,六十五歲的張先生在志工們8月27日的安心家訪時,被發現到他的左腳踵漲得十分嚴重,又因為屋外的積水未退之下,出門就醫有困難,家訪志工立即將他提報為訪視個案。

當人醫會一行人抵達時,卻見到張先生面無表情地坐在屋簷下,大家親切的問候著他,高以信醫師也小心地打開張先生腳趾的紗布,發現傷口上的紅踵己退,但破皮的部分尚須消炎護理,隨即便與郭阡妏護理師連手包紮,才讓緬靦的張先生安下了心,也明顯開心了許多。
有一位里民臨時前來為她的大伯求診,高以信醫師不畏懼濃濃的體味,走近老人家,並透過對談初步判斷應是失智症,因此建議家人應迅速帶至醫院就醫。(攝影者:莊煌明,地點:臺南市麻豆區,日期:2018/09/02)


時近响午,區公所的送餐還未送來,郭阡妏護理師窩心的取出了麵包及餅乾,先讓張先生充飢。郭阡妏護理師私下表示,準備糧食一直是人醫會團隊十幾年來的默契,並依看診民眾的實際狀況給予糧食。

即將結束義診,一位里民趕來為她的大伯求診,高以信醫師二話不說,快步跟隨婦人返家看診。只見八十二歲的張老先生,因為昨晚騎單車外出一晚未歸,此刻滿臉佈滿黑斑,眼睛無神。

親人表示,張老先生已多月未洗澡,屢次勸都說無效,唯有高以信醫師不畏懼濃濃的體味,走近老人家身旁,靠近著他並屈膝溫和地與他對話。幾句對談,高以信醫師初步判斷,張老先生應是失智症,建議家人應迅速帶至醫院就醫。

一個上午的行程,人醫會再一次走近災區,雖然外在環境大致恢復得很快,但災民們身體的病痛及心靈的創傷,卻是需要醫療及時間的癒合,而人醫會的醫療人文,即時的在災區實踐了人醫之愛,膚慰與關懷的鄉親。【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淑白 臺南市麻豆區報導 2018/09/0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