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研究善經濟 閻雲說慈濟

2018-10-14   | 吳瑞祥
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現任慈濟基金會閻雲董事,在法脈宗門營中專題演講。(攝影者:郭雪珍)

慈濟從「竹筒歲月」的日存五毛買菜錢,匯聚點滴的愛心力量,帶動起臺灣慈善風氣;五十二年後的今天,社會環境已與過去大不相同,面臨驚天動地的改變與挑戰。

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現慈濟基金會董事閻雲受邀,以「慈濟:過去、現在與未來!」為題,在「2018年慈濟志業體同仁法脈宗門精進研習營」中,與大家分享慈濟四大志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因應的方法。

其中談到慈善裡有沒有經濟?閻雲提及數月前與劍橋大學校長前往慈濟人文志業中心,與大愛電視葉樹姍總監等人一起交流討論,只要沒有一毛錢放到自己口袋裡,就是「善的經濟」,就是「善的管理」,而這也是文發處主任何日生目前在劍橋大學當訪問學者所進行的研究重點。

做大事的願力

「我認識慈濟是1993年,當時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因緣的巧合。」那一年7月,閻雲搬離居住十年的美國東岸,前往位於西岸洛杉磯、以骨髓移植為主的腫瘤醫院──希望之城國家醫學中心(City of Hope)擔任骨髓移植醫師。

同一年,臺灣政府修訂《器官移植條例》,放寬骨髓捐贈必須限於三等親的規定,並請託慈濟成立「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慈濟跨海向閻雲請益,並邀請他共同參與;只是閻雲心裡納悶著:「骨髓移植的學術、技術問題複雜,為什麼要處理這麼複雜的事?」

除了醫療技術問題,成立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需要龐大的經費,在許多國家都是由政府出資籌辦與營運,未見由民間團體組織來承擔。閻雲多次返臺會見證嚴上人,也不斷向上人提出詢問,「何必做這麼困難的事?」然而上人輕輕一句「頭目髓腦悉施人」,這分一心堅持做大事的願力,讓閻雲受到了感動,於是盡心力投入參與。

由於大家共同的投入與成就,讓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現更名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骨髓資料庫,截至2018年9月30日總計有四十二萬七千多筆資料,送髓到三十一個國家地區,搶救五千一百二十個生命與家庭。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與進步,骨髓移植也有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除了傳統的取髓方式,捐髓者需要進手術房全身麻醉,從腸骨抽取骨髓細胞,現在還增加周邊血與臍帶血捐贈,不僅減低對於捐髓的擔心,也增加了捐髓的意願,同時也對於醫療急、重、難、罕疾病,提供了解決之方。

跨志業的合作

「時代已經與五十年前不一樣。」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僅應用到醫學教育,加速經驗的成長,能夠有效、快速地加惠愈來愈複雜的問題;這樣的科技發展,也延伸到慈善工作。

慈濟四大志業主管與同仁專注聆聽。(攝影者:郭雪珍)
目前慈濟與中央大學合作,教育同仁與志工操作空拍機,廣泛運用到防救災工作──災前可以勘災地形地貌,對於容易發生山崩或土石流的地方,事先提出預防性防災準備工作;災後則可在難以到達的地方,收集受災地區的毀損與街道狀況,以擬定救災動線與物資發放規畫。

「1993年我所認識的慈濟,與現在的慈濟已大不相同了。」科技引導著我們每一個人改變,而組織制度也有了不同的調整,例如慈濟董事會改組,深化法脈宗門的功能,使得法脈宗門的傳承得以落實到慈濟四大志業,彼此之間又能互相協調與溝通。

跨志業之間的協調與合作,閻雲以長期照護(簡稱長照)為例說明。長照不只涉及醫、病,也關乎養、安,醫、病是醫療志業的範籌,養、安則是慈善志業的焦點。

臺灣已經開始步上老年化社會,閻雲建議要建立如上人所倡的「老扶老」,老人才懂老人的心理,應該由老人來照顧老人,由健康的老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彼此互相幫襯,讓大家都能過一個好的老年生活。

臺灣早期以保險的方式來做長照,大家預先存錢,等到老年再領出來使用;後來推動GDP(國內生產總值),然而國家生產總值並非固定不變,浮動預算難以維持良好的長照品質。

隨著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慈濟也逐步建立長照網絡。長照1.0是「慈善」,就是幫助貧苦弱勢,長照2.0則是「醫療」。閻雲說,由於慈濟有五十年長照1.0的經驗,可以快速地結合慈濟醫療網,轉型進入長照2.0,同時把環保志業與長照結合,成為慈濟長期照顧的特色。

「我們是一個老年國家,在這樣子的狀況之下,我們又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少子化。」慈濟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同樣面臨少子化的衝擊,怎麼辦呢?

大約一年前,教育志業蔡炳坤執行長召集了許多人,包括中研究廖俊智院長等人一起來探討如何面對,其中也曾討論是否讓兩校合併?或者是轉型?在分歧的意見中,大家想起慈濟的教育使命,慈濟科技大學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原住民,「如果我們不照顧他們,幾乎沒有人照顧他們,因為東部就是靠我們(慈濟)了。」

閻雲校長與人文志業中心副執行長葉樹姍互動。(攝影者:郭雪珍)
當大家把討論的結果,洋洋灑灑地向上人會報,上人說了一句話:「你要盡到照顧東部、照顧原住民的責任。」由於兩校的教育使命不同,閻雲建議兩校共同訂定各自的辦學目標與方向,也期待兩校能不受少子化的影響,繼續地成長。

而優質的教育,是靠所有慈濟人募心募愛集聚而成,可見慈濟各志業之間是環環相扣,無法分別彼此,唇齒相依。

慈善裡的經濟

經過五十多年,慈濟也有著驚天動地地變化,不僅面對很多的挑戰,也有很多新的承擔,例如氣候變遷、無明風、假新聞。不久前,曾經有人問閻雲,「為什麼慈濟有事業體呢?你們為什麼允許慈濟做生意呢?」閻雲回答他說:「這個不叫生意,因為善的流轉,生意是一個方法。」

幾個月前,英國劍橋大學校長來到臺灣,在閻雲的陪伴下與大愛電視葉樹姍總監等人進行交流,其中討論到善的經濟、善的管理。「在慈善裡能不能談經濟?能不能談生意呢?當然可以,因為你的利潤沒有放到你的口袋,你的利潤是公諸於天下,所以說,沒有一毛錢放到自己口袋裡,這就是善的經濟,這就是善的管理。何日生師兄目前正在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他的研究重點就是善的經濟,善的管理。」

閻雲提醒每一位慈濟人,不但要認知慈濟的精神,也要認知我們個人的使命,「同時要面臨新的挑戰,對於新的挑戰要有新的認識,用慈濟的精神去重新認識它,審思我們自己的能力,以及我們自己需要彌補的方向,靠大家一起共同來努力。」

(文:吳瑞祥 花蓮靜思堂報導 2018/10/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