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教堂裡義診 共同守護兒少

2019-06-24   | 施金魚
慈濟中區人醫會,前往臺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附設南投家園,展開首次義診,提供口腔衛生保健衛教、牙科、眼科、家醫科、中醫科等義診服務,用愛守護弱勢兒少的健康。
「原本以為就是來一個牙醫師和眼科醫師,結果來了一家醫院,七、八十個人自願發心前來,讓整個院區停滿了車,而且裝滿了每一個人的愛心。」臺東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附設南投家園專員陳信仁又驚又喜。  

一個關懷 牽起義診善行

6月16日早上,來自臺中、南投、彰化的國際慈濟人醫會成員和臺中慈濟醫院醫事人員、志工共八十多人,在埔里鎮會合,前往臺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附設南投家園及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陳綢兒少家園,展開首次義診,提供口腔衛生保健衛教、牙科、眼科、家醫科、中醫科等義診服務,用愛守護弱勢兒少的健康。

 
牙科除了口腔檢查之外,也為每位孩子洗牙。許多孩子沒有洗牙的經驗,有些緊張,醫師溫柔地提醒孩子放輕鬆。(攝影者:潘常光 地點:臺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附設南投家園 日期:2019/06/16)
義診的因緣來自南投合心人醫幹事謝輝龍、也是竹山秀傳醫院院長,一次聚會時,關心地問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附設南投家園的行政專員陳信仁,「機構裡是不是有兒童需要醫療照顧?」於是,院方便提出眼科及牙科健檢義診的需求。
 
經過謝輝龍、紀邦杰及宗教處同仁紀宇頻等人場勘後,敲定義診每半年一次,同時也將相距不到一公里的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陳綢兒少家園一併納入義診對象,照顧更多需要被呵護的孩子。
 
義診服務就在莊嚴的教堂內舉行,在全體人員虔誠唱誦〈祈禱〉的歌聲中揭開序幕,耶穌的博愛與佛陀的慈悲在教堂裡相輝映。

 「這是一個基督教的機構,我本身也是基督徒,剛才聽到大家唱〈祈禱〉給我很大的感動,其實不管什麼樣的宗教,我們都是用同樣的心來祈求上蒼對每一個人的護庇。孩子都是不得已才來到這兒,因為有你們的愛,他們能夠在這裡平安健康的生活。」陳信仁專員致詞表示。
 
陳信仁指出,礙於院方人力不足,要帶孩子到外面就診諸多不便,透過與慈濟的合作,藉由義診健檢,能夠提前發現問題,落實預防醫學概念,對小孩子未來的健康照顧很有幫助。
 「慈濟第一次來到這邊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帶給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感受到社會確實有很多人在關愛他們。」謝輝龍期許義診團隊:「請大家本著義診的精神,醫病還要醫心,慢慢地把他們的心門打開,相信每個小朋友未來都是社會有用的分子。」
 
視如己親 傳遞愛與溫暖
 
看似寬敞的教堂,一時湧進了上百人,加上醫療設備,空間瞬間為之縮小。許多孩子沒有洗牙的經驗,露出緊繃的神情,醫師溫柔地提醒孩子們:「放輕鬆!這是你的門面,要洗乾淨。」
在義診現場,由志工一對一全程陪伴小朋友就診。小傑感冒咳得厲害,陪伴的謝玉香感到心疼,輕輕拍著他的背,如慈母膚慰孩子一般。(攝影者:施金魚 地點:臺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附設南投家園 日期:2019/06/16)
用布簾圍起來的一個小空間裡,臺中慈院新陳代謝科黃怡瓔主任利用「攜帶式甲狀腺超音波」幫孩子檢查脖子。因為很多兒童進入青少年,都容易有甲狀腺的問題;果真發現十個孩子有隱藏的小結節,黃怡瓔主將輸出超音波檢查資料交給院方,以便後續追蹤治療。
 
小朋友就診時,由志工一對一全程陪伴。謝玉香陪伴的小傑已經感冒兩個禮拜了,雖然也看過醫生還是咳個不停。看他咳得辛苦,謝玉香十分不捨,輕輕拍著他的背,如慈母膚慰孩子一般。
 
全面健檢 利於追蹤治療
 
在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附設南投家園的義診進行一個小時之後,一部分人員提前來到陳綢兒少家園同步義診。陳綢兒少家園徐瑜主任指出,院生過去在原生家庭都沒有受到好好的照顧,牙齒狀況普遍不佳。這次能夠一次大規模的處理,對於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陳綢兒少家園的義診就在寬廣的中庭進行,為十七位院生服務。(攝影者:潘常光 地點: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陳綢兒少家園 日期:2019/06/16)
就讀高職的小旻經過眼科醫師檢查的結果有弱視的問題,隨後也接受洗牙。他說:「這裡的醫生比較溫柔,而且有一些同學不喜歡到外面去看醫生,有醫生來這邊義診,讓他們有看醫生的機會,希望這種活動以後常辦。」

 爸爸往生、媽媽離家的小旻,現在每天到臺中念書,回到埔里已經六、七點了,還會去飲料店打工直到十點多打烊,假日也去打工。「我覺得這裡像家一樣,老師就像自己的家人。我們想學什麼東西,他們也都會幫助我們。」小旻努力創立基金會和兒少家園的陳綢阿嬤,是他的楷模,帶給他成長的動力。

中區合心人醫幹事紀邦杰醫師看見兩個機構在社區中,對弱勢族群的扶助也心有所感。「很感恩有這樣的機會,大家的愛心串聯起來,一起為弱勢孩子的健康盡一點心力。我們常說大愛沒有宗教、種族、國界之分,今天佛教的慈濟團體在教堂舉辦義診,我們親眼見證了,大家都很高興,心靈也更開闊。」【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施金魚 埔里南投報導 2019/06/1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