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出煩惱裝快樂 志工為照顧戶清家園

2019-12-26   | 廖淑美
慈濟志工戴上口罩、手套及穿上雨鞋,為照顧戶盧女士清理廢棄物、打掃及清洗,期望能溫暖她塵封的心。(攝影者:廖淑美 地點:臺中南屯區 2019/12/08)
「妳幸福嗎?」客廰經過清理後,還給盧女士一個清爽的住家,志工金之業俏皮地問。「非常幸福!我感覺到垃圾被清空,就彷彿我的心靈,被大掃除一樣。」盧女士既驚訝又興奮地回答。
 
2019年12月8日及12月14日上午,臺中南屯區動員慈濟志工、社區社工和民眾等共七十五人,戴上口罩、手套及穿上雨鞋等安全防護,也安排兩輛小貨車,前往楓樹里照顧戶盧女士的住家,進行廢棄物清理、打掃及清洗,期望能溫暖她塵封的心。
 
不堪歲月 封住心門
 
盧女士現年六十二歲,是雙極性情感疾患,也就是俗稱的躁鬱症。由於過去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有多次受傷造成腰椎頸椎退化、右膝關節開刀及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等病情,以致無法繼續工作,領有中度殘障手冊。
 
2019年經人提報,志工評估後,除了前往居家探訪之外,對於經濟貧困問題,每月提供生活補助金,希望能協助她勇敢面對困境。

 
居家清理工作告一段落時,志工們一起拍手唱著〈祝福您!無量壽福〉祝福盧女士身體健康,迎向新人生。(攝影者:廖淑美 地點:臺中南屯區 2019/12/08)
盧女士結束一段婚姻後,另與同居人組成家庭,與前夫育有二子雙胞胎,由同居人領養。

但,同居亦遇人不淑,盧女士屢次被家暴,加上職業病痛纏身,孩子又不在身邊,身心飽受煎熬不安,因此生活頓時失重心,漸漸的自我封閉。
 
二子分別在臺南、桃園工作,其一子有自閉症。同居人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口腔癌,也是無法工作,目前與長子同住。
 
盧女士是低收入戶,常有善心人士贈送物資,經日積月累堆放,塞滿家門口、客廳、臥室、廚房及盥洗室等空間,僅剩一條走道,多年下來變成滋生蟑螂、老鼠的溫床。
 
老中青 休假齊修賢
 
從一次次居家訪視關懷盧女士中,志工吳余秀美了解一位母親希望孩子回來的心情,則反問她說:「兒子回來沒有空間住,他要住哪裡?」終於說服案主,接受協助清理住家。
 
接連兩周周休,慈濟動員年輕志工搬移、清理廢棄物,年長環保志工負責推送、分類廢棄物,並安排小貨車運載。
 
「這個丟掉!」「那個也不要!」一組人力依照盧女士吩咐,負責確認清除物,哪個該留、哪個該丟掉,做篩選分類處理。

 
盧女士(左)希望自己也能為社會付出,發願每個月捐出一百元,成為慈濟長期會員,志工吳余秀美(右)獻上收據,同時祝福她平安吉祥。(攝影者:廖淑美 地點:臺中南屯區 2019/12/14)
另一組以人力接龍方式,將廢棄物從五樓傳到一樓,再由七十八歲的環保志工鐘新柑接手,身手俐落推著獨輪手推車,穿梭在不平的巷道。小貨車則在巷口等候,運送到環保站分類,一條龍作業,既分工又合作,落實垃圾不落地。
 
走出舒適圈,年輕人也加入清掃的行列,慈濟志工薛如景邀現讀科技大學的兒子林軒霆參與。在接龍傳送隊伍中,搬一袋袋沉重的廢棄物,卻沒有不悅臉色的林軒霆說:「會累!我覺得幫助人很快樂,是甘願做歡喜受。」
 
另一位也是現讀科技大學的張麗娟,是社區志工鍾寶珠的女兒。對耗體力工作,卻不喊累,笑臉迎人的她說:「看到東西這麼多,就會想到不要太浪費,而能幫人家感覺還不錯!」

 快樂起來 回報無私的愛
 
志工們清空堆積物,也將廚房重新組裝水槽;臥室清掃拖地,換床舖、新床單及棉被;廁所清洗油漆、換漏水管等處理,終於重現出家的樣貌。

「我有非常、非常多的感謝!可是我只能用『感恩!』兩個字來表達,謝謝你們,辛苦了!」盧女士哽咽地向志工們致謝,而志工們也報以衷心的祝福。
 
「在我孤單的時候,我會想起慈濟給我的,除了經濟上的幫助,還有精神的鼓勵,跟心靈的慰藉。在我心裡悲傷與快樂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這些志工。」盧女士激動的淚流滿面。
 
「我們會耐心的等妳喔!從現在開始,都不一樣了。」慈濟訪視幹事,志工張嘉君握起她的手,並輕聲安慰地說。看到這一幕,令人為之心酸與不捨。
 
「對!我要快樂起來!我要開心起來!健康地走出來,這是我對大眾跟慈濟人,最好的報答。」看見這麼多的慈濟人,付出無所求的行動,盧女士擦去臉上的淚水,堅定地說。【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志工將清出的資源搬上環保車,變賣後的款項,再交給案家。(攝影者:廖淑美 地點:臺中南屯區 2019/12/14)

(文:廖淑美 臺中報導 2019/12/1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