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水利署長 拜訪上人

2010-01-20   | 江玉萍 李明華
水荒→糧荒→爭執,成為全球必須正視的生存問題。大地靠水增糧,千古不變,珍惜水資源人類方能生生不息。(攝影:徐伯卿)
南台灣正因水量不足部份地區休耕,面對台灣水資源的日趨窘境,經濟部水利署長楊偉甫,特地到關渡園區向證嚴上人請益,期盼慈濟人節水惜福觀念和經驗能夠分享給更多民眾。

水利署長請益  慈濟節水惜福共享

水是大地之母,也是人生命的泉源。在莫拉克颱風過後,南部水庫集水區嚴重崩塌,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以曾文水庫舉例,水庫淤積率達到百分之二十二,而且集水區的崩塌情形越來越嚴重,崩塌地方多了一千多處,而崩塌面積是原來的5.8倍大。面對台灣水資源問題,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親自向上人請益。

上人開示:「我們人的皮受傷了,血就會不斷的流。同樣的,山也有山皮,也有山肉,也有山骨,皮、肉、骨都有,但是我們都是人為的,劃傷了它的皮,然後挖開它的肉,還要嗑它的骨頭,所以你要它山體很健康,實在是很困難。」

慈濟人長久以來推動環保節水,經濟部水利署長楊偉甫親訪證嚴上人請益。(大愛新聞)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台灣的豐枯期差異擴大,水資源更顯得可貴。上人舉例,921希望工程,還有慈濟的醫院等,都是鋪上可以讓大地呼吸的連鎖磚,小雨點也可以滋養大地。

上人開示:「(工地鋪設連鎖磚)是讓大地呼吸,如果下雨,水也可以滲透回歸大地,不是雨水一下就四處流失掉了。」

加強疏浚及淤積處理,還有個人用水習慣的改變,都是因應策略。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避免開發,讓大地恢復生息。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楊偉甫表示:「過去我們在使用水的開發,水源的開發,都是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山裡面蓋大型的蓄水池,但上人剛才開示是說,這些大型的蓄水設施在開發的時候,不要造成破壞,很大的破壞,也是會破壞大地的平衡,這一點我們日後在做這些作業的時候,會更謹慎小心。」

節水,也是節能,等於是減碳。對於有利地球環境的事,慈濟人都願意配合;不只是大愛電視台會配合水利署加強節水宣導,也會分享慈濟志工的節水經驗,讓節水變成一種美德風氣。

(大愛新聞 江玉萍 李明華 台北報導 2010/01/1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