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扶困 用水點亮新希望

2016-01-29   | 林國新
地處非洲的辛巴威,當地居民想喝一口水,得要費盡千辛萬苦,才能解渴,想把水帶回家,一點都不輕鬆。(畫面取自大愛新聞)
一口水,水是大生命,更是生存關鍵,早在十八年前,慈濟基金會就在久旱不雨的大陸甘肅援建水窖;在臺灣,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以使用,而對於很多相對落後、匱乏的地區,想喝乾淨的水,談何容易。

地處非洲的辛巴威,當地居民想喝一口水,得要費盡千辛萬苦,才能解渴,想把水帶回家,一點都不輕鬆,一趟路超過半小時,這是辛巴威常見的景象,為此,慈濟則協助為居民鑿井,改變生活的水源問題。

水是民生大計,有了水,生活才會安定,慈濟人看到了這一股安定的力量,所以貼近居民的生活,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掘了二十口水井,希望家家戶戶有水喝,也省去花時間找水、挑水的問題,而同樣的援助,慈濟在十八年前,就曾在大陸甘肅省實行。

抗基礎建設落後 掘水井安定居民

辛巴威當地的降雨量,不到臺灣的四分之一,基礎設施落後,大部分居民只能挑水度日,如果經濟寬裕,找到了水源,可以在自家附近鑿水井,才得以不必花長程到目的地挑水。

日漸乾涸的土地,只要有水能夠取用,居民就很滿足,卻不知水可能不乾淨,2008年,辛巴威爆發嚴重霍亂疫情,有兩千多人死亡,再加上政局又動盪不安,通貨膨脹相當嚴重,居民生活苦不堪言。

慈濟志工朱金財是辛巴威當地臺商,長期關懷這片土地與居民,也常在發放時,提供淨水藥劑,甚至為居民挖水井,釜底抽薪,他說:「辛巴威沒有很多的工業,所以地底下水資源應該很豐富,只是他們手邊沒有這種設備,所以由我來幫助他們。」

為居民援建水窖 獲得新轉變契機

「山似和尚頭,風沙吹牛倒,十種九不收,吃水貴如油。」大陸黃土高原俗諺中,點出當地是旱地、水資源短缺的窘境,單單就甘肅省而言,年平均降雨量約三百毫米,但蒸發量卻是降雨的七點五倍。

靜謐高原裡,居民挑水喘息的聲音蓋過腳步聲,高山討生活,水資源取得不易,偏偏八〇年代以後,因為氣候變遷,雨水來不了這裡,乾旱情況加劇,農作年年歉收、人口漸漸走出大山,沒有能力的,只好死守家園、盼著奇蹟出現。

經過實際走訪,慈濟要為大山居民掘一口泉源不竭的井,1998年起,慈濟基金會在甘肅展開抗旱扶困工作,在旱隴之上援建水窖,至今,遍及六個縣、十七個鄉鎮,建了19060個水窖。

如果沒有辦法獲得水源,連水窖也無法蓋,所以,2008年3月,甘肅最大規模的生態移民工程啟動,有居民從乾旱大山,搬往一百多公里外的新址,來自來灣的善心,陸續為他們在靖遠縣劉川鄉、五合鄉建立大愛新村,以及小學,安頓生活與教育。

劉川鄉大愛新村居民王守廣以前住茅草屋,現在住的是水泥房,還分配到新的水田,就算到外地打工,路途也拉近了。

慈濟援助後,生活從艱難困苦到獲得新的轉變契機,對未來生活也有了憧憬,或許這就是旱地甘霖的滋味。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林國新 2016/01/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