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淨濁世 入群無悔

2018-04-24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叮嚀慈濟志工,「過去只因為一念間,多少辛苦走過來。其實每一天感人故事都是很珍貴的歷史,沒有這麼多的慈濟人,很單純、很簡單,付出無所求,都是身體力行的奉獻。」(攝影者:張海濤)
【證嚴上人4月24日志工早會開示】
歷史上的今天,三十四年前的1984年4月24日正是慈濟醫院第二次動土的日子,證嚴上人在今天(4/24)的志工早會中,回憶起當年一念心的艱辛付出,開創出後來的慈濟人間路。

「時間很快速過去,可以看到動土前,林洋港先生在臺上講話,我竟然在旁邊咬著牙根,含著眼淚,終於要動土了,好像很快速看到要動土了,之前卻是經過多少坎坷,動土前要找土地、募款,需要的是人力,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個念頭──不忍眾生再受苦。東部、花蓮這地方,雖然人口不多,但是生命平等,看到他們病啊,求醫無門啊!生命不在多少的人口,都是生命,在痛、在危險中,誰來救他,只是這樣的一念心,很單純,總是就這樣開始動念、起步。這步踏出去,總是方向再辛苦、再艱鉅,再也沒有回頭,就這樣一路走過來。」

未來惡劫有五濁 唯有善行能淨化

當年留存下來的畫面中,還可以看到上人的師父印順導師前來致詞,還有全省各地的諸山長老法師蒞臨,如今畫面上的身影,許多都已抵不過大自然的法則而年老、甚至凋零。

「真的是人生無常啊,分秒中都是生命消歇,消耗過去。所以時日已過,命亦隨減,何況年也已過。大自然的法則總是這樣的減,但也看到新的生命增長,這麼多年來,已經看到現在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感覺這一時的人,跟那一時的人,真的也大不相同,這一時的人才情很旺盛,但那一時的人守念、守情、守愛,很堅定,他們總是這樣一路走。」

晨語提起,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即言及未來人世間面臨五濁惡世,眾生污垢很重,有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還有劫濁。

「劫濁就是長時間這時代的濁氣,這樣的濁氣會合起來,形成有如一條暴河,真的衝得高,而且不斷地流洩而下,很擔心,但是也更需要我們,一定要淨化人心來緩和。每一個人不要輕視自己的一分力量,想想當初的蓋醫院沒有人、沒有錢,只有一念心,點點滴滴,那怕一塊磚、一包水泥、一根鋼筋,就這樣大家的愛付出,真正名符其實用「行」來供養奉獻。」

四大志業如工程 願為心靈做建設

上人慈示,這就如同晨語開示《法華經》所說的,「建塔、蓋廟,不如真正身體力行去奉獻,這就是最好的建塔廟,而且比建塔廟的功德更大。」又如佛經中所說,以自己的身體付出奉獻來救濟苦難人。在慈濟裡面就有許多身體力行的典範,例如鄭明紋菩薩發心做慈濟,為了布施,她賣身三次到別人家接受僱傭打掃,並且預支三年的工資,才有錢捐給慈濟蓋醫院;不只如此,後來她除了自己布施五個榮董,還邀約一百個人做榮董,正是佛經故事裡的現代典範。

「這樣的幫傭,請求顧主先給三年的工資,這三年的工資拿到師父的面前來,我就是要捐三十萬一間的病房,那時候有這樣的(捐款)名稱,你捐三十萬等於捐一個病房。」

感恩和感動在慈濟醫院建院時,有這麼多有心的人付出奉獻,不論多少錢,都是得來不易,用盡心力來幫助師父蓋醫院。

「在還沒有動土之前,為找土地而苦,動土了,就是要為籌募基金而苦。每半個月就要付錢給包商,錢從哪裡來?感恩就是有這樣的弟子,感恩也有人捐了好幾個工作,這都是賣身領工資來奉獻、來供養,我們所有的醫療建築物有形的,都是從無形的愛、身體力行,這樣累積走過來,你叫我怎麼不咬著牙根、含著眼淚,那樣地感動。現在每一次我出門不是聽他們說有沒有賺錢,這個我不聽,我在聽現在有多少人得救,的確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救人就是蓋醫院的生命工程。」

上人憶及2007年曾與四大志業主管們提起四大工程──「慈善」是拔苦工程、「醫療」是生命工程、「教育」是慧命工程、「人文」是心靈工程。每一項志業的推展都非常的艱鉅,也都是內在的心靈建設工程。

「慈善要把愛灑向國際,把愛帶動起來,醫療是生命工程,我們除了救人、臨床,還要研究,還要開發有關的生命工程;還有教育,我們教育是開展出人生正向希望的工程;我們還有人文,人文就是淨化人心這個工程。真正四大工程,一路走過來都是心,心靈的工程,我們要很用心去瞭解,我們內心凡事都要做得到,不是做不到。」

身體力行做環保 凝聚愛心護大地

中國大陸四川省淮口鎮政府與慈濟基金會、成都大愛感恩環保科技園區合作,借助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所宣導的環保理念,攜手啟動「綠色行動‧美麗淮州」專案,向淮口鎮的各界宣傳環保回收理念。這樣實際力行的行動,讓上人十分感恩,這是多年來許多人默默付出成就的結果。

「這幾年來在他們當地領導、當地社會人士都已經很認同,這位呂(金剛)居士,當地企業家,他先改變自己,對環保很肯定,改變自己後他落實環保,提供他的建築出來做環保點,我們在那裡也做環保教育區。」

除了當地領導、社會人士和慈濟菩薩們的付出,臺灣也有好幾位菩薩來回當地,帶動環保,就如臺北八德環保站的蕭秀珠與陳松田同修都很用心落實在當地,灑播愛的種子,提倡環保觀念。

「他們在臺北環境很不錯,二十多年前他們奉獻,行的供養,那一刻的發心一直耕耘在臺北的環保站,做得很典範,很多人都把家裡不要的東西都清出去,他們通通把它回收,裡面有很多仿古的古物,那天我繞了(八德環保站)一個多鐘頭才離開,都是寶。他們夫妻同修同精進,已經在那一塊經營得很穩定,他們很放下身段,見人開口笑,很謙卑、很有禮貌,都是典範。他們現在知道師父為天下的環保而憂,也這樣地發心去,來來回回,去年、今年時間用更多。」

付出很多時間在中國大陸推動環保的,還有一位陳哲霖居士,憑著配合十隻手指頭的環保回收口訣──「瓶、瓶、罐、罐、紙、電、1、3、5、7」教導大家分類,就可以四處帶動起環保回收的風氣。

「看四川那時地震,我們去為他們蓋學校,所有學校的校長、老師們有心落實在教育,這都是共同的愛心凝聚起來,環保在當地。」

義診行入苦難地 醫身救心愛回饋

除了環保推動,慈濟人醫會的生命工程也令人十分感動,結合慈善關懷,人醫會醫護人員秉持著,對方走不出來,我們就走進去,只要是窮困、病苦的,有機會都要去幫助他們。

「窮困的慈善菩薩設法去幫助,愛的能量疼惜真誠,病苦身體那就是請大醫王去往診、義診。我們的的大醫王不惜辛勞,都是每一個星期都會去探訪、去幫助,很多。總而言之都是到家服務,用愛真誠地去陪伴,不只是救他的人,連他的心也救起來。」

慈濟北區人醫會長年在新北市雙溪等偏遠地方義診,長年如一日,與當地鄉親建立非常良好的互動和情感,愛心感染下,也帶動許多人的改變。當地鄉親藍仁鎰因病長年難以起床行動,經過人醫會多年來長期前往關懷往診,身體狀況逐漸好轉,也開始能夠自行搭車前往臺北慈濟醫院就醫,這一路過來,讓他非常感恩慈濟對他的關懷付出,他也將以行動來回饋。

「現在他說,『如果師父要把我回收,我很願意當師父的弟子。』他已經採取行動,克服他的困難。為了省錢,他早晨三點多開始準備,用電動車,從雙溪這麼遙遠的山上,還要搭火車,還要到臺北,才能到(臺北慈濟醫院),他省下(搭復康巴士)交通費來回一千塊,捐出來當成他的回報,這都是很用心,這一念心就是誠,都是師父的好弟子。」

人醫無悔不居功 只願患者能安心

還有慈濟人醫會也長期固定前往創世基金會,幫助一般牙醫難以安撫處理的植物人洗牙。

「我上次到臺北聽到我們人醫菩薩們在分享,每一位植物人至少要動員七、八位醫護人員為一個人洗口,這些(牙科義診)機器都不斷發明,這都是人醫的創舉,還有配上我們的志工菩薩,有水電(專長)的技工菩薩,每次的義診,都激勵出(他們)一直發明,一直到現在是全套(牙科行動器械)。」

除了用心地思考各項發明,讓義診能夠更方便、更省事,而且更貼心,人醫會的菩薩們對待病患的耐心和愛心,也是十分難能可貴。

「他們怕洗牙嗆到會有危險,需要八個人或七個人,不只是費工夫的細心,還要調適心理,雖然他無法表達,可是志工菩薩就如對著一位會表達的、神識很明朗的,他們都要輕聲細語,還要為他唱歌,調適他的情緒,讓他不緊張,不痙攣,這都是我無法去形容,這一群大醫王的愛,多麼崇高,無所求的付出,不居功的付出,多少年來都是這樣。」

逐步踏實慈濟史 付出無求為奉獻

上人感恩所有慈濟人的付出,現在天天看到都是慈濟人的歷史,也期待大家能把這樣的愛都帶回去跟大家分享。

「過去只因為一念間,多少辛苦走過來。其實每一天感人故事都是很珍貴的歷史,沒有這麼多的慈濟人,很單純、很簡單,付出無所求,都是身體力行的奉獻。」

上人懇切再叮嚀,現在「最重要就是人心要淨化,真正地建立愛的工程、生命的工程、智慧的工程、淨化人心的工程,說不完的愛的能量要多人來發揮才能完成。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