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覺情 一念相傳

2018-12-06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這就是慈濟人很用心、法入心,有法就能度,叫做『有法度』。人人互相相度,不只是今生還有來世,所以,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有因緣,我們現在才能相見,很投緣,共同一念心,志向一慈濟。所以,緣,好緣不漏、也不斷,環環相扣,慈濟已經五十二年快過去,再來就要說五十三年又開始。過了半世紀了,可以看見代代相傳。」(攝影者:黃銘村)

【證嚴上人12月5日新店歲末祝福暨授證開示】
「我們看見在這樣的大時代,普天下大氣候也在變,我們人的生態也大不相同,但是我們分秒還是不夠用。一天才八萬六千四百秒而已,時間無法再增長,人口不斷增加,人心也大不相同,假如我們不跟進,真正我們會來不及啊!」

證嚴上人歲末行腳12月5日來到新店靜思堂,主持第十三場歲末祝福感恩會暨授證典禮,於開示時期盼今年(2018)新受證的每一位人間菩薩,都能發揮生命的價值,一生無量,粒粒種子飽滿,成就一片片菩提林。

佛法普傳能度化 世代相傳愛無量

「真正講,在這十幾場,總是人人很精進,看到了臺上一座座的菩提林,臺下一片片的大法海,那樣地整齊,這樣的整齊就可以看到人人分秒不空過……因為每一個法,每一個字,人人是真有入心;因為法都有入心,千眾一念心,不論一場千多人,或是再分成幾場,都是有法海。像板橋一場三千多人,兩場合起來也都快要七千人。這麼多人能異口同聲唱出來,這行動能共同表達出來,不分年齡,不分層次,真正是好整齊就對了。」

上人讚歎數千人的場次中,人人心念一致,其中可見九十多歲的環保志工也投入參與,動作很整齊,手腳很敏捷,完全不輸年輕人。

「這就是慈濟人很用心、法入心,有法就能度,叫做『有法度』。人人互相相度,不只是今生還有來世,所以,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有因緣,我們現在才能相見,很投緣,共同一念心,志向一慈濟。所以,緣,好緣不漏、也不斷,環環相扣,慈濟已經五十二年快過去,再來就要說五十三年又開始。過了半世紀了,可以看見代代相傳。」

代代相傳,人人互相牽引,就是法的傳承。上人憶及慈濟慈善志業在北區開展的歷史,特別感恩鄭柏居士將住家公寓借給慈濟使用,延續至李清波居士提供吉林路房子作為臺北分會會所,讓早期慈濟人有一處共修的處所,可以接引有緣眾生,讓愛的能量不斷往外伸展。

「剛剛站出來見證分享的,像靜暘(紀陳月雲)、靜映(李秀珠),還有(魏)滿子、文素珍等等,她們都是在那個時代裡,直接接觸師父,一一一直一直延續下去。她們心心念念,只要專心來接引,接引有緣人,她們所接引的也都是粒粒很飽穗的,這都是一傳一,一直傳,很感動啊!」

愛的能量度化人間,就如佛法在人間普傳,我們要知道佛陀的心靈世界非常遼闊。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不只是說法,而是要從覺悟境界中,了解到佛陀的理念。

地震頻傳損建築 援建校舍護學童

秉持佛教精神與自然和諧的理念,上人對於現今天災頻繁的現象,在擔憂之餘,更多了周到的設想:「我對於建築物在四大不調方面,是很敏感,所以當初九二一我們蓋的學校是,如果蓋二樓就用五樓的水準去建設,蓋五樓的學校是用十二樓的建設去建設,鋼構很勇健(堅固)。」

2008年中國大陸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從新聞報導得知當地學校建築倒塌的嚴重災情,令上人十分不捨,也非常擔憂臺灣的學校建築是否夠鞏固、安全?萬一發生地震,孩子們在教室裡安不安全?

上人提及有一次行腳至屏東,有一位資深的慈濟委員向上人反映:「師父,我很擔心兩個孫子都在上學,孫子讀的學校,那屋頂的水泥一塊一塊一直掉下來。」上人聽了,嚇了一跳,假如遇到地震該怎麼辦?此時剛好屏東縣長曹啟鴻來到屏東分會見上人,請求慈濟協助屏東六所學校援建工程。

「就這樣,我們的營建處去了,一個個學校的相片傳回來了,一看,怵目驚心,這不只是我們的委員擔心,連我看到了也是驚心,萬一發生地震,該怎麼辦呢?」

於是,慈濟決定展開援建,兩年多後,陸續為屏東六所學校完成大愛教室的興建。

後來,上人在行腳屏東時特地前往其中兩所學校參觀;「一看,心生歡喜,感覺孩子在裡面,應該會歡喜讀書,而且很安全、很鞏固,造形又美,很乾淨,洗石子的,樸素又不會變形,都是環保,不用磁磚,我們就地取材。」

細膩之愛信無私 覺情菩薩現援助

慈濟為屏東的學校所蓋的大愛教室,透過大愛臺新聞報導後,緊接著臺東縣長也到花蓮靜思精舍拜訪,同樣提出請求,表示縣內有幾所學校危樓,希望獲得慈濟的援建。

為慎重其事,慈濟基金會營建處同樣派人前往勘察;「這一看,就不得了……所以我們趕快列入規畫,列入援建對象。」花蓮縣也面臨校舍老舊的問題,也向慈濟提出援建的請求,因此慈濟一共在東部地區援建二十六所學校。

「總而言之,那一種危樓讓人怵目驚心,不過現在已經可以安心了。」上人提及2月6日花蓮地震,雖然搖晃得很厲害,但是有驚無險,慈濟協助建蓋完成的部分學校,在地震過後隔天,照常上課。

「這都是我們愛的力量,要很細膩,但是也要很準確,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不是有錢在那裡等待,是無私,大家的大愛,不斷地有信,有信受,很相信師父,接受了我們要做的每一件事,所以我們做事很單純,毫無障礙地讓我好做事,這都要感恩所有菩薩。」

上人續言,「尤其是資深菩薩,當我要蓋(花蓮慈濟)醫院的時候,大家都不問為什麼,只聽師父說生病很辛苦,花蓮沒有治病的醫院,在花蓮有重病要送到西部來,所以為花蓮呼籲蓋醫院,只有這樣說一下,大家認為生命無價,在沒有醫療、缺醫療的地方需要,所以每一位資深的菩薩──覺有情叫做菩薩,他們人傳人,愛傳愛,如果不是這些婆婆媽媽用清淨無私大愛去付出,無法有今天。」

互助美德伸援手 心有正道路不偏

回首三、四十年前,當上人奔走呼籲,募款建蓋慈濟醫院時,獲得慈濟委員的熱烈護持,一路陪伴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一一完成。

「總而言之,我們醫療教育應該都沒有辜負到大家用愛付出,人人都守護在他們的志業體,而且總是一心一志,很感動,人文,當然也很期待,人文也要有人文中的人文……我們慈善的人文,把社會大眾不分他的職業是什麼,也不分他的宗教是什麼,共同投入在我們這樣的大團體。」

慈濟大愛的精神,不分種族、地域、宗教、膚色,都以人類互助的美德,向身陷苦難的眾生伸出援手。 

「就如這一回我在授證中,看到也有不少位包著頭巾、穿著旗袍來受證;我們一看就知道是回教徒,這都是不分宗教,她們共同有一個慈濟愛的精神、方向,這都很令人感覺到因緣,因緣具足,同樣在普天之下,同樣在一顆地球上,我們要同時付出這一分愛,所以『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看到這樣一直傳下去,傳到五大洲都會有慈濟人,這都是從一念心開始。」

上人提醒,我們對人生要有覺悟,要知道人生無常,要深刻體會四法印「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意涵。

「人的生命徹徹底底地覺悟,叫做『覺有情』,每一個人要打從內心,你要怎麼樣發心,所以四如意足,有如意,就是我想要做什麼,如我的心意去做,第一就是欲如意;欲如意,欲就是希望,我希望要這樣子做,我的人生方向就是這個方向,叫欲如意足,但不是隨心所欲,我們要有個正方向,因為有七菩提分,還要有八正道念,這種很正確的方向不要走偏。」

上人期勉人人要覺悟,須持「三十七助道品」的八正道,方向才能正確沒有偏失。

最後,上人強調生命時間的可貴,「每一分秒過去,無不都是歷史,把握生命的價值,就是真實有價值的歷史,要不然的話,都是空白的;我們要成就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有歷史可寫的,所以我們要秒秒不空過。」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