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作礎 志業延伸

2019-07-22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師父無所求,看到他們這樣落實於地方,讓地方上沒有垃圾,垃圾能減少,讓這樣的觀念,人人啟發出了珍惜資源,少丟垃圾,減輕地球負擔,資源回收都很開心。何況他們淨化人心,教育幼苗成長,真的是非常地讚歎。」(攝影者:陳錫洪)
【證嚴上人7月22日志工早會開示】
「無錫的環保做得很好,也是從一個、兩個種子回臺灣來,潘霄燕、朱曉霞這兩位有緣回到臺灣,參觀了慈濟的環保,剛好那個時候是希望推動全面的環保,所以她們兩位菩薩,尤其是霄燕菩薩,她發願堅定、懇切,把環保精神理念帶回了無錫,開始展開了。」

證嚴上人於7月22日的志工早會中,藉由中國大陸江蘇省無錫市潘霄燕、朱曉霞兩位慈濟志工,在當地社區啟動環保志業,並以身作則帶動環保工作、延伸並落實環保教育,從幼兒教育開始注入環保意識,經由個人帶動家庭,進而影響社會,不僅愛護地球,更是啟發人人心中愛的能量。

「從環保做到教育,幼兒園的孩子都帶來觀摩,同時很深入帶著孩子學習,讓孩子了解、知道、認識,讓孩子們身體力行,不管對學校也好,孩子把這樣的環保意識帶回家庭,影響很大。當地的教育都很重視,不管是幼兒園也好,小學、中學都會帶來環保站,名符其實環保教育站,他們做得很好,很令人讚歎。」

環保深入再慈善 救貧救心天地祥

江蘇無錫慈濟環保教育站成立至今已四周年,慈濟志工6月5日於無錫崇安寺二泉廣場舉辦「美麗無錫我是行動者」環保晚會,各界人士都前來響應,共同倡議環保的重要性之外,也是對於慈濟環保工作的支持與肯定。然而,上人還有更多期許。

「我就不經意地又說一句:『妳環保做得那麼好,假如能加上慈善……』師父輕輕這樣一說,她就重重地記在心裡……他們晚上在街上大廣場舉行了一個幾千人的晚會,很成功,當中也有個慈善個案,也很成功。」

上人輕輕一句「環保加入慈善」,潘霄燕卻是重重聽入心;從臺灣回到無錫後,在推動環保工作之餘,潘霄燕認真思考如何結合慈善工作,讓環保更有深度與廣度。

「她真正投入了,周明先生他是腦癱,中風了,不能說話、不能動彈,我們開始展開醫療支援,陪他到現在也第二年。看到這一位已經可以動起來、站起來、跨步出去,實在是不可思議。不只是照顧一個人,連他的家庭也都輔導起來。這是慈善其中的一個個案,很令人讚歎。」

只要人人共同一個心念,彼此鼓勵、互相分享,就能匯集成一股大力量,行眾人之善,為人間社會無私地付出。

「看著他們每一年拿回來的成果,我都很讚歎。師父無所求,看到他們這樣落實於地方,讓地方上沒有垃圾,垃圾能減少,讓這樣的觀念,人人啟發出了珍惜資源,少丟垃圾,減輕地球負擔,資源回收都很開心。何況他們淨化人心,教育幼苗成長,真的是非常地讚歎。」

醫療周年守使命 志工作伴如自家

環保志工守護天地大乾坤的健康,醫護人員則是守護身體小乾坤的健康。為了提供就診民眾與家屬更清朗舒適的環境,兩千六百多位北區慈濟志工利用週六(7/20)下午,投入臺北慈濟醫院的清掃工作,一起整理平日守護病患健康的家。

「很細膩的,連天花板、很高的窗戶、陽臺,他們都不放過,何況廁所,很細膩地擦;剛好那一天請(趙有誠)院長回花蓮來,我們幾位副院長、各科室主任也都投入清掃,很細膩地清掃,感動事多。」

慈濟醫院的一塊磚、一片瓦都是富含著志工與會眾們的愛心能量,點滴建設而完成。志工們把醫院當成自己的家,打掃起來一點也不馬虎,欄杆、細縫、桌椅底下,平日不易清掃的角落都不放過,還有志工帶著自製的酵素清潔劑,不僅環保又達到除汙的效果,把醫院打掃得就像自己家裡一樣乾淨。

「他們(慈濟志工)長期維護著,永遠不干涉醫療的行政,天天都抱著感恩,感恩大醫王、白衣大士,他們常常都會來打果汁,醫護同仁都很辛苦,幫他們做個點心、喝杯涼,這都是平常志工菩薩照顧著我們的醫護同仁。每一年都會有這一波的大活動,保持我們醫院的乾淨。」

今年(2019年)時逢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十九周年,慈濟醫院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其中7月21日由大林慈院及雲嘉南區人醫會醫師、護理師、藥師、志工等分為十八條動線,往診關懷弱勢民眾與資深志工。

「他們到鄉裡去做義診,去居家關懷,在苦難人的家,看看需不需要再換藥、療傷、看病?我們以前叫做『往診』,那一種往診很誠懇,把這一群當成家人,時常利用假日到鄉下,到我們的照顧家去看看,髒的地方,他們(醫護同仁與志工)代替他們打掃清理一下,身體需要換藥等等,這都是醫療系統,感恩慈濟人打從內心的愛去付出。」

人小志堅持善願 長大不移成棟梁

當今天災人禍頻傳,更需要結集眾人的愛與善,來回應大自然的反撲。以「我們都是一家人」為主題的2019年靜思小志工經藏演繹,集合北區、羅東與臺南共二百二十四位小志工共同演繹,期能喚起大家的愛心,用愛消弭災難。

「小志工團(演繹)已經第七年了,他們的年齡是從二歲到十二歲,其實小學畢業,中學、高中的大有人在,孩子們已經長大了。眼前看到的這一群,有從他兩歲帶來我面前,那個時候我在關渡,孩子有兩、三個還沒有進幼幼班,很小、很小,他們可以站著睡覺,因為爸爸媽媽一大早就把他帶來關渡,站在前面很有規矩,看他瞇著眼睛,已經睡著了……」

這一群孩子們個子雖小,卻是志願遠大而堅定,上人問起他們將來想做什麼?有人想當大醫王,解救眾生病苦;也有人想當清修士,做上人想做的事……每一次回來與上人分享,上人都重覆問著相同的問題,他們總是堅定如初,未改其志。

「昨天看到短片,為(援助)東非,這一群孩子親手做食品(壽司),做了以後就到市場去叫賣,背著這些小點心在市場裡叫賣,去啟發愛心,這都是很感動。他很有耐心,哪怕人不把他當一回事,可是他們就很自在,從小就訓練著愛心跟耐力。看他們昨天下午、晚上兩場,『我們都是一家人』,(孩子)長大了,很開心,最開心的是他們孩子不變的那一念純真。」

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弘遠志業,在種子幼苗時好好澆灌,有朝一日也能長成茁壯的大樹。上人期待每一位投身教育希望工程的志工菩薩們,要用信心、耐心與真誠的愛心,培植一粒粒種子長成大樹,成為社會的棟樑。

「我們當個教育的工程師,讓孩子們長大了,就在大家規畫中,給他們空間長大,這都是我們的使命。」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