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拔苦 預約淨土

2019-11-12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預約人間淨土』不只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我們總是五十多年來,秉持著這一個念頭——五毛錢,不斷地回憶,一直在舉辦這一種(募愛運動),或者是幸福人生講座。人能弘法,非法弘人,世間都是這樣。」
【證嚴上人11月11日新店開示】
「這一生走過來,我一直在想,都是每一位菩薩的緣,要不然我真的是一無所長,一點點都沒有什麼長處,靠的是佛法所說的因緣,可以碰到遇到許許多多社會賢達的人士,大家護著我……實在是每一尊都是我生命中的菩薩,現在是尊尊菩薩代替我廣度眾生,這都是緣,從大家來。」

證嚴上人歲末行腳的第四天(11/11)在新店靜思堂,在「預約人間淨土」座談會中,與當年活動的主辦靈魂人物——時任金車教育基金會的執行秘書林偉賢、北區志工團隊進行談話。

草根拓荒植善念 默默無聞賢達助

上人年年的新春三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並非一人一力所能成就,因此上人在開示中,首先感恩慈濟志工的追隨與付出。

「慈濟讓我很安心,那就是,有一群慈誠菩薩,給我一個後盾,讓我安心向前走。他們家庭都是慈濟人,家庭的人不但沒障礙,還都是彼此鼓勵出去做(慈濟)。這種互相成就、彼此關懷,這樣的家的確就是我們大家的家;這個家就要有起家,起家就是社會賢達幫我鋪路,幫我開拓了,克服很多(困難),把不可能轉為可能。」

1966年,位處臺灣東隅的慈濟開始透過「竹筒歲月」募愛濟貧,三十位家庭主婦從菜市場出發,逐漸把慈善腳步邁向全臺,也推展到海外變化成各種就地取材的模式。

「我現在一直在提起,一把米,三千七百多公斤。緬甸的大水災,慈濟給種子,他們收成了,很有回饋的心,就是為他們的村莊裡比他們更苦的人,將他們的收成的米會合起來,宣導人人都捐出了米,一餐一把米,去幫助其他更苦的人。」

粒粒穀米進撲滿 例例真實述所做

緬甸的米撲滿是積少成多,幫助那些無力耕種的、殘疾的老人。而1991年慈濟基金會與金車基金會合辦「預約人間淨土」活動,也取用竹筒歲月的精神,發起「小綿羊撲滿」,點滴募愛。

「『預約人間淨土』不只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我們總是五十多年來,秉持著這一個念頭——五毛錢,不斷地回憶,一直在舉辦這一種(募愛運動),或者是幸福人生講座。人能弘法,非法弘人,世間都是這樣。」

在人間菩薩道中,弘法並非口說道理,而是行動累積之後的說我所做。上人提及開示中的題材,都是真實所發生的慈濟人、慈濟事。

「(進行開示)我根本都無法草稿,因為世間時間太短,總是站到哪裡去,我就說到哪裡——我剛剛經過的、聽到的、我想到希望如何做,只是這樣。我自己認為那是誠,很誠懇的心,走到哪裡說到哪裡,都是真實法。慈濟事一路走過來,受到這麼多的愛的能量支持,那就是正,誠正,因為每一位都是跟著師父走。」

黎民逃難逢蹇惡 同感悲愴盼樂土

慈濟志工在全球浩蕩長的隊伍,參與其中的都是不同國家地區、不同種族與不同背景的人士,他們在居住地幫助窮苦,也說我所做。如約旦慈濟志工陳秋華在11月10日分享當地所進行的敘利亞難民援助工作,每一個個案家庭幾乎都歷經驚恐與匱乏的逃難過程。

「昨天同樣的所聽到的,感覺好像活生生在挖著我的心,血淋淋,那樣地苦!難民逃了,從敘利亞如何逃難,如何拖著他的孩子;怎麼樣再進一步,跨過他的生命安全線;那一步沒有跨過,那就是在之前,就血淋淋的倒下去。那一種真是,聽來很可憐,活生生在挖我的心。」

上人提及敘利亞難民逃難之中,多少人親眼看著至親在眼前遭到槍殺、虐待,也不禁感嘆。

「非常感覺這個時代,普天之下,真的苦難人偏多,地獄多,無法免除如地獄般的苦!人間,預約人間(淨土)何時到?遙遙無期。」

才俊名士獻智能 影響善念流布廣

苦難偏多的當代,更需要邀約更多人間菩薩一起來付出力量,拔除苦難。高信疆先生彙編上人對眾隨緣開示的法語,於1989年出版的《靜思語》影響了許多人。

「慈濟人人,懂得轉苦為樂,二十多個國家(地區)共同處在一場(授證典禮),聽到有人說,因為一句靜思語而改變,所以很感恩那個時候靜思語的推動,現在剛好第三十年。很感恩高信疆,那個時候把我所說的話,片語片語的鼓勵,這一段一段可以把它節錄,變成《靜思語》,那一部到現在三十年,翻譯成了二十二個國家的語言,真是很感恩。」

面對著特地來訪的故人林偉賢先生,上人特別指出,除了《靜思語》影響深遠,當年與金車教育基金會合辦的「預約人間淨土」與其後的「幸福人生講座」也讓更多人認識慈濟。

「昨天在這裡翻譯的人,他們(各地慈濟志工)從地湧出,為什麼能這樣呢?就是『預約人間淨土』『幸福人生講座』,這一場把它打響起來。所以,我一直在說,要『莫忘那一年』,就是偉賢你剛剛在分享的,期待你再分享、記憶,你還年輕,當年的(你)還不到三十歲,現在師父超過八十多(歲),可見,我天天都在回憶過去。」

一語所及改命運 守護社會續耕耘

上人提及莫三比克慈濟志工儘管貧困,遇到今年(2019年)3月的伊代風災,仍各盡所能,帶上鍋子、鋤頭要從首都遷到災區雅瑪郡,希望長期居住在那裡賑災、帶動鄉親做慈濟。

「總而言之,這些在一千二百多公里(的莫三比克慈濟志工),就是照著『跟師父走』,這都是很感恩,很多因緣在遙遠的地方結合起來。我問他(本土志工):『你拿那張照片要做什麼?』他說『我就是要傳法,把師父帶到那邊去。』」

時光悠悠晃晃過了將近三十年,當年的青年才俊更是社會棟樑,上人期勉眾人,莫忘曾經影響社會的善能量,也要持續推動,讓人間成淨土。

「從起點到現在(慈濟)五十四年,從没有人知道,到現在這麼多人知道,那就是要感恩,在座的菩薩們。總而言之,這都是代代相傳。師父這一回期待著年輕人,不要再欺負老人,這個社會是你們的,年輕、中青人的社會,好好的顧好才能預約人間淨土,感恩各位菩薩,如果没有你們,没有今天慈濟,非常感恩。」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