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親默契 合心付出

2017-08-19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人有共同的默契,就是我們常說的『合心』,心念相合,付出的方向一致;人人出於至誠,出錢又出力,沒有私己的利益得失,只有對彼此的感恩與讚歎,所以大家的心會很合,做事做得很快樂。」(攝影者:簡淑絲)
厄瓜多慈濟種子珍妮弗(Jennifer)來臺參與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請求皈依。上人鼓勵珍妮弗,把慈濟精神帶回厄瓜多,成為一顆「一生無量」的種子。

去年厄瓜多震災、今年水患,美洲慈濟人前往援助,「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振作身心,協助卡諾亞教堂重建等,感動人心,已有上百位居民願意投入慈濟志工;其中珍妮弗、波里斯(Boris)全程陪伴慈濟志工救災,六月並來臺參與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

上人感恩他們的投入,也很感動厄瓜多有這麼多人願意接受慈濟。「要皈依,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做慈濟;以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

上人說,不同國家的慈濟人,以共同的佛心師志付出,「宗教就是生命的宗旨與生活的教育,沒有門戶之別;慈濟源於佛教,佛教精神是寬廣的,認知世間眾生平等。在厄瓜多做慈濟,一定要有宗教的精神,把佛陀慈悲放在心裏,就地發揮愛的能量。」

延續愛 守護臺灣

「看見臺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先生,六月十日搭乘輕航機執行空拍任務時,墜機罹難。師兄師姊陪伴齊導演的家人來訪,上人安慰兩老:「他已經應另一段因緣,在某一個家庭出生,我們要祝福他,成為見人就笑、得人疼的好孩子。」

上人對齊媽媽說:「我們將心放下,才是真正的祝福。每年的下半年我來到臺北,他會來看師父,我也很不捨。不過轉一個念頭,因為他的『看見臺灣』,喚起大家對臺灣環境的重視。人人都很懷念他,此生真的很值得!」

上人關心老人家,叮囑:「把身體照顧好,不要守在家裏煩惱,要走出來,可以到慈濟會所或是環保站,和人群在一起。」

上人對齊導演的孩子說:「可以思念,但不是牽腸掛肚,而是將他愛臺灣的精神理念延續下去。」齊導演的兒子代表家人感恩上人及慈濟人,在家逢巨變時給予幫助,他也相信,爸爸已經用另一種方式在守護、照顧臺灣。

善與愛 臺灣之寶

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翁瑛敏執行長等一行人前來拜會,翁執行長感恩慈濟協助政府推動國民外交,尤其在人道援助部分成果卓越;希望未來與慈濟多多合作,在全球推展臺灣的軟實力。

「慈濟人以愛為目標,面對苦難眾生,不分宗教、不分種族,走得到、接觸得到,就無所求去付出。」上人表示,這分誠懇的愛,從臺灣起源,隨著慈濟人的腳步,在國際間落地生根。

「慈濟人有共同的默契,就是我們常說的『合心』,心念相合,付出的方向一致;人人出於至誠,出錢又出力,沒有私己的利益得失,只有對彼此的感恩與讚歎,所以大家的心會很合,做事做得很快樂。」

上人強調,慈濟人發心立願,真誠、主動去做利益公眾之事,所以稱為「志工」;海外慈濟就地耕耘志業,帶動、凝聚居民的愛心,取於當地、用於當地。

翁執行長讚譽慈濟是「臺灣之光」,上人回應:「善與愛是臺灣之寶。但願所有的臺灣民眾,都能有這一分的愛心與善心。」

救病苦 不計心力

來到臺北慈濟醫院,與主管同仁座談,醫療團隊分享近日搶救生命、守護健康的心得;上人與眾談及,上次來探望大家,是歲末祝福的時候,這半年間,有難以道盡的人間悲歡苦樂,海內外慈濟人也為救災助苦而奔忙。

「這幾天來到臺北,天天都在『薰法香』──聽聞慈濟人分享救災的真實事,不僅救苦救難,真誠的態度與言行也能感度人、教化人。看著慈濟人『幸福』付出的形象,與佛經裏所說的菩薩莊嚴相重疊在一起,油然而生感恩與尊重。」

慈濟醫療團隊秉持佛菩薩的大慈悲心搶救生命。有病患久受病苦,團隊抽絲剝繭,找出罕見病因;還有患者求醫無門,輾轉來到臺北慈院,才找到一線生機;醫療團隊面對緊急狀況,臨危不亂,幫助病患轉危為安。救治一人,就能圓滿一家的幸福,讓人感覺到人間充滿光明與希望。

「慈濟建醫院,不是為了營利,是為了愛而搶救生命。」上人感恩自慈院啟業以來即堅守崗位的資深同仁,以及願意投入慈院團隊,一起為慈善醫療共同努力的年輕同仁,合和互協守護生命。

「來到醫院並非只能有苦的感受,在慈院能夠得到身體的照護與心靈的安定;這是因為同仁們有志一同,還有醫療志工當醫病拱橋,慈誠、懿德作為後盾,讓大家在這個環境中,發出愛的光輝、愛的能量。」

【靜思小語】合心付出,方向一致,沒有私己的利益得失,只有對彼此的感恩與讚歎。

上人開示於6月22日《農五月‧二十八》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08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