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智承擔 得福無求

2018-04-01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叮嚀,「難得來人間一趟,空過時日,就好像稻子結穗卻只有空殼;走入人群付出,經一事就長一智,『福從做中得歡喜』,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人生很充實,生命的稻穗很飽滿。」(攝影者:廖佩珍)
來到民權路的臺中舊分會,近兩千位慈濟人歡聚一堂,如同過去證嚴上人行腳到臺中,在此停駐,與大家共聚談話時的熱鬧溫馨。

慧命壽無量

上人在歲末祝福典禮中提到,自從文心路的臺中靜思堂落成啟用,已經有六年沒有來到舊會所進行歲末祝福;舊分會的內部空間維護得很好,和一、二十年前一樣,不過這二十多年來,周邊的建築景觀都不同了。

上人再對慈濟人談說「壽量銀行」,鼓勵大家不要認老,「慧命壽無量」。

「師父開設『壽量銀行』,我是第一號,把五十歲存入以後,現在的年齡就是慈濟第三年的時候,還在辛苦爬坡的克難時期,要提起當時的精神。希望大家都有這樣的心態,永遠精進不懈怠。」

年歲增長,身體形貌在不知不覺中變化;「世間無常,把握每一天好好做事,空過一天,這天的生命就沒有紀錄;菩薩道走到中途停步,與人群的緣中斷了,慧命也就中斷了。」上人也叮嚀,傳承是提拔人才,而不是反而讓自己的慧命中斷。

「難得來人間一趟,空過時日,就好像稻子結穗卻只有空殼;走入人群付出,經一事就長一智,『福從做中得歡喜』,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人生很充實,生命的稻穗很飽滿。」

勿忘九二一

在歲末祝福與稍後和慈濟人的談話中,上人均述及,臺中慈濟人在舊分會經歷幾次大型救災,包括道格風災、賀伯風災及九二一大地震,以此處作為賑災指揮中心;尤其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來到臺中分會住了一段時間,天天和慈濟人一起賑災,是一段非常深刻的生命記憶。

「每天出門勘災,回來後又不斷收到災情資料。一大早要出門時,我站在這裏對大家叮嚀注意事項;有一天,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心情極為悲痛,只有一句『悲極無言』。」

地震前,慈濟正在為土耳其大地震而發起勸募,志工捧著愛心箱在大街小巷募善念,有志工被民眾搥愛心箱,罵說「臺灣不救,只救國際」,也有人伸手要搶愛心箱裏的善款。

「與會眾說話時,我希望大家不要喊著『救臺灣』,臺灣常有地震,像土耳其這樣,不是不可能;後來我為我說這句話,感到非常後悔。」

9月21日(1999年)凌晨一點多,天搖地動,主震過後餘震不斷,災情傳出,各地慈濟人也回報訊息;天亮時,中部志工打電話回精舍,希望能從慈濟醫院調用五百個屍袋,不久再加五百,再過十幾分鐘又打電話來說再加一千個,一再追加,最後準備了兩千多個屍袋運到臺中。

中午後志工又打電話回來問:「殯儀館放不下罹難者遺體,可以調冷凍貨櫃到中部嗎?」從事海運的李宗吉居士馬上幫忙,送去兩個冷凍貨櫃。慈誠隊幫忙扛一具具罹難者遺體到冷凍貨櫃,往生者多而空間有限,只能暫時一層又一層地堆疊……

廣結大善緣

上人說,這是很重大的歷史事件,也是很深的痛。勘災時看到人們住在帳棚中,無法抵擋日曬與寒風,身心不得安定,於是在中部搭建十九座大愛村,共約三千戶大愛屋,一戶有十二坪,雖然空間不大,也有三房兩廳,給他們一個人性化的家,在等待住屋重建的過度期安住身心。

「接下來援建中部五十所學校,不是先看有多少援建資金才去做的,只是堅信『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認定是對的事,就先承擔了再說。」

當時慈濟國際賑災已近十年,與許多國家居民結了好緣,也紛紛來幫助臺灣。

從急難救助到中長期援助,來自全臺各地的志工分梯次輪番投入,讓社會恢復元氣。上人說,這是一段寶貴的歷史,請為當時救災留下影音、文字紀錄的慈濟人,把這些資料找出來,在舊會所做一處史料館,留存與展示。

【靜思小語】空過時日,就像稻子結穗卻只有空殼;走入人群付出,經一事長一智,生命的稻穗飽滿。

上人開示於1月30日《農十二月‧十四》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16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