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人生」的警覺

2009-03-29   | 慈濟基金會
紐約慈濟委員王麗玉,年輕時在台灣因先生外遇離家,一度痛苦到想尋短,所幸為了孩子而轉念,單親扶養一對兒女成人。

四十八歲那年在女兒請求下,不識英文的她移民紐約帶外孫,每天苦背英文適應當地生活。幾年後頂下一間自助洗衣店,每天一早就開店、半夜才休息,剛開始一天只賺三十美金,連付房租都不夠;由於努力認真且與人結好緣,生意日有起色。

知足付出,慧命養分

洗衣店收入日益增加,她反而一直覺得「欠」錢,有八千就想湊一萬,買了房子還是不快樂。一日,從鏡中看見頹老的自己,突然驚醒:一生賺錢,究竟為何?在杜玉蘭師姊接引下,她和女兒開始捐款慈濟,也希望從中找尋生命意義。

之後她將店面轉手。一次路過洗衣店看到生意很好,想到原本是自己所有的,現在錢讓別人賺,實在捨不得……直到聽到上人開示「與其留財、不如留德給孩子」,才放下貪念。

她2006年來台受證委員,返美後更努力做慈濟,無論環保、發放、掃街、訪視、會所清掃等,什麼工作都做,盡己之力布施時間、體力、金錢。

「一切唯心造。一個心念可以決定生命的方向,幸或不幸都是自心所造。心念一轉,付出無所求,天天做,天天感恩、知足,就是幸福人生。」

「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3月26日起於花蓮靜思堂展開,共有來自十一個國家、五百四十人參加,學員透過視訊參與今日志工早會,聆聽上人開示。

在全球金融危機席捲的此刻,上人教示,若能學習麗玉師姊善用本具的潛能,腳踏實地、憑實力付出,難關很快就會過去;經營事業亦然,要轉過去的「企業」為「實業」,做個「實業家」。

「企業家不斷地企畫,有了一萬元要做十萬元的生意,永遠『有一缺九』;表面看來事業龐大,其實如泡沫般禁不起考驗。秉持誠正信實、實實在在打拚,才是生財之道;還要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把錢用得有價值 - 付出無所求還能感恩,就會法喜充滿,得無量法財。」

上人強調心無貪婪、生活清淡、肯發揮本能,就能安度危機。「慧命的養分是自己創造的 - 時時知足、無私付出,過一天則增加一天慧命。人人有此心地風光,人間就是淨土。」


心開聞法,智慧發光

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於午後圓緣。上人開示,慈濟志業開展至今已四十三年,從出家開始直到現在,一念清淨無染心始終不變。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云,佛陀現世的一大事因緣,即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上人表示:「佛陀已開示,眾生要打開心門悟入,佛陀的智慧之光才能照進來。同樣道理,師父每天的開示透過大愛電視繞著全球跑,你們若不開門、沒有打開大愛電視,師父也不得其門而入。」

縱使坐擁萬貫錢財,然究竟明天先到或是無常先到?財產是否永遠為己所有?上人教勉,生命過一天少一天,無盡追求是匱乏人生,能付出才是有福人生。

「要提起『泡沫人生』的警覺,把握當下及時付出,用生命走入別人生命去搶救生命。」上人表示,慈濟四大志業非一人之力,而是數百萬人所成就,少不了任何一個人;期待大家回居住地後,天天把門打開,莫讓師父在門外空等。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