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真實法 斷惡篤志

2014-12-04   | 慈濟基金會
人間種種「苦」的事相,顯示「苦」的道理,上人教眾用心體悟。「短短幾十年的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能發揮菩薩良能,彼此幫助、共同精進,互為貴人。人與人之間以愛互助,相互扶持,『人多福大福相聚』,就能平安少災難。」(攝影者:廖嘉南)
「佛陀覺悟的心境,融通宇宙、寬廣無垠;更用種種方法引導眾生體會覺性慧海。只要步步精進,每登上一層樓,視野就愈開闊,愈接近真如覺性。」上人晨語開示,佛陀覺悟宇宙真理,將無形無相的道理,以有形的人、事、物譬喻,讓眾生易於了解。

科學能印證佛法 啟發潛能利人群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孫維新館長與工作團隊昨日來訪,以影片解說太陽系運轉,指出地球的質量與太陽相比,只是一小顆豆子而已;以人類現有的科技,必須千年才可到達太陽系中其他行星,可見宇宙之大,無怪乎佛經以「三千大千世界」形容;另外,科學家推估從太陽系形成、地球誕生直到人類出現的時間,用一天二十四小時來比喻,人類出現的時間只如一秒。

上人引以教眾:「佛典中有云:『能促一劫以為一日,能延一日以為一劫。』何謂『劫』?是佛教形容極長的時間。」上人解說,人類壽命從十歲開始,每百年增一歲,增長到八萬四千歲,這是「增劫」;再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剩下十歲,這是「減劫」;一增劫、一減劫,合為一小劫。

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即世界由成到毀的時間。上人感嘆:「在這麼漫長的時間、這麼寬廣的空間中,人類的存在與生命的長短,是多麼微不足道!」

欣見現代科學能夠印證佛法,上人也感嘆現今許多人只求自己的便利與享受而不顧其他,導致地球環境難以容受這麼多人口的浪費與汙染,氣候失序、災難愈來愈多;於早會時間教眾,要及時覺醒,不能再沈迷。

「見天下苦難,要戒慎警惕、安分守己。能安住自己的心,不隨利欲波動,且善用時間聞法、走入苦難之地關懷孤老殘疾,或是守護大地做環保,才能以短暫的人生造就永恆的慧命。」

上人表示,佛陀兩千五百多年前已通徹宇宙萬理,所說的法合於現代科學,現代科學則印證了佛法的奧妙。「其實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智慧、真如本性,應向內探求;只要通徹道理,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覺性慧海。」

人人都富有智慧法財,上人強調,佛法能啟發潛能,讓人由窮轉富,利益天地人間;反之,無明蔽心,就會由富變窮。「人生在世,應該追求真理,提升智慧法財——這是永久不失的無形財富。」

體悟人生真實法 福慧雙修菩薩行

桃園、新竹、宜蘭、花蓮、臺東區培訓委員與慈誠返回花蓮尋根,於靜思堂舉行圓緣典禮;高雄、屏東培訓委員與慈誠,透過視訊連線同步參與。

眾人真誠的分享,皆不離人生無明顛倒之苦;還有人過去遭逢逆境,曾受慈濟濟助,身心獲得救拔,而今轉為手心向下、能夠救助他人的人間菩薩。上人致勉把握殊勝因緣,踏實修學人間真實法。

「人自出生的那一剎那,就有種種『苦』的感受;佛陀成道後對五比丘初轉法輪,即說苦諦,分析造成苦痛的原因、指引根除苦痛的方法,使人回歸清淨菩提道。」

人間種種「苦」的事相,顯示「苦」的道理,上人教眾用心體悟。「短短幾十年的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能發揮菩薩良能,彼此幫助、共同精進,互為貴人。人與人之間以愛互助,相互扶持,『人多福大福相聚』,就能平安少災難。」

上人強調,佛、菩薩不是佛龕裏木雕泥塑的形象,而是真實存在人間。「能夠提升自性三寶,就有莊嚴的心靈道場;聽聞世間苦難,運用慈悲、智慧及時救助,就是最靈驗的人間活菩薩。」

「慈、悲、喜、捨」是慈濟宗門的精神要旨,上人勉眾,要以慈悲心入人群、行菩薩道,入經藏得法喜充滿;還要聞法靜思,捨除貪欲無明,身、口、意時時都有法。

「落實慈、悲、喜、捨,就能傳法脈、續慧命,造福人間、得大福緣。日日力行菩薩道,就能福慧雙修。」

不隨惡習氣起舞 立志宏願挑米籮

一隻小狗誤闖入一個擺放數面鏡子的空間,當牠怒視鏡中狗的同時,鏡中狗亦怒目相向;這隻狗向前衝撞鏡中狗,看到鏡中狗也做出同樣動作,更加生氣,用盡力氣不停衝撞,最後倒地不起……

七位投入僧團作務兩年以上的常住師姊,將於隔日圓頂;上人以此教導,在僧團中要力行「六和敬」,當他人現出不好的形態時,莫與之怒目相向。「你愈發威,鏡中人就會更發威。既立定志向修行,就要通達道理,莫隨別人的習性起舞。」

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能為。上人教示,既發心出家,就要有捨掉自我、人我是非、煩惱無明的勇氣。

「哪怕再辛苦、身體有病痛,我都堅持天天為大家說法。希望人人也要立宏願,與師父有志一同,挑起天下米籮;除了自力更生,還要承擔天下人、天下事,創造愛的循環。」

上人叮嚀,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個人,要自我磨練、不斷精進。

【靜思小語】持續吸收法水,自我提升;勇於縮小自己,發揮愛能量。

上人開示於10月11日《農九月‧十八》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6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