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中秋 「大姊」喜做月餅

2014-09-16   | 人文真善美志工
「身為上人的弟子,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責任。我一定要把月餅義賣做好,若人家說不好吃,我們心裡會很難過。」連續好幾年承擔「感恩月餅」的總主廚葉麗卿(左)說著,「承擔這份工作之後,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人家都認識我這個『大姊』。」(攝影者:桑瑞蓮)
「身為上人的弟子,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責任。我一定要把月餅義賣做好,若人家說不好吃,我們心裡會很難過。」連續好幾年承擔「感恩月餅」的總主廚葉麗卿說著,從揉麵團到最後裝置成一盒盒精美的「感恩月餅」,全都是出自志工一雙雙的手,今年總共賣出一萬八千八百三十八個月餅,以綠茶紅豆、杏仁紅豆、芋頭、紅豆四種口味呈現。

泰國慈濟志工緣起於2000年,當時為了籌募泰北建校及慈善基金,發起了月餅義賣活動。從此每年適逢中秋佳節,製作手工月餅即成為泰國慈濟人表達對社會大眾一分感恩之情,並將手工月餅取名為「感恩月餅」。泰國鄉親發心年年護持付出自己一分愛心共植福田,把義賣所得全數捐入「慈善基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其中慈濟志工葉麗卿更是連續好幾年承擔起總主廚這項任務。

承擔主廚 製感恩月餅

「承擔這份工作之後,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人家都認識我這個『大姊』,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的名字,他們一想到我,都知道我就是『大姊』。」葉麗卿笑瞇瞇地分享,因為連比她年紀大的志工都叫她「大姊」。

葉麗卿回想起十多年前的事,「有一年中秋,我做了「蛋黃酥」與慈濟法親們分享,大家吃了都非常讚歎。後來分會發起『感恩月餅義賣活動』,就鼓勵我出來承擔主廚。」但要從「蛋黃酥」改做素的月餅,葉麗卿將雞蛋改成素食的材料,她跑遍泰國各處品嚐與挑選不同品牌的紅豆、芋頭等,尋找味道最適合的月餅內餡。

她不斷摸索和實驗,終於逐漸摸索出一套「感恩月餅」適合的製作方法。由於她了解志工們都不是這方面的專業,而且一年只做一次,葉麗卿會詳細標明各種材料之重量,並與每個人溝通要注意的事項。
泰國慈濟志工緣起於2000年,當時為了籌募泰北建校及慈善基金,發起了月餅義賣活動。從此每年適逢中秋佳節,製作手工月餅即成為泰國慈濟人表達對社會大眾一分感恩之情,並將手工月餅取名為「感恩月餅」。(攝影者:批樂鵬)

發揮良能 歡喜盡本分

早期面對烤箱不夠的困難,只要家裡有烤箱的志工,通通都會帶到現場提供使用,從一次最多只烤十幾顆開始,到現在十分鐘就能烤到一百九十二顆的盛況;自從去年(2013年)有了攪拌機,省下許多時間和力氣,也可以減輕人力。

「感恩月餅是用烘烤的,皮需要酥脆,麵粉不能揉太久,不然會變硬而不酥,並不像饅頭是用蒸的,麵粉要揉久一點,越揉才會越Q。」雖然已經做了十幾年的月餅,但葉麗卿依然抱著一份愛學習的心態。

今年製作區分成量麵粉區、揉麵團區、擀餅皮區、包月餅區,葉麗卿除了細心教導新手,也留意每一個環節。有時在製作過程中,若有出現狀況時,葉麗卿常因不捨感恩月餅,總會緊張得大聲叫喊。

葉麗卿做中學,學中覺,她常藉此叮嚀自己,要隨時注意自己說話的態度與聲色,讓自己學習輕聲細語。「因為要做上人的弟子,每一個人應該都有一個責任,既然承擔,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葉麗卿分享她內心歡喜地付出,因為做好事是本分事。

志工們也秉持著「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發揮自己的良能,為了希望將義賣的所得,護持慈善基金。志工藉由小小的感恩月餅,與泰國鄉親分享佳節的喜悅,也祝福大家中秋節快樂。

人文真善美志工 泰國報導 2014/08/30~9/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