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分鉛筆 曾是他的唯一

2014-11-05   | 王慮綿
在緬甸鄉村,許多小朋友手中握著的是僅有的短短鉛筆,寫起字來很不容易,但他們卻仍然緊握著,埋首認真學習。(攝影者:馬靜怡,地點:緬甸仰光省丹茵鎮柏達貝甘村中學,日期:2014/06/25)
「以前只有短短的鉛筆,現在有新的,可以寫很多字,有好多的鉛筆可以放在鉛筆盒……」領到新的文具,小學二年級同學誒寧杜(Aye Nyein Thu)綻放燦爛的笑容。

緬甸鄉村裡,多數的鄉村孩子沒有完整嶄新的文具可使用,許多小朋友只能用短短的筆來寫字,因為手中握著的是僅有的短短鉛筆,寫起字來很不容易,但他們卻仍然緊握著,埋首認真學習。8月20日慈濟志工前往柏達貝甘小學贈送文具給師生們,也帶給他們另一頁美麗的人生風景。

風災啟因緣 助學勤關懷

距離仰光車程一個多小時的丹茵鎮,總共有二十九個村莊,村里的居民主要以種田和做散工維生,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落後,許多鄉村家庭沒有能力負擔孩子們的學雜費和文具等教育費用。

自2008年納吉斯風災後,慈濟在緬甸長期援助,除了發放稻種協助農民復耕,每年也提供受災及貧困學童文具用品,長期助學關懷,讓學童們順利求學,增加他們奮發向上的信心與力量,滿足他們求知識的渴望。

援建護校舍 學子安心學

柏達貝甘村小學(Balt Tha Pyay Gan)是慈濟在丹茵援建十二所學校工程中的其中一所學校,原有的校舍是多年木製的建築,校舍沒有隔間,幼稚園至四年級一百三十九位學生,面對不同方向上課,校長和五位老師也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學校建於1984年,三十年來因年久失修,校舍也漸漸搖晃,校方因為沒有經費維修,就用木塊來支撐穩固,加上遭受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屋頂受損,只要每逢雨季就會漏水。

為了改善學生學習的環境和鄉村教育程度的提升,慈濟志工在今年(2014年)3月啟動援建工程,並使用先進的防火綠建築材料。為防地勢低窪區域的校舍,也防止受雨水侵襲而設計的架高窗欄式,每間教室有四個窗戶,雙層屋頂搭配太子樓構造,具有室內自然通風效果。

在緬甸鄉村,慈濟援建的校舍是前所未有的建築物,隨著工程進度,8月20日慈濟志工前往柏達貝甘小學贈送文具給師生們。這些文具其實並不昂貴,可是對於清寒學子而言,仍然是買不起,校方得知慈濟要做文具發放,便安排學校當天的所有班級休息半天,師生們提早將課桌椅收在一旁,等待志工們的蒞臨。
緬甸丹茵鎮很多鄉村學校 課室沒有隔間,各班年級在擁擠的空間認真學習。(攝影者:王慮綿,地點:緬甸仰光省柏達貝甘小學,日期:2014/08/08)

喜獲新鉛筆 開心展笑容

當志工一抵達學校,即馬上著手布置場地及準備工作。對於鄉村的孩子們而言,父母親收入微薄,有時連基本的文具都買不起。志工準備了鉛筆、尺、橡皮擦、練習簿等物品,這些都是學生上課時所須的用品,受惠的學生和老師,總計有一百四十六位。

當大家領到新的文具校服,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個個愛不釋手。二年級同學誒寧杜(Aye Nyein Thu)綻放燦爛的笑容,用稚嫩的聲音說著:「今天拿到的東西有校服、書本,尺子,鉛筆,橡皮擦還有麵包。最喜歡校服,因為它很漂亮。以前只有短短的鉛筆,現在有新的,可以寫很多字,有好多的鉛筆可以放在鉛筆盒……」

活潑又可愛的誒寧杜,十分期盼有新的鉛筆可以寫字,因為她所用的筆是鉛筆盒裡唯一有的三公分長的筆,由於沒錢買削筆刀,姊姊幫她把鉛筆兩頭削掉,一邊寫完又可以寫另一頭。

唯有受教育 走向新未來

誒寧杜因為家境貧窮,父母親必須到遠地工作,從小就和爺爺奶奶一起住。爺爺奶奶本身務農但也因年邁而無法工作,奶奶無奈地對著志工說:「看她的練習簿裡面,是合著兩個科目的作業一起寫。沒錢買簿子就只好分一半、一半來寫,兩百元(緬元;臺幣六元)的簿子好用,但一百元(緬元)的便宜本子,就不好寫了。」
誒寧杜好羨慕朋友有新的筆,喜歡畫畫的她常常把她想要的美麗鉛筆,畫在簿子上,但眼前能用的是唯有的三公分小筆。(攝影者:王慮綿,地點:緬甸仰光省柏達貝甘小學,日期:2014/08/08)

誒寧杜好羨慕朋友有新的筆,喜歡畫畫的她常常把她想要的美麗鉛筆,畫在簿子上,但眼前能用的是唯有的三公分小鉛筆,奶奶在旁邊說,「因為筆芯不好,一直斷才會剩下這麼短小,一支鉛筆要五十元緬幣,開學兩個多月,有六個科目都用這支筆寫。」

儘管負擔不起學雜費文具等費用,但身為老一輩的爺爺奶奶仍努力供孫子們繼續上學,因為他們很清楚知道唯有知識才能脫貧,奶奶說:「書本背包、雨傘都要錢,這些都是費用。但也不能當作是負擔大,因為自己也不識字,所以生活很苦,希望他們長大成為有知識的人。」

唯有受教育才能代代脫貧,慈濟人真誠的關懷和援建學校、助學、每年送文具,讓鄉村學童們和城市的孩子一樣平等快樂讀書,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一路從小學直到完成中學、高中等課程,繼續向前深造。

(文:王慮綿 緬甸報導 2014/08/08~2014/08/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