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談訪視經 免走冤枉路

2018-08-13   | 顏玉珠
志工陳立蕙(右)身為課程規劃小組成員之一,也將之前自己所面對的問題也列入課程中,希望他人能避免重蹈覆轍。(攝影者:陳延北,地點:馬六甲分會,日期:2018/07/29)

慈濟以慈善起家,如今五十多年的慈善志業,隨著時代的變遷,慈善訪視也從定期關懷、居家打掃、房屋修繕等多元方式發展,因人、因地、因時之彈性運用,一切只為了符合受助者的需要,希望真正拔苦予樂,也是慈濟人重視訪視的原因。

2018年7月29日,慈濟馬六甲分會舉辦訪視培訓課程,一開始便透過戲劇帶出一連串的訪視須知,逗趣活潑的演出,引起臺下來自馬六甲、淡邊、麻坡、芙蓉、居鑾和烏魯地南約三百位學員,陣陣的歡笑聲。

全面性關懷 讓訪視深度化 

「真可憐,來師姑有錢,你拿去買午餐。」、「你桌上的食物都臭了,還有蟲爬來爬去,好髒、好噁心喔!」、「早已約好時間,怎麼這個照顧戶還在睡覺,對生活根本不積極,我們不要再幫他了。」這些都是訪視中志工們的內心話,也是最令訪視員困擾的問題之一。
當天的課程,讓訪視志工有更多體會,加深探索、學習、溝通、交流等,從中吸取經驗,豐富自己處理個案的技巧。(攝影者:陳延北,地點:馬六甲分會,日期:2018/07/29)


如何透過訪視關懷,深入苦難眾生,膚慰他們的心靈,一直陪伴到他們站起來、走出來,是訪視關懷的深度化和全面性。但訪視關懷如何做到深度化?要如何書寫訪視報告呢?

馬六甲分會負責慈善訪視的志工戴金龍表示,「讓有經驗的志工藉此溫故知新,找回初發心。不熟悉或新的訪視志工則可以進一步學習訪視的知識、技巧和掌握社會資源。期待志工能人人做慈善,深耕慈善。」

平時各社區都是由資深經驗者帶領新投入者去做,實際透過個案關懷去學習,但是難免有不甚瞭解之處,久而久之可能方向有所偏差或是產生疑慮。投入訪視約七年的馬六甲志工陳立蕙,從培訓時跟著資深志工學習,至今關懷的個案有二十多個。

用心找方法 助人用對智慧

從懵懂中學習,一路走來至今,陳立蕙直言自己是從錯誤中一直學習,目前尚有很多訪視理念無法清楚地正確掌握。因此做為這次研習課程規劃小組成員之一的她,也試著將之前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列入課程中,希望他人能避免重蹈覆轍。

陳立蕙開心地說:「自己走過知道需要什麼,尤其感性和理性的界線如何去拿捏,真的考驗志工的智慧。今天我邀約社區志工共同來上課,假如訪視員能清楚掌握理念,就能深入訪視關懷。」
來自居鑾的志工陳梅英與眾分享投入訪視十多年的體會,她感恩訪視的經驗讓她充滿正能量,協助她度過癌症化療的辛苦,勇敢面對生死課題。(攝影者:陳延北,地點:馬六甲分會,日期:2018/07/29)


因為訪視關懷深度化,必須面面俱到了解個案居住的空間、環境品質,經濟收支分配情形,家庭成員疾病及身心狀況,孩子就學方面,生活態度和來自社會的資源等。保持良好互動關係,同時也要引導案主能自我察覺到優點與長處,進而發揮專長改善家庭環境。但這一切,卻考驗著志工的慈悲與智慧,首先必須先學習放下主觀之見,切勿以感情用事。

幾個實際的關懷個案,在學員分組熱烈的討論中,其中有一個來自陳立蕙的社區個案,經過大家的討論,陳立蕙才發現原來這個個案還有很多的盲點需要釐清,她坦言:「現在關心二十多個個案,無法詳細追蹤和掌握狀況導致有所疏忽。這是我要警惕的!」

陳立蕙除了感恩學員們的細心發現,同時也承諾回去後,一定再進一步去關心訪視員和個案間互動的細節,協助組員深入去探討,別讓訪視關懷變成打卡般的作業,或是一味地以慈悲心來處理,而忘記了助人需要培養智慧。

誠情互相伴 傳送正向能量

最後的課程中,安排來自居鑾的志工陳梅英與眾分享,投入訪視十多年的體會,陳梅英說﹕「用心去做訪視,最後受益一定是自己。也沒想到當初去上善終課程,為了協助癌末個案,最後也是自己受益。」

原來早期陳梅英投入訪視,只認為是單純的助人行動,但現在回頭看,卻發現原來早已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和力量。因為當2015年4月陳梅英被診斷罹患上卵巢癌,她並沒有呼天搶地,而是立即接受手術和化療。所以2016年癌症再度復發時,陳梅英依然心平氣的進行了第二階段的手術和化療,雖然身體仍然虛弱,但卻未曾停止投入訪視的心。

「我要把握時間去做,與志工分享經驗,讓他們能多了解癌症病人的需要。也能以同理心去與病患和家人溝通,病患會覺得‘有人懂他們’的心,家人也比較能安心。」陳梅英笑著說,臉上沒有病人的倦容,而是滿滿的歡喜,因為她感恩訪視的經驗讓她充滿正能量,協助她度過癌症化療的辛苦,勇敢面對生死課題。

最後,陳梅英鼓勵在場的學員,人人多做一點,累積起來就能產生大力量。慈善訪視的學問多,每一個案家生活背景的差異,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也不一樣,雖然沒有固定的方式去處理所有的個案,但「濟貧教富、教富濟貧」的基本理念和核心價值是恆久不變。【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顏玉珠 馬來西亞報導 2018/07/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