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為地球付出 澳洲志工恆持植樹30年

2021-11-23   | 張金芯 張紅 呂文松 陳蕙玲
三十六位志工2021年4月在協助Greening Westmead Hospital 種樹2000顆,為了樹蔭和雀鳥的棲息地。(攝影者:魏淑芳 地點:澳洲雪梨Greening Westmead Hospital 2021/04/10)
「不要等著政府為地球做什麼,而是要問自己能為地球做什麼。」面對氣候變遷需要每個人一起努力!
 
種樹護大地 呵護幼苗
 
二十一世紀初至今,澳洲已遭遇兩次世紀旱災,近幾年更是頻頻發生林火、水災。1992年慈濟澳洲分會在雪梨剛成立之際,一對有愛的洋人夫婦MrsParks在Bellarmy Creek Reserve(公園)發起雪梨環保種樹之旅。
 
他們每週去公園服務一天,所種下去的樹苖是來自一群智能不足或自閉的小孩,而當地政府及這對夫婦對孩子的照顧,就像種樹一般用心呵護與陪伴。
 
那時每月大約有二、三十位慈濟志工投入協助植樹活動,負責人MrsParks很感動,準備向政府建議,將此公園命名為「慈濟公園」時,MrsParks忽然因病往生。因緣暫告一段落,但那段美好時光,將永遠留在志工們的記憶中。

 
Boorowa 這個地區除了沒有樹以外,土地已經鹽化,不能供農用。(攝影者:張金芯翻拍2008年考察時的老照片 地點:澳洲雪梨Boorowa 日期:2021/03/18)


與公部門合作 把自然種回來
 
在2008年新洲發生嚴重旱災,土地已經鹽化,不能農用。志工Kim希望有機會替農民種樹改善環境。於是雪梨環保團隊持續每個月在本地和市政府及國家公園合作,一個月大約協助種植三百棵樹。
 
同年Kim跟著民間種樹團隊,去Boorowa考察;第二年Kim又代表慈濟和Boorowa Landcare Group合作,邀約志工四十人,利用週末前往四個半小時車程的Boorowa種樹。連續兩天,白天種樹,晚上住學校。
 
年長的志工甘濟足全程陪伴,睡在地上、挖洞、種樹、澆水,樣樣都不輸年輕人;Jimmy原是某私人運輸公司駕駛,負責接送慈濟志工,首次行程就對志工充滿好奇,怎會花這樣遠的車程就只為了種樹?是不是太天真了?
 
一旦親眼目睹慈濟人的善行,並了解深遠的環保意義後,接下來三年,Jimmy每次都主動申請載送慈濟志工,還積極投入種樹行列。

 
1994年3月7日慈濟志工在Bellarmy Creek Reserve種樹。(攝影者:呂文松翻拍老照片 地點:澳洲雪梨Bellarmy Creek Reserve公園 日期:2021/03/07)


種樹百萬 為雀鳥造家園
 
2021年1月,Suzie Wright (Greater Sydney Landcare Creating Canopies 企劃負責人)邀請慈濟參與種樹的項目。Suzie計劃要绿化整個雪梨西部,提供樹蔭和雀鳥棲息地。
 
4月10日,三十六位志工如願成行,進入Greening Westmead Hospital西區醫院指定種樹地點,綠化團隊準備的兩千棵小苗是由Social Habitat提供Greater Parramatta本土品種,規劃在2022年栽種一百萬棵小苗。
 
Aurora是人醫會醫師,他非常高興種下了人生第一棵樹,這也是他第一次做過的艱難體力活。他讚賞環境保護也是保護大衆健康的另一方式。
 
Hannah是大學醫學系二年級生,利用半天假期,隨媽媽后玉來種樹。她覺得活動很有意義,且熱心環境保護和健康保健,還表示在醫院附近種樹對病人的康復與安定很有幫助,種樹也可以讓幾百種動物住在裡面,還給動物們棲身之地。
 
慈濟志工恆持每個月種樹一次。Kim分享從2008年起,連續五年共種植一萬棵樹。他說自己是不會放棄所有種樹的機會,因為簡單一念心,是為了環保也為了氣候與地球。「不要等著政府為地球做什麼,而是要問自己能為地球做什麼。」Kim拿這句話來時時提醒自己。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時間過得真快,澳州慈濟志工從1992年發起植樹護林,轉眼三十年過去,這群人堅定一念心,持續守護地球家園。【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金芯 張紅 呂文松 陳蕙玲 澳洲報導 2021/11/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