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躍 臺灣的愛讓我跳更高
2017-06-22 | 陳誼謙
OECC長期協助 來自臺灣合愛
加勒比海島國海地,人民極度貧窮,2010年發生強震後,美國慈濟志工自此開始投入當地的慈善工作,並透過當地OECC海外工程公司協助,進行數十次發放與慈善關懷。慈濟志工在海地自2012年發放臺灣農委會提供的大米,總計發放超過二千二百噸的臺灣愛心米。
2016年馬修颶風讓海地的貧窮問題雪上加霜,慈濟與當地志工投入賑災工作,鄰國多明尼加SUN JADE INTERNATIONAL FOODTWEAR公司臺商因認同慈濟多年對海地的協助,捐出一萬雙的鞋子,希望能保護海地人民的雙腳。
然而,一萬雙鞋的運送過程手續繁鎖,光一分文件就要蓋二十多個章,但當海關知道這是賑災物資,加上對慈濟與OECC的認同,原本可能需花二天以上的報關手續,在五個多小時後就完成所有手續,順利出關。
一雙鞋的情誼 促進人與人信任
發放現場上布達每戶除了可領到大米,每個人還能領到一雙鞋子,全場歡呼雷動。原來在物資匱乏的海地,有的人連一雙鞋也沒有,即使有工作的人,穿的也是破損的鞋,因此只要在人群多時,當地人會把鞋子拿在手裡,因為他們擔心把這唯一的鞋弄丟了。

長期協助慈濟發放的如濟神父,在這次也發動大學生搬運物資。如濟神父每次都會在發放典禮中用海地語言克雷語講解慈濟的竹筒歲月,讓大家知道這些物資,都是來自臺灣與全球點滴匯聚的愛,如濟神父表示:當這裡的百姓看不到生活希望時,慈濟人用感恩、尊重與愛,幫助海地的鄉親重新拾起了信心!
新到任的臺灣大使胡正浩也前來參加大型發放,海地的電視臺及平面媒體也前來採訪。去年曾到法國參加水災發放的胡正浩大使,對於慈濟基金會海外志工在各國投入,榮歸臺灣的付出,他感到很榮幸也非常感動。
慈濟基金會表示,慈濟走入第五十二年,都是用愛寸寸鋪路,因為匯聚點滴的愛心,除了讓苦難人都能受到幫助,更以感恩、尊重、愛付出,濟貧教富、啟發愛心,即使是在極貧的國家,也能讓受助的人心中有愛,幫助別人,心靈富足。
(新聞稿:陳誼謙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