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轉聖三部曲 重拾讀書趣

2013-07-01   | 葉秀戀
志工蔡雅蓮用心為大家導讀《無量義經》序論。(攝影者:林朝宗,地點:臺北松山聯絡處,日期:2013/06/17)
「像我這種人,口直心快,雖然心地很好,脾氣卻不好,講話無意中會傷人,其實也是你們的鏡子,大家不要像我一樣,那才是重點。」擔任法繹分享的慈濟志工蔡雅蓮,在《無量義經》讀書會上,毫不隱瞞地道出自己的習氣,提醒大家應善護口業。
開示悟入  無量義經

為了引發大家的興趣,蔡雅蓮精心設計了九宮格遊戲,她請大家點選一至九的數字,每一個數字分別導引出《無量義經》讀書會序論的重點:首先是世上的佛教徒共有三種,分別是「信佛、拜佛與學佛」的人。其中哪一種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答案便是學佛的人。

而學佛時,佛又會在哪裡?很多人剛開始時,佛是在眼前,漸漸懈怠後,佛就遠在天邊,最後佛已經不見。那麼慈濟人又該如何學佛?開始時,佛雖然遠在天邊,經由不斷學習要讓佛在眼前,到了最後就要讓佛永植心田。

「《無量義經》、《法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等三部經典合稱法華三部,學佛就是要轉凡夫心為佛性,就如礦砂必須經過烘爐的鍛鍊,才能成就鋼鐵一般。」藉由一連串的問答,蔡雅蓮逐步引導大家循序漸進,深入經典的精神內涵。

「因有情眾生煩惱無量,是故佛陀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經》的封面上字義顯明,闡釋佛陀說法的由來。封底「是經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暢懷佛陀期許眾生,發菩提心,升大悲心,成就菩薩道。

志工陳惠美分享:「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共分為五個時期:從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到般若時前後共四十二年,最後七年法華涅槃時,佛陀開始宣說成佛之道的大乘佛法《妙法蓮華經》等。不問根性,只講唯一佛乘,也是佛陀倒駕慈航來到世間的最終目的。」
羅佳典(左四)自我期許,不只是法要入心,而是要用行動,將多參與志工活動。(攝影者:林朝宗,地點:臺北松山聯絡處,日期:2013/06/17)


真實大法  菩薩願行

「諸佛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世,這個大事因緣就是宣講《法華經》,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而《無量義經》乃是要進入法華的前奏,之前「談有說空」講的是成為菩薩的方便法,最後七年宣講要如何成佛的真實大法。真實法等於菩薩法,就是教導眾生要走入人群中為人群付出,行菩薩道,走入與佛同等的境界。」

從教職退休的志工陳惠美也藉由證嚴上人開示影片,提醒大家內修靜思法脈,外行慈濟宗門,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付出,慈濟人間路也是用愛鋪起來的,鋪在人間路,就是妙法華。

今年(2013年)參加委員培訓的志工鄭桂英分享:「小時候我與母親的關係不是很好,媽媽脾氣不好也很情緒化,經常抱怨遭受爸爸歐打,加上父母親的年齡差距很大,而我也總是以抗拒的態度來面對母親。後來我參與慈濟,讀了《地藏經》後,回去勸母親要經常布施,身體才會健康。」

謹記上人教導,「行善、行孝不能等」的鄭桂英,從自身的轉變後,也進而影響母親,「以前她自認需要別人的布施,因為看到我加入慈濟後的改變,她最近竟然拿出五千元要捐給來自約旦的志工陳秋華,去幫助當地的民眾,並且允諾每個月要繼續捐出三百元當會員。讓我發現,原來我往前跨一步,媽媽就會跨得更大步。」

高齡七十五歲的志工劉靜蓉,感受大家累生累世結的緣,今生才會皈依在同一個師父門下,上人以前是為眾生,現在是為佛教。她自謙地說:「上人說的法要入心,沒有入心是說不出來的。我現在還是在學習,每樣事情都要把握因緣、把握當下,就像字幕上的字,一閃過去要抄都已經來不及了。」

循序漸進  用功讀書

《無量義經》讀書會第一堂課,吸引了志工及民眾一百一十人參加。(攝影者:林朝宗,地點:臺北松山聯絡處,日期:2013/06/17)
目前任職於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也是慈青學長會一員的羅佳典說:「今天的課程讓我了解,原來佛法也是有循序漸進的。曾經承擔慈少隊輔等各種志工活動,在參與新芽計畫輔導感恩戶孩子的功課中,讓我體會到,和那些小朋友比較起來,自己已經擁有很多資源,真的很幸福。」

靜思語「人從凡夫到成佛的過程,必經之路就是菩薩道。」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羅佳典自我期許,不只是法要入心,而是要用行動去實踐。茹素已經二個月,除了持續吃素外,還可以去老人院關懷,新芽課業的輔導,多善用Facebook與朋友分享靜思法語等等。最後他說:「下次,我還會再來參加。」

「課程設計要活潑、扼要、很輕鬆,讓大家在很愉快的心情下來學習。」承擔社區《無量義經》讀書會導讀人蔡雅蓮結語:「為了廣邀民眾參加,自己身兼團隊『召集』人,的確很『著急』,在時間的壓力下,仍透過事前開會,資料彙整及研討,全體動員『合和互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才有今天許久未見的高出席率,讓我深受感動與感恩,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對於大家踴躍參加讀書會,周麗惠感恩法繹團隊的用心,「因為以前沒學電腦,所以現在都要經常請教兒子,他講一句我就抄一句,也很感慨自己以前不讀書,現在已經『輸』;如果現在再不讀書,那麼以後會更是輸。」她期許大家一手牽一手,大家一起來共修經藏,深入無量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葉秀戀 臺北報導 2013/06/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