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志奉道 堅定行入人群

2015-11-15   | 林瑩欣
靜思精舍德宸師父勉勵大家要布施自己的心,用心在當下。(攝影者:鄭村池,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2015/11/14)
「不只是眼睛、耳朵,更需要布施自己的心,用持戒的精神來學習。」在第二梯次的「2015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營」開營典禮的相見歡中,靜思精舍的德宸師父期許學員們抱持一份恭敬、謙卑、精進的心來求法。

11月14日清晨五點,天光未亮,慈濟三重志業園區已經齊聚三百三十四位海外受證學員,歷經一年的志工培訓後,他們分別從柬埔寨、緬甸、越南、菲律賓、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國飛來,參加第二梯次的「2015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營」,陪伴的資深志工及隊輔有七十九位,臺灣志工四百三十一人,眾人以至誠的心迎接海外所有家人。

脈脈相傳 靜思家風不曾變

「什麼是靜思家風?」德耒曼師父問大家,靜思精舍是慈濟的心靈故鄉,作為慈濟人心靈的後盾,靜思精舍的家風就是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為主軸,不管何時回到精舍,師父們都是自食其力,刻苦的生活,不曾改變。

德耒曼師父表示,慈濟就是從多縫嬰兒鞋籌備救濟金開始,上人看到地上的那一灘血,發願要成立慈濟功德會救濟貧苦人,至今未曾改變初發心;螢幕上,一張張都是精舍師父每日的刻苦修行生活,不論是大寮、洗菜、香燈、出坡,無不是修行,無不是法,皆是法從勤中求的體現。

德耒曼師父以《法華經‧窮子喻》來勉勵大家,只要有心有願,就可以擔挑天下米籮,除了自力更生,還要承擔天下人、天下事,「大家願意共同來承擔如來家業嗎?」學員們齊聲回答:「願意!」德耒曼師父續以勉勵:「發心容易,恆心難,發心如初,還要發弘誓願,有願才有力!」期待眾人皆有一股源源不絕的原動力。
海外志工分別從柬埔寨、緬甸、越南、菲律賓、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國飛來,參加第二梯次的「2015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營」,大家齊聚一堂相見歡。(攝影者:鄭村池,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2015/11/14)


為了大愛 飛越五千公里路

除了師父的課程之外,宗教處邱國氣則是分享到土耳其關懷難民行動的所見所聞,他說:「九十度鞠躬加上簡單而有秩序的發放,連身為慈濟人的胡光中都感動了,二十多位成員飛了五千多公里,沒有宗教上的目的,就是單純去付出及傳遞愛。」

一張張敘利亞孩子的圖畫,從血雨、槍砲,改變到開始畫老師、上學,連慈濟都畫出來了,這是一個起點,雖然有厚重的烏雲難以撥開,但曙光已經從土耳其這塊大地出現,土耳其蘇丹加濟市的愛還要送到敘利亞邊界,愛的種子已經扎根發芽。

來自馬來西亞檳城三十七歲的林志雄,曾經是慈青,畢業後因為工作忙碌而與慈濟慢慢疏遠。後來因慈濟志工林莉玲的持續接引,從訪視中,看到與他一樣年紀的年輕人,毫無預警中風,癱瘓在床,因此深刻體會了人生無常,真正感受到見苦知福,他決定把握時間付出。

林志雄對敘利亞的難民特別有感觸,他最感動的是土耳其從排斥到接納,最後到把難民當成像是一家人,那個過程是讓他很感動的,可以看到愛的力量,可以化解背景、種族、宗教的不同或仇恨,原本只專注於彼此的不同點而排斥,後來原來發現大家都是需要愛的,所以開始接納彼此。

「慈悲所到之處,無人可擋!」林志雄認為慈濟世界美的地方就是在這裡,大家來自不同地方、種族、宗教,雖然慈濟是源自佛教團體,但其行動、作法都是跨國界、跨宗教的,需要有很強的愛心與慈悲心。

法脈宗門 讓愛的漣漪不斷


「為什麼要談『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因為我們發願要來當上人的第一代弟子,上人傳的法脈、宗門,我們要很清楚,要靠自己當下把路鋪好,下輩子才能跟上上人,找得到路回來。」德勷師父一開口即闡明靜思弟子了解法脈、宗門的重要性。

細數慈濟五十年來的歷史,德勷師父藉由影音、照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路來的點點滴滴。

來自馬來西亞七十歲的邱武吉,目前承擔環保幹事,他說:「做環保能保護地球、子孫好,而且手腳並用,專心一志,讓身心更健康。」除了環保之外,他也經常參加人文參展,遇到許多善知識,對自己壞脾氣的修正頗有見效。

如今同師、同道、同志願的慈濟人,足跡遍撒全世界五十多個國家,每一位海外的慈濟志工都期待能夠將慈濟五十年來走過的足跡,那一分善的力量帶回僑居地。

(文:林瑩欣 三重報導 2015/11/1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