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氣候難民 從小事做起

2015-11-19   | 陳志彥
留在薯條馬鈴薯繩圈內的同學莫不拚了命擠在一塊,以免掉出繩外淪為難民。(攝影者:劉守錦,地點:竹北鄉新港國小,時間:2015/11/03)
「麵食饅頭消失了,這繩圈內的人民必須逃離到其他繩圈中,尋求其他國家人民的接濟幫助。」活動一開始,同學們按照喜歡享用的主食來選擇繩圈,不料,因氣候異常變遷造成天災,講師徐韶蓮宣布需要對外尋求協助,只見孩子飛奔似的逃到其他繩圈內。


緊接著肉和玉米繩圈也開始受到影響,無法再繼續供給;最後連麵包蛋糕和稻米等主要來源作物也遭受天災影響歉收,只剩下供應馬鈴薯及薯條的繩圈,擠不進馬鈴薯繩圈、跌到圈外的,就只能到難民營繩圈中待著,等候別人的援助……

11月3日,慈濟志工與大愛媽媽再度進入竹北市新港國小,為這群未來的環保小尖兵準備了環保體驗活動,期待能傳遞正確的生活態度,將善的種子散播孩子心中,而此次主要是以體會全球暖化和氣候難民之間的關聯,希望能讓孩子養成愛物惜物、環保的好習慣。

體驗全球暖化情境

體會全球暖化和氣候難民之間關聯的活動,是由慈濟志工徐韶蓮所準備的,徐韶蓮在活動之前先介紹目前地球上重要的主要糧食有三種──稻米、小麥和玉米,若是再依照食用物來細分,則可以區分為麵食及饅頭、麵包及蛋糕、肉和玉米、稻米和米飯,以及馬鈴薯及薯條等五種型態,因此現場有五個童軍繩結成的繩圈,代表地球上以此五種型態為主食的國家及人民;在這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繩圈,代表了別無選擇、沒有食物、也沒家園的難民圈。

隨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天災造成糧食欠收,一項項主食來源消失,受到影響的國家和人民,不得不遷居到其他主食的繩圈內尋求被接納,或是只能成為氣候難民,進入到最大的難民營繩圈中。最後,難民營繩圈已經擠滿了四分之三的人,其餘的都消失不見,只剩下馬鈴薯及薯條這個繩圈還存在。徐韶蓮懇切地告訴同學,「因為馬鈴薯作物比較容易存活,當地球發生暖化,氣候不調時,就只有馬鈴薯比較容易生長,這就是人類破壞地球後將面臨的困境。」

活動結束,還留在薯條馬鈴薯繩圈的徐孟均提到,原本自己很喜歡吃麵包蛋糕,但是在地球破壞後,現在已經沒有選擇了;而身處在難民繩圈中的戴佳俊則表示,應該要透過捐贈食物、做好環保,才不會真的變成難民。

幫北極熊找一個家

接著同學們來到圖書室,進行下一站的體驗活動。講師慈濟志工余淑郡播放〈全球暖化,威脅北極熊生態〉,讓同學從影片中瞭解目前全球暖化的嚴重性。畫面中報導著因地球暖化,影響到北極熊的生存,還有一幕因缺乏糧食,北極熊不得已殘殺食子的一幕,此時「好殘忍喔!」、「牠應該是不得已吧!」的聲音此起彼落,但大家仍似懂非懂,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北極熊。
講師慈濟志工余淑郡向同學解說每個寶特瓶上標示所代表的不良習慣,並要他們大聲唸出來,加深印象。(攝影者:劉守錦,地點:竹北鄉新港國小,時間:2015/11/03)


看完影片之後,余淑郡和另一位講師卓雅萍在一個置物箱裡裝了近三分滿的水,並在水面放了一層塑膠袋,上面還有一隻布偶熊,表示北極熊在海面上搏鬥生存。同一時間,桌上六種標示的寶特瓶則裝滿了水,分別寫著:「愛看電視」、「長時間使用電腦」、「冷氣不關」、「沒有隨手關燈」、「愛喝瓶裝飲料」和「愛吃肉」,代表六種造成地球暖化的不良習慣,讓參加的同學抽出這六種寶特瓶並大聲唸出,最後再依序將寶特瓶放入置物箱內。此時卓雅萍提醒大家用心觀察水位的變化,水位的上升表示北極熊棲地已逐漸被淹沒。

活動後,陳亮甫同學大聲說出「吃自己孩子是一件很殘忍的事耶!」范臣宇同學接著表示,「要檢討的是人類或熊的殘忍呢?應該是人類的貪婪,才會造成地球暖化,讓北極熊沒食物吃。」方云芊同學則提到,「要珍惜物資,並做好回收,才能避免水位上升。」

卓雅萍對於大家都能透過活動體驗,感受到從自身做起的重要性感到欣慰,並請全體同學一起大聲念出──「愛山,愛海,愛惜一切萬物。」

環保從自己做起

結束體驗活動,全體又回到活動中心內,分享體驗的心得。李昱頡同學說道:「不應該破壞環境,自己也要注意關燈、關冷氣,多做資源分類回收,並少吃速食店食物。」

新港國小學務組長鄭宇芝表示:「環保宣導活動要特別感恩慈濟志工進來校園,帶來有趣且極富教育意義的活動,同時也讓同學們上了寶貴一課。我們住的地球只有一個,如果你們還希望留給下一代世世代代都能居住的環境,不希望破壞它的話,就要愛物惜福,隨時做好資源回收。」

教導主任馮子玲則分享學校推行一系列全人化教育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培養學生不只是課業的學習,也希望他們懂得感恩惜福,並且能用同理心去面對身邊的每一位家人、師長和朋友。因此學校每一個月都會規劃一次的主題活動,也希望透過慈濟志工的入校園活動,將環保觀念深植於這群同學的心中。」

「環保小小兵,起得早身體好,打掃環境收垃圾,身心也清淨。」活動最後就在一曲〈環保小尖兵〉歌聲帶動中,畫下句點,慈濟志工與老師、同學歡喜約定下次再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志彥 新竹報導 2015/11/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