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佛學講座 探佛教論藏文獻入哲學課程

2022-03-10   | 慈濟基金會
ParimalPatil教授強調,即使希望在哲學中做出突破,「佛教哲學」應要能夠在現有慣例內運作,才能被視為哲學的子領域。(照片:擷取連線畫面)
四、五世紀印度佛教哲學家世親著作《唯識二十論》在一千六百年後,仍有十幾位專業哲學家,選擇花時間閱讀和研究,思考著作中的文字、思想和論點。哈佛大學宗教和印度哲學教授ParimalPatil提及,「世親的《唯識二十論》會以什麼形式、用什麼輔助材料,成為現代歐美風格哲學系課程一部分?」直言,以「世親的微笑」形容這樣的喜悅。
 
2022年2月19日第六場印證佛學講座,由普林斯頓大學主辦,同時以英文和中文頻道,透過ZOOM與YouTube連線直播。哈佛大學宗教和印度哲學教授ParimalPatil講述「哲學、哲學家與佛教論藏文獻」,並有沃福德學院宗教學Katherine (Trina) Janiec Jones教授與談。
 
培養三能力 搭建佛教哲學到人文學科的橋樑
 
ParimalPatil教授專注於印度佛教哲學、新、舊認識論者、印度物理主義和懷疑主義傳統,及當代英美宗教哲學,著作包括《反對一個印度教的神》及協同 Lawrence J. McCrea 合著的《印度的佛教語言哲學》。
 
對於是否將古典印度等地的佛教哲學家和哲學文本帶入哲學課程,又該如何做?他提出論點,並以阻礙前進的廣泛「框架」敘述,提出突破的方法,說明他未來想做的一些想法。
 
「當提到『佛教哲學』時,應該將『哲學』一詞當作一門學科名稱,而非理性實踐或某種生活方式。」ParimalPatil教授強調,即使希望在哲學中做出突破,「佛教哲學」應要能夠在現有慣例內運作,才能被視為哲學的子領域。表示,印度前現代佛教哲學家,例如世親、陳那、法稱、月稱、寂護或智吉祥友應該不會反對這個想法。進一步分享,儘管專業哲學家可能會將具有哲學意義文本作為其哲學課程一部分,但這些文本不一定就是哲學著作。
 
「一些當代哲學著作扭曲佛教哲學家觀點,而幸運的是,這只是少部分。」Patil認為,將這些文本論點與亞里士多德、阿奎那、笛卡爾、休謨、康德、弗雷格或奎因的論點一起理解和評估是非常好的做法,若未將佛教哲學當作哲學一部分,就是扭曲它。
 
「佛教」一詞只是哲學一部分,為了深入理解佛教哲學,將哲學視為一門學科來研究,讓更多對佛教哲學有興趣的人理解它就是哲學一部分,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將佛教哲學納入哲學學門的先要條件已逐漸形成,Patil教授表示,雖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適當的佛經譯本很少,適合給沒有正式學習過主要語言的人的解釋材料也很少,而能夠給予支持的高品質同行評議文章則更少了,甚至課程都是以歐洲為中心,以及對所謂「非西方」哲學的無知等等。
 
而若針對想將佛教哲學包含進人文學科,則需要培養具備三種能力的新一代哲學家。一是能夠真正閱讀原始文本甚至翻譯;二不僅是希望他們關心的問題,而是能夠深入思考與印度佛教哲學家實際相關的問題;三要具有哲學技能,可以在哲學上參與印度文本及其思想和論點,無論是作為印度或佛教哲學的歷史學家,還是對認識論、形而上學、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等感興趣的人。
 
為了達成這種培訓可能性,即需要全部文本準確且可用的翻譯、易於理解的註釋材料,及對翻譯及註釋材料的高質量哲學參與,集中資源和努力。
 
去殖民化 從原始文本探佛教哲學論點
 
Patil教授並分別以印度哲學六系統、正見、學派文本傳統及去殖民化論述框架,而這框架通常以歷史為基礎,是理解印度令人眼花撩亂且漫長的哲學史有用方式。
 
正統印度哲學有「六系統」(也是三對組合):數論-瑜伽派;正理-勝論派;彌曼差-吠檀多派。此框架既沒有歷史基礎,也沒有概念上的用處;事實上,它扭曲人們對印度哲學的理解。
 
在七世紀傑出彌曼差哲學家Kumārilabhaṭṭa甚至將數論派和瑜伽視為異端;而十世紀哲學博學家 Vācaspatimiśra在此六種「正統」系統對其中五種進行評論,這意味是在暗示六種正統系統具有歷史基礎;牛津大學斯伯丁東方宗教教授、印度第一任總統SarvepalliRadhakrishnan,在 1908 年出版的《印度哲學史》第二卷中一長篇,題為「六婆羅門系統」。
 
Patil教授列舉從七世紀至二十世紀,一些學者都曾提及,評論六系統除了沒有歷史基礎之外,六系統框架完全扭曲印度哲學本質及歷史,並掩蓋佛教哲學的關鍵作用。
 
而在佛教哲學家陳那著作之後幾個世紀裡,幾乎所有哲學問題都被重新配置為「認識論」問題。這證明他的著作,是南亞思想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傳統之一,它促使整個梵語哲學的自我概念和組織發生重大轉變,《知識來源綱要》就是依「認識論」組織哲學的討論。
 
從六世紀起,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哲學家為一般「哲學」讀者寫作,可以說陳那的作品開創一種前所未有的共同梵語哲學文化。此一時期梵文哲學家對什麼構成理性可接受性的標準,及用來制定和捍衛哲學主張的適當框架有共同理解。
 
八正道是從「正見」開始,而正見是哲學範疇,探討佛教哲學若不留意「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七個步驟,就無法理解什麼是佛教哲學項目,在探索什麼?
 
「正見」,就是無我。世親在「玄學寶庫」中寫道:「真理能徹底摧毀無處不在的黑暗,將世人從生死輪迴泥沼中拯救出來……」而陳那在〈知識泉源概要〉也提及「懷著對真理,這位知識泉源、造福世界、成就非凡、保護心靈的導師之敬意,我根據自己所知,包含人生無處不在的思想,撰寫這本概要,以建立知識的泉源。」
 
佛教哲學與修行途徑密切相關,其界定與當代哲學不同,故而人應該如何過生活也沒有重要文本論述支持。而人們普遍認為,佛教哲學家將他們的工作視為通往涅槃的佛教道路之一部分,與應該如何生活的問題密切相關。
 
佛教哲學家應該在認識論基礎上,證明佛陀教導的本質是正確的,所有事物都是短暫存在,也應該去說明,透過瞬間冥思,可以感知到所有事物也都只是瞬間存在而已。
 
Patil教授認為,應該擱置的另一個界定的論述是佛教哲學「學派」。「學派」一詞指出一種制度性結構。「佛教認識論者」一詞是指稱「那些在探討廣泛的阿毘達摩、中觀和唯識宗這些傳統經文義理探索者」,故要認定像陳那或法稱等佛教認識論者屬於一個「學派」而能夠從事哲學探討,就更成問題。
 
世親的「玄學寶庫」,是從「說一切有部」毘婆沙宗對阿毘達磨文本傳統詮釋的角度所撰寫。而他在「玄學寶庫」的論述是從經量部對阿毘達磨典籍詮釋角度寫成,這與「說一切有部」毘婆沙宗重要詮釋途徑不相容。再者,世親的《唯識二十論》是從唯識學派文本傳統的角度寫成,與上述兩者根本不相容。
 
他是一位在阿毘達磨和唯識學派哲學傳統中,進行論述的哲學家,對哲學的投入不是針對學派,而是針對更微細的論點,這些論點與心理內容本質及思想與世界之間的關係有關。
 
文本傳統思想認為,能使佛教哲學家合作,往往是他們對基本概念和論點來源文本所投入的努力。文本傳統作者很少對此基礎文本或其作者,公開表達反對立場,其模式提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思考,在傳統中進行論述者,有沒有共同點。而文本傳統概念不僅適用於佛教哲學家,也適用於當今「印度哲學」大多數歷史實踐者。
 
如何使佛教哲學成為哲學一部分?這可以視為更廣泛的「非殖民化」課程一部分。去殖民化不應被擱置一旁;反之,它應該被接納。然而,去殖民化遠比表面上還困難,如果要達到長遠的成功,應該要循序漸進。
 
僅僅將佛教經典納入課程,並不足以讓佛教哲學成為哲學的部分,而是包容方式既要符合佛教徒過去從事哲學的論點和具體方式,也符合當今學科標準。然而要確保做到,最簡單方法是堅持讓學生使用原始文本的翻譯,而不是讓他們依賴二次材料或教科書,才能發現佛教哲學對哲學的獨特,或許也是最有價值之處。
 
他繼而對佛教哲學文本及當代哲學文章,提出看法及其差異。大多數梵文哲學文本,包括佛教文本都是對話式,因為論證可能會在辯論中展現。而當代哲學則以結構良好的會議演講和期刊中,遵循受過訓練並相對熟悉的寫作和閱讀慣例的文章形式出現。
 
摒除框架 正反論點多方廣闊研究
 
Patil教授認為這些框架敘述不利於佛教哲學研究,若能摒除這些敘述就將有益於其推展。他指出推展方式應該以一種廣闊的反事實方式,來研究印度佛教哲學史。
 
「使佛教哲學家的思想真正成為哲學,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妥善的哲學方式研究佛教哲學家和他們的思想。」但是他也指出,要做到就需要專精研究個別作者、文本、辯論和論述模式;必須忽略學派和系統,也需要教導學生和自身,增進閱讀和哲學思考能力。
 
身為哲學系教授梵文哲學的Patil教授表示,亟需要獲得印度佛教文本的優質翻譯,與現有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兒或康德等人的著作之優質譯本。「這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任務,凡是為求通順而犧牲正確,或為求正確而犧牲通順,都是不負責任的翻譯。」他表示,有許多最重要的佛教哲學家文本,仍在編輯中,而大部份都未曾翻譯,事實就是單有譯作本身,通常也不夠完備,即使如《唯識二十論》的譯本都不夠完備。
 
所以,除了譯本之外,還需要輔助性二級資料,包含註記、闡述、講評和優質專業期刊文章等,需要備妥這些資料,如此就算不是專門研究佛教哲學又或不懂佛教哲學主要語言的哲學家,也能在「佛教哲學」這哲學子領域,教授優質課程。
 
佛教哲學的教學品質和研究品質以及未來是否成功,幾乎完全取決於這些資料的品質;優質資料正付梓出版,但速度緩慢。Patil教授指出,若要加速出版並更提升品質,就必須要在佛教哲學文本譯作出版之前,先交給不了解這些文本的哲學家和學生,讓他們閱讀、評論譯作,並研究譯作中的論述。
 
就如世親《唯識二十論》已出現由後繼者和批評家(其中包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發展出來的論點和反論點,但要充分理解這些論點,僅《唯識二十論》不夠,需要通過世親後繼者作品來探循歷史上這些論點。
 
這正是在一系列佛教和非佛教哲學家之間,數百年爭論的哲學熔爐中,才發現這些論點的持久價值和其中蘊含的洞察力。陳那、烏底耶塔加羅、鳩摩利羅、法稱、闍衍陀、妙護、寂護和蓮華戒、智吉祥友和烏陀衍那的論述成果,只是其中幾個起點。

 
與談者沃福德學院宗教學教授Katherine (Trina) Janiec Jones,非常同意Patil教授提出的論述觀點「什麼是『佛教哲學』?當我們使用『佛教哲學』這一詞時,『哲學』這一詞,最好作為一門學科名稱,而不是一種知識實踐或生活方式。」她很期待有機會能再聽到多一些解釋。她表示,「我們都同意,應該將世親的著作,加到哲學課程中。」(照片:擷取自直播連線畫面)


優質翻譯 重塑宗教研究基課程
 
與談者沃福德學院宗教學教授Katherine (Trina) Janiec Jones,從 2014 年至 2021 年皆擔任沃福德學院首任負責課程和聯合課程的副教務長。最近,她在《跨宗教研究》發表文章,以〈不斷增長充分性的神學:過程、實踐性和關係〉為題。
 
四、五世紀,印度佛教哲學家世親撰寫《唯識二十論》,由Katherine (Trina) Janiec Jones教授、ParimalPatil教授與今天講座的引言者,普林斯頓大學文化社會和宗教中心主任暨宗教系教授Jonathan Gold,組成「世親翻譯組」完成新英譯本。
 
Jones教授表示,這篇論文「簡明扼要」。她說,組成世親翻譯小組成員都就讀於同一研究所,幾乎在同一時間接受培訓,並在佛學專門課中,學習一新開的宗教哲學課程。
 
Jones分享,自己是一專門研究「佛教哲學」的人,並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911事件」發生後不久,完成論文。1990 年代後期,準備進入就業市場時,Jones教授透過美國宗教學會和美國哲學協會申請、面試,而在每次面試時,都會被問及,是否可以開設新的伊斯蘭教課程?她把這樣的建議,思考為是一種「世界宗教」思維模式的某個領域。
 
因此,Jones教授重塑宗教研究課程,開設各種伊斯蘭研究課程,她分享,本身的教學和思考因那經歷而更加充實。「而這些都是完全依賴良好、可靠的翻譯和解釋材料。」
 
Jones教授再次強調,在教學中擁有良好翻譯是多麼重要。她說,為非專業人士建立良好翻譯概念,可能非常複雜,當 Gold 教授提出這翻譯項目時,她有點擔心他們最終可能整理出另一本,被認為是由專家為專家編寫的書;雖然,專家為專家編寫的書籍非常重要。
 
「作為哲學家、教師及以熱愛學習為生活動力的人,必須具有為非專業人士寫書的能力。」她表示,非專家是指沒有大量佛教研究背景或語言訓練的哲學教授,及具備通識必修教育課程「哲學導論」的本科生。Jones教授認為,為非專業人士編寫良好、易於閱讀的書籍,通常是極其困難。
 
因此,她非常同意Patil教授提出的論述觀點「什麼是『佛教哲學』?當我們使用『佛教哲學』這一詞時,『哲學』這一詞,最好作為一門學科名稱,而不是一種知識實踐或生活方式。」她很期待有機會能再聽到多一些解釋。她表示,「我們都同意,應該將世親的著作,加到哲學課程中。」
 
「佛教哲學家所做的技術工作被理解為佛教整體項目的一部分,並為國王、信徒和寺院社區認可與支持一千多年。」Patil教授指出,佛教哲學家工作很像現今基礎科學家工作,他們不斷追求一些基本問題的答案,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通常不會馬上帶來影響,但最終會成為未來變革性醫療科學和科技的基礎,有助於改善世界。
 
透過慈濟基金會協助的人道主義工作中,看到長期對佛教和以行善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決心。Patil教授感謝今天得到慈濟基金會支持,並分享,他們在哲學領域所做,是為了實現更大抱負。他笑稱,如若世親能聽到今天在討論他的著作《唯識二十論》,他肯定會欣慰地微笑。
  
(文:蔡翠容 李志成 花蓮報導 2022/03/1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