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印尼專班用太陽熱能 解決農產加工痛點

2022-06-22   | 葉秀品
太陽熱能乾燥機有效縮短農產品烘乾時間及確保品質。(攝影者:蔡淵轅)
針對印尼農業現況與需求,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印尼專班,設計出利用太陽熱能的農產品乾燥機,既能降低農民成本,又能為農產品加值。
 
緊扣SDGs 培育印尼農業加值人才
 
根據印尼統計局分析,印尼貧困家庭的主要生計來源,有49%以農業為主,全國更有28%人口從事農業,可見其重要性。
 
為幫助印尼貧困學生藉由教育翻轉人生,從2019年9月起,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與印尼金光集團合作,成立四年制日間部的印尼國際專班,招收25名印尼高中職畢業生;採獎助學金制度,讓學生來臺免費就讀,畢業後回到印尼服務,銜接政府大力推動的農業發展、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人力需求,是印尼最欠缺的農業加值人才。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專題指導老師蘇美惠表示,印尼專班以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又特別針對SDGs12確保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以及SDGs7確保人人負擔得起、可靠和永續的現代能源,來引導學生思考。除了有實質的設計成品,還得分析印尼農業局勢、提出市場區隔、目標市場和產品定位,真正提出能幫助印尼農業的方案。

 
乾燥機的數據連動至物聯網,手機端就能隨時掌握機器的運作狀況。(攝影者:蔡淵轅)


微型革命 為家鄉想辦法
 
慈濟科技大學特地邀請業師,也就是臺灣能資源低碳與經濟學會理事張文曲博士,專程來指導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印尼專班三年級學生,設計了利用太陽熱能的農產品乾燥機,並命名為「SHINERGY-來自太陽的能源」。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三年級印尼籍學生何強豪說明, SHINERGY採用太陽熱能為乾燥的能源,再搭配最夯的物聯網概念,希望能吸引農民合作社青睞。當太陽熱能被真空管集熱系統吸收後,熱空氣將被引導至乾燥箱,農產品就可被烘乾。甚至,再搭配太陽能板,進一步提供綠色電力,讓乾燥機的數據可連動至物聯網,讓農民在手機端,就能隨時掌握機器的運作狀況。
 
張文曲博士進一步解釋,使用太陽光熱(Solar Thermal Energy)集熱技術,蒐集輻射熱能,就能直接用來乾燥農作物,產熱效率不但高達75%,乾燥機的組裝費用也相對低廉許多。不僅與臺灣常用的太陽光電(Photovoltaics),透過電力來乾燥產品的思維截然不同,也能大幅降低成本,非常適合運用在「看天吃飯」——4月至10月整整半年,最高溫度可達38度的印尼推廣。
 
這項設計透過天然能源的乾燥程序,解決農作物不耐存放、占空間、含水量高易腐敗,以及運輸成本高等問題,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延長產品價值,更將目標市場鎖定在印尼的農民合作社(類似台灣農會),增加後續包裝與配銷彈性的可能性。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從無到有,把最初的構想落實成作品。(攝影者:蔡淵轅)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三年級印尼籍學生王艾文表示,印尼農民往往以最傳統的日曬方式來處理農作物,起碼得四天才能曬乾。若選擇瓦斯或電動食品烘乾機,一來費用高昂,二來危險性也高。經過多次實驗後,SHINERGY可在二天內烘乾,也無需支付電費或瓦斯費,更能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三年級印尼籍學生徐舒涵表示,目前SHINERGY的產品雛型機已開發完成,透過實務專題課程,深入瞭解如何設計與開發新產品、撰寫計畫書,更因為有業師指導,與產業界密切互動後,才明白要落實好點子,「創意、企畫和行動」缺一不可。

(文:葉秀品 花蓮報導 2022/06/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