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療癒創造意義 紐約神學院與慈濟展開醫療對話

2024-01-18   | 朱秀蓮、沈玉蓮
慈濟全球共善學思會以「醫療服務中的宗教療癒」為主題,一月十二日在臺北慈濟醫院舉行。 (攝影: 黃秀琴)
2024年1月12日,慈濟全球共善學思會以「醫療服務中的宗教療癒」為主題,在臺北慈濟醫院舉行,邀請紐約協和神學院副校長朴秀姸教授及古泉‧史奈德教授,分別以「以宗教療癒創造意義」與「跨宗教世界中的宗教療癒培訓與佛教教育」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與臺灣的宗教療癒工作者進行開放對話,探索宗教療癒在醫療環境中的重要性。
 
與苦難的人在一起 宗教療癒創造意義
 
「很少有人奔向垂死的人,奔向傳染病的人就更少了,但宗教師卻這麼做。」朴秀姸教授指出,宗教師在不同環境中的工作,包括醫院、監獄、學校等,尤其在面對新冠大流行時,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她強調,宗教師透過傾聽和陪伴,創造了安全感、信任感及連結感,對於病患的精神健康至關重要。朴教授認為,宗教師的工作是在過渡時刻、面對苦難,以及多元社會中創造意義,透過意義創造幫助病患減輕痛苦,重新尋求意義,走向療癒與解放。宗教師已成為「21世紀不可或缺的職務」,幫助人在面對隨機或突然的創傷、災難時發揮意義。
 
古泉‧史奈德教授(Kosen Gregory Snyder)透過「慈愛的友誼(metta)、慈悲的行動(karuna)、同理心的喜悅(mudita)和平靜(upekkha)」這四個基本架構,論述「跨宗教世界中的宗教療癒培訓與佛教教育」。(攝影:陳土港)


中斷業力循環
 
古泉‧史奈德教授以佛教觀點討論「業力」,認為過去的行為和習慣性的觀點可能是無意識的「舊業力」,限制了個人的視野,以及與他人互動的能力。他提出中斷業力循環的方法是透過智慧、道德和心靈的三重訓練,並介紹「三無漏學」與「八正道」的方法,以有益於幫助轉化業力。史奈德教授也創立了「自我探究的實踐」課程,以引導宗教師思考自我、探究目的、建立穩定的見證者身分等。
 
醫院是心靈修行的地方
 
證嚴上人曾說:「醫院也是心靈修行的地方,醫院永遠是人們受苦受難的地方。」慈濟醫院不是為了營利所建,而是為了愛。慈濟醫院不僅具有醫學專業領域,更是具有關懷人文、以病為師的醫院。研討會中,慈濟醫院醫師代表亦以長期的醫病經驗,深切傳達慈濟的醫療人文。
 
「佛陀所言,八福田中,看病功德第一。」臺北慈濟醫院張恒嘉副院長說到慈濟醫院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強調看病功德的重要性。他分享慈濟醫院透過培訓課程,讓醫護人員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體會「人傷我痛」的醫療人文精神。
 
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介紹大林慈院的「提供寧靜臨終關懷的臨床佛教師培訓計畫」,類似於系統式的住院醫師訓練計畫,包括個案照顧、跨專業合作、會議參與等多方面的培訓。
 
花蓮慈濟醫院緩和療護中心王英偉主任則分享了在花蓮慈濟心蓮臨終關懷中心的實踐,強調靈性關懷的應用,包括芳香療法、藝術治療、志工製作生活回顧影片等,讓患者在剩餘的人生路途中,找到了許多的靈魂夥伴,一起走向生命的另一段旅程而無怨無悔。

 
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站立者)開宗明義點出,愛在醫療中的重要地位。(攝影: 陳土港)


愛是最好的良藥
 
誠如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開場時開宗明義點出,「愛」在醫療中的重要地位。研討會結束後,與會者對宗教療癒在醫療服務中的多層次角色表示深刻的肯定,強調持續的對話、培訓及支持體系的必要性,以確保宗教療癒師繼續在醫療界發揮促進全人照顧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月十二日的全球共善學思會內容形式,包括專題演講、專題發表及與談交流。 (攝影: 陳土港)


(文: 朱秀蓮、沈玉蓮,2024/01/12,新北報導)(文史處:陳怡君編輯)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