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僧團師父分享僧團生活與修行見證

2024-03-25   | 黃湘卉
3月20日慈濟研究系列講座以﹤靜思僧團與慈濟精神﹥為題,在慈濟花蓮精舍晚間展開。(圖:慈濟基金會)
出家修行,如何在當代佛教開創新局?靜思僧團已發展出一個嶄新的入世修行典範模式。3月20日慈濟研究系列講座以﹤靜思僧團與慈濟精神﹥為題,於晚間6:50在花蓮靜思精舍人文講堂舉辦,由慈濟精舍德(木雨)師父與德澧師父分享靜思僧團的精神與修行方法。並邀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佩瑩、慈濟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林建德擔任與談人。講座現場座無虛席,來自各地的聽眾與慈濟精舍師父們,共同經驗了一場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心靈之旅。
 

主持人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以宗教必須深入世俗的領域進行對話的呼籲來作為講座開場致詞。(圖:慈濟基金會)
 

主持人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以宗教必須深入世俗的領域進行對話的呼籲來作為講座開場致詞,他強調慈濟研究系列講座的成立,是為了將慈濟在各年代所累積的經驗,透過整理與大眾分享,並藉此與各領域展開對話來擴大慈濟的善影響力。他以13世紀蒙古帝國統領伊斯蘭國度,最後蒙古人皈依於伊斯蘭穆斯林信仰的歷史事實為例,他指出此因於伊斯蘭教的價值與精神,在當時已相當深入各領域文明,包含醫學、天文、文學等,從而讓蒙古人不得不徹底臣服。講座就在這段清晰洞見的陳述後,循序展開。

 
靜思精舍德(木雨)師父為慈濟的「大愛」精神理念,整理出證嚴上人提出這個詞彙的各階段歷史脈絡。(圖:慈濟基金會)


靜思僧團的大愛精神歷史脈絡
 
靜思精舍德(木雨)師父先說明,他長年居住在精舍,是僧團的一份子,所以他是以參與觀察法來完成論文的寫作。這場講座他從過往的慈濟歷史,為慈濟的「大愛」精神理念,整理出證嚴上人提出這個詞彙的各階段歷史脈絡。
 
1983年1月30日,上人在花蓮慈院第一次動土前一週,正式提出「大愛」名詞,並予以豐富闡釋。歸納為三要點:「利濟眾生」的大願力、「眾生的苦痛就是我們的苦痛」的大慈悲、「不求取代價,恭敬平等」的大智慧,此三心內涵具備,方為佛陀教導的「大愛」精神。
 
德(木雨)師父表示,「大愛」這個詞彙,來自各階段的演變。創建慈濟功德會初始,首將「慈悲與愛」接軌,之後慢慢描繪「大愛」雛型,接著正式提出「大愛」精神。籌劃建設慈院期間,艱鉅環境之中,尚仁籲請大家力行「大愛」;當全球災害接連發生,上人教導世人用「大愛」化解災難。慈院啟業,上人教育大眾「長情大愛」之妙法;中東戰爭時,上人呼籲和平「大愛」的珍貴;面對社會問題,上人提出「大愛」安穩淨土的號召;上人也對企業人士,呼籲菩提「大愛」;對治個人的執著、我見,則倡議環保「大愛」、「普天三無」;二十一世紀來臨,更以轉動「大愛」,倡導「善循環」。

 
﹤靜思僧團與慈濟精神﹥講座現場座無虛席,來自各地的聽眾與慈濟精舍師父們,共同經驗了一場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心靈之旅。(圖:慈濟基金會)


上人提倡的大愛精神,由靜思僧團長年形塑的靜思家風之中充分展現出來,也可以說,因為僧團的修行者,奉行上人的大愛教育,他們將修行方式落實於靜思家風,轉動了大愛精神。僧團樹立「靜思家風」,轉動「慈濟大愛」,奉行「自力耕生」與「護持慈濟」的使命,而此兩種層面的踐行,成為靜思僧團與其他叢林道場最大不同之處。
 
靜思僧團的大愛修行模式,並非只顧自我解脫,強調在「做慈濟」中完成修行;長年靜思僧團已開創出一個嶄新的入世修行典範模式。

 
靜思精舍德澧師父分享,精舍修行師父出家的因緣。德澧師父總結,靜思僧團以身為舟,「身體」力行為人群付出,實踐佛法。(圖:慈濟基金會)
 

靜思僧團師父們如何從生活與修行中 展開體悟
 
德澧師父則分享,他採訪精舍修行師父出家的因緣,完成近60萬字的逐字稿。歸納出精舍師父在遇到困難時,如何以慈悲智慧為核心,修行與面對。底下舉列的都是靜思精舍師父的切身體悟:
 
故事1
有一位師父說:「有一天,上人的晨語說,唯有我們的識、意念没有雜染與汙染,都是慈悲、善與愛,您看到什麼就會都是善、清靜的,不會有人我是非,您看佛陀他耳根都是聽好的,他也可以没有聽到不好的。」當下那位師父不以為意。
 
後來,他學習觀察上人處理事情時,上人用什麼樣的心與意念?去看待人、事、物。為什麼在上人所說出來的話、語,都不傷人?而且都能同理到對方的心境,去說出對方的困難。這位師父,他見證了上人的意根,都是清靜的。
 
故事2
另一位師父則說是跟志工學習,這位師父在影視組,他是看到菩薩無私付出的身影,令他感動。他很感恩在修行過程中,慈濟志工菩薩給了他很大的鼓舞力量……因為在影片裡看到志工的身影,那種對苦難人的真誠,都令他覺得:「在家居士都做得到,我們算什麼,我們還誓度一切眾生。」因此他如果起煩惱時,都會很慚愧。
 
故事3
有一位師父是從上人開示佛典中聞薰習,這位師父將每天的靜思晨語,最為「一句一偈」。他也是「一句一記」,他的一句是一句法,一記是記在心中,一句一記;最讓他感觸的就是上人講的:「法就是道理,道理是看不到的,但是要身法體力行去實踐。」
 
那位師父還說:「覺得這個道場最大的好處,就是上人不斷地提醒我們,要行菩薩道這件事情,在我還没有養成習慣去幫助眾生的時候,上人很重要。」他透過上人的法去了解苦,雖然還不能阻止那個苦的發生,但了解了生命的意義,會透徹然後去理解,從利他中去完成自利。
 
僧團以身為舟 以願為導
 
德澧師父總結,靜思僧團以身為舟,「身體」力行為人群付出,實踐佛法;以法為度,透過「佛法」而跨越修行瓶頸、解脫生死之流;以願為導,以「悲願」為動力,引導自己和他人達到覺悟與解脫的目標。靜思僧團修行方式為「工作即行道,工廠即道場」,透過「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
 
靜思僧團將法脈與宗門「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相結合,形成了整體的修行踐履。同時,靜思僧團因慈濟志業更能擴大「付出」的範圍,而廣行菩薩道,更實踐修行理想,這也成為靜思僧團之修行特色。

 
慈大宗研所林建德所長表示,這幾年慈大宗研致力推廣慈濟研究,而靜思僧團的修行法門與寺院經濟活動都具備相當的開創性。(圖:慈濟基金會)


僧團經濟的創轉化
 
二位修行師父分享完,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所林建德所長回應,這幾年慈大宗研致力推廣慈濟研究,這也算是宗研所的特色。
 
德雨師父將上人修行的精神、堅定心志、慈濟緣起有脈絡地整理出來。靜思精舍師父們雖不接受外界供養,卻也時常布施供養,除了日投竹筒外,每天為精舍的志業體同仁燒飯做菜、施食供餐給大眾即是。雖不接受供養,卻也樂於供養別人,此乃靜思僧團一貫以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家規道風。
 
將供養僧寶的「敬田」化為扶貧濟弱的「悲田」(另一形式的「善經濟」);是以靜思僧團之不受供養,可說是轉化了供養的意義。這是靜思僧團特有的慈善法門,也是一種開創性的寺院經濟。

 
政治大學宗研所林佩瑩助理教授指出:「靜思僧團與慈濟精神,是目前學術界都很想了解的,國際上對慈濟的好奇心已經展開了。」(圖:慈濟基金會)


靜思僧團與慈濟精神 國際學界關注
 
政治大學宗研所助理教授林佩瑩也指出:「靜思僧團與慈濟精神,是目前學術界都很想了解的,國際上對慈濟的好奇心已經展開了,你們就是想隱瞞也瞞不住了,你們的角色是非常的重要。」外面出版的書籍是看不到的,今天所呈現的都是第一手資料,真的很感動。
 
林佩瑩教授提醒:「現在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透過你們的筆,把慈濟它裡面是怎麼生活的,非常多外人不知道的事情告訴大家。」她又說,柔和忍辱衣這個教法,非常觸動她的心,柔和是很難的事,是一個習氣,是需要去練習的。
 
「大愛」與西方認定的愛是有區別的,它必須加上忍。以一個外人的角度,没有愛怎麼能忍呢?當你起瞋心時,你馬上又起了一個慈心,你那個脾氣是發不出來的,所以瞋心與慈心是無法共存的。
 
最後,由慈濟慈善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結論,二位師父都有點出上人是真正把佛法帶向世間,而世間本身的染汙就是成就清淨最好的方法。上人曾說過,汙泥是養料,是成就蓮花的芳香。上人把大家帶進世間,通過世間的各種的境界,在境界中清靜。
 
(文:黃湘卉 花蓮報導 2024/03/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