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積善 慈濟克難中鋪慈善路

2024-05-02   |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1966年,農曆3月24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在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普明寺正式成立,證嚴上人親自上殿主持藥師法會。(圖:慈濟基金會)
1966年4月14日(農曆3月24日),以「慈悲為懷,濟世為志」為宗旨的佛教組織團體——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會址就設在當年證嚴上人借住的普明寺。

慈濟58年前的這一天

沒有拉布幔儀式,沒有隆重慶典,在普明寺小小的大殿裡,舉辦了第一場藥師法會,參與的信眾十幾人,都是上人講經時的結緣眾。上人為會員頌《藥師經》,並展讀疏文祝福,心情卻很矛盾。

因為上人出家時曾立下三願:不收弟子、不做經懺、不受供養。但為了投入社會救濟眾生,他寧捨自己立下的原則,他收弟子、為人師、幫人誦《藥師經》。發願讓貧困者受到照顧、富者心靈受到指引。

這一年,證嚴上人29歲,在他的號召下,有志參與社會救濟的佛教徒,從縫製嬰兒鞋、日存五毛錢中,將證嚴上人從印順導師身上領受的師志:為佛教、為眾生,踏出實踐的第一步。

 
靜思精舍衣坊間,德仰師父縫製嬰兒鞋。(攝影:黃錦益)


功德會 窮中救窮 苦中救苦

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當時臺灣正從農業社會邁入工業社會,1350萬人口中,十分之一是貧民,人民月平均收入是742元,功德會第一個月的基金僅有720元。
 
儘管客觀環境艱難,功德會仍秉持「窮中救窮、苦中救苦」的精神,親身訪視案家、深入了解需求,依其處境分別給予按月補助、單月補助或醫療補助,為當時在後山花蓮無法得到救濟的貧民提供施助。逐年累積經驗再將濟助個案,分為甲、乙、丙三類,給予長期或短期、急難補助。
 
每月委員召開會議,證嚴上人親自與委員們就關懷的案家處境,深入討論救濟的作法,目標都是陪伴施助案家直到困境改善為止。

 
慈濟委員前往關懷第一位慈善濟助對象林曾老太太。(圖:慈濟基金會)


林曾老太太刻寫時代苦難
 
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成立後,第一位長期濟助對象為林曾老太太,直到1970年老太太九十高齡往生,也由功德會為她送終。
 
林曾生於1879年,福建漳州人,丈夫為養家渡海來臺,夫婦分隔兩地,靠書信互報平安,但自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林曾再也無法收到丈夫訊息。直到日本結束對臺統治,林曾才得以搭船來臺尋夫。靠著最後一封家書裡的訊息,她輾轉來到花蓮,但得知的結果,卻是丈夫已往生。

 
林曾老太太棲居花蓮市中華市場小巷裡,一間僅有三個榻榻米大的小屋,她是功德會第一位長期濟助的對象。(圖:慈濟基金會)


孤身在臺的林曾,1949年國共戰爭,回福建家鄉之路也被阻斷。日後林曾收養一名養子,但養子早逝、媳婦改嫁;她再收養一名孫女,孫女17歲離家後也音訊全無。
 
林曾晚年棲身花蓮市中華市場旁一間陰暗潮濕的小屋,屋門緊鄰茅坑,惡臭難散。林曾的人生承受時代動盪帶來的苦難,直到87歲那年,才受到證嚴上人弟子陳貞如等人濟助。當年功德會慈善基金僅720元,但提供老太太每月300元的補助未曾間斷,功德會並延請林網女士為其燒飯、李天送醫師為其免費診病,證嚴上人更請人為老太太量身訂做兩套唐衫。
 
林曾老太太最後在眾人善心相助下,安詳告別她苦難的一生。

(文: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