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吃粽子了嗎?」 靜思家風 粽貫全臺慶端午

2024-06-06   | 吳明勳
5月29日一早,靜思精舍師父帶領志工包粽子,至少要包好5千顆。(攝影:吳明勳)
6月10日是農曆的5月5日,也是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傳統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會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各種鹹、甜口味的粽子,也象徵團圓並祈求平安之意。為了延續端午節極富歷史及人文內涵的傳統,各地慈濟志工在節日前後期間,會將香氣四溢的素粽送給照顧戶、社福團體,包含教養院、養護中心、關懷據點等等,還會前往警察局、消防局致贈素粽、蘋果,同時也為警消人員量血壓、健康檢查,以感恩警消人員維護社會平安的辛勞。

靜思精舍包粽學問大 5月下旬飄粽香

花蓮靜思精舍5月下旬起都聞得到粽葉香,預告著端午節即將來臨。
 
每年端午節前,靜思精舍至少會包5、6千顆粽子,曾經有過高達8千多顆的紀錄;由於粽子數量很多,加上每道作業流程都有要求,從洗粽葉、炒米、炒餡料,然後包粽子、煮熟、冷卻,整個作業完畢,至少需時一個星期的時間。

 
靜思精舍大寮精舍師父和志工一起包粽子的情景,就像家裡包粽子的記憶,充滿濃濃的節日感。(攝影:吳明勳)


5月29日一早,靜思精舍的齋堂已經架兩列長棍,粽串棉繩已編製吊掛好,一條一條的繩子隨風輕擺;一張張粽葉還有點溫水的熱氣,乾淨柔軟。看著精舍師父端出粽米和豐富的餡料,就知道精舍綁粽子的重頭戲,即將登場。德璒師父表示,預計包綁至少5千顆粽子;過幾天還會再包鹼粽。  

慈濟人如粽葉 包聚眾人愛心助貧濟苦
 
德澡師父分享經驗,綁粽的過程可領會技巧,得到箇中訣竅,也領悟到證嚴上人教導的「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悟中行」,只要用心當下就能體會。

 
精舍師父指導粽繩不可過長,不然容易打結,餡料的量也要適當。(攝影:吳明勳)
 

上人常用粽串來比喻慈濟組織與志業運作,「慈濟的靜思法脈綱領就像一整串粽子的總繩頭,每一顆粽子透過棉繩與總繩頭連結在一起;這樣就是比喻法脈,法脈就像粽串。」
 
上人更用粽子勉勵慈濟志工:「慈濟人就如一張張粽葉,各社區點滴匯聚的愛心、社會資源,則是內餡;慈濟志工以身作則,力行上人的法,串聯社會的資源、愛心,就像粽葉包起內餡,再將粽子送到需要的人手上,照顧社會上的弱勢貧苦。」
 
靜思法脈,粽串精神,期勉人人為靜思家風而耕耘,一代傳一代。
 
(文:吳明勳,花蓮報導,2024/05/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