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鄉親更愛法親 全年供食不絕

2018-12-11   | 南非德本慈濟志工
南非德本本土志工關懷團隊11月行程滿檔,前往各社區供食點進行大米發放,讓愛心不斷糧。(南非德本慈濟志工提供)
「你們是不是不愛我了?」許久不見的南非德本資深本土幹部慈妤,看見過去一起跨國、跨省關懷老姊妹們來探望,又哭又笑地給彼此一個大擁抱。
 
德本新增供食站 臺灣愛心米飄香
 
從年初到年底,南非慈濟德本本土幹部團隊到了11月份依然繼續奔波,要將2018年度愛心米發放圓滿起來,所預定前往的六個社區有近有遠,Bhamshela就要從德本會所跋涉一百多公里以上的才能抵達,但志工們從未改變「灑播大愛種子」的目標與行動。
 
11月新增了七個新的社區供食站,本土志工們在6日來到Phezukomkhono
社區供食站,這是一個山區偏郊的傳統部落,婦女上教會得裙裝,同時頭髮不可外露,因此本土志工們的衣著也要入鄉隨俗、尊重傳統,以大塊布裹覆褲裝,頭髮也以無塵帽網著,以謙卑、尊重的態度,走入社區居民的心。
 
這天(11/6),教會牧師、教友與居民,也一同加入慈濟愛灑分享。本土幹部們分享:「慈濟志工帶動的愛灑,不是要影響大家的信仰,而是分享證嚴上人,一位佛教師父,教導我們的『大愛』。因為主也是教我們學會『愛』。」
 
志工們也請教會牧師領眾祈禱;隨後大家一同以三問訊禮,儀式是讓人心生恭敬,在彼此尊重、謙卑包容下,讓「愛」有了融合的開始。
 
擁有不多能助人 借力使力阿嬤智
 
14日,團隊們來到另一個新的本土社區拓展,六十七歲的佳布阿嬤(Jabulisiwe),因本土培訓委員珍宜(Tshengisile)的接引,就跟著一起加入社區志工,每週三固定在社區訪貧關懷。
 
佳布阿嬤(Jabulisiwe)帶著本土青年的一同來見苦知福,付出愛心。(南非德本慈濟志工提供)

佳布阿嬤(Jabulisiwe)靠著打零工及政府補助金生活,因為今年聽到慈濟愛灑分享,她學習到「即使擁有不多,同樣可以助人」的道理,她好震撼、好感動。於是她就身體力行了。
 
雖然阿嬤關懷病人時,也是兩手空空,但阿嬤分享:「至少我能帶給病人『希望』。」
社區的孩子沒有制服費、不敢上學,阿嬤就直接去找校長或是左鄰右舍,拜託大家一起來付出愛心。
 
社區內一間用鐵皮、塑膠布搭成的、根本不適合人居住的破屋內,有一位眼盲的三十六歲婦女,與五個小孩同住,靠著政府的孤兒津貼生活。這也是佳布阿嬤所發掘的貧苦個案,今天阿嬤帶著本土青年的一同來見苦知福,付出愛心。
 
跨國團隊獻溫暖 法親關懷老隊友
 
16日,志工們抵達距離六十多公里遠的Harmmarsdale本土社區,做供食點關懷與愛心米發放,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法親關懷。
 
七十二歲的老委員慈妤阿嬤,她也是資深國際志工團隊元老與重要幹部,但近來疾病纏身,且有失智的傾向。當志工們來到她家門外,這群「老姊妹們」童心大發,先規規矩矩的在門外先整隊,讓格芮楚阿嬤獨自一人去牽著慈妤阿嬤出來。
 
格芮楚阿嬤牽著慈妤阿嬤,兩位老人家手牽著手互相攙扶彼此走出屋外。「哇!外面還有更多人……」等慈妤阿嬤坐好了之後,格芮楚阿嬤走在最前面,帶領著大家用慈濟歌,隨著旋律一步步的走到慈妤阿嬤面前,一一給予好久不見的慈妤阿嬤熱情的擁抱。
 
慈妤阿嬤好開心法親來訪,感動的哭了。她被醫生診斷出患有糖尿病與失智症,而她的孫女得外出工作,所以現在是一個人獨自生活。但慈妤阿嬤在社區結了非常多的好緣,以前是阿嬤照顧社區,現在鄰居們都會來關懷、照顧她。
 
儘管年邁的慈妤阿嬤無法在跟著大家跨區、跨省、跨國的打拼志業。但是心繫慈濟,慈妤阿嬤沒有忘記交出自己的竹筒歲月,而社區的供食站都還在持續運作中。
 
資深法親老化了,但心一直同在,在非洲法脈的耕耘、宗門的拓展,永遠都乘載著先鋒老委員的精神與心血。萬里足跡,都是一念緊緊跟隨上人的心。

 
大家一起為慈妤阿嬤祝禱祈福。(南非德本慈濟志工提供)

(整理自:南非德本本土志工關懷簡報 2018/12/0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